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順手的事
嬌嬌純淨似白蓮,怎會心機引誘? 作者:瓜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大人是很有才幹之人,是沈家擋了風家的道,德妃便勾結風家給陛下吹枕邊風。
待鄭嬪娘娘得知準確消息時, 她已身懷六甲,那是在先帝同意動手的前一日,先帝明知沈家是被冤枉,卻任其發展甚至是助紂為虐。
鄭嬪娘娘得知德妃的計劃後受了驚,加上德妃對她的身子早就動了手腳,她當即就大出血,但鄭嬪娘娘卻還是派了奴婢去找關係將此事傳遞出去。
很快,鄭嬪娘娘便小產出一名已死的男胎,她整個人又消沉了下去,宮中消息閉塞很難打聽到宮外的消息,再得知消息時,便是沈家的滅門慘案,傳聞沈家當日所有人慘死。
鄭嬪娘娘也因悲傷自責過度而昏厥過去,鄭家被先帝有意打壓消亡,鄭大人身死鄭夫人很快也離世,鄭嬪娘娘的寄托便隻有沈家,可最後連沈家都沒了……”
佳柔淒淒然的聲線在暖閣迴蕩著,她臉上滿是淚水,就連聲線都是顫抖的,這些迴憶實在太痛,叫人難以承受。
她是沈家家生子,她的親人也生活在沈家,而沈家與淑太妃又何嚐不是她的親人。
薑月饒滿臉蒼白,她將雙手放在胸口處,仿佛在承受著極大痛苦。
片刻後,她才歎息道:“後來呢,淑太妃又是如何離世的?”
外人都傳淑太妃對先帝情根深種,故而才會在先帝離世後才自縊身亡。
佳柔麵露幾分嘲諷,她繼續說道:“鄭嬪娘娘消沉許久,她也無心去留聖眷,期間中宮皇後莫名生了病沒多久便去了,德妃本就育有一子便順利登上後位。
就在鄭嬪娘娘難受消沉,覺得自己再無活下去的信念時,她遇見了東太後與當時年少的陛下,他們母子過得很不好,身旁沒有信得過的宮人,一年到頭都很難母子團聚。
德妃入住中宮便開始打壓所有皇子,當時本就不出挑的雲貴人母子(東太後)隻能算苟活,鄭嬪娘娘說,當她看見四皇子那雙深不見底的眼睛時,便知她的機會來了。
接下來的日子鄭嬪娘娘振作了起來,她一邊在私下接濟雲貴人母子,一邊想法子複寵,甚至還叫奴婢調製了極為傷身的雪肌丸,女子服下後便會肌膚入雪,身形窈窕,隻是再不會有身孕了,就連壽命都會減少。
這般殫精竭慮的操辦鄭嬪娘娘很快便複寵,先帝愛她的窈窕身形與凝脂肌膚,一時間她盛寵無限,也自然的成了皇後的眼中釘。
此次複寵鄭嬪娘娘就沒想過活,她讓奴婢往她日日使用的雪肌丸中加了慢性毒,先帝日日與她纏綿那毒也會由此過到先帝身上,她也開始收買人心,往東宮部署人。
可以說先帝的忽然駕崩,是鄭嬪娘娘在後推動,而先太子那邊則是陛下在一手策劃,皇後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選的傀儡皇帝,從一開始便脫離了掌控。”
佳柔最後一句話落下,她朝薑月饒磕頭:“小主子,當年先帝離世,淑太妃本也早早毒發,是奴婢用了那極烈性之藥為淑太妃壓製了毒性。
在先帝離世後淑太妃便選擇在徹底毒發前自縊,在臨死前她都不知小主子您還活著,若是淑太妃能知曉,她恐怕也會走得舒暢些……”
對於沈家的滅門,淑太妃一直心懷愧疚,甚至每天夜裏都會做夢,她覺得是自己的錯,是她沒本事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將消息傳遞出去。
說到最後,佳柔已是涕淚橫流,泣不成聲。
多年的恨意與恩怨傾瀉而出,帶來的並非一吐為快的暢然,而是無盡的難過與空洞。
薑月饒臉上也掛著淚,她隻知沈家被滅門的悲慘與怨氣,卻不知這背後還有另一位女子的犧牲。
她起身來到佳柔跟前親自將人扶起。
“這些年來,我沉浸在沈家被滅的恨意中,竟是不知淑太妃的這些苦痛與付出。”
她十分內疚。
佳柔搖搖頭:“小主子,您可千萬別這麽說,淑太妃一直都將沈家當做親人,所作也都是在為親人複仇。”
跟了淑太妃這麽多年,早已是主仆同心,淑太妃所求便是她所求。
薑月饒重新坐迴椅子上,她瘦弱的肩膀輕顫著,白皙麵龐掛著不斷湧出的清淚,那雙被淚水洗過的清眸在此刻顯得格外悲痛。
“娘娘,您先緩緩喝口茶水,”珍珠倒了溫茶遞過來,眼底也閃著淚花,還有心疼與擔憂。
她與翡翠知曉娘娘的身世,因而當佳柔女官提起往事時,她們也能感同身受。
娘娘與辰之少爺實在太苦,這一路走來的艱辛實在叫人憐惜與唏噓。
佳柔用秀帕為薑月饒拭淚,哽咽道:“小主子您如今懷有身孕,不可太過悲傷,奴婢說出當年之事也隻是為了與小主子相認,往後的路如何安排,奴婢謹遵小主子吩咐。”
不論小主子選擇為沈家翻案與否,她都會支持小主子。
“西太後勾結風家害我沈家,如今我已入宮自是統統都不會放過,”薑月饒眼底淚水止住,那有些蒼白的唇瓣勾起一抹笑意。
她原是不知西太後在這其中的手段,如今得知後再加一人也是順手之事。
佳柔點點頭,神色堅定:“奴婢願追隨小主子,淑太妃所做的一切是為小主子一家,更是為淑太妃身後的鄭家。”
鄭家的消亡是由西太後一手推動,也少不了先帝的縱容。
薑月饒將手中溫茶喝下,心緒也隨之平息了些,除了一直壓在心頭的恨意外,還多了幾分感慨。
若非有佳柔她一輩子也不會知曉淑太妃之事……
她將目光挪至窗邊風鈴,此時外頭天色已蒙蒙暗下,她問珍珠:“陛下那邊如何?”
“今日下午賢妃娘娘又去了勤政殿,但很快便出來了,眼看著天色也暗下來了,陛下也應當快來了,娘娘是否要先換件衣裳梳洗一番? ”珍珠輕聲說著。
這些日子陛下日日都來臨安宮,幾乎成為了習慣。
薑月饒勾勾唇角:“不必,今夜陛下不會來了。”
待鄭嬪娘娘得知準確消息時, 她已身懷六甲,那是在先帝同意動手的前一日,先帝明知沈家是被冤枉,卻任其發展甚至是助紂為虐。
鄭嬪娘娘得知德妃的計劃後受了驚,加上德妃對她的身子早就動了手腳,她當即就大出血,但鄭嬪娘娘卻還是派了奴婢去找關係將此事傳遞出去。
很快,鄭嬪娘娘便小產出一名已死的男胎,她整個人又消沉了下去,宮中消息閉塞很難打聽到宮外的消息,再得知消息時,便是沈家的滅門慘案,傳聞沈家當日所有人慘死。
鄭嬪娘娘也因悲傷自責過度而昏厥過去,鄭家被先帝有意打壓消亡,鄭大人身死鄭夫人很快也離世,鄭嬪娘娘的寄托便隻有沈家,可最後連沈家都沒了……”
佳柔淒淒然的聲線在暖閣迴蕩著,她臉上滿是淚水,就連聲線都是顫抖的,這些迴憶實在太痛,叫人難以承受。
她是沈家家生子,她的親人也生活在沈家,而沈家與淑太妃又何嚐不是她的親人。
薑月饒滿臉蒼白,她將雙手放在胸口處,仿佛在承受著極大痛苦。
片刻後,她才歎息道:“後來呢,淑太妃又是如何離世的?”
外人都傳淑太妃對先帝情根深種,故而才會在先帝離世後才自縊身亡。
佳柔麵露幾分嘲諷,她繼續說道:“鄭嬪娘娘消沉許久,她也無心去留聖眷,期間中宮皇後莫名生了病沒多久便去了,德妃本就育有一子便順利登上後位。
就在鄭嬪娘娘難受消沉,覺得自己再無活下去的信念時,她遇見了東太後與當時年少的陛下,他們母子過得很不好,身旁沒有信得過的宮人,一年到頭都很難母子團聚。
德妃入住中宮便開始打壓所有皇子,當時本就不出挑的雲貴人母子(東太後)隻能算苟活,鄭嬪娘娘說,當她看見四皇子那雙深不見底的眼睛時,便知她的機會來了。
接下來的日子鄭嬪娘娘振作了起來,她一邊在私下接濟雲貴人母子,一邊想法子複寵,甚至還叫奴婢調製了極為傷身的雪肌丸,女子服下後便會肌膚入雪,身形窈窕,隻是再不會有身孕了,就連壽命都會減少。
這般殫精竭慮的操辦鄭嬪娘娘很快便複寵,先帝愛她的窈窕身形與凝脂肌膚,一時間她盛寵無限,也自然的成了皇後的眼中釘。
此次複寵鄭嬪娘娘就沒想過活,她讓奴婢往她日日使用的雪肌丸中加了慢性毒,先帝日日與她纏綿那毒也會由此過到先帝身上,她也開始收買人心,往東宮部署人。
可以說先帝的忽然駕崩,是鄭嬪娘娘在後推動,而先太子那邊則是陛下在一手策劃,皇後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選的傀儡皇帝,從一開始便脫離了掌控。”
佳柔最後一句話落下,她朝薑月饒磕頭:“小主子,當年先帝離世,淑太妃本也早早毒發,是奴婢用了那極烈性之藥為淑太妃壓製了毒性。
在先帝離世後淑太妃便選擇在徹底毒發前自縊,在臨死前她都不知小主子您還活著,若是淑太妃能知曉,她恐怕也會走得舒暢些……”
對於沈家的滅門,淑太妃一直心懷愧疚,甚至每天夜裏都會做夢,她覺得是自己的錯,是她沒本事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將消息傳遞出去。
說到最後,佳柔已是涕淚橫流,泣不成聲。
多年的恨意與恩怨傾瀉而出,帶來的並非一吐為快的暢然,而是無盡的難過與空洞。
薑月饒臉上也掛著淚,她隻知沈家被滅門的悲慘與怨氣,卻不知這背後還有另一位女子的犧牲。
她起身來到佳柔跟前親自將人扶起。
“這些年來,我沉浸在沈家被滅的恨意中,竟是不知淑太妃的這些苦痛與付出。”
她十分內疚。
佳柔搖搖頭:“小主子,您可千萬別這麽說,淑太妃一直都將沈家當做親人,所作也都是在為親人複仇。”
跟了淑太妃這麽多年,早已是主仆同心,淑太妃所求便是她所求。
薑月饒重新坐迴椅子上,她瘦弱的肩膀輕顫著,白皙麵龐掛著不斷湧出的清淚,那雙被淚水洗過的清眸在此刻顯得格外悲痛。
“娘娘,您先緩緩喝口茶水,”珍珠倒了溫茶遞過來,眼底也閃著淚花,還有心疼與擔憂。
她與翡翠知曉娘娘的身世,因而當佳柔女官提起往事時,她們也能感同身受。
娘娘與辰之少爺實在太苦,這一路走來的艱辛實在叫人憐惜與唏噓。
佳柔用秀帕為薑月饒拭淚,哽咽道:“小主子您如今懷有身孕,不可太過悲傷,奴婢說出當年之事也隻是為了與小主子相認,往後的路如何安排,奴婢謹遵小主子吩咐。”
不論小主子選擇為沈家翻案與否,她都會支持小主子。
“西太後勾結風家害我沈家,如今我已入宮自是統統都不會放過,”薑月饒眼底淚水止住,那有些蒼白的唇瓣勾起一抹笑意。
她原是不知西太後在這其中的手段,如今得知後再加一人也是順手之事。
佳柔點點頭,神色堅定:“奴婢願追隨小主子,淑太妃所做的一切是為小主子一家,更是為淑太妃身後的鄭家。”
鄭家的消亡是由西太後一手推動,也少不了先帝的縱容。
薑月饒將手中溫茶喝下,心緒也隨之平息了些,除了一直壓在心頭的恨意外,還多了幾分感慨。
若非有佳柔她一輩子也不會知曉淑太妃之事……
她將目光挪至窗邊風鈴,此時外頭天色已蒙蒙暗下,她問珍珠:“陛下那邊如何?”
“今日下午賢妃娘娘又去了勤政殿,但很快便出來了,眼看著天色也暗下來了,陛下也應當快來了,娘娘是否要先換件衣裳梳洗一番? ”珍珠輕聲說著。
這些日子陛下日日都來臨安宮,幾乎成為了習慣。
薑月饒勾勾唇角:“不必,今夜陛下不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