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天子駕幸弘農,且言郭汜引敗兵迴來,正撞著李傕,汜對他說道“楊奉,董承保駕往弘農去了,若到山東,站穩腳跟,必然召告天下,令諸侯共伐我等,三族必不保矣”。李傕說道,“張濟駐紮長安,不可輕動,你和我合兵一處,追引弘農去殺了他們,平分天下,有何不可!”汜喜諾,二人當下合兵往弘農而來。正是:


    漢室傾頹戰火燃,李郭亂舞血成川。文和初計禍長安。


    牛輔敗亡眾軍恐,乞赦遭拒起烽煙。劫君持卿肆兇殘。


    浣溪沙。李郭亂


    再說二賊合兵一路劫掠而來,所過之處,一片狼藉。楊奉和董承與賊兵戰於東澗。李郭二人商議,說我眾敵寡,用混戰勝之,於是李傕軍在左,郭汜軍在右,勢如排山倒海一般,猛撲過來。楊奉董承兩邊死戰,趙雲趙,太史慈保帝下車岀走,百官宮人符冊典籍,一切禦用之物盡皆拋棄。郭汜帶兵入弘農搶劫,楊奉董承保帝退遁陝北,二賊整軍複又追來。


    張飛讓楊奉,董承與二賊商計講和,一麵請帝下密旨往河東,召白波帥韓暹,李樂,胡才三支人馬齊來救應,這三人也是打家劫舍,嘯聚山林之賊,是不得己而召之,三賊聽聞天子赦罪招安,便欣然帶兵來與楊奉,董承合兵一路,再取弘農。此時李郭二賊兵員下降,所以到處殘殺老弱婦幼,抓青少者補充兵員,每戰時驅之在前,還取名叫“敢死軍”。所以賊勢頗大,李樂軍到,在滑陽交兵,郭汜令手下將衣物銀錢拋於道上,諸軍紛紛拾取財物,毫無備戰之事,徐晃提醒楊奉是計,楊奉不以為然;


    果不其然,李傕,郭泛率兵衝殺,李樂民馬大敗。情況危急,楊奉令徐晃以傷殘兵馬斷後,他與董承保駕北行。背後賊軍趕來,李樂請天子上馬先走,獻帝卻惦記著百官,不肯先走,最後百官號哭跟著,胡才死於亂軍之中,楊奉董承見勢已危急,他倆請天子下車駕步行到黃河岸邊。


    張飛根據當時情勢判斷,知道獻帝必將到達黃河岸邊,但不能預備渡船,因為誰也不能料定從什麽地方渡過去,但他卻準備了數十匹白絹,交給趙雲帶著以備急時之需,果不其然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李樂找到一隻小舟作為渡船,時值天氣嚴寒,獻帝、伏皇後互相攙扶著勉強走到岸邊,但岸高水低,不能下船,後麵追兵又快到了,楊奉道“可將馬韁繩接連,拴縛帝腰,放下船去”。趙雲曰“何須這等麻煩,張將軍早已料到這種情況,準備了上百匹白絹,可直接將帝後拴腰裹緊,放下船就是了,其餘兵卒也可將絹當成繩索,滑將下去。


    獻帝初不知張飛之手段,但這次的經過他全看在眼裏,心中很是感激,楊奉,董承,特別連徐晃都佩服他的謀略。當時趙雲拿出白絹給董承楊奉,輕鬆的讓帝,伏後以及後的兄長伏德先下船渡過了對岸,然後再一次一次的渡過兵丁,雖然如此還是損失了許多兵士的性命。


    張飛留給獻帝保駕的精明壯士是百五十多人,如今隻剩下二十餘人,就是徐晃斷後也受了好幾處傷,他深恨楊奉不聽己言,心中更是怨怒難消。這時有兵士報告董承,說尋德牛車一輛,可載帝至櫟陽,從行中眾人盡皆斷食。帝後當晚宿於瓦屋之中。


    這時有野老獻上一此酒食,帝後和伏德用過,連忙對黑了老說到,多謝老丈進食之恩,那野老卻說是得了張飛將軍飛鴿傳書,才略作布置,但由於時間緊迫,望陛下恕罪。


    為了兌現在召韓暹,李樂時的諾言,帝封韓為征北將軍,李樂為征東將軍,並起駕前行。這時太尉楊彪,太仆韓融尋至,哭拜車前,韓融道我與李傕郭汜相識,他倆平素很是聽臣,我願意去說他倆罷兵,請皇帝,後善保龍體。韓融去後,李樂請帝後入楊奉營安歇。楊彪請帝駕去安邑。


    即到安邑,並無高房,帝隻能住在茅屋之中。茅屋無門關閉,四邊插荊棘以為屏蔽。皇帝與眾大臣在屋中議事,諸將帶兵在籬笆牆外鎮壓。這是李樂專橫,在帝前辱罵百官,並讓皇帝封他們親近的二百餘人為官,以錐畫為印信,荒唐的不成體統。


    在說韓融去說李催,郭汜,二人給了他的麵子,放了百官和眾宮人。是歲太荒,百姓皆吃棗菜,餓莩遍野。這時河內太守張楊得張飛傳天子檄文獻上米肉。河東太守得張飛傳書獻來絹帛。帝稍稍得些安寧。


    董承楊奉商議,一麵派人修複洛陽宮殿,想奉皇帝迴東都。李樂不從,董承對他說“洛陽是漢家天子建都之地,從光武中興到現在兩百多年了,安邑古來就是一小地方。容不得車駕,還是迴洛陽城才是正理”。


    李樂卻搶白他說:“洛陽城既然這麽好,那你們為何還要奉陛下出來幹啥?要去你們自己去,我就紮住這果算了”。董承,楊奉奉駕起程,李樂暗中令人告知李傕郭汜,三方一同劫駕。董承,韓暹,楊奉知其謀,叫軍士連夜護送車駕前往箕關。


    李樂知道後,來不及通知李郭二人,自率兵追趕,並名士卒高唿:“車駕慢行,李傕郭汜在此”!獻帝嚇得戰戰兢兢,山上火光遍起。正是,前番李郭分左右,此時三賊並為一。


    李樂詐稱李郭來迫車駕,天子大驚,這是趙雲忽道“此賊乃李樂也,哪來什麽李郭,看我要他的狗命”!當下拔劍在手,步行來戰李樂,李樂拍馬衝來,雲避過,順手一劍,戰馬馱著無頭之屍跑岀二三百米,死屍才掉下馬來。徐晃也忍著傷痛揮斧殺散亂兵,保駕過了箕關。太守張楊具粟米布帛於軹道。


    獻帝加封張楊為大司馬,張楊辭別獻帝屯兵野王去了,於是獻帝進了洛陽城。見宮室燒盡,街市荒蕪,雜草叢生,他命楊奉修蓋小宮居住,城內難民也不過幾百餘家。無可為食,大小官吏都去挖野菜,拔草根,剝樹皮充饑。獻帝思皇叔劉備領兵護駕,但他在徐州也是有心無力。陶謙死後,各種勢力暗中蠢蠢欲動,呂布新來,時時有占州奪位之心。


    這時太尉楊彪對獻帝說道:“前時陛下下召,卻未給發岀,今日曹操在山東,兵精糧足,可宣入朝,以輔王室”。帝曰“前時已經下過詔旨,愛卿不必再奏,立刻派使者前去便了”。彪領旨,便差人赴山東去召曹操去了。


    李郭之亂,劉備並非無能為力,不管正史與演義與現今的穿越小說中,都不可是安排他在匡駕扶君,因為獻帝該受曹氏父子的挾持,然後禪位給曹魏,所以皇叔也無法岀場。


    再說曹操在山東,聞聽聖駕己迴洛陽,他召集兩班文武商議該怎麽辦?荀彧上前說道“主公,昔日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悅服,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今天子蒙塵,主公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收眾望,乃不世之略也,如不早圖,必然有人先我而為之矣。願主公思之”。


    曹操大喜,派人收拾準備起兵,恰在此時有天子令人齎詔已到,於是他安排擺香案接旨。


    天使當即展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漢室傾頹,皇綱不振。董卓逆賊,廢立施虐。宮闈蒙塵,生靈塗炭。王允呂布,智乏識短。致使李郭二逆,犯上作亂,踐踏皇威。李樂諸賊,囂張無忌,為禍朝綱。


    爾鎮東將軍臣曹操,昔日有破黃巾之功,後又剿滅青州之亂,與庶民有再生之德。今又平兗州,濮陽,還一方之清平。功績卓著,威名遠揚。特詔令進京護駕,掃除逆黨。興複漢室,再造太平盛世。望卿見詔速興虎狼之師,趕赴宮闕。


    欽此


    當下曹操接詔已畢,克日興師。帝在洛陽,百事未畢,而李傕郭汜二賊又至,獻帝大驚,問楊奉曰“山東使命未迴,李,郭之兵又至,如之奈何”?此日楊奉,韓暹奏道“臣願與賊決一死戰,現報陛下大恩”。


    這時張飛處理完長安到洛陽之間的商務,細作和探馬的安排後。帶了一些物品已來洛陽,他先向朝廷交納了黃金二千兩,銀錢五萬,糧食一千斛,布皮彩緞五百匹,豬羊三百頭。然後對眾人說道,“城郭不堅,兵馬不足。戰不一定能勝,曹操已經從山東發兵而來,陛下可令百官收拾東進,定會在途中會合曹孟德的。董承也隨聲附和說正該如此。獻帝對張飛說到“張愛卿不但勇武過人,而且還是理政的能手,你就保我們往山東去見曹操吧”!翼德曰,“啟稟陛下,據臣推算,聖上難運將滿,此後有曹孟德扶保,雖然不盡如意,但是衣食無憂,尊榮如舊,臣有要事待辦,暫辭陛下”。又貢與了車輛一乘,戰馬十匹才告辭走了。


    看官別問張飛哪裏來的這些物資,銀錢。因為萬事都能布局,他在長安洛陽一線都有商賈經營,而用的都是精銳兵士做商賈,並且都有刀槍兵刃。隻要不參與戰場,在當時的亂世之中,別人拿他也沒有辦法。


    而趙雲和太史慈是當世勇猛兼備,素有謀略之人,由他們押運貨物,一般茅賊也不敢輕捋虎須。所以獻帝身邊,他二人時在時不在。獻帝與百官出了洛陽,行了半日,忽聽見前邊鼓聲震天,旗幡招展,無數人馬來到。


    帝、後戰栗不能言,忽一騎飛奔而來,眾人一看乃是前時差往山東去的使者,他下馬來到獻帝車前稟道“曹將軍盡起山東之兵,應詔前來,聞李郭二賊犯駕,特命夏侯惇為先鋒,帶大兵五萬,上將十員先來護駕。”


    帝心稍安,不多時,夏侯惇引許褚,典韋等來參見皇帝,帝嘉諭方畢,忽報正東又來一隊人馬。帝令夏侯惇探之,迴奏說是曹將軍的步兵到了。帶隊的是曹洪,李典和樂進。他們也拜見了皇帝,通報過姓名後,曹洪奏道“臣兄知道賊兵近至,恐夏侯惇等勢孤難敵,又令我等加倍疾行來助”。


    帝大喜曰“曹愛卿真乃社稷之臣也”。遂命眾將護駕而行,這時探馬來報,今有亂賊李傕,郭汜領兵長驅而來。帝命夏侯惇,曹洪分成左右兩隊迎擊,馬兵在前,步兵在後一齊向前攻殺,賊兵大敗,被斬首的有一萬還多。於是請帝迴宮洛陽,夏侯惇,曹洪等屯兵城外。


    次日,曹操統中軍來到,安營以畢,進城見帝,他伏拜在地,高聲曰“臣鎮東將軍,領兗州牧曹操見駕,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帝下座親手攙起,“曹愛卿平身”。操奏曰“臣向蒙聖恩,刻恩圖報。今李傕,郭汜叛逆,臣帶精兵二十萬勤王。以順討逆,無不克捷,請陛下善保龍體,以安社稷。


    帝曰“若不是征西大將軍張飛多加上照顧,貢獻食物費用,並出謀劃策,朕決計等不到卿來”當下加封曹操為車騎將軍,魏侯領司隸校尉。


    “征西大將軍張飛”?曹操問道“陛下什麽時認識此人的?獻帝曰“在王允除董卓逆臣之時,當時皇宮內衣食拮據,張飛獻了黃金萬兩,銀錢十萬,綾羅綢緞五百匹,糧四十石,美酒百壇,玉璧二十對。他說他與他人結義,曾破黃巾,經三十餘戰,皆有功勳。朕甚高興,給了他聖旨一道,封他為征西大將軍”。


    “哦”,這莽夫也懂政治,知道造聲價”。文若真乃吾之子房,若來遲一步,這功勞肯定被那大耳賊奪去了。曹操暗自忖道。


    “那後來呢”?曹操又問道。“李郭二賊犯長安時,他又來到宮廷,這次送了一萬二千兩黃金,還給朕留下了108名精壯士兵為禦林軍保護朕之安全”。獻帝一高興,管不住口了。


    108人?天罡地煞之數,這匹夫到底想幹什麽?曹操過細思考,卻也無法弄清張飛的意圖。


    “那後來呢?請問陛下”。曹操繼續問道”。“後來,李傕劫持了朕與皇後,郭賊劫持了公卿大臣,張飛與皇甫酈一起用謠言,讓李賊部的羌人等離開,削弱了李賊的兵勢”。獻帝道。


    “為了讓楊奉的軍隊真心護朕,他用朕的名義,拿岀萬兩銀子和千匹布帛犒賞了楊奉的部下,而楊奉本人和徐晃也各自得了金百兩,銀五百兩,綢緞二十匹,白玉一對,犀牛角一對,美酒二十壇,所以楊奉的部下才真心護朕”。


    “啊,這匹夫做事,真是一環扣一環喲”。曹操臉上開始不自然起來,久經人事的獻帝也知道張飛的行為引起了曹操的不快,他也沒有再繼續說了下去。


    再說李郭兩個商議,趁曹操遠來,意欲速戰。商定之後,次日領兵出迎。曹操令許褚,夏侯惇,典韋帶領五百鐵騎殺向敵陣,在裏麵來迴擾了數遭,殺得二賊軍心大亂,方陳兵列陣。李傕侄兒李別,李暹縱馬出來,這邊許褚不容分說,提刀疾岀,將李暹砍於馬下,李別大驚失色跌下馬來,也被許褚斬了,提兩人頭而出。


    曹操手撫其背讚曰“真乃吾之樊噲也,”當下命曹仁領左軍,夏侯惇統右軍,自己帶中軍,三軍齊出,勢如排山倒海,猛衝過去,敵軍抵擋不住,大敗虧輸;曹操命大軍晝夜追擊,殺得屍橫遍野,血水成河。二賊向西逃命,無處容身,隻得住山中落草去了。


    張飛見大局已定,便召集太史慈,趙雲來見徐晃,徐晃接著,叫道三位將軍齊來,有何見教,張飛道“公明兄弟,今主上得曹操護佑,李,郭二賊徹底垮了,不操心主上安危,為兄先迴徐州,你在楊奉終無建樹,可否隨我等同去,吾兄劉玄德乃漢室宗親,天子親口封皇叔,任衛將軍,他寬仁愛士,吾弟日後必當大顯身手,豈不比在楊奉部下強上十倍”。


    楊奉都不過是一個騎都尉,徐晃更是職低位卑,加上他強令徐晃斷後,弄得一身是傷,雖當時情況危急,但亦不須非要如此,故此徐晃暗自恨他,早有離去之意,但因無人可投。而張飛早年就舉薦過他,獻帝亦親口承認封過他偏將軍之職,後來張飛又送過他許多財物,特別是負傷是張飛親送良藥,並為他敷好藥包紮,他對張飛非常感激,早有了跟隨張飛之意。


    今見張飛把話挑明,他立刻表示願意和張飛在劉備部下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情來。於是張飛召見了安插在遍地的商賈,細作後,帶上趙雲,太史慈,徐晃在十餘名親兵的護衛下,往徐州而去。


    再說曹操大敗了李郭二賊,收兵仍屯紮在洛陽城外,韓暹與楊奉商量說,今曹操全勝李、郭二人,得聖上重用,必掌重權,會容不下我等,而你我又勢單力薄,計將安出?楊奉曰“正是如此,我們人馬不多,而徐晃又不知去向,我們實力大減,幹脆奏明聖上,說追擊二賊為由,引兵屯住大梁一段時間再說。


    獻帝改興平二年為建安元年,楊奉,韓暹借口追擊李傕,郭汜,帶兵外岀,屯住大梁。一天,獻帝派人宣操入宮議事,操見來使眉清目秀,精神充足。便問他是怎樣調理的?那人說沒什麽奇異之法,不過是吃了三十年的清淡之食而已。操又問起他的姓名及來曆。


    其人曰“吾舉孝廉岀身,原來曾在袁紹、張楊的部下做個事情。聽說天子還都,特來覲見,封為正儀郎。乃是濟陰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


    曹操一拱手曰:“聞公名久矣,幸得相見,幸甚,幸甚”。乃置酒相待,邀荀彧,郭嘉,程昱,劉曄等來陪。忽人報有一隊人馬向東而去。董昭曰“乃是郭汜部下楊奉的人馬,因公立有救駕大功,故與白波帥韓暹往大梁而去。操曰“他們疑操乎?”


    董昭曰“此等若輩誠不足慮。公有並肩者一人,可敵可友,”操曰“公指何人”?董昭與荀彧,郭嘉等相看而笑,皆不言。操也心知肚明,“公等莫非指劉玄德乎”?眾曰“然也”。


    曹操問昭曰“李,郭二賊此去如何,昭曰“鳥失翼,龍斷爪,不久當為明公所擒耳”。操見昭言語投機,便問昭曰“朝廷大勢如何?董昭言道,明公興義師除暴亂,入朝輔佐天下,乃五霸首功矣,但諸將人殊意異,未必服從,如是長期留在此處,於公不便。須移駕遷許昌為上策,然朝廷播越,新還京師,遠近仰望。以冀一朝之安,今複徙駕,不厭眾心。夫有非常之功,可行非常之事,願將軍決定大計”。


    曹操執昭手大笑曰“此吾之本意也,但楊奉在大梁,大臣在朝,不有他變乎?昭曰“易也,寫信給楊奉,先安其心。再明告大臣,言京城無糧,不易久居。欲遷駕許昌,近魯陽,轉運糧食,方無欠缺懸隔之憂,眾臣自當樂從。操大喜。昭辭歸,操握其手而言曰“凡操有所圖,惟公教之”。昭稱謝而去。


    操開始與眾謀士籌劃遷都之意,侍中兼太史令王立對宗正劉艾說道“我近來仰觀天文,去年有太白犯鎮星於牛鬥,過天津,熒惑又逆行。與太白會於天關,金火交會,必有新天子出世,我看大漢氣數將到頭了,魏晉之地,必有人興起”。又密奏帝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漢而王天下者,當在魏”。


    曹操聽說以後,派人對他說“知道你忠於朝廷,但是天道深遠,就不要多說話了”。並告知荀彧,荀彧說道“漢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許昌屬土,到那裏會興旺起來的,火能生土,土卻旺木,正合董昭王立之言。以後一定有人興盛起來的”。


    曹操拿定主意,次日入見帝,奏道“東都荒廢久了,不可修葺,更是轉運糧食艱苦,許都地近魯陽,城郭宮室,錢糧民物都可備用。臣奏請陛下幸許都,望陛下聽從我的建議。帝不敢不從,眾大臣也懼曹操威勢,也不敢有別的想法,於是擇日起駕,曹操帶兵保護,百官收拾行李一齊跟上。


    天子一行到了高陵,忽然喊聲大起,原來楊奉,韓暹在大梁,補充了幾千人馬,又得到打獵出身的謝玄,周興,李明,郭勝等人相投,一時也是勢力大漲,遂引兵截住去路,大唿曹操劫駕欲往何處去?


    曹操當下大怒曰“爾等棄君之賊,焉敢阻陛下前行!令許褚岀馬,郭勝,李明雙馬衝出抵住了許褚,三人大戰二十餘合,郭勝被褚削去半邊腦袋,李明被曹洪射死陣中。楊奉,韓暹率周興,謝玄衝殺過來,操將令旗一揮,眾兵將一齊掩殺過去。


    韓暹,楊奉大敗。謝玄被於禁殺死,周興被典韋劈下腦袋,韓,楊無奈隻得帶領殘兵往南陽投靠袁術去了,不題


    曹操收兵護駕到了許昌,蓋造了宮室殿堂,立桌廟社稷,省台司院眾衙門,修城郭府庫。並奏請獻帝加封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賞功罰罪,俱委聽曹操處置。加封曹操為大將軍,武平侯,行丞相事。以荀彧為侍中尚書令,荀攸為軍師,郭嘉為司馬祭酒,劉曄為司空倉曹掾,毛階,仼峻為典農中郎將,催督糧草;程昱為東平相,範成董昭為洛陽令。滿寵為許都令;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兄弟封為將軍。呂虔,李典,樂進,於禁皆封校尉。令典韋,許褚為護軍都尉,其餘大小將士都有升封。自以大權盡歸曹操,大小政事先由曹操知道再奏報獻帝。


    曹操大權獨掌,他記起徐州之時,召集眾謀士言道“劉備屯兵徐州,自領州事,近呂布帶殘兵敗將投靠,劉備叫他紮住小沛,如二人聯合起來,進功許都,乃是心腹之患。公等有何妙計圖之”?


    許褚自告奮勇,出班言道“末將領精兵五萬,丞相再點幾員大將相助,往徐州取劉備首級前來報功”。曹操知他非劉備對手,沒有答言,卻對荀彧說道“文若有何高見”?荀彧拍了一下許褚肩膀,說道“將軍雖勇,可惜不懂計謀,今許都新定,暫時不可動兵。丞相,彧有一計,劉備雖新徐州,卻無朝廷任命,可奏明漢帝,令劉備為徐州牧,並給他一封密信,叫他除去呂布。


    事成,劉備缺一幫手,事敗,二人反目成仇,呂布也畢謀殺劉備,此是“二虎競食”之計也。


    曹操從其言奏明皇帝,加封劉備為征東將軍,宜城亭侯,實領徐州牧,並符與密信一封,並派荀攸親自送往徐州。


    獻帝見操已現專權之勢,他也沒有提說早就封過劉備為衛將軍,張飛為征西大將軍的詔令,他隻是按曹操的建議蓋了禦寶,讓曹操自去施行。


    卻說劉備在徐州逐漸整合了五郡國六十餘縣的勢力,徐州百姓也慶幸遇上了一個比陶謙更加能體恤萬民的好官。這日,他聽道曹操請帝遷都許昌,就上表慶賀,並上書信恭賀曹操榮升。


    此時張飛帶趙雲,太史慈和徐晃早到了徐州,他引徐晃見過劉備,玄德好言安撫了他,並接先前旨意上的,任命他為偏將軍。戲誌才,賈詡來見張飛,他倆見張飛跟著夢鏡已收降了徐晃,這是劉備和關羽也同時來到,屋裏頓時熱鬧起來。


    眾人交換了對局事的看法,大家都問張飛時下該怎麽辦?張飛說道,曹操因父親,親人死於徐州之事必定不會幹休,但由於許都新定,即使他有兵馬二三十萬,但也不會輕易動兵。但不可能說他就無作為。因此他會以朝廷旨意給主公加官封爵,再寫密信讓我們殺死呂布。


    這就是“二虎競食”之計,殺了呂布,我們少一幫手,天下人也說主公器量狹窄,不能容人;不殺呂布,則有負朝廷旨意,有抗旨不遵之嫌,而且消息會傳岀去讓呂布知道,這個三姓家奴就會找機會搶奪徐州,與我們火並,正時鷸蚌相爭,他好收取漁人之利。


    玄德曰“那計將安出”?飛曰“吾既然知此計,自有破出之法,隻須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便行。


    真的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幾個人正在閑談,有門官來報道。啟稟大人,朝廷旨意到,劉備便安排擺香案接聖旨,張飛問門官道“天使是何人”?“是荀攸荀大人”。啊,“荀攸”?一聽是荀攸,張飛便知其意,先請他在大廳等候,你等奉茶,好生招待。不得有誤。


    再請城中所有文武齊來州府大廳聽旨,張飛言道。於是門官排好香案一眾文武俱聽宣讀,荀攸正要開念,飛曰“荀大人,你且看著聖旨,待我老張試猜念幾句若何,荀攸見他如此自大,心想這匹夫明明是武職,竟然不知天高地厚,敢揣測旨意,於是當下答應,叫他試誦。


    當下張飛朗誦聖旨,眾人跪聽,隻見張飛自己跪下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據大將軍領丞相銜曹愛卿保奏,爾徐州劉備,乃我漢室一脈。先在平原,有教化之功,今治徐州,萬民仰仗其德,雖不至於路不拾遺,卻也萬民安居。今封爾為征東將軍,宜城亭侯,實領徐州牧。望爾再接再厲,再立新功。欽此!


    當下張飛念畢,荀攸大吃一驚,目瞪口呆。他把聖旨遞與劉備,劉備展開細看,也是舉止失措,這道聖旨跟飛念的隻出入幾個字而已,不知情者,會認為聖旨是飛代君所擬。


    劉備接了聖旨,謝了天使荀天人,荀攸見了眾多文武,忙叫玄德代為引見,劉備一一指點。


    賈詡,戲誌才,將軍府長史,關羽,討逆將軍,張飛,征西將軍,趙雲,張合,徐晃,太史慈俱為偏將軍,簡雍,從事,孫乾,任主簿,糜竺,任別駕。典農校尉陳登,還有右護年都統陳到和留營司馬管亥。


    荀攸一見劉備班底,比曹操相差不大,但天下諸侯無可抗者。當下他對劉備說道“君侯能得到朝廷恩命,皆因是曹丞相舉薦之固,這是曹丞相密書,請君侯觀看”。說完他把密信遞與了玄德,劉備看後,他對荀攸說道,請大人上複丞相,說劉備一定尊照密信上說的辦。


    當下送走了荀天使,你看荀攸為何要充當天使來徐州,是曹操言說過劉備早得過朝廷旨意,而他義弟張飛也被封過征西將軍,並出謀劃策,讓皇帝在李郭之亂中得以保存了性命,故此來徐州看能不能見到張飛,看張飛情況是否屬實。請看下一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康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康譽並收藏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