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百姓:我們也想知道,為什麽呢。


    有迷信的人則覺得“宋”這個名字不好,因此才生出許多事端,“宋—送—慫”。


    聽聽這名字能好聽嗎,一點都不吉利。


    後麵朝代的百姓也不能通讀史書,看著評論裏說漢史呢一眨眼又扯上了霍去病,李廣,李陵,…


    “這麽一看好奇怪,一個小人物還有如此曲折的經曆。”


    “我們一輩子種地不知道蘇武,朝廷做了什麽,可漢武帝,霍去病那是知道的。”


    “突然感覺盤這些大人物的們關係還挺有意思。”


    旁邊一起在地裏幹活的大娘擦了擦汗,也說道,“是啊,咱們一輩子就這樣了,讓家裏的臭小子多看看天幕,認認字,再長大點找個輕鬆的活計,這日子一下就有盼頭了。”


    百姓們想法都如此,更別說學子大傅和家裏允許讓讀書明智的女子了。


    每當天幕講解這種曆史事件的時候他們聽的都很認真,這是和他們完全不同的思想。


    後世子孫接受的信息多,教育多,往往他們的有些討論讓他們靈光一閃。


    就比如這次講漢使的故事,蘇武—李陵——司馬遷—李廣—李敢—霍去病—漢武帝。


    討論的內容也是很有意思,曆史人物一下子就串聯起來了。


    後世管這叫什麽:六度分離理論。


    就比如已經偏離的討論:


    【兩千年來一直想不通李陵為什麽要投降。】


    【李廣迷路候一輩子也忠誠,孫子卻投降匈奴,挺諷刺的。


    ——哎,曆史就這樣,李敢枉死,誰也不知道李陵是假投降還是真投降,不怪蘇武罵他。】


    【不是…李陵真能不知道李敢怎麽死的?投降也不奇怪。】


    【可是項羽自刎於江東


    ———李陵能和項羽比嗎?】


    【司馬遷就因為為李陵求情了 才慘遭腐刑,這麽看曆史真的很唏噓。】


    【李家人厲害啊,李信,李廣,李世民都挺出名的。】


    【李廣是世家被吹的如此高,飛將軍李廣匈奴人可是說他跑的快,不是誇好嗎?】


    【而且史記司馬遷寫的,你去讀主觀意識就很同情李廣,可他幹的事真一般。】


    【後麵朝代也鼓吹李廣,還不是是李家屬於世家…霍去病衛青在後麵的朝代其實名氣一般,現在網絡上討論多了才了解的多,可李廣的名聲一直都不錯…】


    【 霍去病最大的失誤就是殺了李敢,不然他就是中國最完美的武將


    ——樓上有病,霍去病也質疑,不管怎麽說,投降就是不對。


    ——霍去病這件事做的的確欠妥,他隻要跟漢武帝說一聲,再殺都可以圓,本就李敢有錯在先,懲罰肯定跑不了,但是先斬後奏實在有點挑戰皇帝的威嚴了…


    ——最大的幸運就是早死,不然就要被劉徹親自帶走了


    ——可是韓延年戰死,李陵投降!!


    ——世家就是不一樣到處意難平,韓延年沒有背景,沒有筆杆子,除了史書都沒人知道…】


    ……


    而看完這些討論的眾人也唏噓不已,他們也不知道李陵怎麽想的,史書上的寥寥幾筆就讓人如此揪心。


    被提到的幾位當事人也各有各的想法。


    漢武帝麵色平靜看著屏幕的討論,無論是李廣難封,還是李陵投降,都沒讓他神色有半分變化。


    隻有周圍的宮人們覺得陛下的神情似乎又迴到了以前天幕沒出現的時刻。


    李廣:憂愁,不甘心,五味雜陳都有。


    至於和舅舅在一起的霍去病,聽著衛青的百般叮囑心裏想法也是沒有改變。


    而看到霍去病還是如此神色,衛青嚴厲了不少,一字一句說的認真,“去病,聽著天幕說得對,誰都可以殺李敢,唯獨你不行。君臣本分萬不可忽視不以為意。”


    “可你是我舅舅,他對你出手難道讓我幹看著嗎?”霍去病的迴答依然直接坦率又自信。


    項羽:(眼前一黑),我是什麽參照物嗎?是個失敗的人都要和他對比一番。


    但這種討論倒讓一些讀書人意猶未盡,這樣的角度他們從來沒想過,讀史也是看得皇帝名臣。


    更沒如此細致想過這李陵的投降還能從這些角度深思的。


    屏幕已經畫麵一轉說起了新的故事,…


    [ 兩千年看似很長,實則不過是二十個人首尾相連的一生而已。]


    [ 因此理論上來說,一個長壽的人完全能從宋朝活到明朝,他小時候拜的是趙管家,老了卻拜的是朱皇上。


    這個長壽的人還能從洋務運動活到改革開放,他小時候看著張之洞他們辦洋務運動,老了看鄧公搞改革。


    他還能從東周活到西漢,小時候看秦王統一六朝,老了看漢武帝暴揍匈奴。


    他還能從東漢活到東晉,小時候看漢獻帝禪讓,老了看司馬睿在建康登基。


    他還能將南朝的宋齊梁陳都見證一遍。


    不考慮其他因素的話,他還能與蘇軾和成吉思汗交友,小時候聽蘇東坡被貶吟詩,老了看成吉思汗彎弓射大雕。


    他還既能參加太平天國運動,還能參加辛亥革命,還能參與…一起北伐。


    身體強壯的話確實可以,少年時當長毛,老了幹革命,暮年還能打軍閥,一輩子反清了屬於是。(北洋軍閥其實算政府的延續)。


    他還能前半輩子反明,後半輩子反清。


    這個很多人都可以做到。比如李定國。


    他還能收複彎彎兩次,第一次和鄭成功從荷蘭人那裏收複,第二次還能和施琅一起滅了明鄭。


    他還能經曆七個朝代,晚唐、後梁唐晉漢周、北宋。 ]


    “謔~這是真的嗎?這什麽定律可真神奇,這麽算的話一個人活到八十左右基本就可以經曆好幾次改革了啊。”


    “也不能這麽說,我們壽命可沒有那麽長。”


    “我就是覺得這說的像那之前提到的那句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旁邊的同伴聽到這話噎了一下,打趣道,“這話不是這麽用的,再說了天幕都總結了,叫首尾唿應。”


    評論:


    【 可是一百年都是很長的,看看1924年的中國和2024年的中國,還覺得時間短嗎?滄海桑田呀】


    【but …弘曆見過康熙,也見過道光,前後跨度200年。】


    【是呀,生活在天寶元年的人也不信自己會在安史之亂餓死。】


    【漢初三大老不死:南越武王趙佗,太醫夏無且,北平侯張蒼,這三人還不是真見證了改朝換代…】


    【和蘇軾做朋友還行,等見到成吉思汗的時候漢人可就活不長咯[看]


    ——看點書吧…丘處機,70多歲去西域去勸成吉思汗止殺愛民,名傳千古


    ——而且影視劇裏熟知的全真派,全真教他就是全真七子之一。尹誌平熟悉吧,他徒弟。


    ——他師傅王重陽,活死人墓,熟悉吧。看過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的人都有印象吧,這曆史上真有不是虛構的。


    ——而且這貨還懂的包裝,和張角一樣打造人設,全真教在丘處機手裏可是名聲大噪,三個皇帝都是他粉絲,這含金量懂吧。


    ——而且別以為隻有漢武帝嘉靖李世民之類的迷戀丹藥,熟知的馬上馳騁的成吉思汗聽說丘處機活了三百歲也不能免俗,…


    ———丘處機的長春觀名聲一般在武漢去的人少,但他師傅的哪怕不清楚的人一聽都知道厲害,


    ——他還會寫詩,“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 】


    【關羽死了60多年後,三國才統一,準確來說是 關羽死了三國差不多才剛開始,神奇吧!】


    【 明末南明,流寇變明軍,明軍變清軍,鬥了一輩子。】


    【而從三國活到五胡亂華的人才離譜,從一個亂世活到另外一個亂世[尬笑]】


    【司馬懿的弟弟司馬浮,從董卓進京開始,一直熬到劉協被封為山羊公


    ——哦,不對是西晉代魏


    ——高貴鄉公(鄙視.jpg )】


    【這麽算起來,劉禪其實死的比司馬炎都晚[看][看],拋開功績看年齡,阿鬥還是能活的。】


    【1270年~1370年,一個百歲老者能看見宋元大戰,也能看見明朝一統[捂臉] 確實如此。】


    ……


    唐朝,此時的天寶年間:


    百姓們看著屏幕上的時間算了算,也就10幾年時間。


    有百姓安慰道,“不…這次應該不會了,我聽隔壁攤位的說他表舅的兒子的朋友在朝廷當官,陛下現在可不昏庸沒有享樂。”


    又小聲的看看周圍嘀咕道,“那楊貴妃可沒有入宮,聽說楊家人已經搬出長安了,有天幕在,陛下可是勤奮的很呢。”


    一旁摘菜的大娘搭話,“希望陛下一直這麽清醒,太宗陛下在其他時空可看著我們呢。”又憤憤道,“高宗陛下怎麽就去的那般早,皇位爭奪又加上打仗,長安可不平靜許久了。”


    周圍的人也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曆,長安城肅穆已久,當時不少人都猜測武則天要把皇位傳給女兒或武家呢。


    那段時間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心裏一激靈。


    漢朝時期


    再次遭受周圍同僚眼神視線的張蒼非常熟練的捂住自己的屁股。


    自上次自己美臀出名後,上朝出門的張蒼感覺一切都變了。


    他一出現,就開始指著他屁股討論,更有看不慣自己的同僚讓人模仿天幕上那張卡戴珊女子的樣子來調侃他。


    這次又提到自己,還是關於自己活得久的。


    同時張蒼又有些慶幸自己死的還挺合適,劉邦不追求長生,劉恆更沒有這個問題,他運氣還挺好。


    同時又有些發散思維,自己活得久嗎?


    不就是出生戰國末期,在秦朝擔任禦史,陪著劉邦起義,然後漢朝建立他管理財政事務,之後就從禦史大夫成為丞相了,很難嗎?


    西漢的度量衡和立法也是他弄的,校正了下《九章算術》。


    也就活了104歲而已。


    ……


    [ 近代史也有神奇的人,由於當時的環境複雜,一個人至少需要選擇兩三次自己的道路,更是波瀾壯闊。]


    比如:[ 楊度。]


    [ 1895年,年僅20歲的他一舉考中舉人。


    1898年,戊戌變法拉開帷幕,他投身公車上書,為此時的變革奔走唿號。


    1906年,他積極倡導君主立憲,成為滿清正四品官員。


    1915年,他成為籌安六君子之一,助力袁大頭複辟帝製。


    1922年,他毅然加入,追隨孫 先生的腳步。


    1927年,他又挺身而出,營救李大釗。


    直至1929年,經周 先生批準,加入我方並成為地下成員。


    晚年甚至還和上海灘,青幫大佬杜月笙交往。


    哦,他還有個朋友叫齊白石。 ]


    [ 因此曾有人譏諷他是個投機分子。


    楊度:我不知道哪條路能拯救國家所以我隻能一條又一條地去嚐試。


    他走過了除放棄之外的每一條路,並且就是沒想過當漢 j i a n 。 ]


    [ 從我們上帝視角看去,有人會討論他不安分,到處跑,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在當時的局勢下,在每個岔路口都選擇了正確的道路。


    就憑他1929年選擇加入我方,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沒有堅定的信念和決心那是萬萬成不了的。]


    評論對古人們來說又是一波震撼:


    【看過一句關於他的總結,醫不知症因,唯試遍百藥,雖其術不精,但其心可正。】


    【這位恰恰死在了九一八事變前一天,百度了一下,剛好31年9月17號逝世的。】


    【…18年後,在他成年那天,新中國成立了,他正好可以繼續投身建國大業…,他的一生和經曆都很神奇真的。】


    【每次都是最苦的時候上車,馬上能嚐點甜頭了又跑路,一點福沒享到。】


    【說他沒有堅定的信仰,可他的信仰就是找到對的方法救那個被欺淩的家園。】


    【連黑幫救國都試過了[淚奔]——好家夥,親身參與了整本近現代曆史書。——不止,佛門他都試過了。】


    【真正的合縱連橫大成者。】


    【他是真的救國。誰能救國就跟誰。】


    【最牛的是他的每一條路都能活著出來】


    【吾將上下而求索和嚐百草的真正具象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老祖宗圍觀自己被拉郎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魏你吃香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魏你吃香菜並收藏直播老祖宗圍觀自己被拉郎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