再說曹操聽從了許攸之計,加固了官渡大營的防守,並命夏侯惇、路昭帶兵一萬埋伏在左;曹仁李典一萬帶兵伏於右麵,防備袁紹派兵偷襲官渡大營。


    親自帶精兵一萬五千,令許褚,夏侯淵在前,於禁,樂進在後,操自率眾將居中,打著袁軍旗號,突然襲擊了烏巢,焚燒了袁紹七十萬大軍的糧草。那高覽等人奉袁紹之令,帶三萬餘人強攻官渡大營,欲使曹操撤迴襲烏巢之兵。


    高覽等人與守營士兵戰成了膠著狀態,這時忽聞一炮響,驚天徹地,左邊夏侯惇等帶人殺入,右邊曹仁帶兵攻來,守營士兵也大開營門,三方夾攻,高覽等抵擋不住,隻有收集敗兵迴營。


    由於夜襲官渡大營是郭圖岀的主意,當他得知官渡兵敗之後把責任推到高覽等人身上,是高覽等是敷衍了事,沒有用心攻敵,而且聽說在要破營門之時突然撤軍,才讓這次行動失敗。袁紹大怒,便確定了高覽等人迴來時立刻誅殺他們。


    但郭圖私下認為這樣做很不地道,對不住高覽等人,他派人把袁紹要殺高覽等人的計劃告訴了他們,並讓他們事先準備,當袁紹派行者召他們迴營時,高覽立刻殺了使者,帶領眾人投降的曹操。


    由於烏巢糧食輜重被焚燒了,許攸,高覽都人的投降,袁紹的威勢已去,從此走向了低穀。


    官渡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戰爭,在拍攝電視劇三國演義時,光是部隊都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來加以拍攝,可見規模是何等之大!


    為了抬高一方與打壓一方。羅貫中把袁紹的兵力抬升到了七十多萬,而把曹操的兵力壓縮到七萬,這是曆代軍事史上都很少見的。即使精減到最低數字都是五比一。


    相關曆史記載,官渡之戰袁紹是實際數字是十萬大軍,而曹操的人馬也在二致三萬左右。官渡之戰袁紹失敗的原因是由幾個因素湊成的。第一,統帥的對決


    袁紹與曹操的不同,政治上


    袁紹,出身四世三公門弟,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他聲望高,人脈廣。但是性格優柔寡斷,不能把握時機,讓曹操得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


    曹操,出身於宦官門下,政治上沒有袁紹突岀,但他具有政治遠見,搶先迎奉漢帝,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優勢,為政治上和軍事上提供了合法性和正當性。


    二,軍事上


    袁紹逐漸占領占青,幽,冀,並四州,有眾一二十萬兵力,羅貫中為了故事情節的需要,把他誇張到有近百萬大軍,光是官渡之戰就出動了七十五萬。


    但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不足,不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用兵遲緩,缺乏機動,並且判斷失誤,錯失戰機;


    曹操也擁有徐州,兗州,但主要是他的軍事能力極強,單看他的軍事著作《孟德新書》就能說明他在軍事上的成就。他善於用兵,不拘一格,靈活多變。能夠通過戰場上的形式來調整戰略部署,並且治軍嚴明,賞罰必行。部下將士作戰勇猛,戰鬥力極強。


    三,用人方麵


    袁紹,傲慢自大,不能聽取他人意見,好麵子。容易被人蒙蔽,對忠正謀士的建議不及分析利弊采納利用,導致了內部矛盾重重,各自爭寵,互不相讓。


    曹操,多疑的性格讓他能夠綜合考慮帳下文武的建議,能擇其善者而從之,能做岀正確的選擇。


    四,經濟方麵,


    袁紹的統治區域實力雄厚,人口眾多,物產豐富。能夠為軍事行動提供一定的物質保障。但袁紹在管理以及發展方麵,缺乏有效的措施和長遠規劃,無法充分的發揮經濟上的優勢。


    曹操則與他不同,他推行了屯田製度,並且重視經濟發展。並興修水利,促進了農業生產。保障了糧食供應,為軍隊的補給和社會的穩定奠定了基礎,使綜合實力得到了提升。


    五,謀士方麵,


    袁紹並非沒有好的謀士,但他們沒團結一致的契合,而且各自爭寵,極力抬高自己,打壓他人。


    曹操內部團結,比如一個謀士提出了一個方案,其餘的人會聚在一起分析整個方案的實施,盡力的補足了這個方案的缺失。而讓決策者能毫不猶豫的實施計劃。


    六,武將方麵


    袁紹的武將方麵統於決策者不會利用他們的伏勢,讓他們單獨行動,達不到搶團取暖的目的。比如白馬和延津就輕易的失去了猛將顏良,文醜。烏巢一戰更是讓高覽等人投到對方帳下。


    曹操則與他相反,由於正確的決策,使各個武將都發揮出他們的實際實力,使戰略規劃得到了完滿的成功。


    高覽等人投降了曹操之後,自請為先鋒帶兵偷襲自己曾經的大營,當夜三更時分,曹兵分三路殺進了袁紹的大營,一直殺到大天亮才各自退兵。曹兵退後,袁紹令人清點了人馬,發覺損失過半。


    荀攸又獻計讓曹操詐言要分兵取一取酸棗,攻取鄴郡;另一路去取黎陽,截斷袁兵的歸路,袁紹聽了不辨真假,馬上就令長子袁譚帶兵五萬去救鄴城;令辛明帶兵五萬去守黎陽,並且叫他們連夜動兵。


    曹操見袁紹中計,調兵混亂之時兵分八路迅速岀擊。袁軍無心戀戰,四下奔逃,頓時大潰。袁紹來不及披甲,隻穿單衣上馬便走。幼子袁尚帶兵跟隨。於禁,李典,許褚,曹純四將引兵拚命的追趕袁紹,袁紹急忙渡河北逃。


    圖冊,金帛以及車仗都棄之不顧了,怱忙帶著不到千騎狼狽往北竄去,曹兵追之不及,這次殺了袁紹兵馬八萬多人,並獲得了袁軍丟下的財物。曹操大獲全勝。將所得的金銀財寶綢緞獎賞了三軍。並把和袁紹來往的書信全部燒了。


    有人曾建議曹操,按書信署名追查把暗通袁紹的人不論文武盡行清點誅殺。但曹操卻沒有這樣做,他說當袁紹兵強馬壯之時,連自己都無法斷定輸贏。何況他人?所以把所有的書信都付之一炬。


    袁紹逃後,沮授被曹兵拿獲,押見曹操,他不待曹操開口就大唿“授不投降”。曹操還是強忍著勸他歸隨,他卻盜馬飛逃,終被曹操兵將射死。不過他的忠義得到了曹操的認可。曹操自認誤殺了忠義之士,並厚葬了他。還給他立墓,大書河北義士沮君之墓。


    曹操乘袁紹之敗,整頓軍馬迤邐追襲。袁紹幅衣單巾,率領千餘騎兵直奔至黎陽北岸,大將蔣義渠出寨迎接。袁紹把前麵的事給義渠講了一遍。義渠乃以袁紹的名義招諭離散之眾。逃散的大小將士知道袁紹還在,又來聚齊,整隊退迴了冀州。


    袁紹在行兵途中聽到士兵們沿途哭泣,便悄悄的細聽。卻是說他如果能聽信田豐先生的話,大家就不會遭此橫禍,造成這種父失子,弟失兄的慘況。


    袁紹也大悔,他對逢紀說“吾不聽田豐以言,致有此敗,今迴去無臉見田豐。逢紀怕他迴去重用田豐,就進讒言說田豐在獄中聽說主公兵敗,竟拍手歡笑著說“這就是不聽吾言的下場,看他迴來如何麵對江東父老”!


    袁紹聽了大怒“罵道:“豎儒焉敢譏笑於我,我敗了他有什麽好處?我就是死也要先殺了他這個匹夫”。當下令人持自己的佩劍去取了田豐的性命。


    袁紹退迴了冀州,心煩意亂,無兒理政。他的妻子劉氏勸他先立後嗣。他原有三子,長子譚,字顯思。鎮守青州,次子熙,字顯奕鎮守幽州,三子尚,字顯甫是後妻劉氏所生。尚生得形貌俊美,甚是愛之,因此長留在身邊。(據正史記載,袁本初隻有本文中的三個兒子,上文的五子之說是羅貫中撰寫的)。


    官渡之戰後,劉氏勸紹立嗣,紹與審配,郭圖,逢紀,辛評商議,此時真是無語!麵對強敵曹操,四個謀士竟然分成兩派。(人心都不統一,不能一致對敵,安能不敗乎?)審配和逢紀相輔袁尚;郭圖辛評心向袁譚。郭圖力主袁紹不要棄長立幼,袁紹躊躇不決。


    這時袁譚從青州帶兵五萬來到冀州,袁熙帶六萬人而來,外甥高幹也帶領五六萬人從並州而來,加上袁紹的敗殘兵馬,也還有三十萬,於是他膽氣稍壯,當下領兵而出,在倉亭與曹操再決雌雄!


    但是也隻是小勝幾仗,最終還是在倉亭大敗虧輸,他氣病加身,在臨死之時宣布由三子袁尚接位,吩咐左右謀士要盡力輔助袁尚,然後兩腳一伸,雙眼一閉,頭一歪就被黑白無常帶走幽冥地府去了。


    先放袁尚承接父親之位的事情放下,迴筆再提一下玄德。自從在古城定下大略之後,張繡帶幾員副將迴到了南陽;劉備在張飛的勸說下率眾人汝南發展。


    當時是在夏季逢梅雨季節,白河,湍河,刁河,還有唐河四大河流都從南陽境內流過。四大河流受梅雨的影響,洶湧的河水造成了巨大洪災。從徐州,荊州,淮南來的黃巾餘孽糾合起來在南陽叛亂,地方上的災民也加入其中,在大青龍,胡鼓眼,鑽天鷹,岩下雕眾匪首的號召下,集兵痞,暴民,山賊十五六萬,禍害南陽,張繡一麵出兵平亂,一麵馳書往汝南救援,張飛命令張合,張遼,太史慈,臧霸,管亥帶兵三萬增援南陽,等到援兵到時,由於眾寡懸殊,胡車兒和幾員副將都死於亂軍之中。張繡成了光杆司令,在張遼等人的支援下,戰事雖然膠著,但是開始逐漸好轉。


    劉備聞聽袁曹在官渡決戰,他深知戰機稍縱即逝的道理,與關公,張飛,戲誌才和賈詡商議,不等張合等人歸來。決定岀兵偷襲許昌,救天子於蒙塵。


    由於賈,戲二人患病甚重,沒有同行,於是玄德自任統帥,令趙雲,徐晃為先鋒,引兵五萬,偷襲許昌。不過他們出兵之時,官渡之戰已經結束了,而曹操又打贏了倉亭之戰,他接到荀彧的告急文書,曹操大驚,他留曹洪等人屯兵河上,虛張聲勢;自己立刻帶大兵轉迴汝南,來與玄德交鋒。


    兩軍會於穰山。劉備分全軍為三隊,關羽屯兵於東南角,張飛屯兵於西南角,自己與趙雲紮住正南,叫劉辟,龔都催運糧草以濟全軍。說話間曹兵已到,劉備頓軍鼓噪而出,曹操布成陣勢相迎,並喊話叫劉備出來答話。


    劉備出馬立於旗門之下,操以鞭指罵道“劉備,你這忘恩負義的大耳賊,吾以上賓待你,保奏你封爵升官,立三公之例,汝為何背義負思”?


    玄德亦不示弱,他當即以手指曹操而言曰“眾軍聽了,曹操乃宦官之後,素無德行,且欺君罔上,罪在不赦,名托漢相,乃是漢賊,天下人必討之,共誅之”!


    吾乃漢室宗親,天子親封皇叔,與董承等奉詔討賊,以安天下。並在馬上誦出衣帶詔。操大怒令許褚出戰,劉備趙雲舞槍來迎,大戰二三十合,張飛帶兵從西南殺來,關羽也從東南殺到,徐晃也從正麵衝殺過去,三麵夾攻,曹軍大敗,損失了五千餘兵馬,曹操退兵三十裏紮營。


    後來又令趙雲、徐晃輪流搦戰,曹操隻是不出。張飛暴跳如雷,卻偶染風寒,臥營不起,二十八燕將把他送迴汝南養病。


    這時龔都運糧來至,被曹軍圍住,玄德吩咐徐晃帶人去救,又所說曹操又派夏侯惇帶兵攻取汝南,劉備怕歸路被截斷,前後受敵,又令關羽去解汝南之圍,於是兩軍之退。不一日又有人飛馬來報說夏侯惇帶兵打破了汝南,劉辟棄城而逃,關羽圍在半路,


    而徐晃去救龔都也被曹兵包圍了,玄德想要迴兵,又恐曹兵趁亂進擊,這時寨外許褚又來挑戰,劉備閉門不岀,次日天明,劉備令步兵先走,騎兵隨後,寨中虛立鼓點,撤迴汝南。才走了十餘裏,隻見前麵土山上曹兵大唿,“休要走了劉備,曹丞相在此恭候多時了”。


    劉備慌忙尋路而逃,這時趙雲在前殺開一條血路,玄德舞雙股劍率眾跟著,正戰之間,許褚又追上來與趙雲力戰,背後於禁李典又到,劉備無奈落荒而走。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劉辟引敗兵千餘保護眾人家眷而來,孫乾,簡雍了,糜芳也到了。他們告訴劉備說“夏侯惇兵鋒甚銳,幸虧有關羽擋住,他們才得以到此與劉備會合。


    劉備問起關公的下落,劉辟說你先走吧,二將軍會跟上來的,行不數裏,前麵被高覽截住,後麵又有朱靈趕來,劉備急得想拔劍自殺,劉辟勸住了他,並向前拚命,卻三合就被高覽所殺,萬分危急之時,趙雲忽然間出現一槍秒殺了高覽。然後縱馬挺槍殺散高覽的後隊人馬。


    朱靈與許褚聯手,將趙雲阻在山隔之中,久衝不能出陣,忽然間一陣馬嘶人喊,卻是關羽,關平和周倉帶了三百人馬殺來,殺退了許褚,朱靈的聯手,並占住山險之處紮下營寨。劉備命雲長去尋徐晃。原來徐公明奉令去救龔都之時,龔都早被夏侯淵所殺,徐晃奮力擊退夏侯淵。


    卻被樂進率兵圍住,雲長帶人尋找徐公明,路逢敗軍指引,也是尋蹤而進,終於殺退了樂進,救岀了徐晃,忽報曹操率大軍即將追來,玄德令眾文官帶人先保著家眷先走了。


    劉備,關羽,趙雲,徐晃和糜芳帶兵斷後,曹操率大軍把他的包圍在陣中,正在危難之時,忽然又有幾支人馬殺來。原來是張遼,張合,太史慈,臧霸得了張飛飛鴿傳書,令他們趕來來助玄德。


    張遼等人先是去救南陽張繡,經過多次的拚搏,最終殺了大青龍,胡鼓眼,鑽天鷹和岩下雕等匪首,平是定了南陽叛亂,但是張繡和管亥皆戰死於亂軍之中。


    他們得到了張飛的飛鴿傳書後,連忙帶上兵丁星夜奔赴穰山一線,以一日一百六十裏的急行軍,連傷兵都來不及安排了,把他的扔在了南陽城中。終於在關鍵時刻趕到了戰場,一場大混戰,救出了被圍眾人。劉備也無計可施隻得帶上大家走上了通往荊州的路上而行。曹操本欲追趕,這時曹洪令人飛馬來報說袁尚又有新的動作,他隻得暫棄劉備不顧,統兵迴河北去了。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決漳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康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康譽並收藏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