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人距離的接近,陳十一的目光愈發專注地落在那位大姐身上。
大姐步伐沉穩卻透著些許疲憊,扁擔隨著她的腳步有節奏地微微晃動。
陳十一發現她所挑著的籮筐中隻裝著些許小白菜,那小白菜水靈靈的,葉片綠得發亮,應是被大自然精心雕琢過一般,鮮嫩欲滴。
陳十一心中暗自思忖,應該是賣出去了不少,想必這大姐的菜在這附近口碑不錯,才能如此暢銷。
陳十一短暫思考了一番,腦海中瞬間浮現出家中廚房的模樣,以及那熟悉的煙火氣息。估摸著下午可以炒個小白菜,清炒後的小白菜,軟糯香甜,既能飽腹又營養豐富。
於是上前問道:“大姐,你這白菜多少錢一斤?”
陳十一的聲音溫和有禮,帶著幾分真誠的期待。
這位大姐聽到詢問,將扁擔穩穩落地,發出
“咚”
的一聲悶響,隨後伸出右臂擦了下額頭,她的手臂肌肉緊實,卻因長時間勞作布滿了細小的汗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光。
看著陳十一,迴應道:“小兄弟,十塊錢一斤哦,我這可是正宗綠色蔬菜,自己親手種的,和那些大棚蔬菜可不一樣。”
大姐的眼神中透著自豪與篤定,邊說邊拿起一株小白菜,輕輕抖動著葉片,
“你瞅瞅,這菜葉子多厚實,口感絕對好。而且啊,現在大家都講究健康,我這綠色蔬菜可是熱銷得很,現在這種綠色蔬菜可是很緊俏的哦,你看看,這個小白菜上麵還有蟲洞,這就是沒打過農藥的最好證明。”
大姐的話也沒有誇大,價格也隻比菜市場的略高一點。
人類經過了多年的休養生息,雖然損失了不少勞動力,往昔繁華都市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還在昨日,可一場風嬰過後,一切都變了模樣。
但工業社會,隻要大部分機械化設備得以喘息,那些巨大的工廠機器重新轟鳴起來,生產便能趨於正常。如今物價已經慢慢迴到正軌,要是擱風嬰之後不久,一捆白菜都得幾百元,那時物資匱乏,貨幣貶值,人們為了一點吃食爭得頭破血流。
說著,她從一旁的籮筐中取出一株小白菜,動作輕柔又熟練,像是在對待一件稀世珍寶。扒開一片葉子,遞到了陳十一眼前,隻是,先進入陳十一眼眸的卻是黑黃,幹燥,布滿皺紋,形似一張板材的手,那手上的青筋根根暴起,訴說著歲月的艱辛與勞作的不易。
後麵方才是有著大小不一小洞的白菜,那蟲洞不規則地分布在葉片上,卻成了這菜天然、無害的鮮明標識。
“嗯,確實很新鮮,大姐給我來個兩斤嘛。” 陳十一嘴角上揚,露出一個友善的笑容。
“要的,小兄弟就是爽快。”
說著這位大姐麻利地從扁擔旁扯下一個塑料袋,那塑料袋在風中輕輕飄動,發出 “沙沙” 的聲響。
她抓了大概六七株小白菜後,隨即從另一邊的籮筐中扒拉扒拉,從中拿出一柄秤杆子,這東西原先在一線城市可看不到,在風嬰之前,電子秤隨處可見,精準又便捷,可如今卻成了稀罕物。
但因為風嬰,隻是保障機械化生產的大廠在國家支持下,率先恢複元氣,各種大型機械設備重新運轉,生產線上再度忙碌起來。而優化生活體驗的那些小廠至今仍隻是在計劃日程之中,生產一些小型生活用品的小廠,由於資金、人力短缺,遲遲未能恢複往昔活力,這便導致不少電子設備價格高了不少,普通百姓根本無力購買。
大姐熟練地將塑料袋掛在秤杆子一側的鉤子之上,隨後滑動另一側的秤砣,秤砣與秤杆摩擦,發出 “嘎吱嘎吱” 的聲響。
不一會,有秤砣的一部分由微微下沉到部分下沉,秤杆也隨之微微晃動,在塑料袋的一端即將翹起之時,大姐用手微微撫了撫秤杆,像是在安撫一個調皮的孩子,緊接著看了看,便說到,
“小兄弟,剛好兩斤哈。” 她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自信與滿足。
說著,將秤杆子上的塑料袋取下,遞給了陳十一,雙手遞出的動作帶著幾分敬意與感激,畢竟每一筆生意對她來說都至關重要。
而陳十一則是對著她微笑了一下,隨後則從褲兜之中取出一張五十元錢,遞給大姐,那五十元錢被陳十一疊得整整齊齊,帶著他的溫度。之所以沒用手機支付,便是如秤杆子一般,除了稍大點的店鋪,現在的手機也同樣精貴了起來,雖然可使用的軟件少了許多。
風嬰之後,手機生產產業鏈遭受重創,零部件短缺,技術人員流失,使得手機成了奢侈品,普通百姓隻能在必要時才舍得拿出來使用。
這位大姐將陳十一手中的五十元取下,手指輕輕撚過鈔票,感受著紙張的質感,接著打開係在腰間的小包,那小包樣式樸素,卻被大姐縫補得結結實實,看得出使用了許久。
她從一堆零錢之中數數點點,拚合成三十元錢遞給陳十一,“拿好哈,小兄弟”,大姐的聲音輕柔,帶著幾分關切。
陳十一從大姐的手中取迴三十元錢,放迴褲兜之中,手指觸碰到褲兜內的其他雜物,發出輕微的碰撞聲。
而大姐則是在將杠杆秤放入籮筐中後,挑著扁擔,漸漸走去,扁擔在她肩頭上下顫動,她的背影漸行漸遠,融入到周圍有些破敗卻又充滿生活氣息的街景之中。
他則提著塑料袋順著道路繼續不斷前進,塑料袋在手中微微晃動,小白菜的葉片偶爾從袋口探出,好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
不多時,便來到一開闊之地,在這個地方居中是架起了一道道棚子,棚子用簡易的竹竿和塑料布搭建而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看似簡陋,但這卻是附近最大的菜市場了。
菜市門口不少人提著大袋小袋進進出出,人群來來往往,熱鬧非凡,嘈雜的人聲、腳步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獨特的生活樂章。
而陳十一在進入菜市場的過程中不時聽到一些叫賣聲,
“新鮮的水果嘞,便宜賣啦!”
“剛撈上來的魚,活蹦亂跳的!” 著實有點熱鬧,那熱鬧勁兒驅散了些許風嬰殘留的陰霾。
隨著陳十一來到內部,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小道穿行其間,小道兩旁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攤位,蔬菜攤、水果攤、肉攤琳琅滿目。若是第一次來到這裏的人,怕是找不著東南西北,眼前這迷宮一般的布局,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顯然,陳十一不屬於此列,他輕車熟路般,左拐右拐,腳步輕快而篤定,便來到了魚攤前。
在他麵前的是幾個白色大型塑料桶,桶裏的水有些渾濁,卻不斷冒著泡泡,氧氣泵工作的聲音持續傳入耳中,
“咕嚕咕嚕”,
像是魚兒們歡快的唿吸聲。而在那桶後則是坐著一名約四十多,胡子拉碴的男子,他身上圍著一塊有些油漬的圍裙,頭發略顯淩亂,正百無聊賴地看著過往行人。
在他看到陳十一的瞬間,便像是見到了久違的老友,起身笑道:“兄弟好久不見咯!是今天要來客人不澀,準備要撒子魚呢?”
男子的聲音粗獷豪爽,帶著濃濃的市井氣息。
陳十一聞言嘴唇自然彎曲,露出些許牙齒,看起來溫善和藹:“哈哈,是有個朋友要來,老哥給我來條鯉魚咯,倆個人吃不多,2 斤多點就差不多了。” 陳十一腦海中浮現出朋友的麵容,想著要好好招待一番。
“要的,兄弟,我這裏的魚,鮮活的板哦,招待朋友最合適了。”
男子邊說邊拿起一旁的網兜,大步徑自走到其中一個白色方桶旁,腳步濺起地上的些許水花。向其內看了幾眼後,將網兜探入其中,開始隻是緩慢地移動,在和魚兒們玩一場捉迷藏,忽而突然用力一兜一提,伴隨著兜網的劇烈擺動,一條鯉魚正在網兜中拚命掙紮,魚尾甩動,濺出的水花,約莫有一些濺到了陳十一臉上,足見這條魚的活躍,陳十一笑著說,
“老哥,這魚確實活躍”,臉上帶著被水濺到的些許狼狽,卻更多的是欣喜。
“當然啦,我的眼光會騙你嘛”
隨後中年男子左手在電子秤上按了幾下,電子秤發出 “滴滴” 的聲響,接著將魚放到電子秤上的托盤之中,而電子秤的顯示屏,並未麵對著陳十一,當然了,賣魚男子自是看到了些什麽,隨即說:
“41,就 40 哈,兄弟”,男子的語氣中透著幾分豪爽與仗義,在這艱難的世道,能給顧客讓一點利,也是積攢人氣的一種方式。
陳十一聞言,再次笑了笑,說道,
“那感謝老哥了哈”,心中對這男子的好感又多了幾分。言罷,從褲兜中取出手機掃了掃一旁的二維碼,
‘微信收入 40 元’隨即響起,那清脆的提示音在嘈雜的菜市場裏格外清晰。
賣魚男子說道,“兄弟,你等哈,我把魚處理了”,說著便拿起魚走向一旁的案板,動作嫻熟利落。
“嗯,麻煩老哥咯”
陳十一語言剛落,便看見賣魚男子將魚拿到一旁的案板之上,先是用一旁的菜刀側身在魚腦袋處敲了敲,魚兒瞬間停止了掙紮,接著便劃開魚肚,內髒順勢滑出,血腥氣在空氣中彌漫開來,再用刀背刮淨魚身鱗片,魚鱗在刀背下紛紛掉落,發出 “沙沙” 的聲響。
處理完一切後,在塑料桶中舀了幾瓢水,衝洗幾下魚身,最後裝入塑料袋,遞給陳十一,雙手遞上的動作帶著幾分專業與熱情。
陳十一在接過以後,笑著說道,“老哥,生意興隆哈”,
中年男子也笑著迴應 “慢走哈,兄弟”,
目送陳十一離去,眼中透著幾分不舍,畢竟在這冷漠的世界,一個熟悉的老顧客也是一份難得的溫暖。
隻是自始至終,中年男子都未告訴陳十一魚有幾斤幾兩,這小小的細節在這人心複雜的當下,卻也透著幾分質樸的信任,陳十一心中明白,卻也不點破。
隨後陳十一在菜市場裏逛了起來,相繼買了些蔥薑蒜,家裏缺的一些調料。
他穿梭在各個攤位之間,與攤主們討價還價,挑選著最新鮮的食材,每一個動作、每一句交流都融入到這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場景之中。
...
這就是如今的人世,在陳十一的三界觀念中,靈應該是比界度小,但可能處在界限的邊緣,其自身所帶的無限可能在給予人類思考的同時,賦予了人性善的一麵,因為規則本身便代表著一視同仁。在那空靈的精神世界裏,靈是一束微光,照亮著人類內心深處的良知,引導人們做出善良的抉擇。
隻是人的肉體本身,是具備著動物生存的本能,饑餓時對食物的渴望,繁衍時對異性的追求,這大抵是人類所謂惡的根源,因為動物本能隻在乎著進食與繁衍。當麵臨生存危機,這種本能會被無限放大,自私、貪婪等惡念便可能滋生。
於是在風嬰過後,當富有的家庭變得平凡,曾經奢華的生活一去不複返,別墅豪車成了奢望;而平凡的家庭則變得捉襟見肘,為了一日三餐發愁;而那些曾經本就生活艱難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溫飽都成了問題。這就導致靈與肉體的對立,使得人性更加錯綜複雜,卑鄙與高尚,兇惡與仁慈,憎惡與愛戀是並存於同一顆人類的心靈,繪就一幅色彩斑斕卻又混沌不清的畫卷。
隻不過更現實的是,在這個世界,靈受到了諸多掣肘,物質的匱乏、生活的壓力讓人們無暇顧及內心的那束光;與之相反的則是,人的肉體雖隻是某一規則的衍生,隻不過,在這一規則的庇護之下,得以行動,為了生存不擇手段的情況時有發生。
故此,高下立判,肉體的本能往往在現實中占據上風。
若隻是人性之惡也僅此而已,狼捕捉羊,對於羊崽來說,是毀滅,那殘忍的畫麵讓人不忍直視;而對於狼崽來說,卻是新生,嗷嗷待哺的它們依靠羊肉得以存活長大。
在這兩種行為本身來說並沒有對錯,生存的法則本就殘酷。或者說在陳十一的研究中,世界上並不存在所謂對錯的規則,因為對錯的成立,將至少對世界上一半的規則相悖,簡單一說,若殺生是錯,動物的生存能源從何而來?大自然的食物鏈環環相扣,少了任何一環都將引發生態災難。
所以對錯根本沒有成為規則的土壤,人們認為的對錯,隻是根據自身利益的主觀判斷,符合自身利益的便是對,反之則為錯。
於世界來說,隻有前進與後退,合道則進,非道則退,何為進,何為退?天天健身,滿足身體所需營養與休息,身體日益強健,離死退,這是個體層麵的進步;至於不死,如果個體不滿足一切死之規律的 a,自然不會死,這其中蘊含著深奧的生命哲理。
但,,,,基於此,於很多年前,陳十一便發現了在這世上最強大的規則之一,那便是生死,或者說用生死來形容,並不準確,確切的來說,應該是萬事萬物,不可能永遠保持在一個狀態之中,必將迎來一次轉變,四季更替,花開花落。
正如那高懸在天上的太陽,終將於某一日,失去光華,掉落深淵之中,被無盡的黑暗吞噬。更何況人類,這裏的人類並不是指個體,而是整個群體,即人類終將迎來一次自我毀滅,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然而,這個過程卻不是突兀而至,就像天上的太陽不是突然形態轉變的,是由氫聚變,氦聚變,一步一步演化,而人類的自我毀滅也應遵從此理,是存在一個不斷積蓄與發展的過程。
此間,人類內心惡的一麵塵囂日上,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戰爭、衝突不斷,人性的醜惡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或許,這便是人理毀滅的前兆,這就是他決定開始行動的原因?。
他預見了這自人性之中衍生的 baby jesus,那是隱藏在人類靈魂深處的惡念,一旦爆發,將如洪水猛獸般吞噬一切,並將其命名為人嬰。
人嬰與水嬰存在極大不同,正如前文所言,水嬰隻是規則衍生物發展的結果,其雖一時能對人類產生巨大的破壞,狂風暴雨、洪水滔天,讓人類陷入絕境,但就像風嬰一般,總會過去,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但人嬰卻是各規則並行不悖,產生的必然結果,它紮根於人性的複雜,難以輕易消除。
所以,陳十一先前看到的並不是個體普遍的惡,而是其背後隱喻的規則,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當他明白了是規則使然,那麽他應該麵對的目標,自然是人嬰,而不是個體,他決心探尋那化解人嬰危機的方法,拯救人類於這潛在的滅頂之災。
...
.
在陳十一的眼眸深處,一抹藍色緩緩蕩漾,那藍色深邃得如同神秘的海洋,蘊含著世間萬物的奧秘。隻不過這麽藍色或許太過深邃,恍惚間,有些許泛黑,像是隱藏著無盡的黑暗與未知。
.....
大姐步伐沉穩卻透著些許疲憊,扁擔隨著她的腳步有節奏地微微晃動。
陳十一發現她所挑著的籮筐中隻裝著些許小白菜,那小白菜水靈靈的,葉片綠得發亮,應是被大自然精心雕琢過一般,鮮嫩欲滴。
陳十一心中暗自思忖,應該是賣出去了不少,想必這大姐的菜在這附近口碑不錯,才能如此暢銷。
陳十一短暫思考了一番,腦海中瞬間浮現出家中廚房的模樣,以及那熟悉的煙火氣息。估摸著下午可以炒個小白菜,清炒後的小白菜,軟糯香甜,既能飽腹又營養豐富。
於是上前問道:“大姐,你這白菜多少錢一斤?”
陳十一的聲音溫和有禮,帶著幾分真誠的期待。
這位大姐聽到詢問,將扁擔穩穩落地,發出
“咚”
的一聲悶響,隨後伸出右臂擦了下額頭,她的手臂肌肉緊實,卻因長時間勞作布滿了細小的汗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光。
看著陳十一,迴應道:“小兄弟,十塊錢一斤哦,我這可是正宗綠色蔬菜,自己親手種的,和那些大棚蔬菜可不一樣。”
大姐的眼神中透著自豪與篤定,邊說邊拿起一株小白菜,輕輕抖動著葉片,
“你瞅瞅,這菜葉子多厚實,口感絕對好。而且啊,現在大家都講究健康,我這綠色蔬菜可是熱銷得很,現在這種綠色蔬菜可是很緊俏的哦,你看看,這個小白菜上麵還有蟲洞,這就是沒打過農藥的最好證明。”
大姐的話也沒有誇大,價格也隻比菜市場的略高一點。
人類經過了多年的休養生息,雖然損失了不少勞動力,往昔繁華都市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還在昨日,可一場風嬰過後,一切都變了模樣。
但工業社會,隻要大部分機械化設備得以喘息,那些巨大的工廠機器重新轟鳴起來,生產便能趨於正常。如今物價已經慢慢迴到正軌,要是擱風嬰之後不久,一捆白菜都得幾百元,那時物資匱乏,貨幣貶值,人們為了一點吃食爭得頭破血流。
說著,她從一旁的籮筐中取出一株小白菜,動作輕柔又熟練,像是在對待一件稀世珍寶。扒開一片葉子,遞到了陳十一眼前,隻是,先進入陳十一眼眸的卻是黑黃,幹燥,布滿皺紋,形似一張板材的手,那手上的青筋根根暴起,訴說著歲月的艱辛與勞作的不易。
後麵方才是有著大小不一小洞的白菜,那蟲洞不規則地分布在葉片上,卻成了這菜天然、無害的鮮明標識。
“嗯,確實很新鮮,大姐給我來個兩斤嘛。” 陳十一嘴角上揚,露出一個友善的笑容。
“要的,小兄弟就是爽快。”
說著這位大姐麻利地從扁擔旁扯下一個塑料袋,那塑料袋在風中輕輕飄動,發出 “沙沙” 的聲響。
她抓了大概六七株小白菜後,隨即從另一邊的籮筐中扒拉扒拉,從中拿出一柄秤杆子,這東西原先在一線城市可看不到,在風嬰之前,電子秤隨處可見,精準又便捷,可如今卻成了稀罕物。
但因為風嬰,隻是保障機械化生產的大廠在國家支持下,率先恢複元氣,各種大型機械設備重新運轉,生產線上再度忙碌起來。而優化生活體驗的那些小廠至今仍隻是在計劃日程之中,生產一些小型生活用品的小廠,由於資金、人力短缺,遲遲未能恢複往昔活力,這便導致不少電子設備價格高了不少,普通百姓根本無力購買。
大姐熟練地將塑料袋掛在秤杆子一側的鉤子之上,隨後滑動另一側的秤砣,秤砣與秤杆摩擦,發出 “嘎吱嘎吱” 的聲響。
不一會,有秤砣的一部分由微微下沉到部分下沉,秤杆也隨之微微晃動,在塑料袋的一端即將翹起之時,大姐用手微微撫了撫秤杆,像是在安撫一個調皮的孩子,緊接著看了看,便說到,
“小兄弟,剛好兩斤哈。” 她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自信與滿足。
說著,將秤杆子上的塑料袋取下,遞給了陳十一,雙手遞出的動作帶著幾分敬意與感激,畢竟每一筆生意對她來說都至關重要。
而陳十一則是對著她微笑了一下,隨後則從褲兜之中取出一張五十元錢,遞給大姐,那五十元錢被陳十一疊得整整齊齊,帶著他的溫度。之所以沒用手機支付,便是如秤杆子一般,除了稍大點的店鋪,現在的手機也同樣精貴了起來,雖然可使用的軟件少了許多。
風嬰之後,手機生產產業鏈遭受重創,零部件短缺,技術人員流失,使得手機成了奢侈品,普通百姓隻能在必要時才舍得拿出來使用。
這位大姐將陳十一手中的五十元取下,手指輕輕撚過鈔票,感受著紙張的質感,接著打開係在腰間的小包,那小包樣式樸素,卻被大姐縫補得結結實實,看得出使用了許久。
她從一堆零錢之中數數點點,拚合成三十元錢遞給陳十一,“拿好哈,小兄弟”,大姐的聲音輕柔,帶著幾分關切。
陳十一從大姐的手中取迴三十元錢,放迴褲兜之中,手指觸碰到褲兜內的其他雜物,發出輕微的碰撞聲。
而大姐則是在將杠杆秤放入籮筐中後,挑著扁擔,漸漸走去,扁擔在她肩頭上下顫動,她的背影漸行漸遠,融入到周圍有些破敗卻又充滿生活氣息的街景之中。
他則提著塑料袋順著道路繼續不斷前進,塑料袋在手中微微晃動,小白菜的葉片偶爾從袋口探出,好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
不多時,便來到一開闊之地,在這個地方居中是架起了一道道棚子,棚子用簡易的竹竿和塑料布搭建而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看似簡陋,但這卻是附近最大的菜市場了。
菜市門口不少人提著大袋小袋進進出出,人群來來往往,熱鬧非凡,嘈雜的人聲、腳步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獨特的生活樂章。
而陳十一在進入菜市場的過程中不時聽到一些叫賣聲,
“新鮮的水果嘞,便宜賣啦!”
“剛撈上來的魚,活蹦亂跳的!” 著實有點熱鬧,那熱鬧勁兒驅散了些許風嬰殘留的陰霾。
隨著陳十一來到內部,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小道穿行其間,小道兩旁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攤位,蔬菜攤、水果攤、肉攤琳琅滿目。若是第一次來到這裏的人,怕是找不著東南西北,眼前這迷宮一般的布局,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顯然,陳十一不屬於此列,他輕車熟路般,左拐右拐,腳步輕快而篤定,便來到了魚攤前。
在他麵前的是幾個白色大型塑料桶,桶裏的水有些渾濁,卻不斷冒著泡泡,氧氣泵工作的聲音持續傳入耳中,
“咕嚕咕嚕”,
像是魚兒們歡快的唿吸聲。而在那桶後則是坐著一名約四十多,胡子拉碴的男子,他身上圍著一塊有些油漬的圍裙,頭發略顯淩亂,正百無聊賴地看著過往行人。
在他看到陳十一的瞬間,便像是見到了久違的老友,起身笑道:“兄弟好久不見咯!是今天要來客人不澀,準備要撒子魚呢?”
男子的聲音粗獷豪爽,帶著濃濃的市井氣息。
陳十一聞言嘴唇自然彎曲,露出些許牙齒,看起來溫善和藹:“哈哈,是有個朋友要來,老哥給我來條鯉魚咯,倆個人吃不多,2 斤多點就差不多了。” 陳十一腦海中浮現出朋友的麵容,想著要好好招待一番。
“要的,兄弟,我這裏的魚,鮮活的板哦,招待朋友最合適了。”
男子邊說邊拿起一旁的網兜,大步徑自走到其中一個白色方桶旁,腳步濺起地上的些許水花。向其內看了幾眼後,將網兜探入其中,開始隻是緩慢地移動,在和魚兒們玩一場捉迷藏,忽而突然用力一兜一提,伴隨著兜網的劇烈擺動,一條鯉魚正在網兜中拚命掙紮,魚尾甩動,濺出的水花,約莫有一些濺到了陳十一臉上,足見這條魚的活躍,陳十一笑著說,
“老哥,這魚確實活躍”,臉上帶著被水濺到的些許狼狽,卻更多的是欣喜。
“當然啦,我的眼光會騙你嘛”
隨後中年男子左手在電子秤上按了幾下,電子秤發出 “滴滴” 的聲響,接著將魚放到電子秤上的托盤之中,而電子秤的顯示屏,並未麵對著陳十一,當然了,賣魚男子自是看到了些什麽,隨即說:
“41,就 40 哈,兄弟”,男子的語氣中透著幾分豪爽與仗義,在這艱難的世道,能給顧客讓一點利,也是積攢人氣的一種方式。
陳十一聞言,再次笑了笑,說道,
“那感謝老哥了哈”,心中對這男子的好感又多了幾分。言罷,從褲兜中取出手機掃了掃一旁的二維碼,
‘微信收入 40 元’隨即響起,那清脆的提示音在嘈雜的菜市場裏格外清晰。
賣魚男子說道,“兄弟,你等哈,我把魚處理了”,說著便拿起魚走向一旁的案板,動作嫻熟利落。
“嗯,麻煩老哥咯”
陳十一語言剛落,便看見賣魚男子將魚拿到一旁的案板之上,先是用一旁的菜刀側身在魚腦袋處敲了敲,魚兒瞬間停止了掙紮,接著便劃開魚肚,內髒順勢滑出,血腥氣在空氣中彌漫開來,再用刀背刮淨魚身鱗片,魚鱗在刀背下紛紛掉落,發出 “沙沙” 的聲響。
處理完一切後,在塑料桶中舀了幾瓢水,衝洗幾下魚身,最後裝入塑料袋,遞給陳十一,雙手遞上的動作帶著幾分專業與熱情。
陳十一在接過以後,笑著說道,“老哥,生意興隆哈”,
中年男子也笑著迴應 “慢走哈,兄弟”,
目送陳十一離去,眼中透著幾分不舍,畢竟在這冷漠的世界,一個熟悉的老顧客也是一份難得的溫暖。
隻是自始至終,中年男子都未告訴陳十一魚有幾斤幾兩,這小小的細節在這人心複雜的當下,卻也透著幾分質樸的信任,陳十一心中明白,卻也不點破。
隨後陳十一在菜市場裏逛了起來,相繼買了些蔥薑蒜,家裏缺的一些調料。
他穿梭在各個攤位之間,與攤主們討價還價,挑選著最新鮮的食材,每一個動作、每一句交流都融入到這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場景之中。
...
這就是如今的人世,在陳十一的三界觀念中,靈應該是比界度小,但可能處在界限的邊緣,其自身所帶的無限可能在給予人類思考的同時,賦予了人性善的一麵,因為規則本身便代表著一視同仁。在那空靈的精神世界裏,靈是一束微光,照亮著人類內心深處的良知,引導人們做出善良的抉擇。
隻是人的肉體本身,是具備著動物生存的本能,饑餓時對食物的渴望,繁衍時對異性的追求,這大抵是人類所謂惡的根源,因為動物本能隻在乎著進食與繁衍。當麵臨生存危機,這種本能會被無限放大,自私、貪婪等惡念便可能滋生。
於是在風嬰過後,當富有的家庭變得平凡,曾經奢華的生活一去不複返,別墅豪車成了奢望;而平凡的家庭則變得捉襟見肘,為了一日三餐發愁;而那些曾經本就生活艱難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溫飽都成了問題。這就導致靈與肉體的對立,使得人性更加錯綜複雜,卑鄙與高尚,兇惡與仁慈,憎惡與愛戀是並存於同一顆人類的心靈,繪就一幅色彩斑斕卻又混沌不清的畫卷。
隻不過更現實的是,在這個世界,靈受到了諸多掣肘,物質的匱乏、生活的壓力讓人們無暇顧及內心的那束光;與之相反的則是,人的肉體雖隻是某一規則的衍生,隻不過,在這一規則的庇護之下,得以行動,為了生存不擇手段的情況時有發生。
故此,高下立判,肉體的本能往往在現實中占據上風。
若隻是人性之惡也僅此而已,狼捕捉羊,對於羊崽來說,是毀滅,那殘忍的畫麵讓人不忍直視;而對於狼崽來說,卻是新生,嗷嗷待哺的它們依靠羊肉得以存活長大。
在這兩種行為本身來說並沒有對錯,生存的法則本就殘酷。或者說在陳十一的研究中,世界上並不存在所謂對錯的規則,因為對錯的成立,將至少對世界上一半的規則相悖,簡單一說,若殺生是錯,動物的生存能源從何而來?大自然的食物鏈環環相扣,少了任何一環都將引發生態災難。
所以對錯根本沒有成為規則的土壤,人們認為的對錯,隻是根據自身利益的主觀判斷,符合自身利益的便是對,反之則為錯。
於世界來說,隻有前進與後退,合道則進,非道則退,何為進,何為退?天天健身,滿足身體所需營養與休息,身體日益強健,離死退,這是個體層麵的進步;至於不死,如果個體不滿足一切死之規律的 a,自然不會死,這其中蘊含著深奧的生命哲理。
但,,,,基於此,於很多年前,陳十一便發現了在這世上最強大的規則之一,那便是生死,或者說用生死來形容,並不準確,確切的來說,應該是萬事萬物,不可能永遠保持在一個狀態之中,必將迎來一次轉變,四季更替,花開花落。
正如那高懸在天上的太陽,終將於某一日,失去光華,掉落深淵之中,被無盡的黑暗吞噬。更何況人類,這裏的人類並不是指個體,而是整個群體,即人類終將迎來一次自我毀滅,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然而,這個過程卻不是突兀而至,就像天上的太陽不是突然形態轉變的,是由氫聚變,氦聚變,一步一步演化,而人類的自我毀滅也應遵從此理,是存在一個不斷積蓄與發展的過程。
此間,人類內心惡的一麵塵囂日上,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戰爭、衝突不斷,人性的醜惡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或許,這便是人理毀滅的前兆,這就是他決定開始行動的原因?。
他預見了這自人性之中衍生的 baby jesus,那是隱藏在人類靈魂深處的惡念,一旦爆發,將如洪水猛獸般吞噬一切,並將其命名為人嬰。
人嬰與水嬰存在極大不同,正如前文所言,水嬰隻是規則衍生物發展的結果,其雖一時能對人類產生巨大的破壞,狂風暴雨、洪水滔天,讓人類陷入絕境,但就像風嬰一般,總會過去,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但人嬰卻是各規則並行不悖,產生的必然結果,它紮根於人性的複雜,難以輕易消除。
所以,陳十一先前看到的並不是個體普遍的惡,而是其背後隱喻的規則,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當他明白了是規則使然,那麽他應該麵對的目標,自然是人嬰,而不是個體,他決心探尋那化解人嬰危機的方法,拯救人類於這潛在的滅頂之災。
...
.
在陳十一的眼眸深處,一抹藍色緩緩蕩漾,那藍色深邃得如同神秘的海洋,蘊含著世間萬物的奧秘。隻不過這麽藍色或許太過深邃,恍惚間,有些許泛黑,像是隱藏著無盡的黑暗與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