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霧霧不喜歡我嗎?”


    “喜歡。”雖然有一點點生氣,但雲霧更多還是害羞。


    奚昀伸手攬著他的腰肢,把他翻了過來,與自己麵對麵。


    額頭貼著額頭,奚昀溫柔得在雲霧唇角烙下一吻,溫聲道:“你要是不喜歡,下次我就不這樣了。”


    雲霧聽到後手指縮在被窩中,悄悄伸出去勾住了對方的手指,小聲道:“喜歡的,相公你想做什麽都可以。”


    奚昀腦子轟然一聲,瞬間整顆心都酥酥麻麻的。


    “霧霧,你不能輕易地說出這些話。”奚昀心跳如擂,突突跳個不停,聲音沙啞艱難。


    雲霧粉麵含春,低聲道:“我曉得,是對著相公才說的。”


    “但是要慢慢來,我……”


    “好。”沒等雲霧說完,奚昀就抱緊了他,埋頭在他頸間。


    .


    翌日,第一縷陽光尚未穿透雲層灑向大地之際,奚昀已經醒了過來,他早已適應了郡學那卯時便需入座開啟晨讀的固定生活節奏。此刻雲霧還睡眼朦朧,他小心翼翼且動作輕盈地從床上起身,順手拿起幾張試卷與幾本書,悄然移步至前廳,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之中。


    早晨時光匆匆流逝,其間,茶水被煮沸,散發出嫋嫋熱氣,黃燦的玉米蒸熟後散發著誘人香甜味道,白嫩的雞蛋亦已煮熟,被剝去外殼靜靜躺在鍋中等待享用。奚昀迅速解決掉屬於自己那份早餐後,將剩餘部分整齊放置於灶鍋之上,利用餘溫使其保持溫熱狀態。


    自進入郡學至今,已經半月有餘。當初湯夫子慷慨贈予的那一整箱試卷,如今奚昀已完成其中三分之一的數量。與此同時,曹夫子在開學之初所分發的試卷,他也已著手解答了一部分。


    正所謂“題海戰術”,無論如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多刷題終歸不會出錯。通過反複練習各種題型,不僅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更能提升解題能力和思維敏捷度。因此,奚昀堅信隻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定能在學業上取得更為優異的成績。


    奚昀寫完一張卷子他翻找著桌上紙張書本尋找答案,卻突然想起答案落在房間裏沒拿出來,房門開出開進“吱呀吱呀”的聲音太過刺耳,他決定還是不打擾雲霧睡覺了,於是繼續開始下一張卷子的習題。


    隨著做題進度的推進,對於那些最為基礎的題目,奚昀已經無需再過多關注或解答,他將注意力集中於更具挑戰性的難題和疑問之上。


    當他翻至試卷的背麵時,一道策論題映入眼簾,這道題目不禁讓他微微挑起了修長的眉毛。說來湊巧,此題目竟然與昨晚他和雲霧探討有關玉米收成時間時所聯想到的問題相似,但同時又存在一些細微的差異。


    這道題目源自《吳越春秋》中的一句話:“夫築城郭,立倉庫,因地製宜,豈有天氣之數以威鄰國乎?”


    奚昀凝視著這句話,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後,他拿起筆,毫不猶豫地將\"因地製宜\"這四個字圈了起來,並在旁邊的草稿紙上迅速整理起自己的思路。待心中大致有數之後,他才開始動筆撰寫正式的文章。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當他明確理解了題目,寫清楚表麵意義後,便毫不猶豫地展開對主題的深入探索。這是進入郡學後,曹夫子在課堂上傳授的寶貴經驗。


    曹夫子曾經鄭重其事地強調過,撰寫文章必須講究深度與淺度的把握。有些題目初看起來似乎輕而易舉,但實際上卻需要考生去深入挖掘並闡述清晰其背後深意——而這,恰恰正是閱卷官們所期望看到的答案。


    其中,“因地製宜”便是一個極具代表性且易於深入剖析的典型題材。


    具體講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因地製宜,因時製宜,在按客觀規律辦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爭取成功和目標的實現。


    對於人生來說,亦是如此。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抱負,各自的處境,各自的能力,各有的環境,各有的機遇。關鍵在於“因地製宜,因時製宜”,找準自己的定位,取得成功,實現人生的價值。


    寫完收筆,奚昀看著自己一氣嗬成的文章,決定下周一帶去請曹夫子指教一番,提點建議。


    辰時一刻,雲霧推開房門走了出來。


    奚昀正寫得投入,並沒有注意到身後動靜。雲霧也沒去打擾認真的他,自顧自去了院中洗漱,收拾好自己要步入廚房了,奚昀這才從書卷中抬頭望向他。


    “鍋裏蒸了玉米和雞蛋,快去把早飯吃了。”


    雲霧點點頭,他們兩個人早上這點吃食就夠了,不需要準備多少,太多吃不完也是浪費。


    奚昀看著他從碗中拿起一個雞蛋咬了一口才繼續垂下眼眸研究題目。


    餐桌總歸沒有書桌來的舒服,陪雲霧吃完早飯他就拿著東西迴了房間。


    桌案前麵就是窗戶,光線充足,很是明亮,學累了還能抬頭看看院中冒苗的菜畦。


    雲霧出門一趟買了菜迴來,在廚房裏稍微收整了一下,切了蘋果端進房來放到桌上。


    “相公,吃點蘋果吧,休息一下。”


    奚昀點頭應道,手指捏了捏眉心。


    雲霧走到書桌旁側的椅子邊上坐下,他伸手輕輕拾起昨日尚未完成的扇麵,全神貫注地開始繼續刺繡起來。


    奚昀好奇得看著,隻見雲霧纖細靈巧的手指捏著銀針上下穿梭,絲線在他指間翻飛,不斷地勾勒、填充著那隻活靈活現的喜鵲。


    扇麵上所用的料子乃是質地柔軟細膩的絹布,而繡線更是選用了價格不菲的上等蠶絲線,如此一來,雲霧精湛絕倫的繡工看起來也更勝一籌了。


    這樣的款式和繡法,叫奚昀這個對刺繡一竅不通的門外漢也隱隱約約看出了些苗頭來。


    “霧霧,你這是…蘇繡?”奚昀忍不住開口問道。


    仔細觀察之下,這針法平整齊整、細密無間,線條均勻流暢、光滑如玉,所呈現出的圖案更是清新雅致、獨具韻味,的確與傳聞中的蘇繡極為相似。


    至於為什麽之前沒認出來,許是他使用的布料和繡線質量欠佳,從而掩蓋了這樣的好手藝。想來那麽苛刻的條件雲霧都能將刺繡做到如此境界,其天賦之高以及對刺繡的熱愛可是真真不一般啊。


    聽奚昀這麽說,雲霧緩緩放下了手中正在忙碌著的活計,迴應道:“那日我去布莊買布,將我做的繡品拿給掌櫃的過目,他也這般說法,說我這是蘇繡技法。”


    “霧霧,你這繡活是跟誰學的?”


    雲霧稍稍停頓思考片刻後,方才開口迴答:“跟著秋秋嫂的阿娘秦梳娘學的,她是我外祖家的近鄰,隻可惜幾年前已然離世。”


    言罷,雲霧似乎又迴憶起往昔點滴,稍作沉默後接著說道:“秦梳娘好像是當年江南洪澇災害時,逃難過來落戶的江南繡娘,或許她教與我的真的是流傳於江南一帶的蘇繡吧。”


    奚昀:“……”他一雙眼中難掩內心深處的驚愕。


    這世上真的有那些所謂的獨門秘籍,他信了。身懷絕技的高人,在漂泊異鄉之際,毫不吝嗇地將自己傾盡一生心血所練就的絕世功夫傾囊相授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門徒。


    猶如開掛一般。


    雲霧見奚昀好似特別驚訝,於是疑惑道:“這蘇繡很難學成嗎?秦梳娘可是在溪田村收了不少小徒弟呢。”


    “都學成了?”


    “唔……沒有,秦嬸嬸說我最得真傳,其他人都不太會她隻能教些簡單的手法。”雲霧思考狀。


    奚昀聽後麵上表現的雲淡風輕,實則內心在瘋狂咆哮。


    他這穿的不會是書吧?他老婆其實是主角,身懷絕技,然後他其實就是個靠老婆吃軟飯的小白臉。想想就覺得微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郎家的科舉高三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肆意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肆意聽並收藏夫郎家的科舉高三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