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昀將自己在郡學裏向同窗打聽到的消息一五一十講給了雲霧聽。
“城南有間名喚‘羅繡’的繡坊,他們每月都會請一位定居此地的江南老繡娘來給學徒們授課講學。那位老繡娘正是來自蘇州郡的蘇繡繡娘,姓公孫。”
這是些消息都是奚昀從他們古道熱腸的班長畢嘉口中得知的,見多識廣的齊鴻之聽到後還補充了一句至關重要的話:這位公孫大娘師從江南蘇繡世家的第十一代傳人——沈芍女士。
沈芍年少成名,孔穎達疏,冰雪聰慧,一身才氣可比肩文雅之士,她出身刺繡世家,桃李年華時所繡成的《百鳥朝鳳圖》讓她一舉名揚天下,這副繡品至今還被收藏在京都的染織署中,供人瞻仰。
當雲霧聽聞“沈芍”這個名字時,不禁稍稍睜大了雙眼,麵露驚訝之色,嘴裏喃喃自語道:“沈芍,公孫大娘……”緊接著,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連忙對奚昀說道:“那位布莊的掌櫃正是說要將我的繡品拿去給公孫大娘過目。”
奚昀略微頷首,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如此看來是真的湊巧,若是有緣,說不定這位公孫大娘會看中你,收你做她的徒弟。”
雲霧心中有些疑惑,他下意識地側過頭去,歪了歪腦袋,見相公但笑不語也隻好微微笑了笑,說道:“那敢情好,若能得蘇繡世家的手藝傳承,確實榮幸至極。”
.
上午時候還在討論公孫大娘的傳聞軼事,下午就有人傳信過來了。
院門外傳來清脆而有節奏的叩門聲響,奚昀和雲霧聞聲互相對視一眼,同時輕輕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事務,緩緩起身朝著院門走去,奚昀伸手輕輕開了自家院門。
門外立著一名小廝打扮的年輕男子,當他的目光觸及到並肩而來的奚昀與雲霧時,眼中不禁閃過一絲驚豔之色,但很快便恢複如常。他先是禮貌地向奚昀拱了拱手,然後將視線轉向雲霧,語氣恭敬地開口問道:“想必這位就是奚夫郎了吧?”
雲霧上下仔細地打量了眼前這個陌生的男子一番,隨後點點頭,緊接著反問一句:“你是布莊掌櫃派來的?”
之前在布莊,掌櫃就告知了他,讓他留個住址。若是有任何後續的消息,都會派遣專人前來傳達。於是雲霧思索一二便點頭留下了自己的住址,並以“奚夫郎”作為署名。
“正是。”聽到雲霧的問話,小廝嘻嘻笑道:“掌櫃遣小的來告知夫郎,公孫大娘想見你一麵。”
聞此消息真的叫雲霧有些意外了,他不禁將目光投向一旁同樣流露出欣喜之色的奚昀。兩人的視線交匯在一起,奚昀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那眼神仿佛在說:“看吧,我早就說過,她有意要收你為徒!”
雲霧轉過頭去,詳細追問道:“何時?何地?可有信物?”
盡管已經確認這條消息確實來自於布莊掌櫃,但他內心深處的警覺性依然很高。小心駛得萬年船,如今白天奚昀在郡學裏學習,而他一個哥兒獨自留在家中,或多或少都會心生憂慮,保持高度的警惕總歸不是壞事。
那名小廝聽到雲霧的詢問,頓時如夢初醒般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然後趕忙從懷裏掏出一個繡工精巧,卻略顯陳舊的天青色香囊。
他滿懷歉意地遞到雲霧手中,同時解釋道:“哎呀,瞧我這記性!真是不好意思,都怪我把這麽重要的事情給忘記了。這個便是公孫大娘的信物,請您務必收好。明日晌午過後,您便帶著它去城南椒花巷五十二號尋公孫大娘。”
雲霧伸手接過這枚天青色的香囊,當他的目光與香囊上那隻栩栩如生、宛如活物的玄鳥圖案相遇時,他的眼睛突然瞪得渾圓,像是看到了什麽難以置信的東西。
這是……
\"好,我知道了。\" 雲霧點點頭,輕聲呢喃道,但他的聲音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他手指攥緊了這枚香囊。直到那傳信的小廝漸行漸遠,消失在視線之外,雲霧才如夢初醒般迴過神來。此刻的他心中卻如翻江倒海般難以平靜,懷揣著滿腹的心事緩緩走迴房間。
一直關注著雲霧一舉一動的奚昀,早在他收到香囊的瞬間便敏銳地捕捉到了他的異常反應。見雲霧神情凝重地走進屋內,奚昀忍不住開口問道:“怎麽了?這枚香囊難道有什麽不妥之處嗎?”
“不,相公你看。”雲霧一邊說著,一邊迅速地從自己的隨身包袱裏開始翻找起來。
片刻後,他找到了一個同樣小巧玲瓏的香囊。然而,與公孫大娘送來的那個精致無比的香囊相比,他手上拿著的這個香囊顯得有些相形見絀。可以明顯看出其製作工藝略顯粗糙,尤其是在麵料和繡線上存在一定差距,但令人驚歎的是,兩個香囊的繡工竟然如出一轍,皆是那般巧奪天工、精妙絕倫。
奚昀盯著那兩個香囊,試圖找出更多不同尋常之處,但除了剛剛發現的那些差別外,似乎再無其他特別之處。
雲霧完全沒有注意到奚昀略帶羞赧的目光,而是自顧自地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兩枚香囊圖案的一處極其細微的地方,並伸出手指著那裏說道:“你瞧,這裏是不是有根線頭?”
奚昀聞言,趕忙順著雲霧所指的方向望去。果不其然,他看到了一根極其微小的線頭,而且這樣的線頭竟然同時出現在了兩枚香囊之上。
正當奚昀為此感到詫異之時,還未來得及開口詢問,便聽到雲霧緊接著說道:“這是秦梳娘收針打結時藏針隱線的喜好,她喜歡留出一小截線頭在外麵最後拿剪刀剪掉,但是她繡好之後又經常忘記這一截線頭的存在。”
奚昀恍然大悟,聽懂了他話裏的言外之意。
可話雖如此,擁有這種細微習慣之人並非僅有秦梳娘一人啊,又怎能確鑿無疑地認定這便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筆呢。
“任何刺繡針法都是平整一致,大都順著同一方向排列。但秦梳娘偶爾偷個懶,結束收針的時候便會顯得有些參差不齊。旁人看不出來,但我絕對能認出來。”
說罷他伸出修長的手指撫了撫那枚做工粗糙的香囊,繼續道:“我五歲之時秦梳娘將這枚香囊贈與了我,並悉心教授我繡法技藝。”
“所以,我不會認錯的。”
奚昀凝視著他那雙堅定不移的眼眸,感受到他斬釘截鐵的態度,輕歎一氣,心中明悟。
“既然如此,那便去見一見秦梳娘的故人吧。”
明明是手中珍藏著彼此信物的好友,昔日一同在詩情畫意的江南繡坊中共事,每日朝夕相處,共同描繪著精美的圖案,編織著絢麗多彩的絲線。
然而命運多舛,世事無常,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這份寧靜與美好。她們被迫踏上了逃亡的道路,流離之際卻無奈被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
一個流落在青州郡,一個落戶在溪田村,明明是近在咫尺的距離,但命運的捉弄卻讓她們後半輩子天人永隔,再無相見之日,怎叫人不唏噓感慨,黯然神傷呢。
這世間,女子之間惺惺相惜的情誼總是無比珍貴,令人為之動容。
“城南有間名喚‘羅繡’的繡坊,他們每月都會請一位定居此地的江南老繡娘來給學徒們授課講學。那位老繡娘正是來自蘇州郡的蘇繡繡娘,姓公孫。”
這是些消息都是奚昀從他們古道熱腸的班長畢嘉口中得知的,見多識廣的齊鴻之聽到後還補充了一句至關重要的話:這位公孫大娘師從江南蘇繡世家的第十一代傳人——沈芍女士。
沈芍年少成名,孔穎達疏,冰雪聰慧,一身才氣可比肩文雅之士,她出身刺繡世家,桃李年華時所繡成的《百鳥朝鳳圖》讓她一舉名揚天下,這副繡品至今還被收藏在京都的染織署中,供人瞻仰。
當雲霧聽聞“沈芍”這個名字時,不禁稍稍睜大了雙眼,麵露驚訝之色,嘴裏喃喃自語道:“沈芍,公孫大娘……”緊接著,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連忙對奚昀說道:“那位布莊的掌櫃正是說要將我的繡品拿去給公孫大娘過目。”
奚昀略微頷首,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如此看來是真的湊巧,若是有緣,說不定這位公孫大娘會看中你,收你做她的徒弟。”
雲霧心中有些疑惑,他下意識地側過頭去,歪了歪腦袋,見相公但笑不語也隻好微微笑了笑,說道:“那敢情好,若能得蘇繡世家的手藝傳承,確實榮幸至極。”
.
上午時候還在討論公孫大娘的傳聞軼事,下午就有人傳信過來了。
院門外傳來清脆而有節奏的叩門聲響,奚昀和雲霧聞聲互相對視一眼,同時輕輕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事務,緩緩起身朝著院門走去,奚昀伸手輕輕開了自家院門。
門外立著一名小廝打扮的年輕男子,當他的目光觸及到並肩而來的奚昀與雲霧時,眼中不禁閃過一絲驚豔之色,但很快便恢複如常。他先是禮貌地向奚昀拱了拱手,然後將視線轉向雲霧,語氣恭敬地開口問道:“想必這位就是奚夫郎了吧?”
雲霧上下仔細地打量了眼前這個陌生的男子一番,隨後點點頭,緊接著反問一句:“你是布莊掌櫃派來的?”
之前在布莊,掌櫃就告知了他,讓他留個住址。若是有任何後續的消息,都會派遣專人前來傳達。於是雲霧思索一二便點頭留下了自己的住址,並以“奚夫郎”作為署名。
“正是。”聽到雲霧的問話,小廝嘻嘻笑道:“掌櫃遣小的來告知夫郎,公孫大娘想見你一麵。”
聞此消息真的叫雲霧有些意外了,他不禁將目光投向一旁同樣流露出欣喜之色的奚昀。兩人的視線交匯在一起,奚昀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那眼神仿佛在說:“看吧,我早就說過,她有意要收你為徒!”
雲霧轉過頭去,詳細追問道:“何時?何地?可有信物?”
盡管已經確認這條消息確實來自於布莊掌櫃,但他內心深處的警覺性依然很高。小心駛得萬年船,如今白天奚昀在郡學裏學習,而他一個哥兒獨自留在家中,或多或少都會心生憂慮,保持高度的警惕總歸不是壞事。
那名小廝聽到雲霧的詢問,頓時如夢初醒般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然後趕忙從懷裏掏出一個繡工精巧,卻略顯陳舊的天青色香囊。
他滿懷歉意地遞到雲霧手中,同時解釋道:“哎呀,瞧我這記性!真是不好意思,都怪我把這麽重要的事情給忘記了。這個便是公孫大娘的信物,請您務必收好。明日晌午過後,您便帶著它去城南椒花巷五十二號尋公孫大娘。”
雲霧伸手接過這枚天青色的香囊,當他的目光與香囊上那隻栩栩如生、宛如活物的玄鳥圖案相遇時,他的眼睛突然瞪得渾圓,像是看到了什麽難以置信的東西。
這是……
\"好,我知道了。\" 雲霧點點頭,輕聲呢喃道,但他的聲音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他手指攥緊了這枚香囊。直到那傳信的小廝漸行漸遠,消失在視線之外,雲霧才如夢初醒般迴過神來。此刻的他心中卻如翻江倒海般難以平靜,懷揣著滿腹的心事緩緩走迴房間。
一直關注著雲霧一舉一動的奚昀,早在他收到香囊的瞬間便敏銳地捕捉到了他的異常反應。見雲霧神情凝重地走進屋內,奚昀忍不住開口問道:“怎麽了?這枚香囊難道有什麽不妥之處嗎?”
“不,相公你看。”雲霧一邊說著,一邊迅速地從自己的隨身包袱裏開始翻找起來。
片刻後,他找到了一個同樣小巧玲瓏的香囊。然而,與公孫大娘送來的那個精致無比的香囊相比,他手上拿著的這個香囊顯得有些相形見絀。可以明顯看出其製作工藝略顯粗糙,尤其是在麵料和繡線上存在一定差距,但令人驚歎的是,兩個香囊的繡工竟然如出一轍,皆是那般巧奪天工、精妙絕倫。
奚昀盯著那兩個香囊,試圖找出更多不同尋常之處,但除了剛剛發現的那些差別外,似乎再無其他特別之處。
雲霧完全沒有注意到奚昀略帶羞赧的目光,而是自顧自地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兩枚香囊圖案的一處極其細微的地方,並伸出手指著那裏說道:“你瞧,這裏是不是有根線頭?”
奚昀聞言,趕忙順著雲霧所指的方向望去。果不其然,他看到了一根極其微小的線頭,而且這樣的線頭竟然同時出現在了兩枚香囊之上。
正當奚昀為此感到詫異之時,還未來得及開口詢問,便聽到雲霧緊接著說道:“這是秦梳娘收針打結時藏針隱線的喜好,她喜歡留出一小截線頭在外麵最後拿剪刀剪掉,但是她繡好之後又經常忘記這一截線頭的存在。”
奚昀恍然大悟,聽懂了他話裏的言外之意。
可話雖如此,擁有這種細微習慣之人並非僅有秦梳娘一人啊,又怎能確鑿無疑地認定這便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筆呢。
“任何刺繡針法都是平整一致,大都順著同一方向排列。但秦梳娘偶爾偷個懶,結束收針的時候便會顯得有些參差不齊。旁人看不出來,但我絕對能認出來。”
說罷他伸出修長的手指撫了撫那枚做工粗糙的香囊,繼續道:“我五歲之時秦梳娘將這枚香囊贈與了我,並悉心教授我繡法技藝。”
“所以,我不會認錯的。”
奚昀凝視著他那雙堅定不移的眼眸,感受到他斬釘截鐵的態度,輕歎一氣,心中明悟。
“既然如此,那便去見一見秦梳娘的故人吧。”
明明是手中珍藏著彼此信物的好友,昔日一同在詩情畫意的江南繡坊中共事,每日朝夕相處,共同描繪著精美的圖案,編織著絢麗多彩的絲線。
然而命運多舛,世事無常,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這份寧靜與美好。她們被迫踏上了逃亡的道路,流離之際卻無奈被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
一個流落在青州郡,一個落戶在溪田村,明明是近在咫尺的距離,但命運的捉弄卻讓她們後半輩子天人永隔,再無相見之日,怎叫人不唏噓感慨,黯然神傷呢。
這世間,女子之間惺惺相惜的情誼總是無比珍貴,令人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