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再品〈天道〉》


    再翻天道思蔓延,救世濟民引波瀾。


    無道之徒身如蟻,求道之人誌猶磐。


    遵道之旅多崎坎,叛道之途絕善緣。


    修道欲尋詩意醉,悟道方覺自嘲閑。


    得道才知心光燦,出道仍歎孤影還。


    人生百味書中現,世態千般筆下談。


    遙遠救星今何在,自強不息破迷巒。


    天道輪迴終有果,道亦有道莫言難。


    立冬的寒意,隨著夜幕的降臨愈發濃重。李小白在屋內,暖黃的燈光灑在他的書桌上,他剛剛遛狗歸來,卻仍沉浸在《遙遠的救世主》所帶來的震撼之中。這部被改編成《天道》劇的作品,此為第二次品讀,所剩幾頁一氣看完,它就像一把鑰匙,再次開啟了他靈魂深處那扇思考之門。


    他坐在書桌前,迴想起書中的每一個人物,他們的命運如同繁星,在他的腦海中閃爍。劉冰,那個無道之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最終雖死,卻如螻蟻般輕賤,在欲望的旋渦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李小白不禁喟歎:“人若失道,便如行屍走肉,雖生猶死,劉冰之悲,在於其心被無明所蔽,不知正道為何物。”


    而馮世傑,那是個求道之人。他心懷小誌,卻堅如磐石。在複雜的局勢中,他努力為自己和鄉親們尋求一條出路。李小白暗自讚許:“馮世傑之可貴,在於其有求道之心,雖能力有限,卻如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勢。其誌如鬆,任他風吹雨打,仍努力向上,此乃求道者之楷模。”


    歐陽雪,她是遵道的典範。從始至終,她堅守自己的原則,在商海的波濤中穩如泰山。她的遵道之旅並非一帆風順,充滿了崎坎,但她從未放棄。李小白心想:“歐陽雪之遵道,是一種對生活的敬畏,對人性的尊重。她不被世俗的利益所誘惑,沿著自己認定的道路前行,實乃難能可貴。”


    林雨峰,那個曾經輝煌的人物,卻因叛道而走上了絕路。他的驕傲和自負蒙蔽了他的雙眼,讓他在麵對挫折時選擇了錯誤的方式。李小白搖頭歎息:“林雨峰之敗,敗於叛道。他本可有更好的結局,卻因一念之差,與善緣漸行漸遠,最終不得善終,令人唏噓。”


    肖亞文,她在修道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她聰明、機智,懂得在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局勢中尋找機會。她的修道之路就像一場詩意的旅行,雖有艱辛,卻能在其中沉醉。李小白微微點頭:“肖亞文之修道,是一種自我提升的過程。她在困境中不斷磨礪自己,如寶劍鋒從磨礪出,終能在迷霧中看到曙光,實乃智慧之人。”


    韓楚風,作為悟道之人,他總是成竹在胸。他深諳世事,懂得在人生的棋局中落子無悔。他的每一個決策都彰顯著他對道的深刻理解。李小白讚歎道:“韓楚風之悟道,是一種超脫的境界。他能洞察事物的本質,不為表象所迷惑,在世俗的紛爭中保持清醒,真乃人中龍鳳。”


    芮小丹,她是得道之人,此心光明。她的純粹、她對正義的執著追求,讓她的靈魂如同一盞明燈。李小白眼中閃著光芒:“芮小丹之得道,是一種天性的使然。她的心中沒有雜質,為了自己的信念可以不惜一切。她就像黑暗中的天使,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世界,令人敬仰。”


    還有丁元英,那個孤獨的出道者。他對世界有著獨特的見解,卻無人能真正理解他。他的思想超越了常人,卻也讓他在這塵世中孤獨一生。李小白沉思著:“丁元英之孤獨,是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寂寞。他站在思想的巔峰,俯瞰眾生,卻找不到同行之人,此乃大苦,亦為大幸。”


    這些人物在李小白的心中交織,他拿起筆,心中湧動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他要把這些感悟寫下來,於是《七律·再品〈天道〉》在他的筆下緩緩流淌:


    “再翻天道思蔓延,救世濟民引波瀾。”他迴憶起書中丁元英所策劃的一係列事件,那看似無情卻又充滿智慧的布局,在商業與人性的戰場上掀起了驚濤駭浪,一切都是為了一個遙遠的目標——救世濟民。這其中蘊含的深意,如同深邃的海洋,讓他不斷地探索和思考。


    “無道之徒身如蟻,求道之人誌猶磐。”劉冰的形象再次浮現在他眼前,那渺小而又可悲的身影,與馮世傑堅定的誌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被欲望驅使,如同螻蟻般在世間爬行;一個心懷理想,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誌向都如磐石般不可動搖。


    “遵道之旅多崎坎,叛道之途絕善緣。”歐陽雪和林雨峰的命運就像兩條不同的道路,一條布滿荊棘卻通往光明,一條看似平坦卻最終陷入黑暗。遵道者在崎坎中堅守,而叛道者則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與善緣絕緣。


    “修道欲尋詩意醉,悟道方覺自嘲閑。”肖亞文在自己的修道之路上,不斷地追求更高的境界,就像在尋找一種詩意的生活,在這過程中沉醉。而韓楚風的悟道,則讓他能以一種自嘲的心態看待世間的紛爭,顯得從容而淡定。


    “得道才知心光燦,出道仍歎孤影還。”芮小丹那如光般的靈魂,讓李小白感受到了得道者內心的光明。而丁元英,即使有著超凡的智慧,卻依然在孤獨中徘徊,他的出道是一種對世界的超越,卻也伴隨著無人理解的孤獨。


    “人生百味書中現,世態千般筆下談。”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映照出人生的各種滋味,也讓他能夠通過筆端,談論這世間的千般世態。每一個人物都是一種人生的寫照,每一個情節都是人性的考驗。


    “遙遠救星今何在,自強不息破迷巒。”李小白思考著,書中所描繪的那個遙遠的救世主,或許並不存在於某個具體的人或事物中,而是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隻要我們自強不息,就能突破生活中的重重迷霧,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之路。


    “天道輪迴終有果,道亦有道莫言難。”他深知,天道有常,因果循環,世間萬物都在道的法則下運行。隻要我們遵循正道,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應輕言放棄。


    李小白寫完這首詩,長舒了一口氣。他感覺自己的靈魂仿佛經曆了一場洗禮,那些曾經模糊的觀念變得清晰起來。他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夜色。燈火闌珊處,人們都在各自的生活中忙碌著,就像書中的人物一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有的人找到了道,有的人還在迷茫。


    隨著對《天道》的深入思考和分享,李小白發現自己的生活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他在麵對困難和選擇時,更加從容淡定。他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就像書中的人物一樣,在複雜的局勢中尋找那一絲生機。


    在工作中,他遇到了一個棘手的項目。團隊成員們各執一詞,意見分歧很大。李小白想起了《天道》中的情節,他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想法,就像書中的人物都在為自己的目標而行動一樣。他沒有強行統一大家的意見,而是引導大家從項目的整體目標出發,分析各種方案的利弊。他說:“我們就像在走一條崎坎的遵道之旅,雖然有困難,但隻要我們堅守目標,就一定能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最終,團隊成功地完成了項目,李小白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和尊重。


    在生活中,他也遇到了一些人際關係的問題。有人為了私利而在背後說他的壞話,試圖破壞他的聲譽。李小白起初有些氣憤,但他很快冷靜下來。他想到了林雨峰的叛道,他明白,如果自己被憤怒衝昏了頭腦,去與對方計較,那自己就會陷入和林雨峰一樣的困境。他選擇了保持自己的原則,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說:“我不能因為他人的叛道而讓自己也偏離正道,我要像歐陽雪一樣,堅守自己的本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小白對《天道》的感悟越來越深,他的生活也變得更加充實和有意義。他知道,這本書就像一位無聲的導師,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地給予他指引。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讀到這本書,從中獲得啟示,找到自己的道。


    李小白深知,人生就像一場對道的追尋,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要堅持走下去。就像書中所傳達的那樣,遙遠的救星或許就是我們自己,隻要我們自強不息,就能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魂落魄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哥YYD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哥YYDS並收藏詩魂落魄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