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太子儲君,朱高熾的誌向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高熾急忙惶恐的說道:“爹……皇上,主要是這件事情牽扯甚大,一個處理不小心,很有可能就會動搖朝廷根基。”
“一道聖旨可無法解決,必須施行仁義,方能將此事影響最小化。”
“至於收錢……兒臣問心無愧!”
朱棣冷哼一聲,冷冷的說道:
“太子爺,遇到什麽問題你總是這樣,張嘴仁義道德,閉嘴道德仁義,我們老朱家造反出身,怎麽冒出一個大聖人?”
“你這不是陰溝裏蹦出來個棉花球嗎!”
朱高熾伏著身子,繼續說道:
“皇上,士紳階級與全體文官集團搞出這麽大的動靜,絕對不可能乖乖配合,俯首聽命!”
“為了國家的穩定與天下百姓,兒臣還是希望能夠將此事從輕處置。”
朱高熾認為這件事牽扯太大了。
連楊世奇、楊榮都參與其中。
那麽不用想也知道,幾乎也囊括了朝中盡數的文官。
如果朱棣選擇嚴辦,對文官集團動刀,那麽再加上之前的民謠,估計天下百姓惶恐,民心也就散了。
他絕對要盡全力,防止這樣的局麵出現。
朱棣冷笑一聲:“為了天下百姓?”
“那朕說出一個可以讓天下百姓受到實打實恩惠卻要你與整個士紳階級為敵的策略,你願不願意為了天下百姓去做?”
這句話把朱高熾直接問懵住了。
一時間竟沒有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頭腦經過了一番高速風暴之後,他想到了陳羽那笑嗬嗬的模樣。
刹那間,朱高熾懂了。
朱棣今早接收到了朝中官員上疏之後,氣的早飯都不吃,直接出宮去了。
不用想也知道,朱棣這是去小酒館找陳羽了。
無非兩個目的:
一:找一個傾訴對象,而陳羽不知道朱棣的身份,最合適不過。
二:向陳羽尋找解決辦法,按照陳羽連王朝周期都能夠看破的能力,再加上朱棣這副樣子,好像就在這裏等自己。
那麽陳羽這位大才,朱瞻基的老師,一定是想出針對士紳提出這一次輿論的解決辦法。
隻是讓朱高熾有些遲疑,這一次的問題不像王朝周期一樣,屬於曆史規律。
這一次是人為規律。
難度更大。
因為你這一次想到辦法解決了,但是人是活的,哪怕你殺一批,也不可能全部殺完。
隻要你不殺完,那麽這些士紳就一定有卷土重來的時候。
除非陳羽能夠想出一個一勞永逸解決的辦法!
否則到頭來,還是需要讓步。
但是朱高熾在談及百姓方麵,態度異常堅定的說道:
“皇上,為了天下百姓,兒臣願與任何人為敵!”
朱棣沉著眸子看著跪伏在地的朱高熾,聽著他的迴答,雙眸一凝。
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繳糧此三種辦法與當初的削藩政策一樣,隻是一個思路。
而具體的完善計策,還需要人去做。
在計劃沒有推行之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保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打士紳階級一個出其不意。
稅收改革,乃是國家根基。
重中之重。
半點馬虎不得。
可是朝中文官集團幾乎全部與士紳階級牽扯不清,而且大多都是士紳世家,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前期的保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朱棣選擇在朝中完善計策的人,就是朱高熾。
朱高熾雖然上馬殺敵不行,也可以說上馬費勁,但不能否認他在治理國家事務上確實一把好手。
他的政治手段,就連姚廣孝都稱讚有加。
本來自己負責威懾全局,而朱高熾是這件事情總攬全局最有力的人選,可奈何朱高熾身後的支持者,幾乎全部來自文官集團,也就是士紳階級。
在這樣的條件下,朱棣擔心自家老大看不清局勢。
所以,
才借著文官集團集體上疏減免蘇、鬆、嘉、湖四地稅收的奏疏,試探朱高熾一番。
現在看來,他們老朱家好像還真蹦出了一個以百姓為首的聖人!
這樣也好。
不管怎麽說,不會錯!
…
朱棣態度有所緩和,將陳羽在小酒館裏麵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繳糧一並說了出來。
朱高熾聽完之後目光呆滯,猛地抬起腦袋。
此時他全然忘記朱棣方才大怒,隻感覺腦子一陣嗡鳴聲。
陳羽這家夥……太狠了!
這三板斧一下來,直接廢除了徭役不假,可是同樣也取消了士紳十幾年寒窗,幾十年考上舉人的特權。
尼瑪!
越想朱高熾越覺著一陣心驚膽跳,此計策一出,那可是直接相當於向整個士紳階級宣戰!
朱棣將朱高熾的反應盡收眼底,冷冷的問道:
“太子爺,你感覺此計策如何?”
這一句話將朱高熾拉迴到了現實,他又趕忙伏下身子,遲疑的說道:
“計策雖好,可是執行起來的難度卻很大,要將這些完全落實到地方,除了朝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之外,還需要去實施的人心如磐石,殺伐果斷,否則到了地方很容易被架空。”
“而且這直接相當於對幾乎整個朝中文官集團宣戰,畢竟損毀了他們的利益鏈條。到那時,恐怕他們會與皇權產生對抗……”
朱棣厲聲道:“對抗,那就殺!”
“殺到他們忌憚、殺到他們配合為止。改革自古以來都不容易,必將伴隨著殺戮,更何況是足以影響國家根基的稅收改革。”
“不經過一場殺戮,這個政策,不穩!”
朱棣本來以為朱高熾已經認清了局勢,可是沒想到得到計策之後,老大還是選擇了勸諫。
這讓朱棣心中再次暴怒,他決定給朱高熾最後一個機會:
“你做聖人,我做惡人,好不好!”
朱高熾做了幾個深唿吸之後,正色道:
“陳掌櫃,同意殺戮?”
此話一出,
倒讓朱棣一愣,他想了想,將陳羽所說殺的士紳人頭滾滾等言論說了出來。
話落,
朱高熾像是鬆了一口氣一樣,開口說道:
“嚴苛賦稅、徭役,始終成不了大事,我身為太子儲君就應該以天下百姓為重,這是正道。國家不尋正道,沒有人支持你,不向百姓施恩,沒有人愛戴你。”
“本來我還想著為了天下安定,適當勸爹妥協一些,可是在這樣的計策之下,所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百姓也會過的更好,我當然支持。”
“我會讓天下的人都看到,大明的太子有一顆愛民之心,做事正大。皇上讓我當一個月的太子儲君,一天的太子儲君,我也要讓天下的人知道,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把天下、百姓,看的比自己要重。”
“我就是想要天下的人都吃上飯,穿上衣。所以這件事情,我舉雙手讚同。”
聽著朱高熾話語中的堅毅,朱棣欣慰的點了點頭。
這孩子始終是自己的老大,打斷骨頭連著筋,最終還是會站在自己這邊。
隻是聽見陳羽讚成殺戮之後,朱高熾才同意。
這點讓朱棣心中有些不爽。
但是這件事情還需要朱高熾協助。
隻要老大同意了,比什麽都好。
朱棣看著朱高熾跪伏在地,他眼中的怒火已然熄滅,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複雜的神色。
沉默片刻後,
緩緩向前邁出步子,走到朱高熾身前,俯下身,伸出手將朱高熾費力的扶起。
“起來吧。”
朱高熾抬起頭,見自己爹短時間之內變化這麽大,一時間有些消化不了。
“老大,你坐上太子儲君這個位置以來,一直小心翼翼,協助我處理國家大事,沒有給任何人可乘之機。”
“你一直夾在父親、兄弟與各方勢力之間,處境艱難,但卻始終堅守自己的原則,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以公正之態處理朝政,你這個太子儲君,當的很稱職。”
朱棣聲音低沉,卻已沒了剛才的凜冽,多了一絲柔和。
爹誇我了?
麵對朱棣這兩年時間內,第一次用這種語氣對自己說話。
而且話語中還是滿滿的誇讚與肯定。
一時間,朱高熾認為跪麻一雙腿。
值了!
朱高熾微微頷首,與朱棣倆對視著,空氣中的緊張氛圍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久違的溫情。
朱棣繼續說道:“當初你娘生你的時候,我還在漠北驅逐胡虜,與敵人血戰,也不知道能不能迴來,可終究還是勝了。”
“我迴到北平見到了繈褓中的你,誰能想到後來你的身子骨這麽弱。所以這些年你武功不行,我就在文治上對你嚴厲了一些,你不要往心裏去。”
朱高熾聽著朱棣的話,鼻子有些發酸。
朱棣長歎一聲氣,繼續說道:
“老大,我太固執了,咱們倆雖然經常吵吵鬧鬧,可我對你還是放心、信任的。”
“這個道理你明白,我明白,別人不明白。”
“苦了你了,孩子!”
朱高熾聽到父親這番肺腑之言,眼眶瞬間紅了起來,淚水不受控製地在眼中打轉。
他哽咽的說道:
“爹,您千萬別這麽說。兒臣知道,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為了天下百姓。”
“兒臣身子弱,不能像其老二、老三那樣馳騁疆場,為您分憂解難。但兒臣一直都在治國上下功夫,希望能在幫到您。隻要能為大明,為您出一份力,兒臣受再多的苦都值得。”
“爹,您就放心吧,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繳糧,我一定會全力支持!”
最後一句話,讓朱棣一怔。
隨後,還是欣慰的重重拍了拍朱高熾的肩膀。
朱高熾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開口問道:
“爹,不知這件事情,你打算派誰前去,又在哪個地方做試點?”
朱棣沉思片刻,說道:
“人選當然是姚廣孝。他無論影響力、手腕、魄力、謀略,都沒有人比他更加適合。”
朱高熾想了想,遲疑道:
“可是我聽說最近……大師精神有些不太好。”
朱棣擺了擺手說道:
“不礙事,他隻是陷入了死胡同,等袁珙到來之後,給陳羽相麵,大概就可以解決姚廣孝這方麵的問題了。”
“據錦衣衛傳來的消息,袁珙今日到京師,明日朕就帶著袁珙一起,去給陳羽相麵。”
“對於陳羽的身份,我也好奇的很,真想知道袁珙給陳羽相麵會是什麽樣的結果!”
朱棣頓了頓,威嚴的說道:
“至於試點的地方,就選在蘇、鬆、嘉、湖四地,朕賜予姚廣孝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
“不服的人,殺了就是!”
朱高熾沉默著,心中為蘇、鬆、嘉、湖四地的士紳捏了一把汗。
在這一次蘇、鬆、嘉、湖四地蹦的最歡,那麽拿你們開刀,倒也合理。
………………
南京城門。
人來人往,嘈雜聲此起彼伏。
隻見一個身穿寬鬆素袍的幹瘦老頭,牽著一頭毛色毛驢,正緩緩朝著京師的大門走來。
此人正是相術奇人袁珙。
袁珙抬頭望向那高聳的城門,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
他這一次趕了一個月多月的路程來到京師,受老友姚廣孝所托,讓他幫一個人相麵。
本來姚廣孝本身也具備一些相麵之術,足以應對大部分的事情。
可是從姚廣孝所寄過來的書信來看,字跡明顯有些淩亂。
字亂了也就代表著心亂了。
而且在落筆的時候,明確告知這一次相麵的人,很有可能是天上謫仙人。
袁珙相信姚廣孝與信中的陳羽一定發生了什麽,否則姚廣孝氣息不會亂。
“嫡仙人……”
袁珙口中輕輕呢喃著,隨後眼中迸發出精光。
謫仙人的麵相,那可真是太有趣了!
不多時,
袁珙的身影很快便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向著雞鳴寺趕去。
“一道聖旨可無法解決,必須施行仁義,方能將此事影響最小化。”
“至於收錢……兒臣問心無愧!”
朱棣冷哼一聲,冷冷的說道:
“太子爺,遇到什麽問題你總是這樣,張嘴仁義道德,閉嘴道德仁義,我們老朱家造反出身,怎麽冒出一個大聖人?”
“你這不是陰溝裏蹦出來個棉花球嗎!”
朱高熾伏著身子,繼續說道:
“皇上,士紳階級與全體文官集團搞出這麽大的動靜,絕對不可能乖乖配合,俯首聽命!”
“為了國家的穩定與天下百姓,兒臣還是希望能夠將此事從輕處置。”
朱高熾認為這件事牽扯太大了。
連楊世奇、楊榮都參與其中。
那麽不用想也知道,幾乎也囊括了朝中盡數的文官。
如果朱棣選擇嚴辦,對文官集團動刀,那麽再加上之前的民謠,估計天下百姓惶恐,民心也就散了。
他絕對要盡全力,防止這樣的局麵出現。
朱棣冷笑一聲:“為了天下百姓?”
“那朕說出一個可以讓天下百姓受到實打實恩惠卻要你與整個士紳階級為敵的策略,你願不願意為了天下百姓去做?”
這句話把朱高熾直接問懵住了。
一時間竟沒有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頭腦經過了一番高速風暴之後,他想到了陳羽那笑嗬嗬的模樣。
刹那間,朱高熾懂了。
朱棣今早接收到了朝中官員上疏之後,氣的早飯都不吃,直接出宮去了。
不用想也知道,朱棣這是去小酒館找陳羽了。
無非兩個目的:
一:找一個傾訴對象,而陳羽不知道朱棣的身份,最合適不過。
二:向陳羽尋找解決辦法,按照陳羽連王朝周期都能夠看破的能力,再加上朱棣這副樣子,好像就在這裏等自己。
那麽陳羽這位大才,朱瞻基的老師,一定是想出針對士紳提出這一次輿論的解決辦法。
隻是讓朱高熾有些遲疑,這一次的問題不像王朝周期一樣,屬於曆史規律。
這一次是人為規律。
難度更大。
因為你這一次想到辦法解決了,但是人是活的,哪怕你殺一批,也不可能全部殺完。
隻要你不殺完,那麽這些士紳就一定有卷土重來的時候。
除非陳羽能夠想出一個一勞永逸解決的辦法!
否則到頭來,還是需要讓步。
但是朱高熾在談及百姓方麵,態度異常堅定的說道:
“皇上,為了天下百姓,兒臣願與任何人為敵!”
朱棣沉著眸子看著跪伏在地的朱高熾,聽著他的迴答,雙眸一凝。
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繳糧此三種辦法與當初的削藩政策一樣,隻是一個思路。
而具體的完善計策,還需要人去做。
在計劃沒有推行之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保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打士紳階級一個出其不意。
稅收改革,乃是國家根基。
重中之重。
半點馬虎不得。
可是朝中文官集團幾乎全部與士紳階級牽扯不清,而且大多都是士紳世家,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前期的保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朱棣選擇在朝中完善計策的人,就是朱高熾。
朱高熾雖然上馬殺敵不行,也可以說上馬費勁,但不能否認他在治理國家事務上確實一把好手。
他的政治手段,就連姚廣孝都稱讚有加。
本來自己負責威懾全局,而朱高熾是這件事情總攬全局最有力的人選,可奈何朱高熾身後的支持者,幾乎全部來自文官集團,也就是士紳階級。
在這樣的條件下,朱棣擔心自家老大看不清局勢。
所以,
才借著文官集團集體上疏減免蘇、鬆、嘉、湖四地稅收的奏疏,試探朱高熾一番。
現在看來,他們老朱家好像還真蹦出了一個以百姓為首的聖人!
這樣也好。
不管怎麽說,不會錯!
…
朱棣態度有所緩和,將陳羽在小酒館裏麵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繳糧一並說了出來。
朱高熾聽完之後目光呆滯,猛地抬起腦袋。
此時他全然忘記朱棣方才大怒,隻感覺腦子一陣嗡鳴聲。
陳羽這家夥……太狠了!
這三板斧一下來,直接廢除了徭役不假,可是同樣也取消了士紳十幾年寒窗,幾十年考上舉人的特權。
尼瑪!
越想朱高熾越覺著一陣心驚膽跳,此計策一出,那可是直接相當於向整個士紳階級宣戰!
朱棣將朱高熾的反應盡收眼底,冷冷的問道:
“太子爺,你感覺此計策如何?”
這一句話將朱高熾拉迴到了現實,他又趕忙伏下身子,遲疑的說道:
“計策雖好,可是執行起來的難度卻很大,要將這些完全落實到地方,除了朝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之外,還需要去實施的人心如磐石,殺伐果斷,否則到了地方很容易被架空。”
“而且這直接相當於對幾乎整個朝中文官集團宣戰,畢竟損毀了他們的利益鏈條。到那時,恐怕他們會與皇權產生對抗……”
朱棣厲聲道:“對抗,那就殺!”
“殺到他們忌憚、殺到他們配合為止。改革自古以來都不容易,必將伴隨著殺戮,更何況是足以影響國家根基的稅收改革。”
“不經過一場殺戮,這個政策,不穩!”
朱棣本來以為朱高熾已經認清了局勢,可是沒想到得到計策之後,老大還是選擇了勸諫。
這讓朱棣心中再次暴怒,他決定給朱高熾最後一個機會:
“你做聖人,我做惡人,好不好!”
朱高熾做了幾個深唿吸之後,正色道:
“陳掌櫃,同意殺戮?”
此話一出,
倒讓朱棣一愣,他想了想,將陳羽所說殺的士紳人頭滾滾等言論說了出來。
話落,
朱高熾像是鬆了一口氣一樣,開口說道:
“嚴苛賦稅、徭役,始終成不了大事,我身為太子儲君就應該以天下百姓為重,這是正道。國家不尋正道,沒有人支持你,不向百姓施恩,沒有人愛戴你。”
“本來我還想著為了天下安定,適當勸爹妥協一些,可是在這樣的計策之下,所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百姓也會過的更好,我當然支持。”
“我會讓天下的人都看到,大明的太子有一顆愛民之心,做事正大。皇上讓我當一個月的太子儲君,一天的太子儲君,我也要讓天下的人知道,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把天下、百姓,看的比自己要重。”
“我就是想要天下的人都吃上飯,穿上衣。所以這件事情,我舉雙手讚同。”
聽著朱高熾話語中的堅毅,朱棣欣慰的點了點頭。
這孩子始終是自己的老大,打斷骨頭連著筋,最終還是會站在自己這邊。
隻是聽見陳羽讚成殺戮之後,朱高熾才同意。
這點讓朱棣心中有些不爽。
但是這件事情還需要朱高熾協助。
隻要老大同意了,比什麽都好。
朱棣看著朱高熾跪伏在地,他眼中的怒火已然熄滅,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複雜的神色。
沉默片刻後,
緩緩向前邁出步子,走到朱高熾身前,俯下身,伸出手將朱高熾費力的扶起。
“起來吧。”
朱高熾抬起頭,見自己爹短時間之內變化這麽大,一時間有些消化不了。
“老大,你坐上太子儲君這個位置以來,一直小心翼翼,協助我處理國家大事,沒有給任何人可乘之機。”
“你一直夾在父親、兄弟與各方勢力之間,處境艱難,但卻始終堅守自己的原則,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以公正之態處理朝政,你這個太子儲君,當的很稱職。”
朱棣聲音低沉,卻已沒了剛才的凜冽,多了一絲柔和。
爹誇我了?
麵對朱棣這兩年時間內,第一次用這種語氣對自己說話。
而且話語中還是滿滿的誇讚與肯定。
一時間,朱高熾認為跪麻一雙腿。
值了!
朱高熾微微頷首,與朱棣倆對視著,空氣中的緊張氛圍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久違的溫情。
朱棣繼續說道:“當初你娘生你的時候,我還在漠北驅逐胡虜,與敵人血戰,也不知道能不能迴來,可終究還是勝了。”
“我迴到北平見到了繈褓中的你,誰能想到後來你的身子骨這麽弱。所以這些年你武功不行,我就在文治上對你嚴厲了一些,你不要往心裏去。”
朱高熾聽著朱棣的話,鼻子有些發酸。
朱棣長歎一聲氣,繼續說道:
“老大,我太固執了,咱們倆雖然經常吵吵鬧鬧,可我對你還是放心、信任的。”
“這個道理你明白,我明白,別人不明白。”
“苦了你了,孩子!”
朱高熾聽到父親這番肺腑之言,眼眶瞬間紅了起來,淚水不受控製地在眼中打轉。
他哽咽的說道:
“爹,您千萬別這麽說。兒臣知道,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為了天下百姓。”
“兒臣身子弱,不能像其老二、老三那樣馳騁疆場,為您分憂解難。但兒臣一直都在治國上下功夫,希望能在幫到您。隻要能為大明,為您出一份力,兒臣受再多的苦都值得。”
“爹,您就放心吧,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繳糧,我一定會全力支持!”
最後一句話,讓朱棣一怔。
隨後,還是欣慰的重重拍了拍朱高熾的肩膀。
朱高熾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開口問道:
“爹,不知這件事情,你打算派誰前去,又在哪個地方做試點?”
朱棣沉思片刻,說道:
“人選當然是姚廣孝。他無論影響力、手腕、魄力、謀略,都沒有人比他更加適合。”
朱高熾想了想,遲疑道:
“可是我聽說最近……大師精神有些不太好。”
朱棣擺了擺手說道:
“不礙事,他隻是陷入了死胡同,等袁珙到來之後,給陳羽相麵,大概就可以解決姚廣孝這方麵的問題了。”
“據錦衣衛傳來的消息,袁珙今日到京師,明日朕就帶著袁珙一起,去給陳羽相麵。”
“對於陳羽的身份,我也好奇的很,真想知道袁珙給陳羽相麵會是什麽樣的結果!”
朱棣頓了頓,威嚴的說道:
“至於試點的地方,就選在蘇、鬆、嘉、湖四地,朕賜予姚廣孝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
“不服的人,殺了就是!”
朱高熾沉默著,心中為蘇、鬆、嘉、湖四地的士紳捏了一把汗。
在這一次蘇、鬆、嘉、湖四地蹦的最歡,那麽拿你們開刀,倒也合理。
………………
南京城門。
人來人往,嘈雜聲此起彼伏。
隻見一個身穿寬鬆素袍的幹瘦老頭,牽著一頭毛色毛驢,正緩緩朝著京師的大門走來。
此人正是相術奇人袁珙。
袁珙抬頭望向那高聳的城門,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
他這一次趕了一個月多月的路程來到京師,受老友姚廣孝所托,讓他幫一個人相麵。
本來姚廣孝本身也具備一些相麵之術,足以應對大部分的事情。
可是從姚廣孝所寄過來的書信來看,字跡明顯有些淩亂。
字亂了也就代表著心亂了。
而且在落筆的時候,明確告知這一次相麵的人,很有可能是天上謫仙人。
袁珙相信姚廣孝與信中的陳羽一定發生了什麽,否則姚廣孝氣息不會亂。
“嫡仙人……”
袁珙口中輕輕呢喃著,隨後眼中迸發出精光。
謫仙人的麵相,那可真是太有趣了!
不多時,
袁珙的身影很快便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向著雞鳴寺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