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另一頭,身處魔都中心的景象宛如一幅在黑暗中勾勒出的冷峻畫卷。


    一座約七十層的高樓巍峨地矗立在路邊,宛如一座沉默的巨人,靜靜地俯瞰著這座曆經滄桑的城市。


    夜幕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將整個世界都包裹其中,隻有那星星點點的外燈,像是散落在綢緞上的細碎寶石,散發著微弱的光芒,勉強照亮了這棟樓大致的輪廓。


    那燈光在黑暗的映襯下,顯得有些孤單而無力,隻能給高樓披上一層朦朧的光暈,讓它在夜色中不至於完全隱沒。不過或許正是因為這星星點點的燈光,使得由這棟樓延伸出去,鏈接周遭高樓的黑色鎖鏈變得模糊可見。


    那些鎖鏈如同一條條巨大的黑色蟒蛇,蜿蜒盤旋在高樓之間,它們在夜色裏若隱若現,帶著一種神秘而又沉重的氣息,仿佛是這個時代給這座城市套上的枷鎖,象征著人們在困境中艱難求生的無奈與掙紮。


    在這棟樓的頂端,向著街麵處,有一張巨大的落地窗,那落地窗好似一麵巨大的鏡子,映射著這座城市的黑夜百態,隻是此刻,玻璃上已滿是歲月與風雨留下的道道刮痕。


    在街道燈光那微弱地映射之下,能隱隱約約察覺到落地窗後站著一道人影。若不是他裸露的雙臂以及小腿呈現出健康的麥色,在這昏暗中散發著淡淡的光澤,那一身黑色的短袖與短褲幾乎就要將他徹底融入到這無邊的黑暗之中,他本就是這黑夜的一部分,默默地佇立在那裏,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又似乎懷揣著無盡的心事,在這寂靜的高處獨自沉思。


    一張留著八字胡,棱角分明的中年男子的麵孔,借著手機屏幕投射出的點點亮光才得以依稀可見。


    那是一張平凡卻又透著別樣氣質的臉,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些許痕跡,留下了生活磨礪後的滄桑,然而與眾不同的是,他的那一雙眼睛卻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透著堅毅、執著與無奈交織的複雜光芒。在這黯淡的環境裏,那雙眼睛是唯一的火源,燃燒著他內心深處的信念與情感。


    “在我熄滅之前,能照亮這個世界一點,就是我所能做的了。”


    這個男人緩緩放下右手,隨著他的動作,手機屏幕的微光也漸漸滑落,像是一顆即將消逝的流星,一點點沒入黑暗之中,直至徹底消失不見。


    而那鎖屏的畫麵也說明男子最後的這句話並沒有傳過去,或許他一開始就未打算將這句話傳遞給電話那頭的人吧,這句話更像是他對自己的喃喃低語,是他藏在心底深處的誓言,不需要別人聽見,隻是在這一刻,通過這樣的方式,給自己的內心增添一份力量,堅定那已然做出的決定。


    他的臉龐重新浸入到黑暗之中,那雙眼眸中倒映著從高樓延伸出去的枷鎖般的黑色鎖鏈,以及更遠處那如同黑色天幕般的夜空。


    在他的眼中,那些鎖鏈仿佛不僅僅是連接著高樓的金屬物件,更像是束縛著人類未來的沉重羈絆;而那無盡的黑色天幕,則像是一個未知而又充滿危險的深淵,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去突破,卻又時刻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他靜靜地站在那裏,任思緒隨著目光飄向遠方,沉浸在對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思索之中。


    ...


    時間迴溯到2035年前夕,那時的世界還處於一種表麵的平靜之中,人們照常生活、工作,似乎並未察覺到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在悄然孕育。


    全球各地的氣象台如同往常一樣,時刻監測著地球各個角落的氣象變化。就在太平洋中心地帶,他們捕捉到了一個熱帶風暴正在孕育當中,起初,這個熱帶風暴的成長速度極為緩慢,就像一個尚在沉睡、還未完全蘇醒的巨獸,沒有展現出任何具有威脅性的跡象。因此,各國都沒有對它太過在意,隻是按照慣例,給它初命名為“海帶”,以為它不過是眾多尋常氣象現象中的一個,很快就會自生自滅,不會對人類的生活造成什麽實質性的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2035年年關將近,各國的氣象專家們這才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端倪。原來,在那段時間裏,同期並沒有產生其它的熱帶風暴,整個太平洋上,隻有那原本被視為平常的“海帶”依舊靜立在中心位置,並且還在持續不斷地成長著,其規模已然由最初的熱帶風暴級別,逐漸成長為強台風級別。


    這種極其緩慢卻又持續不停的成長速度,再加上太平洋上出現的種種詭異現象,頓時引起了世界各方的高度關注。各國的氣象部門開始緊張起來,意識到這個曾經被忽視的“海帶”,很可能會變成一個巨大的威脅,於是紛紛加強了對它的監測與研究。


    2036年初,麵對日益成長的“海帶”,以及太平洋愈發詭異的氣象狀況,以聯合國牽頭,迅速成立了海帶研究聯合小組。這個小組集結了全世界頂尖的氣象學家,匯聚了各國的科研力量,旨在深入研究“海帶”的發展趨勢以及太平洋周遭的氣象條件,試圖通過全麵而細致的分析,來預測它未來可能帶來的影響,並尋找應對之策。這些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文化背景卻都懷揣著對氣象科學熱愛與責任感的專家們,紛紛放下手中的其他事務,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關乎全人類命運的研究當中。


    經過漫長的、為期一年的艱苦研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對“海帶”的調查出奇的順利。那些專家們憑借著先進的氣象監測設備、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多年積累的研究經驗,很快就梳理出了“海帶”形成與發展的脈絡。


    不久之後,海帶研究聯合小組便對全世界刊登出了詳細的調查內容,其概析如下:此前,全球頻繁出現的極端天氣,就像是一雙無形的大手,肆意地擾亂了太平洋曾經穩定的氣流布局,致使一股暖流被困在了太平洋內,開始不斷地循環起來。


    而“海帶”正是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應運而生,並且隨著它自身的不斷成長,又像是一個巨大的漩渦,吸引了更多的暖流源源不斷地進入太平洋內循環,這一切都為“海帶”的進一步成長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禍不單行的是,由於世界溫度的持續上升,導致全球上空暖濕氣流過多,這就使得進入太平洋上空的暖流近乎無窮無盡,它們如同洶湧的潮水一般,不停地朝著太平洋匯聚而來。周遭這些暖流的共同持續湧入,不停地推動著“海帶”,使其逐漸向太平洋中心移動,最後導致了“海帶”一直逗留於此,宛如一個被不斷投喂能量的怪獸,不停地接收著來自全世界暖流的助力,


    從而產生了一種可怕的變化——這一變故,使“海帶”具備了“無限成長”的可能,它的最終成長規模,竟然超過了全球氣象監測記錄的上限,成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脅,超出了人類以往對台風等氣象災害的認知範疇。


    同年,海帶研究聯合小組第一次向全世界各國、各國組織以及各國人民發出了台風黑色警告,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警示,承載著全人類即將麵臨巨大災難的沉重消息。警告內容如下:


    謹告全人類同胞,


    日前我組對太平洋內風暴“海帶”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聯合研究。在各國氣象學家細致研判後,做出如下決定:


    於今日起,我組決定在台風等級評定中,在超強台風之後新增一項,


    聖嬰級(baby jesus) - 規模(全球)


    baby jesus適用於一切波及全球的災害。


    熱帶氣旋“海帶”更名為風嬰 - 等級 - baby jesus。


    我組建議全人類以最高災害防備標準,麵對這次的台風 - 風嬰。


    願明天與人類同在。


    ----風嬰研究聯合小組


    ...


    自全人類第一次獲悉baby jesus級災難預警後,整個世界都陷入了一種複雜而混亂的狀態。


    大部分的民眾都處於茫然的狀態,他們對於這個從未聽說過的baby jesus級別的災難,根本無法有著清晰地認知。在多數人眼中,這或許隻是一次比較強的台風罷了,哪怕它超出了以往理論上的台風強度,也僅僅隻是把它當作一個比較罕見的天氣現象,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它即將帶來的滅頂之災,依舊按部就班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對於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察覺。


    而對於那些擁有著更多詳細資料的各國領導人來說,他們雖然能夠通過專家們的分析報告,大致估測出風嬰的恐怖程度,可那也僅僅隻是停留在紙麵數據上的認知呀。


    他們清楚地知道,這無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其破壞力和影響力都足以載入史冊,將會給人類帶來史無前例的災難,但卻又感覺有些無能為力,畢竟麵對這樣一個超出常規認知的巨大災害,一時之間也很難拿出切實有效的應對辦法,隻能一邊緊急召集各方力量商討對策,一邊焦急地等待著局勢的進一步發展。


    2037年中,在這危急的時刻,全球各國第一次齊心協力,摒棄了以往的分歧與隔閡,開始互通有無,共同應對這場即將到來的災難。其中,以華夏科學院提出的將沿海城市高樓上層部分以合金鏈條鏈接,下層部分通過金屬高架道聯通的方式,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可,這種做法旨在使沿海建築形成一個整體,變得更加牢固,就像給城市穿上了一層堅固的鎧甲,能夠在狂風巨浪麵前多一份抵禦之力。


    很快,這一方案便占據了世界主流,人們紛紛投入到緊張的建設當中,史稱阿喀琉斯之盾。那一段日子裏,沿海城市處處都是忙碌的施工景象,工人們日夜奮戰,爭分奪秒地打造著這道守護人類家園的防線,希望它能夠在即將到來的風嬰麵前,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守護住城市裏的每一個生命。


    同年底,風嬰的規模持續擴大,竟然超過了曾經被視為超強台風的泰培,其風場規模直徑達到了驚人的3000km。那巨大的風眼仿佛是一個黑暗的深淵,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而太平洋周遭沿海地區,也開始產生幅度不一的浪潮。起初,浪潮還不算太大,可隨著風嬰的不斷逼近,那浪潮的高度也在節節攀升,像是一頭頭兇猛的巨獸,朝著陸地不斷撲來,拍打著海岸,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讓沿海的人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


    2038年1月底,經過各國不懈的努力,阿喀琉斯之盾終於建設完成了。


    然而,沿海的人們站在這看似堅固的防線之後,感受著腳下那冰冷的金屬,望著城市上空縱橫交錯的鎖鏈,心中卻並沒有感受到一絲安全。因為就在同一時期,他們驚恐地發現,沿海城市可以清晰地看見海洋海平麵以上泛起的黑幕,那黑幕如同死神的披風,籠罩著整個海麵,給人一種末日降臨的壓抑感。


    而通過衛星圖傳來的畫麵更是讓人心驚膽戰,圖中清晰可見風嬰那近西瓜大的黑色風眼,仿佛一個巨大的黑洞,要將世間的一切都吞噬進去。麵對如此恐怖的景象,各沿海城市的居民們再也無法忍受內心的恐懼,紛紛拖家帶口,毅然決然地搬遷向內陸地區,希望能夠遠離這可怕的災難源頭,尋找一處相對安全的避難之所。


    就這樣,那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打造出來的阿喀琉斯之盾,在還未真正接受風嬰考驗之時,就被人們無奈地遺棄了,徹底淪為了無人居住的鋼鐵防線,孤獨地矗立在海邊,任由風嬰的威脅一步步逼近。


    彼時,那些生活在各島國的人們,更是陷入了絕境之中。他們看著那不斷肆虐的風暴和洶湧的海浪,心中充滿了絕望,渴望能夠遷往大陸,尋找一線生機。可是,現實卻無比殘酷,時常泛起的高達十米的巨浪,如同一道道無法逾越的城牆,阻攔在他們麵前;海平麵以下複雜的暗流,又像是隱藏在暗處的惡魔之手,隨時可能將船隻卷入海底;而內陸空間本就有限,麵對如此眾多的島國居民,根本無法容納下這麽多人。


    種種困難交織在一起,使得島國人民想要移居大陸的願望最終隻能變為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想,他們隻能無助地待在自己的家園,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2038年2月初,全球湧入太平洋的暖流已經不足以限製住風嬰那瘋狂的擴張了,就像韁繩再也無法拉住脫韁的野馬一般,風嬰開始移動了。當它移動之時,整個世界仿佛都被黑暗籠罩,所有大陸都被覆蓋在陰雲之下,天空變得一片漆黑,狂風唿嘯著席卷大地,所到之處一片狼藉。太平洋沿海諸島首當其衝,遭遇了上百米高的巨浪襲擊,那巨浪如同高山崩塌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勢朝著島嶼洶湧撲來,在頃刻之間,那些美麗的島國便被無情的海水淹沒,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曾經的歡聲笑語、繁華景象都被徹底抹去,隻留下一片汪洋,仿佛它們從未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一樣。


    而大陸上的人們,也同樣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他們驚恐地發現,那平日裏遙不可及、被視為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竟然也能看到那洶湧而來的浪潮,那本應是陸地的最後一道屏障,此刻卻也被浪潮衝擊著,仿佛在向人們宣告著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人類在這場與自然的博弈之中,顯得如此渺小,如此不堪一擊,一敗塗地。


    ‘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極大,於是宣布將使用洪水,毀滅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


    此刻的景象,就如同聖經中所描述的那場滅世洪水一般,讓人感受到了無盡的絕望與恐懼,仿佛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了。


    2038年3月中,漫長而黑暗的日子終於迎來了一絲曙光,天亮了,風嬰如同耗盡了所有力氣一般,漸漸消去了。可當人類從躲藏的地方走出來,看著眼前這滿目瘡痍的世界時,心中的悲痛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億萬萬人類隨著潮水退去,永遠地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上,曾經繁華的城市變成了一片廢墟,街道上、房屋裏到處都是屍骸,那慘烈的景象讓人不忍直視。


    雖然各島國在頃刻之間便覆滅了,但它們在一定程度上仍舊對浪潮起了阻隔的作用,在阿喀琉斯之盾機製的保護之下,華夏沿海城市大部分建築並沒有倒塌,算是這場災難中為數不多的一絲慰藉,可即便如此,整個華夏大地也同樣遭受了重創,到處都是受災的痕跡,人們的生活被徹底打亂,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


    然而,人類來不及悲傷,在短暫的休整之後,紛紛投入到了災後重建當中。因為大家都知道,生活還得繼續,隻有重新建立起家園,人類才有繼續生存下去的希望。


    於是,男女老少齊上陣,人們用自己的雙手,在廢墟上一點點地清理著、重建著,那是一段充滿艱辛卻又無比堅定的日子,每個人的心中都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哪怕這份憧憬在這殘酷的現實麵前顯得如此脆弱,但他們依舊沒有放棄。


    2047年,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各國終於恢複了基本的生產秩序,城市裏又漸漸有了往日的煙火氣,工廠開始重新運轉,農田裏也再次種上了莊稼,人們的生活似乎正在慢慢迴到正軌。


    同年底,科學家們經過嚴謹的統計與估算,預估世界僅存人口20億,這個數字是如此的觸目驚心,它代表著曾經數十億的人類在那場災難中消逝,也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人類在大自然麵前的脆弱與渺小,同時也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重建成果。


    ‘即使是吞噬如此多的生命,大海仍是深不見底。’


    那浩瀚無垠的大海,依舊平靜地存在著,仿佛它隻是打了個盹,做了一場小小的“遊戲”,卻不曾想給人類帶來了如此沉重的打擊,而它卻依舊保持著那深不可測的神秘模樣,默默地見證著人類的悲歡離合,也時刻提醒著人們,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人類需要時刻保持敬畏之心。


    2048年初,各國痛定思痛,為了避免類似的災難再次發生,成立了baby jesus聯合預防組織,旨在針對一切正在萌芽中的baby jesus級別的災害,提前進行監測、預警以及製定相應的應對措施。


    各國都希望通過這個組織的努力,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裏,更好地守護人類的家園,不再讓那樣的悲劇重演。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同年底,baby jesus聯合預防組織卻出人意料地解散了,具體緣由並未向社會公布,或許是因為資金問題,或許是在運作過程中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困難,又或許是其他一些複雜的原因。


    而此時的人們正在忙於恢複生產,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對於這個組織的解散,雖然心中有些疑惑,但也無暇他顧,隻能繼續埋頭於自己的生活,在這依舊充滿挑戰的世界裏艱難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禦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黯淡星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黯淡星月並收藏最後的禦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