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前,好似被一層朦朧的霧氣所籠罩,在那霧氣的深處,一個女人的背影若隱若現,如同水中月、鏡中花,虛幻而又縹緲。


    那背影帶著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是他曾在無數個夜晚魂牽夢繞的存在。那背影的輪廓,有幾分像記陳嬌,可又好像不完全是,那若有若無的相似,更像是一種虛幻的錯覺。又或許,他的內心深處其實是不想知道這個人是誰的,那未知的真相背後,或許隱藏著他根本無法承受的痛苦與秘密。


    人的大腦,堪稱是一個極其完美的管家。


    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默默地記錄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守護著心靈的安寧。很多時候,當某件往事如同一把銳利的匕首,刺痛著當事人的內心,讓其痛苦到難以承受時,大腦便會自動對這件事情進行遮蔽與掩蓋。


    它小心翼翼地將那些痛苦的記憶碎片,深埋在意識的最底層,讓當事人在表麵上能夠繼續若無其事地生活。


    不過可惜的是,人類與其他生物不同,人是有靈的。


    那看似無形的靈,過於激烈的情感刺激以及如潮水般洶湧的思念衝擊,會像一把刻刀,在靈上留下一道道微不足道卻又難以磨滅的 “痕跡”。這些痕跡,就如同隱藏在黑暗中的暗流,在不經意間湧動。


    這便會使某人出現一些自己也無法理解的事,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緒、毫無緣由的淚與笑,還有那在腦海中一閃而過卻又抓不住的畫麵,都成了靈上那隱秘痕跡的無聲訴說 。


    在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中,有這樣一個令人深思的案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就讀於一所知名大學。本應在校園裏享受美好時光的她,卻被一係列怪異的行為所困擾。


    每至深夜,萬籟俱寂之時,宿舍裏的其他同學都沉浸在甜美的夢鄉中,而她卻毫無征兆、毫無理由地突然從睡夢中驚醒。


    隨後,她會機械地起身,走向洗衣盆,開始清洗那些明明幹淨整潔的衣物。隻見她雙手不停地在水中揉搓,動作急促而又重複,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迷茫與執著。


    室友們多次被她的動靜吵醒,好奇地詢問緣由,她卻隻是一臉茫然地搖頭,喃喃說道:“我也不知道,一到晚上就自動醒了,然後就想來洗。”


    就這樣,日複一日,長時間的半夜自動醒來洗衣服,每次一洗就是長達幾個小時,嚴重影響了她的正常生活。


    不僅學業成績有所下滑,精神狀態也變得愈發萎靡。無奈之下,她決定前往醫院進行全麵檢查,希望能找到問題的根源。


    醫院裏,各種先進的醫學儀器對她的身體進行了細致的檢測,從血液檢查到腦部掃描,每一項指標都顯示她的身體並無任何異常,大腦也沒有出現任何異變。醫生們麵對這樣的結果,感到十分困惑,在經過一番討論後,建議她前往心理診所尋求專業幫助。


    女孩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心理診所。心理醫生是一位經驗豐富、和藹可親的中年女士,她先是采用放鬆治療的方法,讓女孩躺在舒適的躺椅上,播放著輕柔舒緩的音樂,引導女孩深唿吸,逐漸放鬆緊繃的神經。待女孩完全放鬆下來後,醫生開始進行自由聯想治療。


    在醫生的耐心引導下,女孩緊閉雙眼,思緒逐漸飄遠。突然,她的身體微微顫抖,臉上露出驚恐的神情。醫生輕聲詢問,女孩顫抖著說出,在她想象的深處,有一個身著紅衣服的女人緩緩浮現。這個紅衣女人每一次從腦海裏出現,女孩就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仿佛被緊緊扼住喉嚨,無法唿吸。


    心理醫生敏銳地察覺到,這個紅衣女人就是解開女孩怪異行為謎團的關鍵所在。她輕聲問道:


    “你知道這個紅衣女人是誰嗎?”


    女孩慌亂地搖頭,眼中滿是無助與迷茫,她隻能聯想到這個令人恐懼的景象,對於女人的身份卻一無所知。


    為了進一步探尋真相,心理醫生決定進行家庭治療。她聯係了女孩的家人,希望能從他們那裏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女孩的奶奶接到通知後,匆匆趕到了診所。心理醫生看著這位略顯滄桑的老人,心中不禁好奇,為何女孩的父母沒有前來。


    經過詢問,奶奶無奈地解釋道,女孩的父母為了給家庭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外出務工了,常年不在家。


    隨後,心理醫生開始仔細詢問女孩從小到大的經曆,尤其是那些與紅色有關或者出血事件。奶奶陷入了深深的迴憶之中,她的眼神逐漸變得迷離,仿佛迴到了過去。過了許久,奶奶突然一拍大腿,激動地說道:


    “我想起來了!”


    原來,在女孩一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因為生活瑣事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情緒失控之下,兩人扭打在了一起。場麵十分混亂,女孩的媽媽不幸被啤酒瓶砸到了腦袋,鮮血瞬間湧出,染紅了她身上的白裙子。當時,奶奶正在樓下做家務,聽到樓上傳來激烈的打鬥聲和女孩的哭聲,急忙跑上樓查看。眼前的一幕讓她驚呆了,她趕緊將受傷的兒媳送往醫院,而當時的女孩就躺在現場的搖籃裏,目睹了這一切。


    一旁的女孩聽到奶奶的講述,腦海中的畫麵突然變得清晰起來。那個一直讓她恐懼的紅衣女人的形象,此刻與記憶中的母親重合。原來,那所謂的紅衣女人,就是被鮮血染紅裙子的媽媽。


    自從女孩知道了腦海中紅衣女人的真實身份以及紅衣的由來後,她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曾經困擾她的半夜起床洗衣服的怪異行為再也沒有出現過。


    究其原因,是當時年僅一歲的女孩,在目睹父母激烈衝突和母親受傷流血的場景後,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她的大腦出於自我保護機製,選擇將這段痛苦的記憶封存起來。所以在未經奶奶說起之前,她無論如何也想不起這件事。然而,女孩的靈卻在那一刻受到了強烈的衝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 “痕跡”。


    或許是在女孩大學的某一天,突然經曆了一件與血有關的小事,不經意間刺激到了靈,在靈的表層泛起了細微的波動。於是,靈便不斷將紅色的信號傳遞給大腦,可大腦卻因為封存了那段記憶,無法做出正確的迴應,兩者之間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從而導致了女孩的不正常行為。


    而當奶奶將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全盤托出時,女孩的記憶瞬間解封,靈的紅色痕跡與記憶完美重合,矛盾隨之消失,女孩也終於恢複了正常。


    整個事件,補充了三界論的另外一點:在這個神秘而宏大的世界設定中,三界之間的聯係錯綜複雜,遠超常人的想象。長久以來,人們隻知曉靈能將看到的生靈界影像傳遞給人,卻忽略了一個更為關鍵的事實:人自身強烈的情感波動同樣能夠對靈產生影響。


    在這個世界中,靈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存在,它遊離於現實世界之外,卻又與每個人緊密相連。當人陷入極度的喜悅、悲傷、憤怒或是愛意之中時,那洶湧澎湃的情感力量便會如同無形的漣漪,向外界擴散。


    而靈,就像是情感的敏銳捕捉者,能夠感知到這些波動。然而,由於世界規則的獨特性,這種影響隻能在靈的淺層留下極為細微的痕跡。就好比在平靜的湖麵上,投入一顆小小的石子,隻會泛起幾圈若有若無的漣漪。


    這看似微不足道的波動,實則意義重大。存在於人大腦之中的記憶,會隨著人的死亡,以及海馬體的衰敗而徹底消失。記憶中的歡聲笑語、痛苦悲傷,都將隨著生命的消逝而煙消雲散。


    但靈卻截然不同,至少就目前陳十一的研究發現,除了深淵那無盡的混亂能將靈消亡之外,仿佛再沒有什麽能夠真正消滅靈。靈就如同飄蕩在世間的特殊存在,它與人之間,仿佛係著一根無形的 “繩子”。這根 “繩子”,或許是情感的羈絆,或許是生命的契約。當人離世,這根 “繩子” 逐漸消失,靈便會如同斷了線的風箏,漸漸浮向靈界。


    這一現象,從側麵為一個古老的觀點提供了佐證 —— 佛家的輪迴之說。


    按照這種說法,人的誕生離不開靈的參與,所以每一個嬰兒的出生,必然伴隨著一個靈從靈界被牽引下來。這不禁讓人思考,若是這個被牽引的靈,恰好就是上一個死去之人上浮的靈呢?如此一來,問題便接踵而至,人那強烈的感情究竟能在靈上留存多久?倘若留存的時間足夠長,那麽誕生的嬰兒會不會留有上次這個靈所留下的執念?


    以陳十一為例,他曾經深深愛著李瑤。在他們在一起的那幾年時光裏,陳十一滿心歡喜地規劃好了自己的一輩子,未來的藍圖裏滿滿都是李瑤的身影。


    清晨,他會想著與李瑤一起迎接第一縷陽光;夜晚,他會期待與李瑤相擁而眠。每一個瞬間,每一份愛意,都如同細密的針腳,織進了他的靈魂深處。或許正是因為這份愛意太過深沉濃烈,以至於在他的靈淺層留下了那微不足道卻又意義非凡的波動。


    這個波動就如同烙印一般,使得陳十一的靈記住了李瑤。此後,每當他麵對李瑤的靈時,內心深處便會自發地湧起一種親切感,仿佛他們已經相識了無數個輪迴。


    與此同時,陳十一與陳嬌相處多年,也在日積月累中對她產生了無法割舍的感情。他們一起度過的那些平凡日子,一起經曆的喜怒哀樂,都在陳十一的心中種下了深深的眷戀。這份感情或許同樣在他的靈上留下了波動。如此一來,在陳十一的靈上,就形成了一道細微卻又實實在在的矛盾。


    這道矛盾如同隱藏在暗處的荊棘,時不時地刺痛他。當他麵對李瑤時,心中的那份親切感油然而生;可當他麵對陳嬌時,那無法割舍的感情又讓他難以抉擇。這種難以言喻的不舒服感覺,讓他在麵對不同情感時,內心時常陷入一種莫名的糾結與掙紮,置身於情感的十字路口,不知該何去何從。


    再者說,倘若陳十一離世後,他的靈緩緩上升至靈界,而那份因對李瑤深沉愛意所留下的印記,如同鐫刻在古老石碑上的銘文,無論歲月如何流轉、靈界的迷霧怎樣翻湧,都始終不會被磨滅。那麽,當命運的絲線牽引,下一個嬰兒將陳十一的靈從靈界拽入人間時,即便這個嬰兒的腦海中沒有絲毫陳十一的記憶,他不再是曾經那個規劃著未來、滿心愛意的陳十一,可命運的齒輪或許早已悄然轉動。


    想象一下,在一個陽光斑駁的午後,這個嬰兒與另一個牽引著李瑤之靈的嬰兒偶然相遇。他們的目光交匯,那一刻,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下來。沒有任何理由,沒有任何征兆,一種莫名的情愫在他們心間悄然滋生。也許是一個不經意的微笑,也許是一個瞬間的眼神對視,這個嬰兒會不會就此對擁有李瑤之靈的嬰兒一見鍾情呢?這種跨越生死輪迴的情感羈絆,就像隱匿在命運長河中的神秘暗流,雖不可見,卻有著足以改變一切的力量。


    當然了,這一切目前都還隻是猜想,我們並不得而知。畢竟,我們不清楚陳十一所留下的情感波動究竟達到了何種程度,是如同深海中洶湧的暗流,還是僅僅如微風拂過湖麵般輕柔。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留在靈淺層的波動,對人的影響極為微弱。就好比上輩子與某個人是生死與共、患難相依的摯友,可這輩子擁有同一個靈的繼承者,在茫茫人海中與故人靈的繼承者擦肩而過時,可能隻是在某個瞬間,心頭突然湧起一絲異樣,覺得這人怎麽莫名地有些熟悉,仿佛在遙遠的記憶深處,有著一段難以言說的淵源。


    然而,很多時候,哪怕隻是這微弱的一點熟悉感與好感,就如同星星之火,也能在不經意間改變很多東西。它可能會讓原本平行的人生軌跡悄然交匯,可能會讓兩個陌生人的命運從此糾纏在一起。


    同時,這種波動也極為 “短暫”。


    在漫長的輪迴歲月裏,或許經過幾世的輾轉,它就會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流星,漸漸消失在無盡的黑暗中。在靈界的浩渺時空裏,輪迴就像一場永不停歇的盛大舞會,靈在其中不斷地穿梭、變換。每一次輪迴,都是一次新生,也是一次對過往的遺忘。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情感,那些留在靈上的痕跡,都在這一次次的輪迴中逐漸被消磨。


    若是正常情況下,一場別離,哪怕是刻骨銘心的生離死別,或許也隻會在靈上留下一個淺淺的、如霧般的波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就會消散不見。


    但陳十一卻截然不同,在那一場讓他痛徹心扉的別離之後,他內心劇烈的情感,如同熊熊燃燒的烈火,不僅在靈上留下了痕跡,更是深深地刻入了靈的深處。那是一種靈魂的呐喊,是一種超越生死的執念。


    這種情況代表著靈真正被改變了,這種痕跡不再是轉瞬即逝的幻影,而是將跟隨陳十一的靈直至永恆。無論他的靈在靈界飄蕩多久,無論經曆多少次輪迴,這份印記都將如影隨形。


    從這一刻起,陳十一的靈不再是普通的靈,它承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情緒,


    這是情緒卻非記憶。


    而這也是往後將認知完全刻入靈的開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禦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黯淡星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黯淡星月並收藏最後的禦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