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暖烘烘的陽光剛爬上窗台,就瞧見李小白家的院子裏熱鬧起來。李小白身著一襲寬鬆的棉麻家居服,手裏握著一把大掃帚,正哼著小曲兒,準備開始一天的忙碌。


    “爹,您這一大早又在忙活啥呢?” 李逍遙揉著惺忪睡眼,從屋裏走出來,頭發還亂蓬蓬的,活像個小獅子。


    李小白笑著放下掃帚,說道:“逍遙啊,今兒個大年初四,可是個重要日子,咱得把這屋子好好打掃打掃,送走窮神,迎來好運呐!”


    李逍遙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好奇地問道:“爹,這送走窮神是咋迴事呀?我隻知道過年要貼春聯、放鞭炮,這初四還有這麽多講究呢?”


    李小白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拉著他坐在院子裏的石凳上,耐心地解釋道:“初一到初三,很多地方都不讓掃地,怕掃走了財運。可到了初四,就該把這幾天積攢的灰塵和舊物都清理出去,寓意把窮神也一塊兒送走,新的一年才能好運連連,財源廣進呐。”


    李逍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追問:“那除了打掃衛生,初四還有別的習俗嗎?”


    李小白興致勃勃地講起來:“當然有啦!首先,這灶神你知道吧?小年的時候,灶神就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咱這一家人一年的善惡功過,到了正月初四,就得把灶神接迴家。咱得備好三牲、水果、酒菜這些貢品,再點上香,放放鞭炮,恭恭敬敬地把灶神請迴來,這樣就能祈求家庭和睦,幸福安康咯。”


    “哇,原來灶神還有這麽大的作用呢!” 李逍遙驚歎道,“那接灶神為啥是在初四,而不是別的日子呀?”


    李小白笑了笑,說道:“這就有講究啦,有句話叫‘送神早,接神遲’,送神一般一大清早就開始,接神放在下午也不遲。這是因為人們覺得,送神要早點,讓他趕緊去天庭匯報;接神晚點,表達咱對神靈的敬重,盼著他能在天庭多說好話,庇佑咱們。”


    李逍遙聽得津津有味,又纏著李小白問:“爹,還有別的習俗嗎?我還想聽!”


    李小白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接著說:“還有接五路財神呢!這可是商家最看重的事兒了。大年初四晚上,商家們會舉行接五路財神的儀式。這五路財神,分別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象征著財源廣布。到時候,他們會設置神壇,擺上三牲、水果、酒茶,再帶著香燭,分別到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那場麵,可熱鬧了!”


    李逍遙眼睛瞪得大大的,興奮地說:“那要是把五路財神都接迴家,豈不是能發大財啦?”


    李小白笑著摸了摸他的頭,說:“這是人們的美好願望嘛!大家都盼著新的一年財源廣進,生意興隆。不過,光靠接財神可不行,還得靠自己努力奮鬥呢!”


    李逍遙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問:“爹,那吃的方麵有啥講究嗎?”


    李小白來了興致,說道:“當然有!有些地方啊,會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做成大雜燴,這叫‘吃折籮’。這習俗一方麵是珍惜食物,避免浪費,另一方麵也寓意著勤儉節約,祈願新的一年五穀豐登,生活富裕。”


    李逍遙皺了皺眉頭,說:“把剩菜混在一起吃,好吃嗎?”


    李小白哈哈大笑,說:“可別小瞧了這折籮,雖然是剩菜,但各種食材的味道融合在一起,說不定別有一番風味呢!而且,這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美德,咱們可不能忘。”


    李逍遙想了想,又問:“那除了吃折籮,還有別的特別的吃食嗎?”


    李小白迴答道:“在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會吃粉條,寓意健康長壽、生活順遂;北方地區呢,通常會吃烙餅卷雞蛋,象征團團圓圓、家庭和睦。還有些地方會吃魚,寓意年年有餘、富貴有餘。”


    李逍遙聽了,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說:“聽起來都好有意思啊!爹,咱今天吃啥呀?”


    李小白笑著說:“咱今兒個就南北結合,做個烙餅,再煮點粉條,一家人團團圓圓,健健康康地過年!”


    李逍遙高興地拍手叫好。這時,李小白突然想起自己昨晚寫的那首《水調歌頭·初四年俗》,便對李逍遙說:“逍遙,爹昨晚寫了首詞,是關於初四習俗的,你想不想聽聽?”


    李逍遙眼睛一亮,連忙說:“想啊,爹,您快念給我聽聽!”


    李小白清了清嗓子,緩緩念道:


    臘月送神早,初四接神忙。三牲鮮果齊備,煙火繞華堂。鞭炮聲聲鳴響,祈願家和福旺,喜氣滿軒窗。灶王歸凡處,護佑韻悠長。


    迎財神,五路訪,夢生光。香燭引路,祈盼財茂業昭彰。舊物塵灰皆掃,寓意窮神離了,好運正開場。南粉北炊餅,同賀歲安康。


    李逍遙聽完,忍不住誇讚道:“爹,您寫得太好了!把初四的習俗都寫進去了,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真厲害!”


    李小白笑著說:“這都是咱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爹隻是把這些習俗用詩詞的形式記錄下來。你看,這‘臘月送神早,初四接神忙’,一下子就點明了時間和主要習俗。”


    李逍遙認真地點點頭,說:“我明白了,就像我背的那些古詩一樣,都是在描寫生活中的事兒,不過您這是寫咱們現在的生活,更有意思!”


    李小白接著說:“再看這‘三牲鮮果齊備,煙火繞華堂’,是不是一下子就把接神時的莊重和熱鬧場麵描繪出來了?”


    李逍遙閉上眼睛,想象著那個畫麵,說:“嗯,我好像看到了香煙嫋嫋,人們虔誠地祭拜的樣子。”


    李小白又說:“還有‘鞭炮聲聲鳴響,祈願家和福旺,喜氣滿軒窗’,鞭炮聲是春節的標誌,人們聽著鞭炮聲,心裏都盼著家庭和睦、福氣興旺,這喜氣都從窗戶裏溢出來了。”


    李逍遙笑著說:“我每次聽到鞭炮聲,也覺得特別開心,感覺過年的氛圍一下子就濃了。”


    李小白繼續講解:“‘灶王歸凡處,護佑韻悠長’,灶王爺迴到凡間,人們相信他會一直護佑著咱們,這護佑的寓意就像一首悠長的曲子,承載著大家對生活長久的期盼。”


    李逍遙說:“原來這簡單的幾個字裏,還有這麽深的含義呢!”


    李小白又指著詞說:“‘迎財神,五路訪,夢生光’,大家都盼著從各個方向迎來財富,這對財富的追求就像夢想閃耀光芒一樣。”


    李逍遙眼睛亮晶晶的,說:“我以後也要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李小白欣慰地笑了笑,接著說:“‘香燭引路,祈盼財茂業昭彰’,人們點燃香燭,希望能把財神引到家裏,盼著新的一年財富廣進、事業有成。”


    李逍遙若有所思地說:“這就像我們學習一樣,得有目標,還得努力去實現。”


    李小白點點頭,說:“你說得對!再看這‘舊物塵灰皆掃,寓意窮神離了,好運正開場’,這就是咱們早上說的打掃衛生的寓意,把舊的不好的東西都掃出去,新的好運就來了。”


    李逍遙說:“我記住了,以後每年初四我都要好好打掃衛生!”


    最後,李小白說:“‘南粉北炊餅,同賀歲安康’,不管是南方的米粉,還是北方的炊餅,都代表著大家對新年健康平安的祝願,這是全中國人民共同的心願。”


    李逍遙感慨地說:“原來過年的習俗裏藏著這麽多的文化和祝福,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把這些習俗都傳承下去!”


    李小白看著兒子,眼中滿是欣慰,說:“好啊,等你長大了,也要把這些習俗和文化講給你的孩子們聽,讓咱們的傳統一直延續下去。”


    父子倆你一言我一語,在這大年初四的暖陽下,不僅深入探討了詩詞,更在交流中加深了對傳統習俗的理解和熱愛。時光緩緩流淌,院子裏彌漫著溫馨與歡樂,那是新年獨有的味道,也是文化傳承的溫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魂落魄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哥YYD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哥YYDS並收藏詩魂落魄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