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短暫的走道,那走道的牆壁上粉刷的白色塗料有些微微泛黃,訴說著歲月的痕跡。
腳下的地麵鋪著淡灰色的地磚,偶爾能看到幾處細小的裂縫,陳十一的腳步聲在這略顯空曠的走道裏輕輕迴響。
再走過一個拐角,拐角處擺放著一盆綠植,綠植的葉子有些耷拉下來,缺乏生氣,顯然是許久未曾得到精心照料了。
陳十一便來到了電梯間,上前按了一下電梯向下的按鈕,當然了,也隻有向下的按鈕,此刻六部電梯的按鈕同時亮起,散發出幽幽的藍光,在有些昏暗的電梯間裏顯得格外醒目。
樓層設計之初頗高,預計住戶較多,所以總共是有六部電梯,左右倆側各有三部,它們整齊地排列在那裏,金屬門在微光下閃爍著冷硬的光澤。這原本是為了滿足高峰時段大量居民的出行需求,可對於七十層,每層三戶的體量來說,在理論上六部電梯若是處在高峰期仍是捉襟見肘。
想象一下,每天清晨或是傍晚下班時分,人們如潮水般湧進電梯間,焦急地等待著電梯,每部電梯都要頻繁地在各樓層停靠,那場麵必定是擁擠不堪,電梯內也會被塞得滿滿當當。
但因為風嬰,那場可怕的災難導致人口的大量減少,就像是一場暴風雨席卷過後,繁華的都市瞬間變得蕭條冷清。以至於在風嬰過後十幾年中,人們的心理陰影仍舊存在,揮之不去。一方麵,人們認為高層逃生難度大,一想到萬一再遭遇類似的災難,被困在高層之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種絕望感便油然而生;另一方麵,越高,越能迴憶起那鋪天蓋地的黑色,那是風嬰來臨時天空被黑暗籠罩的恐怖景象,是噩夢的顏色,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記憶深處。
在這一切種種因素結合之下,導致了現在高樓的售出率不達百分之五十,許多樓層都空蕩蕩的,彌漫著一股死寂的氣息。
這卻使陳十一在低價拿下現在所居住的房間的同時,仍有著舒適的電梯體驗,好比在陳十一這層樓,隻有陳十一一戶人入住。
所以陳十一並沒有等多久,很快,隨著 “叮咚” 一聲清脆的提示音,那聲音在寂靜的電梯間裏格外響亮,電梯便到達了陳十一所在的樓層,電梯門自動打開,像是緩緩開啟的神秘之門。
陳十一走了進去,在一排數字按鈕中選擇了 1,手指輕輕按下按鈕,按鈕隨即亮起柔和的光芒。
方才站定,電梯門便自動合上,發出輕微的
“哐當” 聲。
而電梯一側的顯示屏則在不斷播放著各類廣告,那些廣告畫麵色彩斑斕,卻又帶著一種廉價的質感。
“要想美,來康美,給予您最優質的整容服務!”
廣告中的模特有著近乎完美的臉蛋和身材,對著鏡頭露出迷人的微笑,向著人們招手,承諾著美麗的蛻變;
“讓您感受賓至如歸的體驗,家人們,魔都樂福足浴給予您想要的一切”,畫麵切換到足浴店內,舒適的沙發、冒著熱氣的足浴盆,還有服務員熱情的笑臉,試圖吸引人們疲憊的身心;
“還找不到工作?來嘎姚,五險一金,月薪一萬,值得您的到來哦!” 一個西裝革履的男士站在現代化的寫字樓前,自信滿滿地介紹著公司的福利待遇,給人以希望的誘惑。
顯示屏中各種不合邏輯的畫麵持續播出著,與風嬰之前大相徑庭。
彼時的一線城市樓房極其注重隱私與安靜,走廊裏、電梯內都是一片靜謐,像這般充滿 “世俗氣” 的廣告形式可不應該進入這棟樓層。
那時的建築設計講究高端大氣上檔次,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精致與奢華,住戶們享受著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廣告宣傳也多是走高雅路線,在特定的區域、以高雅的形式呈現。
不過時代已經變了,各國綜合實力經風嬰之後,物質基礎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動搖,高雅,脫離世俗與不食肉糜在缺失了足夠的現實土壤之後已經瀕臨崩塌。
於是各種低成本、直白的廣告大行其間,像是迴到了很久以前那個小廣告盛行的時代,電線杆上、牆壁上到處張貼著花花綠綠的小廣告,內容五花八門。
但又有不同,這個時期的人類有著風嬰之前奢靡生活的記憶,奢望與現實極端的碰撞,導致了如今人類麵臨的不僅僅是 baby jesus,還有一些人內心深處積蓄的瘋狂,就如這些小廣告背後的目的一般,昭然若揭。
它們急切地想要抓住人們的眼球,從人們日益幹癟的錢包裏掏出那為數不多的金錢,或是滿足人們對美貌、舒適、財富的渴望,哪怕隻是虛幻的滿足。
七十層到一層的電梯跨越,並沒有轉瞬而至,陳十一有著充足的時間留做思考。
看著電梯前方閘門不鏽鋼倒映出的模糊身影,那身影隨著電梯的輕微晃動而搖曳不定,有時候他自己也不明白走到如今這一步,到底是因為什麽目的。
他的眼神有些迷離,思緒飄遠,迴想起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科研之路,那些日夜鑽研的日子,那些遭受的質疑與挫折,仿佛電影片段般在腦海中閃過。
但所有的事實仿佛在告訴他,你必須這樣子做,你隻能,這樣做。
金屬上的倒影在他的眼中越漸模糊,或許是因為金屬本就不適合當一麵鏡子,表麵的反光不均勻,且容易變形。以至於這道影子都已經不再具備人的肢體,隻有陳十一所穿衣物折射出來的黑色,像是一團沒有形狀的墨漬。而他盯著眼前這一抹黑色仿佛入了迷,在他的感知當中,廣告的嘈雜聲越來越小,而四周仿佛響起了浪潮聲,那聲音由遠及近,逐漸洶湧澎湃。黑色越來越深沉,深邃,鋪天蓋地向他襲來,就像當初在喜馬拉雅山脈前,看到的巨浪。
那巨浪攜帶著萬鈞之力,咆哮著衝向岸邊,似乎要吞噬一切,讓他心生震撼的同時,又有一種無力感。
“叮咚~”
突然響起的電梯聲,如同一聲清脆的警鍾,將陳十一從恍惚的思緒中拉了迴來。他看見電梯的閘門緩緩打開,光線一下子湧了進來,驅散了電梯內有些壓抑的氛圍。
而隨著閘門緩緩打開,先是一位穿著緊身牛仔褲,露肚臍短衫,外披黑色外套,麵容精巧的年輕女性映入眼簾。她的牛仔褲緊緊地包裹著修長的雙腿,凸顯出青春的活力;露肚臍的短衫則露出一小截白皙的肚皮,帶著一絲性感與俏皮;外披的黑色外套又增添了幾分帥氣與不羈。
然而,她上眼瞼微沉,眼眸中黯淡無光,以至於她的眼神之中透露著一絲麻木與蒼白,仿佛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隻是機械地站在那裏。
伴隨著電梯閘門的完全打開,顯露出她的身旁站著的一位中年男子,男子身材微微發福,穿著一件有些陳舊的襯衫,頭發有些淩亂,臉上帶著些許疲憊。
此時,男子微微側身,為陳十一留出行走的空間,動作略顯笨拙卻又帶著幾分禮貌。
陳十一很快與他們擦身而過,雖然兩者並沒有任何交集,但是中年男子的目的,就如電梯中的廣告一般,昭然若揭。
從他望向年輕女性的眼神中,陳十一似乎讀懂了一些什麽,那是一種帶著欲望與企圖的目光,或許他正打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算盤,想要從年輕女性身上獲取些什麽,就像那些廣告商試圖從觀眾身上謀取利益一樣。
而陳十一的眼神之中則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絲惋惜,他看著年輕女性麻木的神情,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漣漪。
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幸福,也沒有誰不會為了這一目標而努力,隻是認知的局限,彼此所認為的努力、付出都不相同。
對於有些人能堅持淩晨五點起床,在晨曦還未完全照亮大地之時,就開始為了生活奔波,或是讀書學習,為了夢想拚搏;而有些人隻能七點才慵懶地從床上爬起,錯過了清晨最寶貴的時光。
有些人能忍耐學習的枯燥,一次又一次地複讀單調的知識,在書海題海中遨遊,為了考上理想的學校,改變命運;有些人能忍耐炎酷的太陽,一遍又一遍地搬動冰冷的鋼鐵,汗水濕透了衣衫,隻為了賺取那一份辛苦錢,養活家人。
沒有人不在自己的認知中,為了活著拚盡全力,可每個人的起點、能力、機遇又各不相同。
但可惜的是,大家在同一個世界裏,受著同樣的規則約束,無論貧富、貴賤,都要遵循社會既定的法律法規、道德準則。多麽可歎,多麽可惜,本應各式各樣的人生卻被同一規則所束縛,就像清澈的淤泥被迫與純淨的清水共存,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互較高下,卻又無法掙脫。
更加可歎的是,人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很少有人去思考這種規則的合理性,為什麽沒有人對此說不,喊道世界不應該是這樣?
對此,陳十一也十分理解,在大學上心理課時,老師曾對他講述這樣一個實驗:將一隻白鼠放入一個四周設有擋板,上方卻不設置蓋子,而是在擋板的邊緣安上一段導線的盒子之中,小白鼠一放進盒子中,便使導線通電。最開始,小白鼠還會嚐試著爬出來,因為擋板並不高,它憑借著本能,一次次地跳躍、攀爬,想要逃離這個讓它感到痛苦的地方。
可是每當它來到擋板邊緣之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電擊,身體顫抖著,隨後滾落於盒中。在多次嚐試之後,它最終放棄了爬出去,即使後來將導線撤掉,它也從未嚐試過一次,隻是蜷縮在盒子的角落裏,眼神空洞,失去了反抗的勇氣。
而這和人類多麽相似,本來具有著可發展為規則的靈,卻被現世的各種規則所形成的籬笆禁錮,以至於如今,放棄了突破的天性,屈從了自身動物的本能,直至生命死亡。就像那位少女眼中的麻木,她或許也曾有過夢想、憧憬,可在現實的打壓下,漸漸失去了光芒,變得麻木不仁。
漂亮女人的不幸便在於此,她們幾乎被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她們的美貌成為了一種資本,卻也引來了無數的麻煩。她們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去追求真正的自我價值,隻被鼓勵著滑到最底處,享受極樂。
各種娛樂場所、虛榮的社交圈子向她們招手,用金錢、物質、虛榮的讚美誘惑她們。當她們發覺被海市蜃樓愚弄之時,已經為時太晚,她們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當中,早已耗盡,身心俱疲。
在這個風嬰過後的塵世間,這種現象尤為明顯,社會的動蕩、人們精神的空虛,讓這種對美貌的扭曲利用更加肆無忌憚。
當然了,陳十一知道,美貌本身,並沒有錯。
錯的是這個浮躁的社會,將美貌當成了一種交易的工具,而忽略了其背後應該承載的真正內涵。
出了電梯間後,陳十一步行在小區休閑區內,與在落地窗觀看到的城市麵貌截然不同。
在陳十一眼前,高架道阻隔大部分了望向天空的視線,一道道狹小的光柱自高架橋之間的縫隙中透射下來,像是一道道利劍劃破黑暗。
這是阿喀琉斯之盾的缺陷,那原本用來抵禦外敵、保護城市的阿喀琉斯之盾,在和平時期卻成了遮擋天空的障礙。至於在風嬰之後為什麽不拆除阿喀琉斯之盾的原因很簡單,一是破拆難度高,那巨大的結構體、堅固的材質,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在如今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二是在阿喀琉斯之盾的作用下,一線沿海城市確實成了不錯的堡壘,有效地抵禦了風嬰帶來的一些次生災害,若是拆了,哪一天風嬰卷土重來,想要重建可就麻煩了。
至於因此而喪失的城市宜居度,在如今這個社會,自然也沒什麽人在意了。
人們在經曆了風嬰的生死考驗後,更在乎的是生存,是安全,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已經降到了很低的標準。雖然投射下來的光線不夠明亮,但足以視路,陳十一走著走著,汽車的轟鳴聲便隨著點點車燈透過前方小區大門傳來,那聲音由遠及近,逐漸響亮,這說明他要走到街道了。
得益於上層阿喀琉斯之盾的保護,在人們重新迴到這座城市,下層隻是堆積了不少淤泥與屍骸,場麵有些慘烈,讓人不忍直視。
但馬路基麵並沒有太大的損壞,在將這些廢渣清理之後,人們很快決定,下層的馬路用於汽車行駛,而曾經的商鋪則整體搬到了高架道上,原先遺棄的店鋪則化為了一個個停車位,這樣既充分利用了空間,又解決了交通和商業布局的問題。並在高架道的縫隙之中建造步梯,用以人們往返於馬路與高架道。
簡單來說就是建造了阿喀琉斯之盾的城市,紛紛多了負一層,形成了一種奇特而又實用的城市結構。
故此形成了行人走高架橋,而汽車走負一層道路的新交通模式,出人意料的是,新的交通模式大大降低了擁堵程度與交通事故,不過其中應該也更多因為人口減少的原因。車輛在寬敞的負一層道路上行駛,不再像以前那樣擁堵不堪,行人在高架道上行走,也有了更廣闊的空間,不用擔心被汽車撞到。
陳十一很快便走出了小區大門,來到了街道,行走在街道上的陳十一看見前方不遠,便有一部通往高架道的步梯,其上,正有不少行人在上上下下,伴隨著丁達爾效應,陽光透過雲層的縫隙,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束,步梯上的人們好似行走在光中,每個人的身上都被鍍上了一層淺白色的光輝,好似充滿了希望與生機。
而陳十一快步通過步梯,來到高架道上,始一來到高架道上,陽光傾斜而下,放眼望去,不少人行色匆匆,他們或是趕著去上班,或是忙著去辦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不同的神情,有焦急、有疲憊、有期待。失去了馬路的束縛,行人的空間更大,好似來到了一個個小廣場,人們可以自由地穿梭、停留。隻不過有幾條陰影橫貫於高架道上,那是更高處的鎖鏈的投影,鎖鏈在微風中輕輕晃動,影子也隨之搖曳,給這片開闊的空間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而陳十一循著記憶,前往附近的菜市場,在繞過幾座樓後,陳十一看見前方必經之路旁,有一位挑著扁擔的,約莫四五十歲的大姐正在徐徐走來。
她的扁擔兩頭掛著裝滿蔬菜的竹筐,竹筐裏的蔬菜種類繁多,有翠綠的青菜、紅彤彤的西紅柿、黃澄澄的胡蘿卜,隨著她的腳步晃動,蔬菜也微微擺動,向著人們展示著它們的新鮮與活力。
大姐的臉上帶著樸實的笑容,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顯然是走了一段不短的路才來到這裏。
腳下的地麵鋪著淡灰色的地磚,偶爾能看到幾處細小的裂縫,陳十一的腳步聲在這略顯空曠的走道裏輕輕迴響。
再走過一個拐角,拐角處擺放著一盆綠植,綠植的葉子有些耷拉下來,缺乏生氣,顯然是許久未曾得到精心照料了。
陳十一便來到了電梯間,上前按了一下電梯向下的按鈕,當然了,也隻有向下的按鈕,此刻六部電梯的按鈕同時亮起,散發出幽幽的藍光,在有些昏暗的電梯間裏顯得格外醒目。
樓層設計之初頗高,預計住戶較多,所以總共是有六部電梯,左右倆側各有三部,它們整齊地排列在那裏,金屬門在微光下閃爍著冷硬的光澤。這原本是為了滿足高峰時段大量居民的出行需求,可對於七十層,每層三戶的體量來說,在理論上六部電梯若是處在高峰期仍是捉襟見肘。
想象一下,每天清晨或是傍晚下班時分,人們如潮水般湧進電梯間,焦急地等待著電梯,每部電梯都要頻繁地在各樓層停靠,那場麵必定是擁擠不堪,電梯內也會被塞得滿滿當當。
但因為風嬰,那場可怕的災難導致人口的大量減少,就像是一場暴風雨席卷過後,繁華的都市瞬間變得蕭條冷清。以至於在風嬰過後十幾年中,人們的心理陰影仍舊存在,揮之不去。一方麵,人們認為高層逃生難度大,一想到萬一再遭遇類似的災難,被困在高層之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種絕望感便油然而生;另一方麵,越高,越能迴憶起那鋪天蓋地的黑色,那是風嬰來臨時天空被黑暗籠罩的恐怖景象,是噩夢的顏色,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記憶深處。
在這一切種種因素結合之下,導致了現在高樓的售出率不達百分之五十,許多樓層都空蕩蕩的,彌漫著一股死寂的氣息。
這卻使陳十一在低價拿下現在所居住的房間的同時,仍有著舒適的電梯體驗,好比在陳十一這層樓,隻有陳十一一戶人入住。
所以陳十一並沒有等多久,很快,隨著 “叮咚” 一聲清脆的提示音,那聲音在寂靜的電梯間裏格外響亮,電梯便到達了陳十一所在的樓層,電梯門自動打開,像是緩緩開啟的神秘之門。
陳十一走了進去,在一排數字按鈕中選擇了 1,手指輕輕按下按鈕,按鈕隨即亮起柔和的光芒。
方才站定,電梯門便自動合上,發出輕微的
“哐當” 聲。
而電梯一側的顯示屏則在不斷播放著各類廣告,那些廣告畫麵色彩斑斕,卻又帶著一種廉價的質感。
“要想美,來康美,給予您最優質的整容服務!”
廣告中的模特有著近乎完美的臉蛋和身材,對著鏡頭露出迷人的微笑,向著人們招手,承諾著美麗的蛻變;
“讓您感受賓至如歸的體驗,家人們,魔都樂福足浴給予您想要的一切”,畫麵切換到足浴店內,舒適的沙發、冒著熱氣的足浴盆,還有服務員熱情的笑臉,試圖吸引人們疲憊的身心;
“還找不到工作?來嘎姚,五險一金,月薪一萬,值得您的到來哦!” 一個西裝革履的男士站在現代化的寫字樓前,自信滿滿地介紹著公司的福利待遇,給人以希望的誘惑。
顯示屏中各種不合邏輯的畫麵持續播出著,與風嬰之前大相徑庭。
彼時的一線城市樓房極其注重隱私與安靜,走廊裏、電梯內都是一片靜謐,像這般充滿 “世俗氣” 的廣告形式可不應該進入這棟樓層。
那時的建築設計講究高端大氣上檔次,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精致與奢華,住戶們享受著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廣告宣傳也多是走高雅路線,在特定的區域、以高雅的形式呈現。
不過時代已經變了,各國綜合實力經風嬰之後,物質基礎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動搖,高雅,脫離世俗與不食肉糜在缺失了足夠的現實土壤之後已經瀕臨崩塌。
於是各種低成本、直白的廣告大行其間,像是迴到了很久以前那個小廣告盛行的時代,電線杆上、牆壁上到處張貼著花花綠綠的小廣告,內容五花八門。
但又有不同,這個時期的人類有著風嬰之前奢靡生活的記憶,奢望與現實極端的碰撞,導致了如今人類麵臨的不僅僅是 baby jesus,還有一些人內心深處積蓄的瘋狂,就如這些小廣告背後的目的一般,昭然若揭。
它們急切地想要抓住人們的眼球,從人們日益幹癟的錢包裏掏出那為數不多的金錢,或是滿足人們對美貌、舒適、財富的渴望,哪怕隻是虛幻的滿足。
七十層到一層的電梯跨越,並沒有轉瞬而至,陳十一有著充足的時間留做思考。
看著電梯前方閘門不鏽鋼倒映出的模糊身影,那身影隨著電梯的輕微晃動而搖曳不定,有時候他自己也不明白走到如今這一步,到底是因為什麽目的。
他的眼神有些迷離,思緒飄遠,迴想起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科研之路,那些日夜鑽研的日子,那些遭受的質疑與挫折,仿佛電影片段般在腦海中閃過。
但所有的事實仿佛在告訴他,你必須這樣子做,你隻能,這樣做。
金屬上的倒影在他的眼中越漸模糊,或許是因為金屬本就不適合當一麵鏡子,表麵的反光不均勻,且容易變形。以至於這道影子都已經不再具備人的肢體,隻有陳十一所穿衣物折射出來的黑色,像是一團沒有形狀的墨漬。而他盯著眼前這一抹黑色仿佛入了迷,在他的感知當中,廣告的嘈雜聲越來越小,而四周仿佛響起了浪潮聲,那聲音由遠及近,逐漸洶湧澎湃。黑色越來越深沉,深邃,鋪天蓋地向他襲來,就像當初在喜馬拉雅山脈前,看到的巨浪。
那巨浪攜帶著萬鈞之力,咆哮著衝向岸邊,似乎要吞噬一切,讓他心生震撼的同時,又有一種無力感。
“叮咚~”
突然響起的電梯聲,如同一聲清脆的警鍾,將陳十一從恍惚的思緒中拉了迴來。他看見電梯的閘門緩緩打開,光線一下子湧了進來,驅散了電梯內有些壓抑的氛圍。
而隨著閘門緩緩打開,先是一位穿著緊身牛仔褲,露肚臍短衫,外披黑色外套,麵容精巧的年輕女性映入眼簾。她的牛仔褲緊緊地包裹著修長的雙腿,凸顯出青春的活力;露肚臍的短衫則露出一小截白皙的肚皮,帶著一絲性感與俏皮;外披的黑色外套又增添了幾分帥氣與不羈。
然而,她上眼瞼微沉,眼眸中黯淡無光,以至於她的眼神之中透露著一絲麻木與蒼白,仿佛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隻是機械地站在那裏。
伴隨著電梯閘門的完全打開,顯露出她的身旁站著的一位中年男子,男子身材微微發福,穿著一件有些陳舊的襯衫,頭發有些淩亂,臉上帶著些許疲憊。
此時,男子微微側身,為陳十一留出行走的空間,動作略顯笨拙卻又帶著幾分禮貌。
陳十一很快與他們擦身而過,雖然兩者並沒有任何交集,但是中年男子的目的,就如電梯中的廣告一般,昭然若揭。
從他望向年輕女性的眼神中,陳十一似乎讀懂了一些什麽,那是一種帶著欲望與企圖的目光,或許他正打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算盤,想要從年輕女性身上獲取些什麽,就像那些廣告商試圖從觀眾身上謀取利益一樣。
而陳十一的眼神之中則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絲惋惜,他看著年輕女性麻木的神情,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漣漪。
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幸福,也沒有誰不會為了這一目標而努力,隻是認知的局限,彼此所認為的努力、付出都不相同。
對於有些人能堅持淩晨五點起床,在晨曦還未完全照亮大地之時,就開始為了生活奔波,或是讀書學習,為了夢想拚搏;而有些人隻能七點才慵懶地從床上爬起,錯過了清晨最寶貴的時光。
有些人能忍耐學習的枯燥,一次又一次地複讀單調的知識,在書海題海中遨遊,為了考上理想的學校,改變命運;有些人能忍耐炎酷的太陽,一遍又一遍地搬動冰冷的鋼鐵,汗水濕透了衣衫,隻為了賺取那一份辛苦錢,養活家人。
沒有人不在自己的認知中,為了活著拚盡全力,可每個人的起點、能力、機遇又各不相同。
但可惜的是,大家在同一個世界裏,受著同樣的規則約束,無論貧富、貴賤,都要遵循社會既定的法律法規、道德準則。多麽可歎,多麽可惜,本應各式各樣的人生卻被同一規則所束縛,就像清澈的淤泥被迫與純淨的清水共存,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互較高下,卻又無法掙脫。
更加可歎的是,人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很少有人去思考這種規則的合理性,為什麽沒有人對此說不,喊道世界不應該是這樣?
對此,陳十一也十分理解,在大學上心理課時,老師曾對他講述這樣一個實驗:將一隻白鼠放入一個四周設有擋板,上方卻不設置蓋子,而是在擋板的邊緣安上一段導線的盒子之中,小白鼠一放進盒子中,便使導線通電。最開始,小白鼠還會嚐試著爬出來,因為擋板並不高,它憑借著本能,一次次地跳躍、攀爬,想要逃離這個讓它感到痛苦的地方。
可是每當它來到擋板邊緣之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電擊,身體顫抖著,隨後滾落於盒中。在多次嚐試之後,它最終放棄了爬出去,即使後來將導線撤掉,它也從未嚐試過一次,隻是蜷縮在盒子的角落裏,眼神空洞,失去了反抗的勇氣。
而這和人類多麽相似,本來具有著可發展為規則的靈,卻被現世的各種規則所形成的籬笆禁錮,以至於如今,放棄了突破的天性,屈從了自身動物的本能,直至生命死亡。就像那位少女眼中的麻木,她或許也曾有過夢想、憧憬,可在現實的打壓下,漸漸失去了光芒,變得麻木不仁。
漂亮女人的不幸便在於此,她們幾乎被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她們的美貌成為了一種資本,卻也引來了無數的麻煩。她們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去追求真正的自我價值,隻被鼓勵著滑到最底處,享受極樂。
各種娛樂場所、虛榮的社交圈子向她們招手,用金錢、物質、虛榮的讚美誘惑她們。當她們發覺被海市蜃樓愚弄之時,已經為時太晚,她們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當中,早已耗盡,身心俱疲。
在這個風嬰過後的塵世間,這種現象尤為明顯,社會的動蕩、人們精神的空虛,讓這種對美貌的扭曲利用更加肆無忌憚。
當然了,陳十一知道,美貌本身,並沒有錯。
錯的是這個浮躁的社會,將美貌當成了一種交易的工具,而忽略了其背後應該承載的真正內涵。
出了電梯間後,陳十一步行在小區休閑區內,與在落地窗觀看到的城市麵貌截然不同。
在陳十一眼前,高架道阻隔大部分了望向天空的視線,一道道狹小的光柱自高架橋之間的縫隙中透射下來,像是一道道利劍劃破黑暗。
這是阿喀琉斯之盾的缺陷,那原本用來抵禦外敵、保護城市的阿喀琉斯之盾,在和平時期卻成了遮擋天空的障礙。至於在風嬰之後為什麽不拆除阿喀琉斯之盾的原因很簡單,一是破拆難度高,那巨大的結構體、堅固的材質,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在如今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二是在阿喀琉斯之盾的作用下,一線沿海城市確實成了不錯的堡壘,有效地抵禦了風嬰帶來的一些次生災害,若是拆了,哪一天風嬰卷土重來,想要重建可就麻煩了。
至於因此而喪失的城市宜居度,在如今這個社會,自然也沒什麽人在意了。
人們在經曆了風嬰的生死考驗後,更在乎的是生存,是安全,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已經降到了很低的標準。雖然投射下來的光線不夠明亮,但足以視路,陳十一走著走著,汽車的轟鳴聲便隨著點點車燈透過前方小區大門傳來,那聲音由遠及近,逐漸響亮,這說明他要走到街道了。
得益於上層阿喀琉斯之盾的保護,在人們重新迴到這座城市,下層隻是堆積了不少淤泥與屍骸,場麵有些慘烈,讓人不忍直視。
但馬路基麵並沒有太大的損壞,在將這些廢渣清理之後,人們很快決定,下層的馬路用於汽車行駛,而曾經的商鋪則整體搬到了高架道上,原先遺棄的店鋪則化為了一個個停車位,這樣既充分利用了空間,又解決了交通和商業布局的問題。並在高架道的縫隙之中建造步梯,用以人們往返於馬路與高架道。
簡單來說就是建造了阿喀琉斯之盾的城市,紛紛多了負一層,形成了一種奇特而又實用的城市結構。
故此形成了行人走高架橋,而汽車走負一層道路的新交通模式,出人意料的是,新的交通模式大大降低了擁堵程度與交通事故,不過其中應該也更多因為人口減少的原因。車輛在寬敞的負一層道路上行駛,不再像以前那樣擁堵不堪,行人在高架道上行走,也有了更廣闊的空間,不用擔心被汽車撞到。
陳十一很快便走出了小區大門,來到了街道,行走在街道上的陳十一看見前方不遠,便有一部通往高架道的步梯,其上,正有不少行人在上上下下,伴隨著丁達爾效應,陽光透過雲層的縫隙,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束,步梯上的人們好似行走在光中,每個人的身上都被鍍上了一層淺白色的光輝,好似充滿了希望與生機。
而陳十一快步通過步梯,來到高架道上,始一來到高架道上,陽光傾斜而下,放眼望去,不少人行色匆匆,他們或是趕著去上班,或是忙著去辦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不同的神情,有焦急、有疲憊、有期待。失去了馬路的束縛,行人的空間更大,好似來到了一個個小廣場,人們可以自由地穿梭、停留。隻不過有幾條陰影橫貫於高架道上,那是更高處的鎖鏈的投影,鎖鏈在微風中輕輕晃動,影子也隨之搖曳,給這片開闊的空間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而陳十一循著記憶,前往附近的菜市場,在繞過幾座樓後,陳十一看見前方必經之路旁,有一位挑著扁擔的,約莫四五十歲的大姐正在徐徐走來。
她的扁擔兩頭掛著裝滿蔬菜的竹筐,竹筐裏的蔬菜種類繁多,有翠綠的青菜、紅彤彤的西紅柿、黃澄澄的胡蘿卜,隨著她的腳步晃動,蔬菜也微微擺動,向著人們展示著它們的新鮮與活力。
大姐的臉上帶著樸實的笑容,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顯然是走了一段不短的路才來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