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道衍:我已開悟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書房。
“陛下,聖躬金安!”
袁珙進入京城之後,本來想直接去找道衍,可半路被錦衣衛截胡,說永樂帝有請。
之後在錦衣衛的帶領下,來到了禦書房中拜訪陛下。
“袁居士無需多禮。”
朱棣從龍椅上起身,快步走到袁珙麵前將其托扶起來。
他對於袁珙這擁有一身本領,卻不喜功名利祿的人很尊敬。
袁珙起身後微微頷首,打量了朱棣一番,隨後笑著說道:
“陛下,臣此次觀您麵相,龍氣愈發強盛,印堂光亮,陛下未來定能開創出一番輝煌盛世。”
朱棣聽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如果是其他人說出這番言論,那麽拍馬屁必然占據很大成分,可是袁珙說出這一番話,隻會讓朱棣更加堅定心中的目標。
要知道袁珙相術高超,名聲在外。
在靖難起兵之前給朱棣相麵,稱其:‘龍姿鳳質,天高地厚,神略內蘊,可做天子’。這預言讓朱棣相信自己有天子之命,促使他下定決心發動靖難之役,爭奪皇位。
朱棣奪得天下後也曾說過:得皇位‘始於姚,定於袁,成於張’!
而且其所著作的《柳莊相法》,一直都是相術理論的經典專著之一,甚至被乾隆欽點為相術經典,後收錄於《四庫全書》中。
朱棣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袁居士,大明有你這般相術高人,實乃大明之幸。”
經過簡單的寒暄,朱棣將道衍目前的狀況告知了袁珙。
其中包括陳羽提出的王朝周期、大航海藍圖等。
袁珙聞言輕輕的搖了搖頭,隨後掐指算了算,半晌後輕笑道:
“陛下,陳羽此人能提出這樣的計策,顯然其本身才學,已然超脫了曆史局限性。”
袁珙此話不假,王朝三百年周期定律,千年以來沒有一個人可以看破其中的人地關係。
可是聽聞陳羽隻在一頓飯的功夫,就將此問題剖析的如此透徹,如何不讓人感到震撼。
顯然陳羽的才識在袁珙眼中,超脫了曆史的局限性。
袁珙頓了頓,繼續說道:“道衍得知陳羽的策略後,從最開始的閉關,到如今的精神不對勁,甚至有些……癲狂,我猜測應該是道衍悟出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也就是說這新悟出來的東西,讓道衍陷入了死胡同!這才會變成現在這樣。”
袁珙聽完朱棣所說,已經差不多搞清楚了讓道衍心神震亂的原因。
他清楚道衍的性格,本身就是聰明絕頂之人,如今陷入這樣情況一定不會是嫉妒所致。
而是有所領悟。
袁珙聽完這些策略之後,除了大受震撼之外,並沒有像道衍一樣陷入心魔的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他在相術上,放眼整個大明無人能敵。
可要論起才智,姚廣孝當之無愧第一。
越是才智絕頂的人,越是會在看到新‘東西’的過程中陷入其中,難以走出。
這樣一看,
袁珙覺得先來拜訪朱棣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待會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幫助道衍走出來。
如今時辰還早,申時。
朱棣與袁珙一起,前往了雞鳴寺。
………
雞鳴寺。
內殿,香煙繚繞。
朱棣與袁珙步入其中,姚廣孝此時還在內殿中閉關,於是二人在小沙彌的帶領下一路找了過來。
打開門,瞧見了姚廣孝的身影。
第一眼看去,不知為何透著一股莫名的壓抑。
隻見姚廣孝身著的僧袍已經有些破敗,衣角褶皺,一看就是長時間沒有打理過了。
姚廣孝背對眾人,正對著一尊佛像喃喃自語,聽不真切。
袁珙看著道衍的表現心中一驚,這跟預想的不一樣啊。
他眼神請示完朱棣,默默的退了出去,交代紀綱端上來一盆冷水之後,若無其事的迴到了朱棣身旁站立。
朱棣見狀,喚了一聲:“老和尚,你怎麽把自己搞成這般模樣?”
姚廣孝聞聲,緩緩迴過頭來。
瞬間,眾人皆倒吸一口涼氣。
隻見姚廣孝雙眼深陷,眼神空洞無神,仿佛失去了生氣,原本銳利的目光如今盡數被萎靡取代。
這般模樣,哪還有曾經那個意氣風發、智謀超群妖僧姚廣孝的影子。
眼前的樣子,更像是一個被心魔折磨的可憐人。
姚廣孝在看到朱棣的一瞬間,原本萎靡的精神猛然一震,隨即狂笑著說道:
“老衲悟了!”
朱棣與身旁的袁珙對視一眼,用眼神交流著。
“袁居士,你不是說老和尚隻是根據陳羽所說的東西,想出來了其他衍生學問,陷入到了思想上的死胡同,可這個樣子也不像啊?”
“陛下,我收迴之前的話,老和尚的情況有待觀察!”
袁珙瞅見道衍看朱棣的眼神明顯不對勁,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於是主動開口詢問道:
“道衍,你開悟了什麽?”
聽見好友對自己詢問,姚廣孝像是邀功似的指著朱棣狂笑道:
“老衲根據陳羽所掌櫃的屠龍術,已經看破了王朝本質,也可謂看透了真正的皇權!”
姚廣孝頓了頓繼續說道:“在百姓看來,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天子,自然也就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九州都歸於皇帝一人。”
“在官僚、士紳、皇親、國戚、功臣、勳貴這些人看來,皇帝隻是個忽悠百姓交糧納稅的傀儡,是個可以讓百姓對他們俯首帖耳的泥菩薩。”
“皇帝庇佑這些貴族,好處與他們分的多,這些既得利益者貴族擁護皇帝的統治,自然就多;同樣的道理,皇帝好處分的少,他們就陰奉陽違,反對皇帝的統治;皇帝沒有好處分了,他們就心思活絡起來,想著自立門戶、改天換地!”
“皇帝以天下百姓為己任,唬的了其他人,唬不了我。”
“皇權歸根結底,就是王朝最大的吸血蟲!”
“陛下,聖躬金安!”
袁珙進入京城之後,本來想直接去找道衍,可半路被錦衣衛截胡,說永樂帝有請。
之後在錦衣衛的帶領下,來到了禦書房中拜訪陛下。
“袁居士無需多禮。”
朱棣從龍椅上起身,快步走到袁珙麵前將其托扶起來。
他對於袁珙這擁有一身本領,卻不喜功名利祿的人很尊敬。
袁珙起身後微微頷首,打量了朱棣一番,隨後笑著說道:
“陛下,臣此次觀您麵相,龍氣愈發強盛,印堂光亮,陛下未來定能開創出一番輝煌盛世。”
朱棣聽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如果是其他人說出這番言論,那麽拍馬屁必然占據很大成分,可是袁珙說出這一番話,隻會讓朱棣更加堅定心中的目標。
要知道袁珙相術高超,名聲在外。
在靖難起兵之前給朱棣相麵,稱其:‘龍姿鳳質,天高地厚,神略內蘊,可做天子’。這預言讓朱棣相信自己有天子之命,促使他下定決心發動靖難之役,爭奪皇位。
朱棣奪得天下後也曾說過:得皇位‘始於姚,定於袁,成於張’!
而且其所著作的《柳莊相法》,一直都是相術理論的經典專著之一,甚至被乾隆欽點為相術經典,後收錄於《四庫全書》中。
朱棣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袁居士,大明有你這般相術高人,實乃大明之幸。”
經過簡單的寒暄,朱棣將道衍目前的狀況告知了袁珙。
其中包括陳羽提出的王朝周期、大航海藍圖等。
袁珙聞言輕輕的搖了搖頭,隨後掐指算了算,半晌後輕笑道:
“陛下,陳羽此人能提出這樣的計策,顯然其本身才學,已然超脫了曆史局限性。”
袁珙此話不假,王朝三百年周期定律,千年以來沒有一個人可以看破其中的人地關係。
可是聽聞陳羽隻在一頓飯的功夫,就將此問題剖析的如此透徹,如何不讓人感到震撼。
顯然陳羽的才識在袁珙眼中,超脫了曆史的局限性。
袁珙頓了頓,繼續說道:“道衍得知陳羽的策略後,從最開始的閉關,到如今的精神不對勁,甚至有些……癲狂,我猜測應該是道衍悟出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也就是說這新悟出來的東西,讓道衍陷入了死胡同!這才會變成現在這樣。”
袁珙聽完朱棣所說,已經差不多搞清楚了讓道衍心神震亂的原因。
他清楚道衍的性格,本身就是聰明絕頂之人,如今陷入這樣情況一定不會是嫉妒所致。
而是有所領悟。
袁珙聽完這些策略之後,除了大受震撼之外,並沒有像道衍一樣陷入心魔的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他在相術上,放眼整個大明無人能敵。
可要論起才智,姚廣孝當之無愧第一。
越是才智絕頂的人,越是會在看到新‘東西’的過程中陷入其中,難以走出。
這樣一看,
袁珙覺得先來拜訪朱棣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待會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幫助道衍走出來。
如今時辰還早,申時。
朱棣與袁珙一起,前往了雞鳴寺。
………
雞鳴寺。
內殿,香煙繚繞。
朱棣與袁珙步入其中,姚廣孝此時還在內殿中閉關,於是二人在小沙彌的帶領下一路找了過來。
打開門,瞧見了姚廣孝的身影。
第一眼看去,不知為何透著一股莫名的壓抑。
隻見姚廣孝身著的僧袍已經有些破敗,衣角褶皺,一看就是長時間沒有打理過了。
姚廣孝背對眾人,正對著一尊佛像喃喃自語,聽不真切。
袁珙看著道衍的表現心中一驚,這跟預想的不一樣啊。
他眼神請示完朱棣,默默的退了出去,交代紀綱端上來一盆冷水之後,若無其事的迴到了朱棣身旁站立。
朱棣見狀,喚了一聲:“老和尚,你怎麽把自己搞成這般模樣?”
姚廣孝聞聲,緩緩迴過頭來。
瞬間,眾人皆倒吸一口涼氣。
隻見姚廣孝雙眼深陷,眼神空洞無神,仿佛失去了生氣,原本銳利的目光如今盡數被萎靡取代。
這般模樣,哪還有曾經那個意氣風發、智謀超群妖僧姚廣孝的影子。
眼前的樣子,更像是一個被心魔折磨的可憐人。
姚廣孝在看到朱棣的一瞬間,原本萎靡的精神猛然一震,隨即狂笑著說道:
“老衲悟了!”
朱棣與身旁的袁珙對視一眼,用眼神交流著。
“袁居士,你不是說老和尚隻是根據陳羽所說的東西,想出來了其他衍生學問,陷入到了思想上的死胡同,可這個樣子也不像啊?”
“陛下,我收迴之前的話,老和尚的情況有待觀察!”
袁珙瞅見道衍看朱棣的眼神明顯不對勁,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於是主動開口詢問道:
“道衍,你開悟了什麽?”
聽見好友對自己詢問,姚廣孝像是邀功似的指著朱棣狂笑道:
“老衲根據陳羽所掌櫃的屠龍術,已經看破了王朝本質,也可謂看透了真正的皇權!”
姚廣孝頓了頓繼續說道:“在百姓看來,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天子,自然也就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九州都歸於皇帝一人。”
“在官僚、士紳、皇親、國戚、功臣、勳貴這些人看來,皇帝隻是個忽悠百姓交糧納稅的傀儡,是個可以讓百姓對他們俯首帖耳的泥菩薩。”
“皇帝庇佑這些貴族,好處與他們分的多,這些既得利益者貴族擁護皇帝的統治,自然就多;同樣的道理,皇帝好處分的少,他們就陰奉陽違,反對皇帝的統治;皇帝沒有好處分了,他們就心思活絡起來,想著自立門戶、改天換地!”
“皇帝以天下百姓為己任,唬的了其他人,唬不了我。”
“皇權歸根結底,就是王朝最大的吸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