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嫂嫂恍然,同時也深以為然,學著溫月抹髒了臉再裹上頭巾,祖母和母親姨娘也跟著抹了些灰在臉上,看著才像一起的。
也沒其他行李,季月和兩個嫂嫂還有張姨娘各背了一個改裝的雙肩行李包,又出了點錢才讓衙役把竹筒裝滿水,扶著祖母和母親慢慢走出去。
到了城門,終於見到了季父和三個哥哥,祖母和母親都上前抱著他泣不成聲,溫月又上去轉移注意力:“爹爹,您有受傷嗎?”
祖母再次顧不上哭:“對對,有沒有受傷,快給娘看看。”
季父安撫她:“兒子沒事,這不好好的嘛。”
可是溫月看到了季父後背露出的隱隱血跡,還有不正常的走路姿勢。
她還在送行的人中看到了春雪,春雪望著溫月這邊,捂著嘴嗚嗚的哭,溫月對她笑了笑,揮手讓她離開。
這次一同流放的犯人有上百人,另有20個衙役和兩個隨行的夥夫。溫月聽見兩個衙役聊天,那年輕一點的說:“張哥,這次好多人啊,押送的也多。”
年齡大點的就笑:“嘿嘿,人多好啊,聽說這次有幾家大戶,油水肯定足。”
“那張哥可要多拉扯小弟一把。”
“咱哥倆還客氣啥。”
……
他們走的是官道,目之所及,是寒冬帶來的蕭瑟落葉和枯黃的草地,僅有些零星可見的野草還在頑強的泛著綠色。
所有犯人都帶著腳鐐和手枷,排成一列往前走。
溫月和家人前後挨著,這段時間運動太少,才一個多時辰就累的走不動了,更不要說祖母和母親,她倆是女眷裏麵年紀最大的。
大哥上前要去背祖母,被她拒絕了,溫月也幫著勸她:“祖母,您就當在大哥背上休息會,待會再下來走,月兒扶著您,行嗎?”
老太太多年不運動,實在有點撐不住,但又不想連累家人,現在聽說是休息會再走,還是忍不住心動了:“那就一刻鍾。”
溫月給大哥使眼色,一刻鍾就一刻鍾吧,再走一個時辰估計就能休息了。
衙役看他們這幾人停下已經在喝罵,大哥趕緊背了人追上隊伍。
老太太休息了會果然鬧著下來走,大哥又背上了3歲的茁姐兒,她也早就走不動了,已經在她娘懷裏賴了一會。二哥也背著兒子,隻有6歲的元哥兒還在堅強的自己走。
好容易到了午時休息,衙役給每人發了一個巴掌大的黑餅子就算午飯了。
一家人圍在一起遮住外麵的視線,溫月拿出竹筒遞了一個給季父他們,她們幾個女人小孩共用兩個。又偷拿出一個烤餅,這餅有海碗碗口大,還很厚實,溫月一頓最多能吃下半個。
她掰成幾塊,讓嫂嫂們喂給侄兒侄女,他們實在太小了,那黑餅子根本咽不下。最後還剩了一塊遞給了祖母,老人家腸胃不好。
季父對小女兒的貼心很是欣慰,幾個哥哥卻羞愧的低下了頭,他們什麽都沒準備,就連喝水的竹筒都是妹妹給的。
有些犯人並沒有準備竹筒,自然也就沒有水喝。這時候渴了一上午,餅子也幹巴巴的,比起吃東西更想的是喝水。他們眼紅的看著有水喝的人,也不敢去搶,眼神仿佛能把竹筒盯穿。
但還有兩個更豪華的團體,有家人比季家還多,都用的是皮製的水囊。裏麵也有孩子,似乎吃著白麵饅頭還在嫌棄。
一群衙役也不管,三三兩兩的聊天吃東西,反正除了小孩都帶著手枷和腳鐐呢,能幹什麽?
溫月還看到了那幾個要欺辱季月和嫂嫂的衙役,他們一夥有五個人,以其中一個滿臉胡子的大漢為首。她記得劇情裏最開始要動他們的就是這幾個,其他衙役並不是一夥的,甚至還有兩個人勸阻,最後還被他們仗著人多揍了一頓,就不再插手了。
溫月並不認為抹點灰帶個頭巾就能阻止這件事發生,最多延緩一點時間罷了。她想不出怎麽才能改變他們的心思,難道要幹掉他們?她空間裏倒是有藥,讓他們生病也行,甚至死了也行,就是這幾個人同時生病,會不會惹人懷疑?
休息了半個時辰繼續上路,祖母照舊是走一會再休息一會,三個哥哥輪流著背她,三哥才16歲,身體還沒完全長成,他也不多說,就固執的蹲著要背。
其他人也累得不行,好在這個朝代沒有讓女人裹腳的習俗,而且溫月她們的鞋子之前改造過,加厚了鞋底,又做了軟和的鞋墊,鞋麵上也多包了兩層,走起來更舒服更暖和,才勉強撐著走完了下午的路程,到了第一天要歇息的驛站。
晚上犯人們一起關在大通鋪裏,季家人又圍在一起占了一個角落,大家互相幫助紮破腳底的水泡,溫月再次神奇的摸出一包藥粉給大家敷上,又偷偷的拉了父母去邊上:“爹,你是不是受傷了?我看你走路有點瘸。”
季父勉強的笑笑:“爹沒事,就是挨了板子有點疼,已經養了幾天,好多了。”
溫月給季母手裏塞了一瓶金瘡藥和人參養榮丸,:“娘給爹看看傷口要不要上藥,其他藥也沒有,吃點人參養榮丸補補身子。”
季父把人參養榮丸退迴給她:“這個留著你祖母吃吧,爹用不著。”
溫月再塞迴去:“我拿了好幾瓶呢,夠祖母吃的,爹爹身體也重要,娘也一起吃吧,您身體一直都不太好。不說了有人過來了……”
溫月最怕這種推來推去的場景,趕緊走開了。
季父季母無奈的互看一眼,最後還是季父說:“月兒說的對,我們也要養好身體,一起吃吧。”
溫月又喂祖母吃了藥丸,這一瓶已經差不多吃完了。
路上肯定是要天天吃的,她帶的其實很多,就是不好解釋,之前隻能隔幾天讓祖母吃一次。好在祖母的情況看起來還不錯,應該不會那麽容易生病。
幾個哥哥遮擋著,季母去給季父上藥,季父不時發出吸氣的聲音,大哥眼眶都紅了。
也沒其他行李,季月和兩個嫂嫂還有張姨娘各背了一個改裝的雙肩行李包,又出了點錢才讓衙役把竹筒裝滿水,扶著祖母和母親慢慢走出去。
到了城門,終於見到了季父和三個哥哥,祖母和母親都上前抱著他泣不成聲,溫月又上去轉移注意力:“爹爹,您有受傷嗎?”
祖母再次顧不上哭:“對對,有沒有受傷,快給娘看看。”
季父安撫她:“兒子沒事,這不好好的嘛。”
可是溫月看到了季父後背露出的隱隱血跡,還有不正常的走路姿勢。
她還在送行的人中看到了春雪,春雪望著溫月這邊,捂著嘴嗚嗚的哭,溫月對她笑了笑,揮手讓她離開。
這次一同流放的犯人有上百人,另有20個衙役和兩個隨行的夥夫。溫月聽見兩個衙役聊天,那年輕一點的說:“張哥,這次好多人啊,押送的也多。”
年齡大點的就笑:“嘿嘿,人多好啊,聽說這次有幾家大戶,油水肯定足。”
“那張哥可要多拉扯小弟一把。”
“咱哥倆還客氣啥。”
……
他們走的是官道,目之所及,是寒冬帶來的蕭瑟落葉和枯黃的草地,僅有些零星可見的野草還在頑強的泛著綠色。
所有犯人都帶著腳鐐和手枷,排成一列往前走。
溫月和家人前後挨著,這段時間運動太少,才一個多時辰就累的走不動了,更不要說祖母和母親,她倆是女眷裏麵年紀最大的。
大哥上前要去背祖母,被她拒絕了,溫月也幫著勸她:“祖母,您就當在大哥背上休息會,待會再下來走,月兒扶著您,行嗎?”
老太太多年不運動,實在有點撐不住,但又不想連累家人,現在聽說是休息會再走,還是忍不住心動了:“那就一刻鍾。”
溫月給大哥使眼色,一刻鍾就一刻鍾吧,再走一個時辰估計就能休息了。
衙役看他們這幾人停下已經在喝罵,大哥趕緊背了人追上隊伍。
老太太休息了會果然鬧著下來走,大哥又背上了3歲的茁姐兒,她也早就走不動了,已經在她娘懷裏賴了一會。二哥也背著兒子,隻有6歲的元哥兒還在堅強的自己走。
好容易到了午時休息,衙役給每人發了一個巴掌大的黑餅子就算午飯了。
一家人圍在一起遮住外麵的視線,溫月拿出竹筒遞了一個給季父他們,她們幾個女人小孩共用兩個。又偷拿出一個烤餅,這餅有海碗碗口大,還很厚實,溫月一頓最多能吃下半個。
她掰成幾塊,讓嫂嫂們喂給侄兒侄女,他們實在太小了,那黑餅子根本咽不下。最後還剩了一塊遞給了祖母,老人家腸胃不好。
季父對小女兒的貼心很是欣慰,幾個哥哥卻羞愧的低下了頭,他們什麽都沒準備,就連喝水的竹筒都是妹妹給的。
有些犯人並沒有準備竹筒,自然也就沒有水喝。這時候渴了一上午,餅子也幹巴巴的,比起吃東西更想的是喝水。他們眼紅的看著有水喝的人,也不敢去搶,眼神仿佛能把竹筒盯穿。
但還有兩個更豪華的團體,有家人比季家還多,都用的是皮製的水囊。裏麵也有孩子,似乎吃著白麵饅頭還在嫌棄。
一群衙役也不管,三三兩兩的聊天吃東西,反正除了小孩都帶著手枷和腳鐐呢,能幹什麽?
溫月還看到了那幾個要欺辱季月和嫂嫂的衙役,他們一夥有五個人,以其中一個滿臉胡子的大漢為首。她記得劇情裏最開始要動他們的就是這幾個,其他衙役並不是一夥的,甚至還有兩個人勸阻,最後還被他們仗著人多揍了一頓,就不再插手了。
溫月並不認為抹點灰帶個頭巾就能阻止這件事發生,最多延緩一點時間罷了。她想不出怎麽才能改變他們的心思,難道要幹掉他們?她空間裏倒是有藥,讓他們生病也行,甚至死了也行,就是這幾個人同時生病,會不會惹人懷疑?
休息了半個時辰繼續上路,祖母照舊是走一會再休息一會,三個哥哥輪流著背她,三哥才16歲,身體還沒完全長成,他也不多說,就固執的蹲著要背。
其他人也累得不行,好在這個朝代沒有讓女人裹腳的習俗,而且溫月她們的鞋子之前改造過,加厚了鞋底,又做了軟和的鞋墊,鞋麵上也多包了兩層,走起來更舒服更暖和,才勉強撐著走完了下午的路程,到了第一天要歇息的驛站。
晚上犯人們一起關在大通鋪裏,季家人又圍在一起占了一個角落,大家互相幫助紮破腳底的水泡,溫月再次神奇的摸出一包藥粉給大家敷上,又偷偷的拉了父母去邊上:“爹,你是不是受傷了?我看你走路有點瘸。”
季父勉強的笑笑:“爹沒事,就是挨了板子有點疼,已經養了幾天,好多了。”
溫月給季母手裏塞了一瓶金瘡藥和人參養榮丸,:“娘給爹看看傷口要不要上藥,其他藥也沒有,吃點人參養榮丸補補身子。”
季父把人參養榮丸退迴給她:“這個留著你祖母吃吧,爹用不著。”
溫月再塞迴去:“我拿了好幾瓶呢,夠祖母吃的,爹爹身體也重要,娘也一起吃吧,您身體一直都不太好。不說了有人過來了……”
溫月最怕這種推來推去的場景,趕緊走開了。
季父季母無奈的互看一眼,最後還是季父說:“月兒說的對,我們也要養好身體,一起吃吧。”
溫月又喂祖母吃了藥丸,這一瓶已經差不多吃完了。
路上肯定是要天天吃的,她帶的其實很多,就是不好解釋,之前隻能隔幾天讓祖母吃一次。好在祖母的情況看起來還不錯,應該不會那麽容易生病。
幾個哥哥遮擋著,季母去給季父上藥,季父不時發出吸氣的聲音,大哥眼眶都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