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一首
祁連雪落漫荒丘,諸葛軍師運妙籌。帳內燈昏謀遠略,破敵又仗張桓侯。文治武功驚羌人,昭烈仁德傳千秋,西垂邊境屬蜀土,豐功偉績史中留。
上文書寫道孔明隻用一番言語就在陣前罵死了魏司徒王朗,嚇得曹軍意誌慌亂。有詩為證:
蜀兵出西秦,雄才敵萬軍。孔明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再說魏軍都督曹真見到王朗身死,三軍不免聒噪騷亂起來。孔明趁機又裝出大仁大義的風度,他用羽扇遙指曹真曰“吾今不逼迫汝,爾等可以安心治喪,整頓軍馬,來日再來決戰。言訖便叫轉車迴營,於是兩軍皆退。
曹真撤迴營中,將司徒王朗用棺木收殮,差人送迴長安而去。此時副都督郭淮進言曰“諸葛亮他會猜測我軍中在治喪,而旦士氣低沉,必定會來劫寨。
我們可以分兵四路,兩路兵去山僻小路去劫蜀軍兵營,兩路軍埋伏在本寨左右附近,中軍虛立旗幡。若是蜀兵果然前來,可以左右擊之”。
曹真大喜曰:“伯濟此計正與吾相同,我們可以這樣行之”,他下令叫曹遵、朱讚各帶一萬人馬去祁山之後,如果望見蜀兵向本營殺來,汝等可去乘虛劫蜀兵營寨,如果蜀兵未動,你們可以撤兵迴來,不可輕進。
二將領命,當下各自引兵去了。曹真對郭淮說:“伯濟你可帶本部人馬,埋伏在大營左邊;吾帶領蔡雄、樂謙和呂武等將伏於右麵,留王值帶五千人馬在大營中虛立旗幟,引誘蜀兵!營中虛堆柴草,如蜀軍來到,即放火為號”,布署完畢,眾將俱皆稱謹遵命。
郭淮與眾將齊稱“遵都督將令”,各自出營準備去了。卻說孔明迴營,立刻傳令趙雲與張合各帶精兵一萬五千,當夜三更時分去劫曹營。張合近前,對孔明言道:“魏將曹真參加過漢中之戰,他熟悉我們的一些戰法,今年曾帶兵偷襲,從子午穀進兵南來,被桓侯安排魏文長戰退;又與其他魏將與我軍在漢中爭鋒”。
他說得上是暢曉軍機、深通兵法的大將,必會料定我們會乘喪劫營,豈不提防?孔明笑曰“若翼德用兵,吾倒頗費心思,全力對抗,猶恐不及;曹真等些許若輩,何足道哉,他以為我會去乘喪劫營,以現在的地形地貌看之,那麽他會安排兩路人馬岀祁山之後來劫我軍大營。如我軍出,則進;如不出,來兵隨即撤迴”。
“不過此等岀洞之鼠,豈能讓他重迴洞穴乎?吾故讓你二人領兵前去,過山腳後安營,任從曹兵攻打我軍大營,汝等但看以火光為號,子龍引兵拒住山口,阻擋魏兵撤迴;俊乂帶兵殺迴與我營中之兵圍殺來兵。然後故意讓魏兵走脫,悄悄的跟在其後,距離不可太近讓魏兵發覺;也不要太遠了,讓魏兵有迴營的時間,就在他們進營之時,忽然快速殺進敵營”。“得令”。二人知道丞相早有應對之策,答應了一聲,帶兵出營準備去了。
孔明接著派將。他叫黃忠、嚴顏兩個老頭各帶五千人馬,埋伏於祁山要路,放魏兵過來,順著魏兵的來路殺向魏兵營寨,前麵的兵卒可穿著魏兵衣服,打著曹魏旗號,二老將答應一聲“得令”,也岀大營準備去了。
孔明又命太史慈、張遼、張嶷王平四將帶兵埋伏於大營四方,四麵迎擊魏兵,又令甘寧帶著高翔帶兵一萬埋伏於通住羌中的要道途中以防羌人岀兵救曹真,偷襲蜀軍後路。當下受派之人俱各帶兵自去準備去了。
孔明又令張虎和張南、陳式留守營中,虛立寨柵,堆積柴禾,以備火號,待魏兵來時,裏應外合夾擊來兵。自已與帳下文武,以及薑維、關興、張苞等人,移住高處,觀看今夜鏖兵。當下薑維問道:“聽丞相剛才提到桓侯用兵甚奇,那麽雙方的應對之策該是怎樣的布置?”孔明笑道:“吾早說過,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目下如與桓侯對峙,雙方以守為上,白耗費錢糧,拖延時日而已;今夜我不會去劫他的大營,雙方也不會有什麽布置”。
如真的要去以劫營來推盤。那麽第一就是各在險要之處布置防禦即可。我軍見敵軍早有防備,立即撤退迴營。就像在沒有魚的水塘邊一樣。沒魚也就不會有人去下鉤!其二如真要象這樣的動兵以決勝負,那麽我派趙雲,魏延去偷襲魏營,桓侯會派人在途中占據險處,也是分兵為二,以一隊迅速擋住我後援之路,多設陷阱從待,絆馬索,大路設立竹簽,那麽我後援部隊便會被阻住。
另一隊也是尾隨我軍而行,當我軍進營發覺上當之時,營中之兵殺岀前後夾擊我軍,迅速消滅我們之後,然後大軍齊岀支援阻擋我軍的人馬,足保這支人馬不被我軍消滅。其二,派出一支人馬也是從祁山要道用兵,我軍一分為二,來兵也一分為二,派少量精騎多帶火具,在我軍大營順風射岀火箭,焚燒我軍之營帳,卻不進入營中。
然後在營中埋伏好精銳部隊,當我早見敵軍進營之時,快速跟進之時,迴軍裝作慌忙之勢引誘我軍,裏麵的精甲也是迅速出營來抵抗我們跟隨在尾向的人馬,而劫我營的軍隊分成兩支,以大半人馬來準備抵抗我們的追兵,小半人馬尾隨我們的前鋒部隊,前後夾擊,裏應外合的將我們的前鋒人馬吃掉。
關興插言曰“那麽請問丞相,你與吾三叔都能預先知道對方的排兵布陣,如敵對起來,那麽還打個毛線?孔明曰“果如此,最終還是要分岀勝負的!隻是時間必須延長了,雙方憑險而守。比拚的就是國力,和糧末供濟的運轉情況。
還有就是主帥的性格問題,薑維也搭言道“後勤保障的確是個問題,不過丞相你說還有雙方主帥的性格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維就不理解了,還望丞相解惑”!
孔明曰以領三千精兵為例,主將善於進攻,他調教出的兵馬也如同他的秉性一樣,戰時能夠舍生忘死的奮力搏殺,除以方休;如主將性格注重於防守,那麽這支軍隊就謹慎有餘,在防守的方麵上會考慮到每一個細節。
但是俗話說得好,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而張桓侯調教出來的軍隊,平時就像堆積著的幹柴,可能放在哪裏都不顕眼,可是隻要桓侯蛇矛一揮,大喝一聲給我衝,整堆幹柴就會燃起衝天的烈火;將士們就會嗷嗷叫著,奮不顧身地衝向敵人,雖雷鳴亦不動其色。
而我率領的軍隊會在片刻之間喪失戰機,落入下風。這就是因主帥性格而產生的後果,盡管日後歲月變遷,人員更替,他也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以後隻要有人大喝一聲,你們還是不是張桓侯的軍隊?現在桓侯命令你們給我衝。整個部隊也能嗷嗷叫著向敵營進攻,也能在敵軍營中橫衝直撞,隨意出入。
隻見張苞在一旁瞪大眼睛,眼看著孔明,仿佛在說“你就盡管吹吧,我父若真有這麽厲害,他早年為什麽還會丟失徐州”?當下大家都不再說話,雖然是在黑夜之中,但眼睛也是在眺望遠方,見證這一刻的到來。
再說西羌王迷當,他與魏雍州刺史郭淮有舊,他見郭淮與曹真帶兵與蜀漢丞相諸葛亮對戰於祁山,忙令侄子哈迷忽,與越吉元帥的次子越忽突將為,率領五千羌兵,其中有兩千弓弩手,來助郭淮對抗蜀兵。
當夜,曹遵、朱讚引兵前來,隻見蜀營燈火昏暗,以為蜀軍毫無防備。二人率軍衝進營中,卻不見一人。正驚疑間,忽聞喊殺聲起,薑維領兵從左側殺出。二人驚慌失措,欲退兵之時,右側馬岱的火箭如雨點般射下,一時間火光衝天。曹遵、朱讚拚死抵抗,卻難以突圍。
與此同時,郭淮、曹真見蜀營中火光乍起,以為劫營成功,便率軍趕來夾擊。不想剛至半途,孔明親率大軍從後麵掩殺過來。魏軍大亂,首尾難顧,隻得倉皇逃竄,蜀軍趁勢追擊,大獲全勝。自此,魏軍元氣大傷,短時間再無力主動進攻蜀軍。蜀軍大勝而歸,營帳之中一片歡騰。孔明端坐於帥位之上,神色淡然,不見絲毫驕矜之色。薑維上前拱手道:“丞相神機妙算,魏軍此次大敗,想必短期內再無戰意。”孔明微微搖頭,“切不可輕敵,需謹防敵軍反撲。”
數日後,探子來報,魏軍又有援軍將至。孔明沉思片刻,招來諸將。“此番敵軍雖添兵力,然其心未定。吾等可如此這般……”眾人領命而去。
蜀軍佯裝敗退,一路丟下諸多軍械物資。魏軍先鋒見此情形,忙不迭地領軍追趕,欲搶奪物資邀功。追至一處山穀,周圍寂靜無聲。魏軍先鋒心中突生警覺,正要迴撤,兩旁山上蜀軍鼓噪而出,箭石俱下。魏軍頓時人仰馬翻,死傷無數。後方大隊魏軍趕來救援,卻又被早已設伏的蜀軍前後夾擊。這一戰,魏軍又是大敗虧輸,蜀軍威名更盛,牢牢守住西垂邊境。
祁連雪落漫荒丘,諸葛軍師運妙籌。帳內燈昏謀遠略,破敵又仗張桓侯。文治武功驚羌人,昭烈仁德傳千秋,西垂邊境屬蜀土,豐功偉績史中留。
上文書寫道孔明隻用一番言語就在陣前罵死了魏司徒王朗,嚇得曹軍意誌慌亂。有詩為證:
蜀兵出西秦,雄才敵萬軍。孔明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再說魏軍都督曹真見到王朗身死,三軍不免聒噪騷亂起來。孔明趁機又裝出大仁大義的風度,他用羽扇遙指曹真曰“吾今不逼迫汝,爾等可以安心治喪,整頓軍馬,來日再來決戰。言訖便叫轉車迴營,於是兩軍皆退。
曹真撤迴營中,將司徒王朗用棺木收殮,差人送迴長安而去。此時副都督郭淮進言曰“諸葛亮他會猜測我軍中在治喪,而旦士氣低沉,必定會來劫寨。
我們可以分兵四路,兩路兵去山僻小路去劫蜀軍兵營,兩路軍埋伏在本寨左右附近,中軍虛立旗幡。若是蜀兵果然前來,可以左右擊之”。
曹真大喜曰:“伯濟此計正與吾相同,我們可以這樣行之”,他下令叫曹遵、朱讚各帶一萬人馬去祁山之後,如果望見蜀兵向本營殺來,汝等可去乘虛劫蜀兵營寨,如果蜀兵未動,你們可以撤兵迴來,不可輕進。
二將領命,當下各自引兵去了。曹真對郭淮說:“伯濟你可帶本部人馬,埋伏在大營左邊;吾帶領蔡雄、樂謙和呂武等將伏於右麵,留王值帶五千人馬在大營中虛立旗幟,引誘蜀兵!營中虛堆柴草,如蜀軍來到,即放火為號”,布署完畢,眾將俱皆稱謹遵命。
郭淮與眾將齊稱“遵都督將令”,各自出營準備去了。卻說孔明迴營,立刻傳令趙雲與張合各帶精兵一萬五千,當夜三更時分去劫曹營。張合近前,對孔明言道:“魏將曹真參加過漢中之戰,他熟悉我們的一些戰法,今年曾帶兵偷襲,從子午穀進兵南來,被桓侯安排魏文長戰退;又與其他魏將與我軍在漢中爭鋒”。
他說得上是暢曉軍機、深通兵法的大將,必會料定我們會乘喪劫營,豈不提防?孔明笑曰“若翼德用兵,吾倒頗費心思,全力對抗,猶恐不及;曹真等些許若輩,何足道哉,他以為我會去乘喪劫營,以現在的地形地貌看之,那麽他會安排兩路人馬岀祁山之後來劫我軍大營。如我軍出,則進;如不出,來兵隨即撤迴”。
“不過此等岀洞之鼠,豈能讓他重迴洞穴乎?吾故讓你二人領兵前去,過山腳後安營,任從曹兵攻打我軍大營,汝等但看以火光為號,子龍引兵拒住山口,阻擋魏兵撤迴;俊乂帶兵殺迴與我營中之兵圍殺來兵。然後故意讓魏兵走脫,悄悄的跟在其後,距離不可太近讓魏兵發覺;也不要太遠了,讓魏兵有迴營的時間,就在他們進營之時,忽然快速殺進敵營”。“得令”。二人知道丞相早有應對之策,答應了一聲,帶兵出營準備去了。
孔明接著派將。他叫黃忠、嚴顏兩個老頭各帶五千人馬,埋伏於祁山要路,放魏兵過來,順著魏兵的來路殺向魏兵營寨,前麵的兵卒可穿著魏兵衣服,打著曹魏旗號,二老將答應一聲“得令”,也岀大營準備去了。
孔明又命太史慈、張遼、張嶷王平四將帶兵埋伏於大營四方,四麵迎擊魏兵,又令甘寧帶著高翔帶兵一萬埋伏於通住羌中的要道途中以防羌人岀兵救曹真,偷襲蜀軍後路。當下受派之人俱各帶兵自去準備去了。
孔明又令張虎和張南、陳式留守營中,虛立寨柵,堆積柴禾,以備火號,待魏兵來時,裏應外合夾擊來兵。自已與帳下文武,以及薑維、關興、張苞等人,移住高處,觀看今夜鏖兵。當下薑維問道:“聽丞相剛才提到桓侯用兵甚奇,那麽雙方的應對之策該是怎樣的布置?”孔明笑道:“吾早說過,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目下如與桓侯對峙,雙方以守為上,白耗費錢糧,拖延時日而已;今夜我不會去劫他的大營,雙方也不會有什麽布置”。
如真的要去以劫營來推盤。那麽第一就是各在險要之處布置防禦即可。我軍見敵軍早有防備,立即撤退迴營。就像在沒有魚的水塘邊一樣。沒魚也就不會有人去下鉤!其二如真要象這樣的動兵以決勝負,那麽我派趙雲,魏延去偷襲魏營,桓侯會派人在途中占據險處,也是分兵為二,以一隊迅速擋住我後援之路,多設陷阱從待,絆馬索,大路設立竹簽,那麽我後援部隊便會被阻住。
另一隊也是尾隨我軍而行,當我軍進營發覺上當之時,營中之兵殺岀前後夾擊我軍,迅速消滅我們之後,然後大軍齊岀支援阻擋我軍的人馬,足保這支人馬不被我軍消滅。其二,派出一支人馬也是從祁山要道用兵,我軍一分為二,來兵也一分為二,派少量精騎多帶火具,在我軍大營順風射岀火箭,焚燒我軍之營帳,卻不進入營中。
然後在營中埋伏好精銳部隊,當我早見敵軍進營之時,快速跟進之時,迴軍裝作慌忙之勢引誘我軍,裏麵的精甲也是迅速出營來抵抗我們跟隨在尾向的人馬,而劫我營的軍隊分成兩支,以大半人馬來準備抵抗我們的追兵,小半人馬尾隨我們的前鋒部隊,前後夾擊,裏應外合的將我們的前鋒人馬吃掉。
關興插言曰“那麽請問丞相,你與吾三叔都能預先知道對方的排兵布陣,如敵對起來,那麽還打個毛線?孔明曰“果如此,最終還是要分岀勝負的!隻是時間必須延長了,雙方憑險而守。比拚的就是國力,和糧末供濟的運轉情況。
還有就是主帥的性格問題,薑維也搭言道“後勤保障的確是個問題,不過丞相你說還有雙方主帥的性格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維就不理解了,還望丞相解惑”!
孔明曰以領三千精兵為例,主將善於進攻,他調教出的兵馬也如同他的秉性一樣,戰時能夠舍生忘死的奮力搏殺,除以方休;如主將性格注重於防守,那麽這支軍隊就謹慎有餘,在防守的方麵上會考慮到每一個細節。
但是俗話說得好,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而張桓侯調教出來的軍隊,平時就像堆積著的幹柴,可能放在哪裏都不顕眼,可是隻要桓侯蛇矛一揮,大喝一聲給我衝,整堆幹柴就會燃起衝天的烈火;將士們就會嗷嗷叫著,奮不顧身地衝向敵人,雖雷鳴亦不動其色。
而我率領的軍隊會在片刻之間喪失戰機,落入下風。這就是因主帥性格而產生的後果,盡管日後歲月變遷,人員更替,他也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以後隻要有人大喝一聲,你們還是不是張桓侯的軍隊?現在桓侯命令你們給我衝。整個部隊也能嗷嗷叫著向敵營進攻,也能在敵軍營中橫衝直撞,隨意出入。
隻見張苞在一旁瞪大眼睛,眼看著孔明,仿佛在說“你就盡管吹吧,我父若真有這麽厲害,他早年為什麽還會丟失徐州”?當下大家都不再說話,雖然是在黑夜之中,但眼睛也是在眺望遠方,見證這一刻的到來。
再說西羌王迷當,他與魏雍州刺史郭淮有舊,他見郭淮與曹真帶兵與蜀漢丞相諸葛亮對戰於祁山,忙令侄子哈迷忽,與越吉元帥的次子越忽突將為,率領五千羌兵,其中有兩千弓弩手,來助郭淮對抗蜀兵。
當夜,曹遵、朱讚引兵前來,隻見蜀營燈火昏暗,以為蜀軍毫無防備。二人率軍衝進營中,卻不見一人。正驚疑間,忽聞喊殺聲起,薑維領兵從左側殺出。二人驚慌失措,欲退兵之時,右側馬岱的火箭如雨點般射下,一時間火光衝天。曹遵、朱讚拚死抵抗,卻難以突圍。
與此同時,郭淮、曹真見蜀營中火光乍起,以為劫營成功,便率軍趕來夾擊。不想剛至半途,孔明親率大軍從後麵掩殺過來。魏軍大亂,首尾難顧,隻得倉皇逃竄,蜀軍趁勢追擊,大獲全勝。自此,魏軍元氣大傷,短時間再無力主動進攻蜀軍。蜀軍大勝而歸,營帳之中一片歡騰。孔明端坐於帥位之上,神色淡然,不見絲毫驕矜之色。薑維上前拱手道:“丞相神機妙算,魏軍此次大敗,想必短期內再無戰意。”孔明微微搖頭,“切不可輕敵,需謹防敵軍反撲。”
數日後,探子來報,魏軍又有援軍將至。孔明沉思片刻,招來諸將。“此番敵軍雖添兵力,然其心未定。吾等可如此這般……”眾人領命而去。
蜀軍佯裝敗退,一路丟下諸多軍械物資。魏軍先鋒見此情形,忙不迭地領軍追趕,欲搶奪物資邀功。追至一處山穀,周圍寂靜無聲。魏軍先鋒心中突生警覺,正要迴撤,兩旁山上蜀軍鼓噪而出,箭石俱下。魏軍頓時人仰馬翻,死傷無數。後方大隊魏軍趕來救援,卻又被早已設伏的蜀軍前後夾擊。這一戰,魏軍又是大敗虧輸,蜀軍威名更盛,牢牢守住西垂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