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四世三公多威望,淮南建號稱尊,癡心妄想夢天恩,玉璽縈手,怎解困窮生!


    兵慌糧絕驚破膽,徒然怨恨難伸,繁華過眼化為塵。殘陽泣血,從此覆亡魂。


    前文書說到曹操邀請獻帝在許田圍獵。為了測試漢家民心如何,曹操故意用馬擋在天子駕前,接受了臣民的朝拜,獻帝迴宮更加不滿,曹節向前慰問,天子劉協有口難言,為了安撫曹氏,天下隻得夜宿曹節宮中。男女歡愛,曹節也察覺了丈夫的無奈。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拋卻一切煩惱,歡娛懷中玉人。曹節也向丈夫表示,不會向父親泄露出一點關於陛下的事情,她勸說獻帝,父親的眼線已遍布宮廷內處,要獻帝一切都要小心。


    但是天子還是采納了國丈伏完的建議,命皇後伏氏親製一條玉帶,把寫好的血詔手旨放於玉帶之中,並製衣一領。召車騎將軍、國舅董承進宮,寬慰幾句,並肯定了董承在李,郭叛亂時,立下的救駕大功,將裝有滴血手詔的一條玉帶和衣袍一領賜與董承,並讓他迴府仔細觀看,勿負朕意。


    酒宴散後,董承拜辭出宮,天子親送出,並重新囑咐國舅多留心玉帶,岀宮門不遠。早有人報知曹操,操於半路截住董承,問起天子召董承進宮所事,董承把天子念及昔日微勞。召進宮賜宴的事向丞相說一遍。


    曹操聽說天子賜與董承衣袍玉帶,不容分說,要董承轉賜於他,董承無奈,隻好說丞相如是喜歡,盡管拿去便是。當然曹操也令人剝下衣袍,解下了玉帶,並反複搜索,多次觀看,沒有看出什麽破綻。曹節知道父親為難董承,也派人打岔,董承才得以帶著袍帶迴到住下。


    不說曹操的心下疑惑,但說董承迴到家裏,多次驗看玉帶,但始終看不出其中的密碼。他把玉帶放在桌上,正欲伏桌而睡,忽然間燭花落於玉帶背麵,燒通了一個小洞,露出了裏麵的白絹。


    董承當下詫異,急忙拆開才得到裏麵的這一道獻帝泣血手詔,他急忙從頭細看,隻見上麵用血寫著:


    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為重。近來曹操弄權,欺壓君父;結黨營私,敗壞朝綱。敕賞封罰,俱不由朕。朕夙夜憂思,恐天下將危。爾董承,乃國之大臣,並有西都救駕大功,並且身為皇親國戚,卿當念高祖創業之不易。當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殄滅奸黨,複安社稷。則祖親幸甚,破指泣血,書詔付卿,望卿再四慎之,勿負朕意。建安四年春三月塑。


    當下國舅董承覽畢,也是涕淚交流,一夜未睡,次日倒在桌上伏案而眠,被好友黃門侍郎王子服來窺破機關,在王子服的牽引下,又拉來了好幾個人,組成了滅曹小集團。他們是:


    車騎將軍國舅董承


    工部侍郎王子服


    長水校尉種輯


    議郎吳碩


    昭信將軍吳子蘭


    幾個人正在商議如何實施滅賊護駕之劃,忽家人來報,“西涼太守馬騰來拜”,(馬騰之壽成,受封征西將軍)。董承對家人說“你去對他說我有病,不便相見”。門吏迴報,壽成大怒曰“吾昨日親見他錦袍玉帶從東華門而出,何故裝病?吾並不是無事前來,怎麽就不見我”?


    董承隻得出迎,他把馬騰接到大廳坐下。馬騰說道“我來朝見天子,不久便要迴西涼去了,特來辭別,為何如此拒絕我呢”?承無奈拱手賠笑曰“賤軀暴疾,有失迎候,得罪了”。騰曰“國舅麵帶春色,見不到一點有病的樣子”。董承無言迴答。


    馬騰拂袖而起,邊是邊說,“都不是救國之人”。董承見他言語,當下留住了他曰“公說誰不是救國之人”?


    二人一陣唇槍舌劍,最終董承試出馬騰非曹操之流,才取岀血詔,“請壽成兄觀看,便知吾為何稱病了。我等性命卑鄙,若連累天子,那就是彌天大罪了”


    馬騰看過血詔,當下也是義憤填膺,他對董承言道“公若有舉動,我統西涼兵以作外援”。董承讓他與王子服等眾人相見,並取出了聯名壯。馬騰看過,毫不遲疑的取筆在後麵寫上了西涼太守、征西將軍馬騰字樣,也蓋了指印。


    馬騰簽過名之後,他對眾人說到“若得此人相助,大事必成”。眾人問他說此人是誰?馬騰說是豫州牧,領左將軍的皇叔劉備。承曰:“劉備雖有皇叔之稱,然正依附曹操,他新晉車騎將軍,領蜀侯也是曹賊保薦,斷然不能同行此事”。


    馬騰說道“公知昨日許田圍獵乎?曹孟德迎受臣民相賀時”。董承打斷了他的話,說公不言,吾幾乎忘懷,那時關羽在劉備背後,舉刀欲殺曹賊,是劉備用目止之,想當時劉備不是不想圖操,而是曹操在場的爪牙過多,恐力不能及,對嗎?


    馬騰道“正是如此,公若上門求之,劉備必然會相助”。


    於是董承帶上血詔,來劉備公館求見玄德。張飛讓人帶他上來,由於飛是受過現代特種部隊培訓的穿越人物,知道偵查與反偵查的道理,因此獻帝下血詔讓董承相機救駕的事他早已知曉。當下他對董承言道,“國舅此來是求吾兄相助乎?


    董承大驚,連忙問道“翼德公何以知曉承有所求”?飛曰“不必拐彎抹角了,把血詔拿岀來吧,”


    董承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血詔拿了出來,顫抖著手遞與劉備,“請玄德公觀看”。劉備細細一看,也是聲淚俱下。他當時更會做作,直接咬破食指,簽下了車騎將軍,蜀侯劉備字樣,並蓋了印信讓國舅收存。


    董承說再能約上幾個誌同道合的人就可以行事了,劉備勸他急不得,須緩緩而行,千萬不要讓丞相知曉,如果泄露,天子與眾人都將不複有命。當下備酒招待的董承,才互相告別而去。


    再說曹操試探劉備,煮酒論過英雄之後,張飛和關羽找到了相府會著了劉備,他倆按劍站於玄德身後,曹操見了忙招唿曰:“雲長、翼德何來”?關羽言道“聽說丞相召大哥飲宴,我兩人前來舞劍,以助一笑”。


    曹操看著劉備,哈哈大笑曰“此非昔日之鴻門宴上,豈能有項莊,項伯”?連唿左右,快取座來,取酒與二“樊噲”壓驚,當下有左右搬個座來,四人相對哈哈大笑,開懷暢飲起來,初更才散。


    過了幾天,曹操又設宴請桃園三傑,正飲之間,人報曹操說,滿寵滿伯寧奉命往河北打探袁紹已迴,曹操急忙召見。伯寧曰“袁本初已經大破公孫瓚了”,備曰“公孫瓚勢力不弱,願聞其詳”。滿寵便把他打聽到的情報與曹操說了一遍。


    原來公孫瓚因打不過袁紹,就修築了一座城池,取名叫易京樓,在裏麵屯集了三十萬斛粟米,與一切應用之物,以作堅守之用。將士們與袁紹部下對戰時,有需要救援的時候他不但不救,反而對別人說,隻要救了一人,其餘的就睜眼望救,不會與袁兵死戰,所以為了生存,軍士才會與敵人相拚。


    所以袁紹兵來,許多士兵不戰而降,公孫瓚又派人往許都求救,信使又被袁兵拿住。與張燕約內外夾擊袁兵,信又被袁紹拿獲,最終隻落得一個殺妻滅子,然後自焚於易京樓下的下場。


    淮南袁術驕奢過度,不恤軍民,造反者極多,術使人歸帝號於袁紹,紹索取玉璽。術答應親白送往河北,現在已經棄淮南朝河北而來了,如二人同心協力,極難收複,請丞相急速圖之。


    劉備想起與公孫瓚的交情,追念昔日薦己之恩,當下不甚悲切。他當即向曹操請命,說袁術欲往河北,必然要從徐州經過,備願帶一軍往徐州阻擊袁公路,收取朝廷玉璽。必定可以成功。曹操沒加思索,當下就答應了他。


    第二天上朝。有人將袁術將要經過徐州往河北的事報與朝廷,劉備岀班麵君請兵阻擊袁術,曹操代天子下旨,令新任車騎將軍劉備統兵五萬,招集舊部。以朱靈、路昭為先鋒,出兵截擊袁術,收取帝璽。劉備辭帝,天子泣淚以目送之。當即迴寓,連夜清點兵馬,收拾軍器鞍馬。又進相府拜辭了曹操,掛了將軍大印,令朱,路二將領兵疾行。


    董承送劉玄德岀師,直送到十裏長亭,他對玄德言曰“皇叔此去休忘血詔之盟,勿負帝心才是”。玄德曰“國舅請迴忍耐,備此去必有作為”當下二人互道珍重而別。不說董承迴京,單說劉備領兵東征,劉備傳下將令,叫朱、路傳諭全軍,沿途有騷擾百姓者,搶劫財物者,奸淫婦女者立斬不赦。於是大軍秋毫無犯的向東疾行。


    荀彧。郭嘉,程昱知道了劉備岀兵,忙來相府找曹操,但曹操由於飲宴多喝了幾杯。睡下大夢沉沉,等了小半天才蘇醒過來,他問眾人何事?郭嘉曰“劉備是有野心的人,不甘居於人下。這種人隻能養著,以開招賢之路。卻不可放出去。


    一旦放了出去,猶如龍返深淵,虎迴山林。要對付他就要耗費人力財力了”。曹操頓悟,即令於禁,許褚帶五百輕騎追迴劉備。二將領兵直追岀七十多裏才追上玄德。


    劉備聽人報說有人追來。他命人傳令先鋒不可停留,得快速前行,以免袁術偷過。一麵命後軍停下看來者何人。隻見張飛將令旗連展數展,後軍便擺出了一個三才陣勢。


    桃園三傑,徐晃,張遼,太史慈,張合等人並馬排列。少時,於、許二將飛馬來到近前。劉備開口曰“二位將軍急怱怱而來,有何要事”?二人曰“奉丞相鈞旨,請皇叔迴城,有要事相商”。


    劉備言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吾奉天子聖旨,又領丞相鈞命出兵,大軍已出,不易輕迴,況前鋒已經超岀百裏之外。請二位將軍代為迴複丞相,就說劉備絕不會辜負丞相的好意”。


    二人見劉備決心不迴,曹操也沒有下令廝殺,況見劉備所擺的陣容,知道就是廝殺也討不了好,五百輕騎很可能翻手覆滅。於是也隻得迴去,把劉備的話迴複了曹操。程昱言曰“劉備不迴,其心已變矣”。


    操曰“吾派朱靈路昭二將隨行,劉備如變,隻要二將申明吾之將令,五萬大軍自會聽從朱,路二人,量他不敢有變,況他是受我親派出兵,軍令即岀,吾也不可反悔,請諸公放心,”此後不複派人追之。


    馬騰見劉備遠去,涼州邊報又急,也隻得辭別董承等人迴西涼去了。


    再說劉備大軍來到徐州,刺史車胄出城接著,劉備會見了妻子甘、糜二夫人,也見了眾文武。一麵請張飛差人打探袁術的消息。不多時探馬來報,說袁術奢侈太過,雷薄陳蘭已投嵩山而去了。(今河南登封一帶)


    袁術的勢力早已大衰,他作書讓帝號於袁紹,紹命人招術,袁術收拾軍馬和宮禁禦用之物往河北而來,前鋒已經到了徐州境內。


    於是劉備令五萬大軍齊出,正巧遇上袁術的先鋒大將紀靈。張飛深恨紀靈在小沛時的驕狂自大,當下更不答話,挺丈八蛇矛而出,直取紀靈;紀靈也舉起五十多斤重的三尖兩刃刀來戰張飛。可他哪裏是張飛的對手?


    二將交戰不到十合,飛運起獅子吼內功,忽然一聲暴喝,紀靈一時間膽戰心驚,早被張飛一矛從前心捅岀後背,死於馬下。


    劉備將手中劍一指,五萬大軍如下山之虎,頃刻之間殺進袁軍陣中。袁術無可用之將,當下全軍俱潰,損失慘重。劉備直衝到袁術馬前,他大喝道“汝不敬祖宗,反叛謀逆,罪在不赦;本將軍奉詔討你,你還敢領兵抵抗,還不下馬投降,免你一死”!


    術曰“織席販履之徒,也敢輕我乎”?遂朝劉備殺來,這時左右兩邊人馬早已殺到,三軍合圍,袁軍大敗。到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象征身份的大旗早倒在血水之中。砍掉頭的,斷手的,斬斷腳的,開膛破肚的,簡直不忍目睹。


    部下兵卒爭相逃命,四下奔逃的不計其數。那昔日的部下雷薄陳蘭乘機奪去的糧草輜重,想要迴壽春,路上又有群盜偷襲,無奈隻得紮在江亭,部下才剩千餘,多是老弱病殘之輩,當下糧食已盡,隻有麥子三十餘斛,他下命令分派給家人軍士,自己連蜜水都找不到一口來喝,當晚氣急攻心,死於軍中。要知袁術死後發展如何,請看下迴劉備領徐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康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康譽並收藏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