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讓我也模糊唄,真以為是我不想打出去嗎?看看我們三方的對比。


    從謀士士兵到地形,哪有這麽好打。


    後世子孫你們也不能上下嘴皮一碰就天天鼠輩的喊我啊!


    那兩家嗷嗷衝著就向我殺來了,我怎麽抵擋啊請問。


    屏幕上已經換了一個視頻。


    出現得是五幅旗幟。


    大漢帝國。大唐帝國。


    大宋帝國。大明帝國。大清帝國。


    標題:五個朝代,分別代表著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巔峰吧。


    彈幕:《宋?帝國》《大宋改成大元或秦\/隋》《有這麽多錢都賠款,有什麽用》《清朝前期軍事還是能看的》……


    天幕下,被提到的朝代與有榮焉,但看了看評論和彈幕後宋朝和清朝的人就有些尷尬了。


    評論最多的就是:秦漢明唐第一檔。


    宋朝和清朝就毀譽參半,各有各的說法。


    秦隋二朝還是時間太短了不好說。


    而當上麵這5個帝國放在一起的時候,那就有得比頭了,也讓老祖宗們第一次看見了曆史粉戰鬥的樣子。


    彈幕一條接一條,從史書,野史,經濟文化等等還有專門做的對比圖。


    像漢唐明三朝就沒啥吵的,大家都認可。


    所以彈幕也是宋清兩朝的支持者多。


    宋粉:清你記住,和你比,實在是隻能在兩坨裏選一坨,和你比宋朝還是有優勢的。


    清粉:什麽優勢?一直賠款嗎,你們支棱過嗎,說我們韃子,慈禧的,清朝前期可沒有不敢打,來個人就跪。


    宋粉:嗬~誰不知道漢人在清朝活的艱難,滿清還是蟎清,不就害怕漢人再度複辟嗎?韃子的格局(嘲諷·jpg )


    清粉:兩朝皇帝對比我們贏,疆域麵積對比我們贏,徽欽二帝和溥儀對比,還是我們贏。


    宋粉:不要臉,在狗叫什麽?還好意思說,我們可沒有被人從外麵打進來,丟了前麵朝代所有的積蓄。


    清粉:小黑子,沒話說了吧,清朝末年讓你們九妹來,他都能親自跪著把外人領進門,而且就算積蓄那也是其他朝代的,你們宋朝的積蓄有什麽我請問…賠的一窮二白了,還好意思說話。


    宋粉:崖山海戰,就足以讓宋立足於此。十萬軍民包括大臣皇帝都海葬,反正清朝肯定不是正統。


    ………


    兩方已經說出了火氣,勢要分出個第一第二來,彈幕上其他三家已經在說元和隋\/秦代替這兩朝吧。


    老祖宗們:(不敢說話),這兩朝老實說他們也挺不想選的,再看幾眼兩朝粉絲的討論他們都要氣死了。


    宋朝時期:(?o?)\(- -;


    清朝時期:o(^_-)o


    這也讓各朝的人都意識到大一統和武力的重要性,這兩朝自然都有優點,但在缺點更是致命。


    再次被忽略的晉朝和南北朝:(苦笑),好不好的你倒是提兩句也好啊,不聞不問是個什麽意思。對他們時期的皇帝文人政治經濟都不關注。


    真的很想知道史書到底怎麽記載我們的,要不就是籠統的說一句“亂。”怎麽個亂法,誰是明君,讓我們也有個機會嗎不是。


    ……


    [ 因此,有人就說了,我們對大一統這麽有執念,全是來自老祖宗們的“記賬本”,不想挨打那就全統一了,如秦始皇做的那般“額滴,額滴,都是額滴”就不會這麽執著了。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網友們不管,但對祖宗傳下來的“記賬本”那是有著深刻記憶,嗯…也就是史書。 ]


    老祖宗們:(我們嗎?)細說,別是你們理解錯了,要不就是司馬遷記載的哪個朝代出了問題。


    劉徹:(猛地一個坐起),並說道:“司馬遷記錄的也不能全信,他因為遭受腐刑,我覺得多少帶有個人情緒在裏麵。”


    站起身整理了下衣袖,評論道,“他可不看好我和秦始皇這行為呢,哼!說我倆都是暴君,桀驁不馴的很呢。”


    說完又想起司馬遷記載的武帝本紀,真是沒一句好話,也就他大度不計較。


    司馬遷:宮刑,為什麽!!我司馬家世代史官,自己卻橫遭禍事,身軀已殘,但他依然會紀事錄實,無愧於心。


    [ 有網友整理了國內外史書的對比,疑惑道:咱媽武力值這麽高,會不會是因為咱們寫曆史書的方式不一樣。


    外國寫曆史怎麽光榮怎麽寫,放史書上你打勝仗有啥記的,但當你被打了,你不得記住再打迴去嗎? ]


    [ 上下五千年曆史,有四千八百年擠在兩本書裏,但從ya 片戰爭被欺負那200年開始,整整寫了兩大本,打仗贏了一筆帶過,好多著名戰役都沒提,但打仗輸了那是一字一句深怕少幾個字後人不在意。]


    [ 總結就是:挨了這麽多打,誰幹的,怎麽幹的,為啥幹的,幹了之後怎麽了,賠了多少,死了多少,簽了多少合約,記得那是清清楚楚。]


    [ 想想誰讀書的時候沒被曆史書上近代史的時間線支配過,秦始皇統一也就幾行字,但近代史讓不少學生都背的頭腦暈乎乎。]


    [ 像張遼打得勝仗不少,但一想大家除了調侃基本沒怎麽記。


    但孫權就因為這到現在都被記住,這何嚐不是我們替孫權記的“錯題本”呢。


    而霍去病英勇無畏,從河北一路打到貝加爾湖大敗匈奴,封狼居胥四個字就概括了。。]


    ……。


    孫權:(難受不嘻嘻)拳頭硬了,放過我吧,真的,我難道就沒有優點嗎?都多少年了你們還記著我這事呢。。


    張遼:(挺胸傲嬌臉)那咋了?張八百咋了?


    而越聽越認同的其他朝代的人也是連連點頭。


    “那可不,前麵宋清兩朝吵還不是就是史書記載詳細以至於讓後生們總耿耿於懷。”


    “這麽一說我也覺得,朝廷傳出勝利的消息總是很快,失敗的戰爭各種小道消息不斷,不找迴場子大家都寢食難安。”


    “………”


    天幕上突然一個煙花炸開,解釋說是一個加深記憶的小劇場。


    小劇場一:【華人:我們5000年曆史中,有200年受盡了屈辱


    外國人:那剩下的4800年呢?


    華人:咱先不管那4800年,先說這200年。


    外國人:我想聽聽那4800年,


    華人:哥屋恩 】


    小劇場二:【一兩百年後的課堂上,老師用虛擬星際地圖講述著祖先們在地球上遭受的屈辱。


    孩子們個個聽的淚流麵滿的。


    問:那我們的那些敵人呢?


    老師:他們已經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裏,說著差點心梗過去。 】


    小劇場三:【自古文武官就有矛盾。


    武官打了勝仗,文官看不慣,寥寥數筆,簡而言之。


    武官打了敗仗,文官高興,濃墨重彩,娓娓道來。


    文官:朝廷撥給那麽多軍費,打贏不是應該的麽?否則要這群莽夫幹啥,隨便記錄一下吧。[摳鼻]


    打輸了。文官:這麽多錢扔水裏還聽個響呢,養那麽多兵,兵甲糧草耗費那麽多,看我不寫文章罵死他[發怒]】


    【 贏了:略


    輸了:


    背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內外因素


    失敗原因: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內外因素


    根本原因,導火索


    經驗教訓及意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內外因素… 】


    老祖宗們:總結我們來說就是,從小到大就沒受過這等委屈,必須好好記下來。


    評論:


    【咱們至今仍不知道秦王統一六國的完整過程,但咱們知道他統一六國之後沒幾年就噶了,兒子胡亥直接看不住家直接滅國了。】


    【怪不得我總記得別人對我的壞,不記別人對我的好,我尋思我賤呢,原來是隨根呀。。】


    【我們是會反思的,看看曆史教材的厚度就知道了。五千年的輝煌一筆帶過,兩百年的屈辱寫了又寫。】


    【我的錢可以作為軍費,但絕不能是賠款。】


    古人們:沒錯,是這個理。以和為貴的前提是打服了才能這麽做,不然難道等別人打一巴掌還舔著個臉笑嗎?


    [ 像樓蘭更是被大家熟知,記憶深刻,那句“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截殺了漢史,因此就算樓蘭已經滅亡幾百年也要被拿出來繼續鞭策。 ]


    有人納悶疑惑著開口,“樓蘭?這小國現在還被記著呢,不是滅了嗎?”


    同伴:“不是我們滅了,我們還沒還手呢,他們就嘎了,可能是這樣才被記著吧。”


    評論更是提醒了一波。


    【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


    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李白


    擬膾樓蘭肉,蓄怒時未揚。——孟郊


    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辛棄疾


    先帝恩深能養士,請纓誰為係樓蘭。——何景明


    …… 】


    【樓蘭:好好好,我早都死了,而你們從漢朝到明朝一千多年還一直想著斬我。】


    【以前我以為樓蘭很強,比突厥,匈奴還強,不然那些詩人的詩句裏怎麽都在表達要幹樓蘭,現在也是,不少影視劇裏樓蘭都是反派角色…】


    【 知道樓蘭為啥出名不,因為隻要是描寫塞外的沙場打仗的都得拉它出來拉踩一遍,


    為啥拉踩它,因為他幹掉了咱們一個使臣,但是咱們大軍還沒到地方幹它,它沒了,就因為這個,被咱們罵了幾千年。 】


    【幾千年了,樓蘭還讓人嚼舌根呢[微笑]】


    【說個最近的…幸虧抗擊疫情疫三年我們贏了一筆帶過,要不然咱們後代又得罵我們了,搞不好的話,後代的曆史書上又是上下兩冊……】


    [ 現在大家調侃的族譜單開一頁放在曆史上還真有典故,正是節度使。]


    [ 節度使要做的就是專門跑別國,瘋狂作死隻求一死,調戲太後殺權臣要王下跪,目的就是讓對方殺死自己讓我方師出有名。]


    [ 朱棣當年找理由出征漠北,差點把史書翻爛,才終於看到劉邦的白馬之圍,立誌為我大漢民族報仇。


    著名的班超出使西域,直接把和他一起訪問的匈奴嘎了,然後讓國王跟他混。]


    [ 傅介子更猛,和樓蘭王吃飯不高興了,直接把樓蘭王砍了。]


    [ 而漢使更是囂張,漢朝使者的行事風格:


    出兵緣由:他甚至不願意殺了自己的皇帝父親把他媽放我床上。]


    [ 讀蘇武牧羊的典故時大家看到的是堅貞不屈,冰天雪地裏堅守19年,真偉大。]


    [ 實際上:蘇武去匈奴後故意搞起匈奴內亂,策反了單於的兄弟和母親,讓他們跟自己迴大漢,甚至還想綁著單於一起去。


    無奈的單於隻好殺了一批又一批,但對於蘇武卻無可奈何,隻能讓他去放羊,還安排了老婆讓他在這裏娶妻生子。 ]


    評論:


    【哈?課本上的那個圖片我以為蘇武天天在塞外吃沙子,跟綿羊擠在一起睡覺,過得饑寒交迫,沒想到是他在那邊還娶老婆生孩子,簡直顛覆我的想象】


    【大漢境內不知道多少盼著蘇武死了。哥快殉國吧,弟兄們都在邊境線等好幾年了。】


    【史書記載: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我學了二十多年了…】


    【好家夥小時候還心疼蘇武孤苦伶仃在那邊受盡屈辱,結果這老小子玩策反這一套[捂臉]】


    【活著迴來就封侯,死了三代蒙我福音青史留名。】


    【漢武帝:哎呀,到底要怎樣才能有理由打他們呢,。?


    漢朝使者:,玩南越的太後,搶匈奴的老媽,砍朝鮮的王子,斬樓蘭的國王。】


    【 蘇武抹脖子最慌的不是跟著的人,最慌的是大單於


    就那種醫療條件愣是給救迴來了[捂臉]可以見得他們多慌了。】


    【 要麽聽漢使歸附,要麽殺漢使等著被滅,但是漢使不打算活著啊】


    【李陵去勸蘇武的時候,對他說了蘇武一家人的現狀,大哥弟弟都死了,母親也死了,妻子改嫁,妹妹不知道生死,就這樣都不投降……】


    【 張騫,蘇武,疏勒十三勇士,安西白發唐軍,漢唐時的中國人,活的多麽暢快,可為什麽宋之後,越來越憋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老祖宗圍觀自己被拉郎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魏你吃香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魏你吃香菜並收藏直播老祖宗圍觀自己被拉郎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