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1戶是純外地人,說是以前來這旅遊過,很喜歡這個村,這次就幹脆過來定居。
這家人買了張麻子家的老宅,修整一番又重新布置了家具,很快就入住了。
張麻子在山下建了大棚種蔬菜後,又在那附近新建了屋子,這老宅就一直空著,現在有人買正好。
但這新來的3戶都是沒有地分的,山下的地很少,很久以前就分完了,連溫月和楚一山都沒分到。
這天一家人剛吃完晚飯,有人敲門,溫月發懶了,指使楚一山道:“哥,你去開門,我不想動。”
楚一山蹦蹦跳跳的去了,很快又迴來了,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繼續坐下看電視。
溫月好奇的問:“誰啊?”
楚一山眼睛不離電視,搖頭:“不認識。”
“那你怎麽不讓人家進來?”
楚一山終於轉頭看著她,認真的說:“不可以讓陌生人進來。”
這是老爺子以前教的,怕他一個人在家被什麽壞人騙了,就跟他說隻要是不認識的就關門,反正這村裏都是認識的,一般也不會有生人來他家。
溫月隻好起身,自己去開門看看。
沉教授夫妻倆正一頭霧水呢,剛剛怎麽看見他們就關門了?
這時候門又開了,露出一張宜喜宜嗔的漂亮臉蛋,簡直比電視裏的明星還漂亮,把兩人都看愣了。
漂亮臉蛋對著他們禮貌的一笑:“請問你們找誰?”
兩人這才反應過來,連忙也迴笑道:“您好,我們是新落戶靠坡村的,就住在你們下麵幾棟。蔽姓沉,沉緒,這位是我夫人汪明霞,這位是我母親,今天來拜訪一下新鄰居,以後也好有個照應。”
沉老太太和汪夫人都對著她露出笑容,又拿出一盒精致的點心做禮物。
溫月恍然,這就是新搬來的那一戶人家,聽說是退休的大學教授呢,怪不得這麽文縐縐的。
她趕緊讓開身子:“快請進。”
進門的時候,才發現不止三人,後麵還跟著一個高大挺拔的男人,冷著臉對她點點頭就進去了。
沉教授夫妻很是儒雅有禮,兩人以前居然都是大學教授。
夫妻倆曾經來這山村采風,當時就很喜歡這裏,現在退休了,又正好遇上沿海撤離的事,就幹脆帶著年老的母親搬了過來。
他們的兒子叫沉毅,是退伍軍人,因為父母過來,也申請調職到了平金縣,現在在交警大隊工作。
溫月對他們的身份很有好感,交流的感覺也不錯。
互相聊了十幾分鍾,對方就禮貌的告辭了,溫月想著要迴禮,就進了後院,把下午摘的菜撿了一籃子迴送給他們。
夫妻倆大喜:“太好了,我們正愁不好買菜呢,以後要是沒菜吃了,能到你們這買嗎?”
老爺子趕緊搖手:“說啥買,不值幾個錢,過來摘就是。”
自此之後,汪教授和老太太就經常來楚家摘菜,有時候遇上周末還帶著兒子一起,一家人看起來很是和睦。
當然,是給錢的,人家是文化人,不占這個便宜。
一月底的時候,溫月家的大棚終於建好了。中途拔了7棵果樹,老爺子舍不得,將一棵柿子樹和一顆桃樹移栽到後院,其它的溫月就說拉出去賣掉。
老爺子不太信,誰買這麽大的果樹?
溫月說網上聯係的,有人買。
其實拉出去她就移栽到自己空間了,用意念挖了幾個大洞,再把樹放進去填好,一點兒力氣也不費,空間就多了幾顆幾年生的大樹,在適宜的環境中,沒幾天就重新煥發了生機。
這時候很多人家都在忙活著建大棚,有些人還打算自己買材料做簡易的棚子,隻要遮住酸雨就行。加上又要過年了,村裏也陸續有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迴來,熱鬧得很。
這一個月來,信號越來越差了,手機打不通電話是常事,無線上網也經常轉圈圈,最多的信息還是來自於新聞。
溫月一直在不停的忙活,她還買了一批防酸雨的塑鋼瓦,將買來的塑料布在坡屋頂上鋪了兩層,然後再蓋上塑鋼瓦。
又找人給家裏的屋頂加了兩層防酸雨的防水卷材,再鋪瓷磚。外牆也加了防水塗料,也許是沒人覺得這酸雨能腐蝕房子,所以建大棚的多,加固屋頂的倒是不多。
大家都覺得她太誇張了。
溫月也不管,又買了一批中和土壤酸堿度的化肥。
怕酸雨腐蝕了車子,溫月用囤積的塑料布製作了兩個車套子,每次開完車都用套子把車罩起來。
新來的那戶姓沉的人家也有一輛吉普車,和溫月的車都停在一個壩子,拿車時有時候會遇到。他們看溫月用了車套反應過來,也在網上買了防酸雨的車套。
有車確實方便了不少,溫月現在每隔幾天就去縣城買一次菜,因為楚家連冰箱都沒有。老爺子節省,以前大概就是一個月吃一次肉,還是請別人帶的。
溫月除了心疼楚一山,自己也是個肉食動物,一天不吃就不行的那種。
好在是冬天,買一次肉吃幾天也正常。
不過她每次去縣城都要買幾袋糧食迴來,這次還拉了一台冰箱迴來,跟老爺子說是遇到春節活動,很便宜。
老爺子已經對她花錢的本事感到絕望,自家有一千多斤的糧食,她這半個月又陸陸續續買了幾百斤迴來。
現在竟然還買冰箱,那玩意不用電嗎?
隻有楚一山非常開心,不停的把頭鑽進冰箱感受涼氣,然後又驚喜的對著溫月說:“真的好冰啊!”
溫月也嘻嘻笑:“以後咱買冰淇淋放在裏麵,想吃就能吃。”
空氣質量每日都在下降,溫月把淨化器搬了出來,三個人的房間和客廳各一台。看老爺子又要黑臉,溫月趕緊說這是超節能的,一個月才用幾度電。
然後她用手機在網上注冊了自家的賬戶,把交電費的事情落到了自己手上。
可能是冬天雨少,酸雨還沒到,就迎來了新年。
村裏的氣氛還算好,很多年輕人都攜家帶口的迴來了,熱鬧了不少,大家吃過年夜飯,又互相走動拜年,似乎和往年沒什麽差別。
新聞裏還在天天說酸雨,但人們已經聽累了。剛開始還很緊張,後來天天說也沒下,最後就愛咋咋地吧,娘要嫁人天要下雨,誰能攔得住?
大家都這麽爽快,酸雨也很爽快的下來了。
這家人買了張麻子家的老宅,修整一番又重新布置了家具,很快就入住了。
張麻子在山下建了大棚種蔬菜後,又在那附近新建了屋子,這老宅就一直空著,現在有人買正好。
但這新來的3戶都是沒有地分的,山下的地很少,很久以前就分完了,連溫月和楚一山都沒分到。
這天一家人剛吃完晚飯,有人敲門,溫月發懶了,指使楚一山道:“哥,你去開門,我不想動。”
楚一山蹦蹦跳跳的去了,很快又迴來了,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繼續坐下看電視。
溫月好奇的問:“誰啊?”
楚一山眼睛不離電視,搖頭:“不認識。”
“那你怎麽不讓人家進來?”
楚一山終於轉頭看著她,認真的說:“不可以讓陌生人進來。”
這是老爺子以前教的,怕他一個人在家被什麽壞人騙了,就跟他說隻要是不認識的就關門,反正這村裏都是認識的,一般也不會有生人來他家。
溫月隻好起身,自己去開門看看。
沉教授夫妻倆正一頭霧水呢,剛剛怎麽看見他們就關門了?
這時候門又開了,露出一張宜喜宜嗔的漂亮臉蛋,簡直比電視裏的明星還漂亮,把兩人都看愣了。
漂亮臉蛋對著他們禮貌的一笑:“請問你們找誰?”
兩人這才反應過來,連忙也迴笑道:“您好,我們是新落戶靠坡村的,就住在你們下麵幾棟。蔽姓沉,沉緒,這位是我夫人汪明霞,這位是我母親,今天來拜訪一下新鄰居,以後也好有個照應。”
沉老太太和汪夫人都對著她露出笑容,又拿出一盒精致的點心做禮物。
溫月恍然,這就是新搬來的那一戶人家,聽說是退休的大學教授呢,怪不得這麽文縐縐的。
她趕緊讓開身子:“快請進。”
進門的時候,才發現不止三人,後麵還跟著一個高大挺拔的男人,冷著臉對她點點頭就進去了。
沉教授夫妻很是儒雅有禮,兩人以前居然都是大學教授。
夫妻倆曾經來這山村采風,當時就很喜歡這裏,現在退休了,又正好遇上沿海撤離的事,就幹脆帶著年老的母親搬了過來。
他們的兒子叫沉毅,是退伍軍人,因為父母過來,也申請調職到了平金縣,現在在交警大隊工作。
溫月對他們的身份很有好感,交流的感覺也不錯。
互相聊了十幾分鍾,對方就禮貌的告辭了,溫月想著要迴禮,就進了後院,把下午摘的菜撿了一籃子迴送給他們。
夫妻倆大喜:“太好了,我們正愁不好買菜呢,以後要是沒菜吃了,能到你們這買嗎?”
老爺子趕緊搖手:“說啥買,不值幾個錢,過來摘就是。”
自此之後,汪教授和老太太就經常來楚家摘菜,有時候遇上周末還帶著兒子一起,一家人看起來很是和睦。
當然,是給錢的,人家是文化人,不占這個便宜。
一月底的時候,溫月家的大棚終於建好了。中途拔了7棵果樹,老爺子舍不得,將一棵柿子樹和一顆桃樹移栽到後院,其它的溫月就說拉出去賣掉。
老爺子不太信,誰買這麽大的果樹?
溫月說網上聯係的,有人買。
其實拉出去她就移栽到自己空間了,用意念挖了幾個大洞,再把樹放進去填好,一點兒力氣也不費,空間就多了幾顆幾年生的大樹,在適宜的環境中,沒幾天就重新煥發了生機。
這時候很多人家都在忙活著建大棚,有些人還打算自己買材料做簡易的棚子,隻要遮住酸雨就行。加上又要過年了,村裏也陸續有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迴來,熱鬧得很。
這一個月來,信號越來越差了,手機打不通電話是常事,無線上網也經常轉圈圈,最多的信息還是來自於新聞。
溫月一直在不停的忙活,她還買了一批防酸雨的塑鋼瓦,將買來的塑料布在坡屋頂上鋪了兩層,然後再蓋上塑鋼瓦。
又找人給家裏的屋頂加了兩層防酸雨的防水卷材,再鋪瓷磚。外牆也加了防水塗料,也許是沒人覺得這酸雨能腐蝕房子,所以建大棚的多,加固屋頂的倒是不多。
大家都覺得她太誇張了。
溫月也不管,又買了一批中和土壤酸堿度的化肥。
怕酸雨腐蝕了車子,溫月用囤積的塑料布製作了兩個車套子,每次開完車都用套子把車罩起來。
新來的那戶姓沉的人家也有一輛吉普車,和溫月的車都停在一個壩子,拿車時有時候會遇到。他們看溫月用了車套反應過來,也在網上買了防酸雨的車套。
有車確實方便了不少,溫月現在每隔幾天就去縣城買一次菜,因為楚家連冰箱都沒有。老爺子節省,以前大概就是一個月吃一次肉,還是請別人帶的。
溫月除了心疼楚一山,自己也是個肉食動物,一天不吃就不行的那種。
好在是冬天,買一次肉吃幾天也正常。
不過她每次去縣城都要買幾袋糧食迴來,這次還拉了一台冰箱迴來,跟老爺子說是遇到春節活動,很便宜。
老爺子已經對她花錢的本事感到絕望,自家有一千多斤的糧食,她這半個月又陸陸續續買了幾百斤迴來。
現在竟然還買冰箱,那玩意不用電嗎?
隻有楚一山非常開心,不停的把頭鑽進冰箱感受涼氣,然後又驚喜的對著溫月說:“真的好冰啊!”
溫月也嘻嘻笑:“以後咱買冰淇淋放在裏麵,想吃就能吃。”
空氣質量每日都在下降,溫月把淨化器搬了出來,三個人的房間和客廳各一台。看老爺子又要黑臉,溫月趕緊說這是超節能的,一個月才用幾度電。
然後她用手機在網上注冊了自家的賬戶,把交電費的事情落到了自己手上。
可能是冬天雨少,酸雨還沒到,就迎來了新年。
村裏的氣氛還算好,很多年輕人都攜家帶口的迴來了,熱鬧了不少,大家吃過年夜飯,又互相走動拜年,似乎和往年沒什麽差別。
新聞裏還在天天說酸雨,但人們已經聽累了。剛開始還很緊張,後來天天說也沒下,最後就愛咋咋地吧,娘要嫁人天要下雨,誰能攔得住?
大家都這麽爽快,酸雨也很爽快的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