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琢磨起來,這其中還真就有點意思了。
倘若要進行一個整體性的歸納與總結的話,就會發現一個頗為奇妙的現象:反而是在經曆過一場充足且酣暢的夢境之後,人們才仿佛重新蓄滿了能量,得以恢複滿滿的精力,以全新的狀態去迎接新一天的種種挑戰。
從這樣的基礎層麵來剖析,夢境在某種隱秘而深刻的意義上,竟像是睡眠的核心關鍵所在,承載著諸多不為人知的奧秘。
雖說每個人的夢境都如同萬花筒一般千奇百怪、形態各異,毫無規律可循,但深入探究後卻能察覺它們都暗藏著同一個共性特征:那些越是貼合、遵循本世界客觀規律的夢境場景,在做夢之人醒來之後,就越能夠清晰地留存於記憶深處。就好比在夢境裏自己突然變得富有,擁有了花不完的錢財,住進了寬敞豪華的大房子,又或是看見熟悉親切的親人朋友環繞身邊,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而這一切夢境畫麵,基本都毫無例外地符合現實世界裏人就是人、都雙腳穩穩行走在地麵之上等這些一般性的常識規律。
可與此同時,這也鮮明地襯托出與之相對的另一麵情況,那便是越是背離、與本世界規律相互矛盾衝突的夢境內容,例如在夢境之中人是頭朝下、腳朝天地倒著行走,周圍的物體違背重力法則隨意漂浮,又或是時空錯亂、場景荒誕離奇等一切與我們日常所熟知的一般性規律背道而馳的怪異內容,在做夢之人從睡夢中蘇醒過來之後,卻往往更加容易被遺忘得一幹二淨,仿佛從未在腦海中出現過一樣。
如此鮮明的對比,自然而然地就引發了深深的疑問:究竟為什麽人能夠夢見那些與本世界運行規律全然相悖的內容呢?而且為何又會這般容易遺忘那些光怪陸離的夢境呢?
帶著這樣的困惑,不妨參考對比一下人處於清醒狀態與陷入沉睡時刻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差異。
顯而易見,當人醒著的時候,大腦的思維能力極其發達活躍,能夠對周遭的一切迅速做出反應、分析判斷,而這種強大的思考能力,從某種神秘主義的角度來講,或許可以說是源自於一種 “靈” 與肉體的緊密結合,二者相互協作,才使得人類具備超凡的智慧與應變能力。
然而一旦人進入睡眠狀態以後,情況便截然不同,大腦近乎陷入一種無法思考的遲鈍境地,哪怕是身處於夢境之中,人其實也大多是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被動地看著夢境裏的故事一幕幕上演,自身很難像清醒時那樣主動地操控思維、幹預劇情走向。
這種奇特的現象,仔細想來,更像是 “靈” 與人類的肉體出現了短暫的分離,各自為政,互不幹擾。
於是乎,經過反複的思索與考量,當下也隻能想出一種相對合理的原因來解釋這一切:那就是 “靈” 與肉體的相互融合並非是時刻都嚴絲合縫、緊密無間的,二者之間的關係存在著一定的彈性空間,會依據不同的狀態進行微妙的調適。由此,我仿若恍然大悟一般,頓覺世間規則之間仿佛存在著一種天然的默契,它們並行不悖,各自有序運行。
那股促使 “靈” 與肉體相互結合的神秘規則,同樣也並不與其它更為廣泛、宏觀的宇宙規則相互抵觸、矛盾。
畢竟細細想來,如果它真的與那些大規則相悖逆,在漫長的歲月演進、規則博弈之中,那麽這道規則恐怕也難以成長、存續至今,這恰恰說明它所蘊含的力量並非無窮無盡、可以肆意妄為,依然要受到諸多限製與製衡。
正因如此,在人們清醒活動的白天時光,這是人 “靈” 與肉體相互融合最為緊密的時段,相應地,它所遭遇到的 “靈” 與肉體之間相互排斥的力量也就最大。
這種狀態,打個形象的比方,就如同有一根纖細卻堅韌的弦,緊緊地連接著 “靈” 與肉體,在白晝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時刻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
但物極必反,弦繃得太緊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這根弦必然需要放鬆休憩一番,如若不然,就會麵臨繃斷的巨大風險。而一旦這根弦不幸崩斷,那麽人的 “靈” 與肉體便會徹底分離,無法再維係原本緊密的共生關係。如此一來,現實世界中的人也就直觀地表現為死亡的狀態,生命之火就此熄滅,靈魂飄散,徒留一具冰冷的軀殼。
所以,在經曆了白晝長時間的緊繃之後,這根弦會依照某種內在的生物鍾規律,按時放鬆下來,給 “靈” 與肉體都留出喘息的空間。而隨著弦的鬆弛,人的 “靈” 得以往上 “浮” 起一段距離,掙脫了平日裏緊緊束縛它的部分枷鎖,從而使 “靈” 具備了一定的 “高度”,暫時擺脫了肉體的部分禁錮,擁有了更為自由的 “活動範圍”。
不僅如此,從一些古老神秘的傳說與理論推測來看,“靈” 似乎應該是存在某一種特殊的 “感官” 的,隻不過這種感官不同於人類肉體的五官感知,它更為隱秘、抽象。也正是得益於這種獨特的 “感官”,當 “靈” 來到 “高處”,掙脫了部分束縛、視野不再受阻之後,它的 “視野” 變得更加 “開闊”,能夠感知、窺探到平日裏被肉體所屏蔽的一些神秘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界論這一神秘古老的理論體係之中,生靈界被描述得廣袤無垠、浩瀚無邊,其中容納、蘊含著許許多多與我們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其它奇異世界,這些世界遵循著各自獨特的規則與秩序,隱藏著無盡的神秘與未知,等待著人類去探索、揭秘…… 或許夢境,就是那扇偶爾開啟通往其它神秘世界的幽微之門。
由此可見,人在睡夢中所邂逅的那些光怪陸離、形形色色的夢境內容,其根源或許便是在自身 “靈” 趁著 “升空”、短暫掙脫肉體束縛的這段特殊時間裏,如同一位無畏的探索者,悄然穿越了現實世界的邊界,從其他神秘莫測的世界所 “看” 到的奇異景象。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溫柔地灑在窗前,喚醒沉睡的人們,此時 “靈” 也完成了它短暫的遊曆,與肉體再度緊密相依、相互融合,並且將那些在異域的所見所聞,通過一種神秘而微妙的方式傳遞給了人類自身。
於是,我們腦海中便有了所謂如夢如幻的夢境記憶,那些畫麵仿佛是來自遙遠星際的神秘電波,帶著別樣的信息闖入我們的意識領地。
然而,恰恰正是因為 “靈” 所窺探到的是其他世界的內容,那些世界與我們所處的本宇宙在規則體係上存在著天壤之別。
越是遠離本宇宙、處於無盡虛空深處的世界,那裏的規則便越發顯得離奇古怪、超乎想象,完全顛覆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習以為常的物理、邏輯法則。而我們人類,作為本宇宙規則孕育下的產物,思維與認知早已被深深打上了本宇宙規則的烙印,大腦的記憶存儲與提取機製也是依據本宇宙規律構建而成。
所以當麵對來自異域世界、遵循全然陌生規則的信息時,我們的大腦就如同陷入迷宮的孩子,茫然不知所措,難以將這些奇異的夢境內容有效地編碼、存儲,進而在醒來之後,便極易遺忘那些曾在睡夢中驚鴻一瞥的畫麵。
進一步探究,人身上似乎存在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惰性,這種惰性在記憶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那便是我們總是習慣於沉浸在熟悉、常規的事物之中,對於那些偏離日常軌道、打破常規認知的東西,下意識地就會產生一種抵觸情緒,不願花費過多精力去接納、銘記。
仔細迴想一下,在此之前或許從未有人留心注意過這樣一個奇特的現象:對於一年前發生的某些刻骨銘心的事情,哪怕時光已經悄然流逝許久,我們仍舊能憑借著腦海中的記憶碎片,將當時的場景、人物、情感清晰地勾勒還原出來,那些記憶仿佛被歲月釀成了醇厚的美酒,愈發香醇濃鬱。
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於昨晚才剛剛經曆的夢境,哪怕在睡夢中它是那般的鮮活生動、扣人心弦,可往往在睜眼醒來的短短片刻之後,那些夢境畫麵就如同清晨的薄霧,在陽光的照耀下迅速消散,被我們快速遺忘在腦後。
這種看似矛盾的記憶表現,或許從根源上來說,便是受限於人類自身的這種惰性以及不同世界規則差異所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種深深鐫刻在人類認知與記憶底層代碼中的規則使然。
再將目光投向人體內部那神秘的 “靈” 與肉體的互動關係之上,二者如同配合默契的舞者,規律性地時緊時鬆,一張一弛間展現出一種精妙絕倫的生命韻律。
這種動態的平衡模式,極大程度地保障了連接 “靈” 與肉體的那根神秘 “弦” 的使用年限,讓它能夠在漫長的歲月中持續承載著生命的律動,不至於因過度緊繃或鬆弛而早早夭折。就如同一張精心調試的弓弦,隻有在合理的拉弓頻率與力度下,才能經久耐用,一次次將箭矢精準地射向遠方。
不過,世間萬物皆有其興衰更替的宿命,這根神奇的 “弦” 自然也難以例外。或許也正是因為它具備著一定的耐久度,在曆經無數次的時緊時鬆、循環往複之後,依然頑強地維係著 “靈” 與肉體的聯係,但歲月的侵蝕與生命能量的消耗終究是不可逆的過程。
哪怕是憑借著精妙的節製運用,讓它避開了許多潛在的風險,可終究有一天,隨著生命能量的逐漸枯竭,這根 “弦” 也會不堪重負,悄然斷掉。而當這一時刻來臨,表現在現實世界之中,應該就是人類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壽終正寢,靈徹底告別肉體,迴歸到那片未知的神秘起源之地,隻留下一段段或精彩、或平淡的人生故事,供後人傳頌、思索。
‘唦~’
陳嬌坐在書桌前,手指微微顫抖,急切地翻動手中那本有些舊的本子,她的神態與初中課堂上偷翻故事書時如出一轍,眼神中滿是渴望,又因不想引人注意而格外小心,連翻頁的動作都盡量放輕,不敢弄出一點聲響,極力維持著周圍的安靜。
她目光急切地掃過本子上一行行文字,那些有關夢境、靈與肉體的獨特闡述,極大地拓寬了她的認知邊界,帶她進入一個全新的思考領域。
可當她快速翻到後麵,看到那一大片空白,心裏瞬間被失落填滿。本以為後麵還有更多精彩內容,結果卻什麽都沒有了,滿心的期待一下子落空。
她輕輕歎了口氣,帶著不舍,緩緩合上本子,伴隨著一聲輕微的 “啪”。接著,她抬起頭,看向站在身前的陳十一,此刻她眼眸中閃爍著興奮光芒,顯然剛才的閱讀讓她如同經曆了一場新奇的探索,精神還處於亢奮狀態。
此時,在陳嬌眼中,陳十一有著獨特的魅力,他引導著她換個全新視角去看待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世界。以往那些看慣了的街道、建築,還有穿梭其中的行人,此刻似乎都有了別樣的意義,仿佛背後隱藏著諸多有待發掘的秘密。
“十一,今天可真讓我長見識了!”
陳嬌難掩激動,聲音不自覺提高,打破屋內安靜,
“沒想到你的三界論把人的構成解釋得這麽透徹。人到底為什麽是人,從古至今哲學家們一直鑽研這個難題,如今竟被你用這麽新奇的方法剖析清楚了,這太出乎我意料了!” 她一邊說著,一邊不住地搖頭,臉上滿是驚歎,雙手也跟著比劃,以表達內心震撼。
稍作停頓,她微微皺起眉頭,像是在思考,過了會兒接著說:
“隻是,我總感覺你這篇還有沒寫完的地方,讀完之後,心裏空落落的,像是讀了一本精彩的書卻發現結尾殘缺不全,盼著後麵還有更多內容。”
陳十一靜靜地站在那兒,聽著陳嬌這一連串感慨,嘴角輕輕上揚,笑容越發明顯。
那笑容裏,既有被認可後的喜悅,又好像藏著些尚未言說的奧秘,仿佛在這次關於三界論與人的探索中,他隻是揭開了一角,後麵還有無盡的未知等著他們一同去探尋。
陳十一微微揚起嘴角,眼中滿是謙遜與坦誠,輕聲開口:
“當然,我隻是開了個頭。人體的奧秘實在太深,我哪能輕易全部解析明白?況且精力有限,現階段能梳理出這些內容,已經費了不少心力。不過,就目前這篇呈現的,我覺得夠為咱們打開一扇認識新領域的大門了。”
說著,他輕輕拿過陳嬌手中那本有些磨損的黑色本子,神色鄭重地擱在身前茶幾上,似是對本子裏的內容極為珍視。
“嬌,如今你了解了相關知識,接下來,該正式給你講講我對三界論的實際運用手段了,這是我精心籌備的下一步計劃。” 陳十一的聲音難掩興奮與期待。
聽聞這話,陳嬌眼眸中瞬間多了幾分熱切的期待,原本有神的雙眼愈發亮了。
陳十一不緊不慢地從衣兜掏出手機,手指在屏幕上靈活滑動、點擊,快速點開網易雲音樂圖標。
進入主頁後,他熟稔地在搜索欄輸入 “cornfield chase(原野追逐)”,按下搜索,相關音樂列表立刻彈出。
正要點擊播放第一個結果時,屏幕上跳出 2.8 元連續包月的付費提示,他不禁一愣,心裏暗忖:‘?好不容易想用這首歌營造點氛圍,怎麽沒料到要會員。’
陳十一微微抬頭,瞅了一眼對麵滿心期待的陳嬌,心一橫,咬咬牙點了立即支付。
瞬間,那深邃、飄忽的背景音樂在屋裏轟然響起,音符迅速填滿空間。陳十一果斷單曲循環,接著,緩緩把手機平放在黑皮本子上,動作帶著幾分鄭重。
陳嬌一直盯著陳十一拿手機的一係列莫名操作,滿心疑惑,正納悶呢,這極具衝擊力的背景音樂驟然奏響,讓她渾身一激靈,心底湧起強烈震撼。再加上剛看過奇幻的三界論,此刻,陳十一在她眼裏瞬間變得高深莫測,像換了個人似的。
(陳十一格調提升百分之三十,神秘莫測感提升百分之一百,buff 加成完畢)
而陳十一瞧著陳嬌的反應,心中不禁感慨:‘果然,背景音樂關鍵時刻作用不小。’
室內,悠揚而深邃的背景音樂悠悠迴蕩,恰到好處地渲染著氣氛,一種神秘且莊重之感撲麵而來,籠罩著屋內的兩人。
陳十一微微抬起眼眸,目光透過若有若無的光影,沉穩而堅定地緩緩開口:
“嬌,你聽到的沒錯,如果這個世界確實如我所說,存在靈界、生靈界以及深淵這三個截然不同的層次,且它們的本質正如我所想。靈界是規則自身所在之地,是萬物運行秩序的源頭,強大的規則之力在其中匯聚、流淌,掌控著根本脈絡;生靈界是個奇妙區間,諸多規則的作用之力在此並行不悖,協同運作,維係著天地的繁榮與平衡,世間萬物在這些規則交織下生長、繁衍、更迭;深淵相對而言,是神秘禁地,除我猜想存在的至高規則外,常規規則難以滲透、運行至此,似被一層無形且堅固的屏障隔絕。”
他微微停頓,眼中閃過深邃光芒,接著說:“人作為天地間獨特存在,雖是靈這一規則雛形融合誕生的產物,但在生靈界,被繁雜規則嚴密管控,人的規則雛形根本找不到伸展、壯大空間。縱觀世界各地神話發展曆程,有個驚人共性:最初的人仿佛帶有神性,可稱為神。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的靈逐漸進化成規則。據我掌握線索猜測,大概隻要人純粹聚焦、純化自身某一念,且該念頭與已穩定運行的天地規則不衝突,就有可能演化為規則。”
陳十一輕歎一聲,似感慨歲月變遷,又似惋惜人類當下處境:“可先前成功進化為規則的那些人,他們締造的諸多規則,像無形枷鎖,不斷製約後來之人。發展至今,人類在重重束縛下,根本無法憑借凝聚、固定自身靈,重複先輩進化之路,進而成為規則。”
說著,陳十一軀幹再次緩緩前傾,身姿挺拔又稍顯緊繃,仿若即將踏上征程。
他將雙手肘部穩穩撐於桌麵,手掌自然相交、合十,目光堅定且誠摯地看著滿臉驚訝的陳嬌,眼神中有對知識的執著探索,還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但天無絕人之路,若人類能抵達深淵,情況將大不一樣。在那裏,會擺脫世上所有現存規則束縛,個體得以自由發展,真正具備成為規則的可能。那時,人的靈將釋放出潛藏巨大潛力!所以……”
陳十一聲音上揚,帶著決然與豪邁,
“所以我準備將地球墜入深淵,借用深淵特性,將全人類從規則藩籬中徹底解放!”
話語落地,如重磅炸彈,在靜謐空間轟然炸響,餘音久久不散。
倘若要進行一個整體性的歸納與總結的話,就會發現一個頗為奇妙的現象:反而是在經曆過一場充足且酣暢的夢境之後,人們才仿佛重新蓄滿了能量,得以恢複滿滿的精力,以全新的狀態去迎接新一天的種種挑戰。
從這樣的基礎層麵來剖析,夢境在某種隱秘而深刻的意義上,竟像是睡眠的核心關鍵所在,承載著諸多不為人知的奧秘。
雖說每個人的夢境都如同萬花筒一般千奇百怪、形態各異,毫無規律可循,但深入探究後卻能察覺它們都暗藏著同一個共性特征:那些越是貼合、遵循本世界客觀規律的夢境場景,在做夢之人醒來之後,就越能夠清晰地留存於記憶深處。就好比在夢境裏自己突然變得富有,擁有了花不完的錢財,住進了寬敞豪華的大房子,又或是看見熟悉親切的親人朋友環繞身邊,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而這一切夢境畫麵,基本都毫無例外地符合現實世界裏人就是人、都雙腳穩穩行走在地麵之上等這些一般性的常識規律。
可與此同時,這也鮮明地襯托出與之相對的另一麵情況,那便是越是背離、與本世界規律相互矛盾衝突的夢境內容,例如在夢境之中人是頭朝下、腳朝天地倒著行走,周圍的物體違背重力法則隨意漂浮,又或是時空錯亂、場景荒誕離奇等一切與我們日常所熟知的一般性規律背道而馳的怪異內容,在做夢之人從睡夢中蘇醒過來之後,卻往往更加容易被遺忘得一幹二淨,仿佛從未在腦海中出現過一樣。
如此鮮明的對比,自然而然地就引發了深深的疑問:究竟為什麽人能夠夢見那些與本世界運行規律全然相悖的內容呢?而且為何又會這般容易遺忘那些光怪陸離的夢境呢?
帶著這樣的困惑,不妨參考對比一下人處於清醒狀態與陷入沉睡時刻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差異。
顯而易見,當人醒著的時候,大腦的思維能力極其發達活躍,能夠對周遭的一切迅速做出反應、分析判斷,而這種強大的思考能力,從某種神秘主義的角度來講,或許可以說是源自於一種 “靈” 與肉體的緊密結合,二者相互協作,才使得人類具備超凡的智慧與應變能力。
然而一旦人進入睡眠狀態以後,情況便截然不同,大腦近乎陷入一種無法思考的遲鈍境地,哪怕是身處於夢境之中,人其實也大多是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被動地看著夢境裏的故事一幕幕上演,自身很難像清醒時那樣主動地操控思維、幹預劇情走向。
這種奇特的現象,仔細想來,更像是 “靈” 與人類的肉體出現了短暫的分離,各自為政,互不幹擾。
於是乎,經過反複的思索與考量,當下也隻能想出一種相對合理的原因來解釋這一切:那就是 “靈” 與肉體的相互融合並非是時刻都嚴絲合縫、緊密無間的,二者之間的關係存在著一定的彈性空間,會依據不同的狀態進行微妙的調適。由此,我仿若恍然大悟一般,頓覺世間規則之間仿佛存在著一種天然的默契,它們並行不悖,各自有序運行。
那股促使 “靈” 與肉體相互結合的神秘規則,同樣也並不與其它更為廣泛、宏觀的宇宙規則相互抵觸、矛盾。
畢竟細細想來,如果它真的與那些大規則相悖逆,在漫長的歲月演進、規則博弈之中,那麽這道規則恐怕也難以成長、存續至今,這恰恰說明它所蘊含的力量並非無窮無盡、可以肆意妄為,依然要受到諸多限製與製衡。
正因如此,在人們清醒活動的白天時光,這是人 “靈” 與肉體相互融合最為緊密的時段,相應地,它所遭遇到的 “靈” 與肉體之間相互排斥的力量也就最大。
這種狀態,打個形象的比方,就如同有一根纖細卻堅韌的弦,緊緊地連接著 “靈” 與肉體,在白晝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時刻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
但物極必反,弦繃得太緊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這根弦必然需要放鬆休憩一番,如若不然,就會麵臨繃斷的巨大風險。而一旦這根弦不幸崩斷,那麽人的 “靈” 與肉體便會徹底分離,無法再維係原本緊密的共生關係。如此一來,現實世界中的人也就直觀地表現為死亡的狀態,生命之火就此熄滅,靈魂飄散,徒留一具冰冷的軀殼。
所以,在經曆了白晝長時間的緊繃之後,這根弦會依照某種內在的生物鍾規律,按時放鬆下來,給 “靈” 與肉體都留出喘息的空間。而隨著弦的鬆弛,人的 “靈” 得以往上 “浮” 起一段距離,掙脫了平日裏緊緊束縛它的部分枷鎖,從而使 “靈” 具備了一定的 “高度”,暫時擺脫了肉體的部分禁錮,擁有了更為自由的 “活動範圍”。
不僅如此,從一些古老神秘的傳說與理論推測來看,“靈” 似乎應該是存在某一種特殊的 “感官” 的,隻不過這種感官不同於人類肉體的五官感知,它更為隱秘、抽象。也正是得益於這種獨特的 “感官”,當 “靈” 來到 “高處”,掙脫了部分束縛、視野不再受阻之後,它的 “視野” 變得更加 “開闊”,能夠感知、窺探到平日裏被肉體所屏蔽的一些神秘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界論這一神秘古老的理論體係之中,生靈界被描述得廣袤無垠、浩瀚無邊,其中容納、蘊含著許許多多與我們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其它奇異世界,這些世界遵循著各自獨特的規則與秩序,隱藏著無盡的神秘與未知,等待著人類去探索、揭秘…… 或許夢境,就是那扇偶爾開啟通往其它神秘世界的幽微之門。
由此可見,人在睡夢中所邂逅的那些光怪陸離、形形色色的夢境內容,其根源或許便是在自身 “靈” 趁著 “升空”、短暫掙脫肉體束縛的這段特殊時間裏,如同一位無畏的探索者,悄然穿越了現實世界的邊界,從其他神秘莫測的世界所 “看” 到的奇異景象。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溫柔地灑在窗前,喚醒沉睡的人們,此時 “靈” 也完成了它短暫的遊曆,與肉體再度緊密相依、相互融合,並且將那些在異域的所見所聞,通過一種神秘而微妙的方式傳遞給了人類自身。
於是,我們腦海中便有了所謂如夢如幻的夢境記憶,那些畫麵仿佛是來自遙遠星際的神秘電波,帶著別樣的信息闖入我們的意識領地。
然而,恰恰正是因為 “靈” 所窺探到的是其他世界的內容,那些世界與我們所處的本宇宙在規則體係上存在著天壤之別。
越是遠離本宇宙、處於無盡虛空深處的世界,那裏的規則便越發顯得離奇古怪、超乎想象,完全顛覆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習以為常的物理、邏輯法則。而我們人類,作為本宇宙規則孕育下的產物,思維與認知早已被深深打上了本宇宙規則的烙印,大腦的記憶存儲與提取機製也是依據本宇宙規律構建而成。
所以當麵對來自異域世界、遵循全然陌生規則的信息時,我們的大腦就如同陷入迷宮的孩子,茫然不知所措,難以將這些奇異的夢境內容有效地編碼、存儲,進而在醒來之後,便極易遺忘那些曾在睡夢中驚鴻一瞥的畫麵。
進一步探究,人身上似乎存在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惰性,這種惰性在記憶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那便是我們總是習慣於沉浸在熟悉、常規的事物之中,對於那些偏離日常軌道、打破常規認知的東西,下意識地就會產生一種抵觸情緒,不願花費過多精力去接納、銘記。
仔細迴想一下,在此之前或許從未有人留心注意過這樣一個奇特的現象:對於一年前發生的某些刻骨銘心的事情,哪怕時光已經悄然流逝許久,我們仍舊能憑借著腦海中的記憶碎片,將當時的場景、人物、情感清晰地勾勒還原出來,那些記憶仿佛被歲月釀成了醇厚的美酒,愈發香醇濃鬱。
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於昨晚才剛剛經曆的夢境,哪怕在睡夢中它是那般的鮮活生動、扣人心弦,可往往在睜眼醒來的短短片刻之後,那些夢境畫麵就如同清晨的薄霧,在陽光的照耀下迅速消散,被我們快速遺忘在腦後。
這種看似矛盾的記憶表現,或許從根源上來說,便是受限於人類自身的這種惰性以及不同世界規則差異所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種深深鐫刻在人類認知與記憶底層代碼中的規則使然。
再將目光投向人體內部那神秘的 “靈” 與肉體的互動關係之上,二者如同配合默契的舞者,規律性地時緊時鬆,一張一弛間展現出一種精妙絕倫的生命韻律。
這種動態的平衡模式,極大程度地保障了連接 “靈” 與肉體的那根神秘 “弦” 的使用年限,讓它能夠在漫長的歲月中持續承載著生命的律動,不至於因過度緊繃或鬆弛而早早夭折。就如同一張精心調試的弓弦,隻有在合理的拉弓頻率與力度下,才能經久耐用,一次次將箭矢精準地射向遠方。
不過,世間萬物皆有其興衰更替的宿命,這根神奇的 “弦” 自然也難以例外。或許也正是因為它具備著一定的耐久度,在曆經無數次的時緊時鬆、循環往複之後,依然頑強地維係著 “靈” 與肉體的聯係,但歲月的侵蝕與生命能量的消耗終究是不可逆的過程。
哪怕是憑借著精妙的節製運用,讓它避開了許多潛在的風險,可終究有一天,隨著生命能量的逐漸枯竭,這根 “弦” 也會不堪重負,悄然斷掉。而當這一時刻來臨,表現在現實世界之中,應該就是人類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壽終正寢,靈徹底告別肉體,迴歸到那片未知的神秘起源之地,隻留下一段段或精彩、或平淡的人生故事,供後人傳頌、思索。
‘唦~’
陳嬌坐在書桌前,手指微微顫抖,急切地翻動手中那本有些舊的本子,她的神態與初中課堂上偷翻故事書時如出一轍,眼神中滿是渴望,又因不想引人注意而格外小心,連翻頁的動作都盡量放輕,不敢弄出一點聲響,極力維持著周圍的安靜。
她目光急切地掃過本子上一行行文字,那些有關夢境、靈與肉體的獨特闡述,極大地拓寬了她的認知邊界,帶她進入一個全新的思考領域。
可當她快速翻到後麵,看到那一大片空白,心裏瞬間被失落填滿。本以為後麵還有更多精彩內容,結果卻什麽都沒有了,滿心的期待一下子落空。
她輕輕歎了口氣,帶著不舍,緩緩合上本子,伴隨著一聲輕微的 “啪”。接著,她抬起頭,看向站在身前的陳十一,此刻她眼眸中閃爍著興奮光芒,顯然剛才的閱讀讓她如同經曆了一場新奇的探索,精神還處於亢奮狀態。
此時,在陳嬌眼中,陳十一有著獨特的魅力,他引導著她換個全新視角去看待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世界。以往那些看慣了的街道、建築,還有穿梭其中的行人,此刻似乎都有了別樣的意義,仿佛背後隱藏著諸多有待發掘的秘密。
“十一,今天可真讓我長見識了!”
陳嬌難掩激動,聲音不自覺提高,打破屋內安靜,
“沒想到你的三界論把人的構成解釋得這麽透徹。人到底為什麽是人,從古至今哲學家們一直鑽研這個難題,如今竟被你用這麽新奇的方法剖析清楚了,這太出乎我意料了!” 她一邊說著,一邊不住地搖頭,臉上滿是驚歎,雙手也跟著比劃,以表達內心震撼。
稍作停頓,她微微皺起眉頭,像是在思考,過了會兒接著說:
“隻是,我總感覺你這篇還有沒寫完的地方,讀完之後,心裏空落落的,像是讀了一本精彩的書卻發現結尾殘缺不全,盼著後麵還有更多內容。”
陳十一靜靜地站在那兒,聽著陳嬌這一連串感慨,嘴角輕輕上揚,笑容越發明顯。
那笑容裏,既有被認可後的喜悅,又好像藏著些尚未言說的奧秘,仿佛在這次關於三界論與人的探索中,他隻是揭開了一角,後麵還有無盡的未知等著他們一同去探尋。
陳十一微微揚起嘴角,眼中滿是謙遜與坦誠,輕聲開口:
“當然,我隻是開了個頭。人體的奧秘實在太深,我哪能輕易全部解析明白?況且精力有限,現階段能梳理出這些內容,已經費了不少心力。不過,就目前這篇呈現的,我覺得夠為咱們打開一扇認識新領域的大門了。”
說著,他輕輕拿過陳嬌手中那本有些磨損的黑色本子,神色鄭重地擱在身前茶幾上,似是對本子裏的內容極為珍視。
“嬌,如今你了解了相關知識,接下來,該正式給你講講我對三界論的實際運用手段了,這是我精心籌備的下一步計劃。” 陳十一的聲音難掩興奮與期待。
聽聞這話,陳嬌眼眸中瞬間多了幾分熱切的期待,原本有神的雙眼愈發亮了。
陳十一不緊不慢地從衣兜掏出手機,手指在屏幕上靈活滑動、點擊,快速點開網易雲音樂圖標。
進入主頁後,他熟稔地在搜索欄輸入 “cornfield chase(原野追逐)”,按下搜索,相關音樂列表立刻彈出。
正要點擊播放第一個結果時,屏幕上跳出 2.8 元連續包月的付費提示,他不禁一愣,心裏暗忖:‘?好不容易想用這首歌營造點氛圍,怎麽沒料到要會員。’
陳十一微微抬頭,瞅了一眼對麵滿心期待的陳嬌,心一橫,咬咬牙點了立即支付。
瞬間,那深邃、飄忽的背景音樂在屋裏轟然響起,音符迅速填滿空間。陳十一果斷單曲循環,接著,緩緩把手機平放在黑皮本子上,動作帶著幾分鄭重。
陳嬌一直盯著陳十一拿手機的一係列莫名操作,滿心疑惑,正納悶呢,這極具衝擊力的背景音樂驟然奏響,讓她渾身一激靈,心底湧起強烈震撼。再加上剛看過奇幻的三界論,此刻,陳十一在她眼裏瞬間變得高深莫測,像換了個人似的。
(陳十一格調提升百分之三十,神秘莫測感提升百分之一百,buff 加成完畢)
而陳十一瞧著陳嬌的反應,心中不禁感慨:‘果然,背景音樂關鍵時刻作用不小。’
室內,悠揚而深邃的背景音樂悠悠迴蕩,恰到好處地渲染著氣氛,一種神秘且莊重之感撲麵而來,籠罩著屋內的兩人。
陳十一微微抬起眼眸,目光透過若有若無的光影,沉穩而堅定地緩緩開口:
“嬌,你聽到的沒錯,如果這個世界確實如我所說,存在靈界、生靈界以及深淵這三個截然不同的層次,且它們的本質正如我所想。靈界是規則自身所在之地,是萬物運行秩序的源頭,強大的規則之力在其中匯聚、流淌,掌控著根本脈絡;生靈界是個奇妙區間,諸多規則的作用之力在此並行不悖,協同運作,維係著天地的繁榮與平衡,世間萬物在這些規則交織下生長、繁衍、更迭;深淵相對而言,是神秘禁地,除我猜想存在的至高規則外,常規規則難以滲透、運行至此,似被一層無形且堅固的屏障隔絕。”
他微微停頓,眼中閃過深邃光芒,接著說:“人作為天地間獨特存在,雖是靈這一規則雛形融合誕生的產物,但在生靈界,被繁雜規則嚴密管控,人的規則雛形根本找不到伸展、壯大空間。縱觀世界各地神話發展曆程,有個驚人共性:最初的人仿佛帶有神性,可稱為神。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的靈逐漸進化成規則。據我掌握線索猜測,大概隻要人純粹聚焦、純化自身某一念,且該念頭與已穩定運行的天地規則不衝突,就有可能演化為規則。”
陳十一輕歎一聲,似感慨歲月變遷,又似惋惜人類當下處境:“可先前成功進化為規則的那些人,他們締造的諸多規則,像無形枷鎖,不斷製約後來之人。發展至今,人類在重重束縛下,根本無法憑借凝聚、固定自身靈,重複先輩進化之路,進而成為規則。”
說著,陳十一軀幹再次緩緩前傾,身姿挺拔又稍顯緊繃,仿若即將踏上征程。
他將雙手肘部穩穩撐於桌麵,手掌自然相交、合十,目光堅定且誠摯地看著滿臉驚訝的陳嬌,眼神中有對知識的執著探索,還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但天無絕人之路,若人類能抵達深淵,情況將大不一樣。在那裏,會擺脫世上所有現存規則束縛,個體得以自由發展,真正具備成為規則的可能。那時,人的靈將釋放出潛藏巨大潛力!所以……”
陳十一聲音上揚,帶著決然與豪邁,
“所以我準備將地球墜入深淵,借用深淵特性,將全人類從規則藩籬中徹底解放!”
話語落地,如重磅炸彈,在靜謐空間轟然炸響,餘音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