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話純屬忽必烈的“吹牛大法”。
長安之戰與他其實毫無關係,他根本沒有參與,更別說與楊過合謀。但忽必烈深知,蒙古人隻崇拜強者,想要讓蒙哥和阿裏不哥相信他並跟隨他,便必須拿出“強者”的姿態。
果然,這一番話讓帳內的氣氛驟然變化。
蒙哥聽到忽必烈居然能與這樣一位能全殲蒙古精銳的將領合作,心中頓時掀起驚濤駭浪。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戰士,他深知這種戰果在草原上意味著什麽。
他們托雷一脈的所有戰鬥力現在加在一起,也沒有一萬精騎的一半。
闊出的精銳部隊,戰鬥力在蒙古都是無人可敵的,經常是他們想搶哪個部落,就搶哪個部落,不僅搶糧食,還經常從別人男人的床上直接抓走對方的老婆,就是這樣一隻在蒙古境內橫掃一切的精銳,現在居然被忽必和漢人將領,全部斬殺。
蒙哥的眼裏浮現出震驚和複雜的情緒:“四弟,這……此事當真?”
忽必烈見蒙哥眼中已經有了明顯的動搖,繼續加大施壓,語氣更加篤定:“當然。他叫楊過,雖是宋人,卻是我的兄弟,更是我的老鄉。我與他早有默契,此人並非隻為宋庭謀劃,他有更大的野心。他答應,隻要我們幫他完成一些事,他會助我們融入漢人的生活,不僅能保我們安居,享受漢人的生存資源,還會助我們將來統一蒙古,成為草原上唯一的汗!”
蒙哥聽到這裏,忍不住問道:“他真的會幫我們統一蒙古?宋人能信任嗎?”
顯然這話讓蒙哥動搖了,畢竟大蒙古至今也隻有成吉思汗做到的大統一,在他死後,蒙古各個部落之間開始分崩離析,又變成了混亂的狀態。
忽必烈微微一笑,眼神中透著深沉的算計:“大哥,楊過為何與我合作?因為他懂得‘利益’二字。他雖是宋人,但他看得更遠,他知道,宋庭若想真正強盛,就必須有像我們這樣的盟友。草原不安定,他也無法放手去重整中原。助我們統一蒙古,是為了他自己的穩定。”
蒙哥陷入了思索,但仍有些猶豫。
忽必烈見此又加碼到:“大哥,我其實對蒙古大汗並沒有興趣,我是覺得蒙古人這種生活太窮了,漢人那裏可是什麽都有,冬天有溫暖的床榻,有著吃不完的鹽巴和豐富的糧食,蒙古有什麽。我是一天都不想待在這了,等去了宋人的地方,我就不迴來了,你若願意迴來,這蒙古大汗自然由你來做。”
蒙哥聽到這裏,目光中露出了複雜的情緒。他深知忽必烈說得有道理:草原上窩闊台一脈的混亂已經讓他們再無前路,而若真的能借助宋庭之力,統一草原,未嚐不是一條活路。
但他仍有疑慮:“可是,草原上的部落都是以武力為尊,就算我們得了宋人的支持,又怎麽能讓那些部落心服?難道靠漢人去征服蒙古嗎?”
忽必烈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大哥,這你就看輕了我們自己。我們不是要靠漢人征服蒙古,而是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
宋庭的支持,給的不是兵馬,是時間和資源。隻要我們有足夠的糧草、鐵器,甚至軍中需要的工匠,我們便能自己打造出一個強大的部族。到那時,誰敢不服?”
他繼續補充道:“再者,楊過早就明白這一點,他不會讓我們依附於宋人,而是給我們足夠的獨立性。我們既是合作關係,也是相互倚靠。他想要一個穩定的北方,我們想要一個統一的草原,各取所需。”
一旁的阿裏不哥聽得一頭霧水,臉上的怒意卻未完全消退。他冷哼一聲:“四哥,說得好聽,若是楊過真的這麽厲害,那他怎麽不直接滅了我們蒙古,反倒要靠你這‘兄弟’?我看你是太信那些漢人的鬼話了!”
忽必烈聞言,不怒反笑:“七弟,你說得沒錯,他確實不可能滅掉整個蒙古。這正是我們合作的基礎。楊過雖強,但他隻有一支精銳的軍隊,他無法全麵進攻草原,更無法一次性平定整個中原。他需要我們,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有力的盟友。”
他目光炯炯地盯著阿裏不哥,語氣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草原上隻能靠我們自己打出一片天。可我們缺少的是什麽?資源、糧草、鐵器、工匠!這些,草原上都沒有!宋庭卻有!隻要我們能從他們手中獲取這些,就可以重整我們的力量。到那時,你還怕那些部落不服嗎?”
然而,阿裏不哥仍顯得憤憤不平。他咬牙說道:“可是,我們這樣投靠漢人,草原上的人會怎麽看我們?難道以後我們的後代,都要被人罵作叛徒?”
忽必烈目光一冷,語氣中透著一絲不屑:“七弟,你錯了。草原上的人不會罵我們叛徒,他們隻會敬畏勝利者。我們若能統一草原,誰敢說我們是叛徒?曆史隻記得勝者,而不是失敗者!”
忽必烈的話擲地有聲,讓阿裏不哥一時語塞。他憤然低下頭,沉默不語。
蒙哥沉默良久,終於點了點頭:“四弟,你的計劃雖冒險,但卻是目前唯一的出路。我同意與你走這一步。但有一點,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保持足夠的力量,絕不能完全依賴宋庭,否則我們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忽必烈欣慰地點頭:“大哥,你的顧慮正是我一直提醒自己的。無論我們與宋庭合作多久,草原人的骨氣不能丟,蒙古的鐵騎,永遠是我們的底氣。”
夜深人靜,蒙哥和阿裏不哥離開後,忽必烈陷入了深思。
他知道,說服兩位兄弟隻是第一步,接下來的每一步行動都必須精準無誤。
他拿起桌上的玉石,摩挲片刻,然後轉頭對身旁的華箏說道:“華箏,這一次,我們將賭上一切。隻要成了,我們便是提前統一中國的大功臣。”
華箏眼中透著複雜的情緒:“可是,你真的相信楊過會幫你?而不是在利用你?”
忽必烈沉聲答道:“不會,因為他是郭靖的侄子,而且與我一樣,他也是穿越者。”
長安之戰與他其實毫無關係,他根本沒有參與,更別說與楊過合謀。但忽必烈深知,蒙古人隻崇拜強者,想要讓蒙哥和阿裏不哥相信他並跟隨他,便必須拿出“強者”的姿態。
果然,這一番話讓帳內的氣氛驟然變化。
蒙哥聽到忽必烈居然能與這樣一位能全殲蒙古精銳的將領合作,心中頓時掀起驚濤駭浪。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戰士,他深知這種戰果在草原上意味著什麽。
他們托雷一脈的所有戰鬥力現在加在一起,也沒有一萬精騎的一半。
闊出的精銳部隊,戰鬥力在蒙古都是無人可敵的,經常是他們想搶哪個部落,就搶哪個部落,不僅搶糧食,還經常從別人男人的床上直接抓走對方的老婆,就是這樣一隻在蒙古境內橫掃一切的精銳,現在居然被忽必和漢人將領,全部斬殺。
蒙哥的眼裏浮現出震驚和複雜的情緒:“四弟,這……此事當真?”
忽必烈見蒙哥眼中已經有了明顯的動搖,繼續加大施壓,語氣更加篤定:“當然。他叫楊過,雖是宋人,卻是我的兄弟,更是我的老鄉。我與他早有默契,此人並非隻為宋庭謀劃,他有更大的野心。他答應,隻要我們幫他完成一些事,他會助我們融入漢人的生活,不僅能保我們安居,享受漢人的生存資源,還會助我們將來統一蒙古,成為草原上唯一的汗!”
蒙哥聽到這裏,忍不住問道:“他真的會幫我們統一蒙古?宋人能信任嗎?”
顯然這話讓蒙哥動搖了,畢竟大蒙古至今也隻有成吉思汗做到的大統一,在他死後,蒙古各個部落之間開始分崩離析,又變成了混亂的狀態。
忽必烈微微一笑,眼神中透著深沉的算計:“大哥,楊過為何與我合作?因為他懂得‘利益’二字。他雖是宋人,但他看得更遠,他知道,宋庭若想真正強盛,就必須有像我們這樣的盟友。草原不安定,他也無法放手去重整中原。助我們統一蒙古,是為了他自己的穩定。”
蒙哥陷入了思索,但仍有些猶豫。
忽必烈見此又加碼到:“大哥,我其實對蒙古大汗並沒有興趣,我是覺得蒙古人這種生活太窮了,漢人那裏可是什麽都有,冬天有溫暖的床榻,有著吃不完的鹽巴和豐富的糧食,蒙古有什麽。我是一天都不想待在這了,等去了宋人的地方,我就不迴來了,你若願意迴來,這蒙古大汗自然由你來做。”
蒙哥聽到這裏,目光中露出了複雜的情緒。他深知忽必烈說得有道理:草原上窩闊台一脈的混亂已經讓他們再無前路,而若真的能借助宋庭之力,統一草原,未嚐不是一條活路。
但他仍有疑慮:“可是,草原上的部落都是以武力為尊,就算我們得了宋人的支持,又怎麽能讓那些部落心服?難道靠漢人去征服蒙古嗎?”
忽必烈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大哥,這你就看輕了我們自己。我們不是要靠漢人征服蒙古,而是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
宋庭的支持,給的不是兵馬,是時間和資源。隻要我們有足夠的糧草、鐵器,甚至軍中需要的工匠,我們便能自己打造出一個強大的部族。到那時,誰敢不服?”
他繼續補充道:“再者,楊過早就明白這一點,他不會讓我們依附於宋人,而是給我們足夠的獨立性。我們既是合作關係,也是相互倚靠。他想要一個穩定的北方,我們想要一個統一的草原,各取所需。”
一旁的阿裏不哥聽得一頭霧水,臉上的怒意卻未完全消退。他冷哼一聲:“四哥,說得好聽,若是楊過真的這麽厲害,那他怎麽不直接滅了我們蒙古,反倒要靠你這‘兄弟’?我看你是太信那些漢人的鬼話了!”
忽必烈聞言,不怒反笑:“七弟,你說得沒錯,他確實不可能滅掉整個蒙古。這正是我們合作的基礎。楊過雖強,但他隻有一支精銳的軍隊,他無法全麵進攻草原,更無法一次性平定整個中原。他需要我們,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有力的盟友。”
他目光炯炯地盯著阿裏不哥,語氣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草原上隻能靠我們自己打出一片天。可我們缺少的是什麽?資源、糧草、鐵器、工匠!這些,草原上都沒有!宋庭卻有!隻要我們能從他們手中獲取這些,就可以重整我們的力量。到那時,你還怕那些部落不服嗎?”
然而,阿裏不哥仍顯得憤憤不平。他咬牙說道:“可是,我們這樣投靠漢人,草原上的人會怎麽看我們?難道以後我們的後代,都要被人罵作叛徒?”
忽必烈目光一冷,語氣中透著一絲不屑:“七弟,你錯了。草原上的人不會罵我們叛徒,他們隻會敬畏勝利者。我們若能統一草原,誰敢說我們是叛徒?曆史隻記得勝者,而不是失敗者!”
忽必烈的話擲地有聲,讓阿裏不哥一時語塞。他憤然低下頭,沉默不語。
蒙哥沉默良久,終於點了點頭:“四弟,你的計劃雖冒險,但卻是目前唯一的出路。我同意與你走這一步。但有一點,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保持足夠的力量,絕不能完全依賴宋庭,否則我們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忽必烈欣慰地點頭:“大哥,你的顧慮正是我一直提醒自己的。無論我們與宋庭合作多久,草原人的骨氣不能丟,蒙古的鐵騎,永遠是我們的底氣。”
夜深人靜,蒙哥和阿裏不哥離開後,忽必烈陷入了深思。
他知道,說服兩位兄弟隻是第一步,接下來的每一步行動都必須精準無誤。
他拿起桌上的玉石,摩挲片刻,然後轉頭對身旁的華箏說道:“華箏,這一次,我們將賭上一切。隻要成了,我們便是提前統一中國的大功臣。”
華箏眼中透著複雜的情緒:“可是,你真的相信楊過會幫你?而不是在利用你?”
忽必烈沉聲答道:“不會,因為他是郭靖的侄子,而且與我一樣,他也是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