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所以免費的東西,都在暗中標記好了價碼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徭役之苦,十倍於賦稅?
此番言論一出,朱棣與夏原吉對視一眼,眼中皆是不信。
陳羽將二人的表情盡收眼底,想了想問道:
“老朱,老夏,不知在你們眼中,何為徭役?”
朱棣頓了頓,理直氣壯地說道:
“徭役自然就是朝廷人手不足,然後征集天下百姓一同建設大明。百姓們修築城池、疏通河道、建造宮殿,這些就是徭役。”
“此乃國家運轉之需,為了讓大明江山更加穩固,而實施的一種辦法。”
這時,站在一旁的夏原吉也不在沉默,出言附和道:
“此言極是。”
“徭役之苦,十倍於賦稅這種說法不妥,徭役看似是百姓負擔,實則是為了長遠的福祉。”
“通過徭役,各地的基礎設施得以完善,交通便利,水利通暢,農事便有了保障,商業也能繁榮發展。”
陳羽聽著老朱與老夏脫離實際的發言感到詫異,但是想著兩位商賈從來沒有參加過徭役,又感覺都在情理之中。
典型的何不食肉糜!
永樂初期朝廷為了獲取更多的資金用於國家事務,默認商賈通過繳納一定的錢財代替服徭役的情況。
陳羽沉吟片刻之後,淡淡的說道:
“老朱,如果徭役真的像你說的這麽好,那麽也不會成為壓垮大秦的最後一根稻草!秦朝男子從17歲就要開始服役了。剛才說的修路、修水利以及修宮殿這事兒,一去就是一兩年的時間。”
“從古至今,男性一直都是耕田的主力,家裏的男人都去服徭役,一走一兩年,那麽家裏隻剩下女人、小孩和老人,家中的妻女會不會遭遇旁人的欺辱暫且不論,光是這一兩年的收成必然會出現問題。”
“收成不好,那麽和賦稅就沒辦法交上去。你能去跟朝廷講我今年收成不好,然後交不上稅嗎?定然不行!因為曆朝在這方麵的律法非常嚴苛,根本不會給你討價還價的餘地。”
“所以擺在百姓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麽幹、要麽死!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華夏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天下紛紛響應,揭竿而起,奮六世之餘烈的大秦,就這樣二世而亡。”
陳勝、劉邦的起義,都與徭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先看陳勝,秦二世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就在這征發之列,還被任命為屯長。
那時候徭役製度嚴苛,百姓們苦不堪言。
陳勝在服徭役途中喊出: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意思是說服徭役去了是死,不去也是死,既然如此,幹脆反了吧!
這句話的殺傷力,可比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多了。
因為百姓最樸素的願望就是活著,可是秦朝連苟活的機會都不給百姓。於是無數被徭役壓迫的百姓紛紛響應,反秦的浪潮就此掀起。
再瞧劉邦,他擔任泗水亭長時,奉命押送刑徒去驪山服役,可是一路上隊伍中的人都不願意服徭役,不斷有人逃跑。
劉邦眼看交不了差,索性在芒碭山落草為寇,趕上了陳勝掀起的反秦浪潮,這才有了後來的漢高祖。
…
朱棣與夏原吉二人聽後沉默了,陳羽所講述的問題雖然不好聽,不過說的確是事實。
農民賴以生存的方式就是土地,而徭役則是讓他們遠離了土地,而且還……沒有工錢!
在陳羽這一番話中,他們不得不承認:
徭役之苦,十倍於賦稅!
曆朝曆代為了防止土地兼並問題,都會頒布相應的措施,但對於徭役幾乎沒有人提出意見。
隻因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陳羽繼續問道:
“老朱,你說徭役是因為朝廷人手不足,所以征召百姓。可是朝廷真是因人手不足,才這樣做嗎?”
“……”
朱棣輕輕咳嗽了一聲,臉上有些尷尬。
在朝廷出錢也雇傭不到百姓務工的情況下,才能叫做人手不足。
但是朝廷他壓根不想……出錢!
所以,才誕生了徭役!
可我不想花錢這種話,朱棣張了張嘴,還是沒有好意思直接說出口。
半晌之後,
朱棣搖了搖頭,將這些想法摒棄掉。
不是他不想停止徭役,而是如今哪怕知道徭役之事錯誤,他也要錯誤的進行下去。
畢竟無償徭役一經取消,恐怕國庫吃不消啊。
陳羽見老朱與老夏一直不說話,還以為二人不懂裏麵的彎彎繞繞,於是沉吟片刻之後,對著老朱再次問道:
“老朱,你還記得我之前給你說過,免費的才是最貴的嗎?”
朱棣微微頷首:
“記得,這是一個商業手段,如今精鹽按照這樣的計策,知名度已經打響。”
陳羽笑著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之所以說免費的貴,那是因為所有免費的東西並不是真的免費,而是已經在暗地裏標好了價碼!”
“就像販賣精鹽,先送一部分試吃,相當於為咱們宣傳;”
“徭役的本質很簡單,無非就是朝廷想讓百姓免費幹活!可將這個道理放在徭役上麵,那價碼就是一個王朝的壽命!”
不等朱棣與夏原吉插話的機會,陳羽繼續說道:
“之前說過王朝即將覆滅的末期,國庫空虛。可是隋朝卻是一個例外,隋朝崩潰滅亡之後,國庫裏還有一大堆糧食與錢財。”
“國庫充盈的隋朝都覆滅了,著實罕見,可是要看隋煬帝做了什麽事情之後,你就感覺這一點也不虧,簡直就是秦朝覆滅的模板。”
“覆滅隋朝的根源,就是徭役。秦朝和隋朝都是想在短時間內做很多的事兒,都需要短時間大量人力的投入。”
“徭役是壓垮秦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隋朝農民起義的導火索。”
“彭~”
正坐著的朱棣豁然站起身來,坐下的椅子應聲而倒。
說到這裏,饒是之前一直對徭役一事不重視的朱棣,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因為隋煬帝與自己……有點像。
隋煬帝某種程度上是個很有抱負的君主,他渴望在短期內成就前無古人的大業。
興建洛陽城,開鑿大運河……
可要做到這些必然需要大量勞動力,所以隋煬帝強製征派百姓服徭役。
當時全國人口大概有四千多萬,像建大運河就用了五百多萬人,興建洛陽城也用了兩百多萬人,更別說還有那麽多人當兵了。
而自己如今所做的事情呢!
下西洋、大興北平都城、興建運河……
這些功績的背後,原來在暗中已經被標注好了價碼嗎?!
朱棣皺著眉頭,雙手叉腰的沉思著。
可這些是他想停就能停止的嗎?
他現在真想將老大經常對自己說的話,說給陳羽聽。
陳兄弟,沒錢!
此番言論一出,朱棣與夏原吉對視一眼,眼中皆是不信。
陳羽將二人的表情盡收眼底,想了想問道:
“老朱,老夏,不知在你們眼中,何為徭役?”
朱棣頓了頓,理直氣壯地說道:
“徭役自然就是朝廷人手不足,然後征集天下百姓一同建設大明。百姓們修築城池、疏通河道、建造宮殿,這些就是徭役。”
“此乃國家運轉之需,為了讓大明江山更加穩固,而實施的一種辦法。”
這時,站在一旁的夏原吉也不在沉默,出言附和道:
“此言極是。”
“徭役之苦,十倍於賦稅這種說法不妥,徭役看似是百姓負擔,實則是為了長遠的福祉。”
“通過徭役,各地的基礎設施得以完善,交通便利,水利通暢,農事便有了保障,商業也能繁榮發展。”
陳羽聽著老朱與老夏脫離實際的發言感到詫異,但是想著兩位商賈從來沒有參加過徭役,又感覺都在情理之中。
典型的何不食肉糜!
永樂初期朝廷為了獲取更多的資金用於國家事務,默認商賈通過繳納一定的錢財代替服徭役的情況。
陳羽沉吟片刻之後,淡淡的說道:
“老朱,如果徭役真的像你說的這麽好,那麽也不會成為壓垮大秦的最後一根稻草!秦朝男子從17歲就要開始服役了。剛才說的修路、修水利以及修宮殿這事兒,一去就是一兩年的時間。”
“從古至今,男性一直都是耕田的主力,家裏的男人都去服徭役,一走一兩年,那麽家裏隻剩下女人、小孩和老人,家中的妻女會不會遭遇旁人的欺辱暫且不論,光是這一兩年的收成必然會出現問題。”
“收成不好,那麽和賦稅就沒辦法交上去。你能去跟朝廷講我今年收成不好,然後交不上稅嗎?定然不行!因為曆朝在這方麵的律法非常嚴苛,根本不會給你討價還價的餘地。”
“所以擺在百姓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麽幹、要麽死!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華夏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天下紛紛響應,揭竿而起,奮六世之餘烈的大秦,就這樣二世而亡。”
陳勝、劉邦的起義,都與徭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先看陳勝,秦二世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就在這征發之列,還被任命為屯長。
那時候徭役製度嚴苛,百姓們苦不堪言。
陳勝在服徭役途中喊出: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意思是說服徭役去了是死,不去也是死,既然如此,幹脆反了吧!
這句話的殺傷力,可比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多了。
因為百姓最樸素的願望就是活著,可是秦朝連苟活的機會都不給百姓。於是無數被徭役壓迫的百姓紛紛響應,反秦的浪潮就此掀起。
再瞧劉邦,他擔任泗水亭長時,奉命押送刑徒去驪山服役,可是一路上隊伍中的人都不願意服徭役,不斷有人逃跑。
劉邦眼看交不了差,索性在芒碭山落草為寇,趕上了陳勝掀起的反秦浪潮,這才有了後來的漢高祖。
…
朱棣與夏原吉二人聽後沉默了,陳羽所講述的問題雖然不好聽,不過說的確是事實。
農民賴以生存的方式就是土地,而徭役則是讓他們遠離了土地,而且還……沒有工錢!
在陳羽這一番話中,他們不得不承認:
徭役之苦,十倍於賦稅!
曆朝曆代為了防止土地兼並問題,都會頒布相應的措施,但對於徭役幾乎沒有人提出意見。
隻因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陳羽繼續問道:
“老朱,你說徭役是因為朝廷人手不足,所以征召百姓。可是朝廷真是因人手不足,才這樣做嗎?”
“……”
朱棣輕輕咳嗽了一聲,臉上有些尷尬。
在朝廷出錢也雇傭不到百姓務工的情況下,才能叫做人手不足。
但是朝廷他壓根不想……出錢!
所以,才誕生了徭役!
可我不想花錢這種話,朱棣張了張嘴,還是沒有好意思直接說出口。
半晌之後,
朱棣搖了搖頭,將這些想法摒棄掉。
不是他不想停止徭役,而是如今哪怕知道徭役之事錯誤,他也要錯誤的進行下去。
畢竟無償徭役一經取消,恐怕國庫吃不消啊。
陳羽見老朱與老夏一直不說話,還以為二人不懂裏麵的彎彎繞繞,於是沉吟片刻之後,對著老朱再次問道:
“老朱,你還記得我之前給你說過,免費的才是最貴的嗎?”
朱棣微微頷首:
“記得,這是一個商業手段,如今精鹽按照這樣的計策,知名度已經打響。”
陳羽笑著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之所以說免費的貴,那是因為所有免費的東西並不是真的免費,而是已經在暗地裏標好了價碼!”
“就像販賣精鹽,先送一部分試吃,相當於為咱們宣傳;”
“徭役的本質很簡單,無非就是朝廷想讓百姓免費幹活!可將這個道理放在徭役上麵,那價碼就是一個王朝的壽命!”
不等朱棣與夏原吉插話的機會,陳羽繼續說道:
“之前說過王朝即將覆滅的末期,國庫空虛。可是隋朝卻是一個例外,隋朝崩潰滅亡之後,國庫裏還有一大堆糧食與錢財。”
“國庫充盈的隋朝都覆滅了,著實罕見,可是要看隋煬帝做了什麽事情之後,你就感覺這一點也不虧,簡直就是秦朝覆滅的模板。”
“覆滅隋朝的根源,就是徭役。秦朝和隋朝都是想在短時間內做很多的事兒,都需要短時間大量人力的投入。”
“徭役是壓垮秦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隋朝農民起義的導火索。”
“彭~”
正坐著的朱棣豁然站起身來,坐下的椅子應聲而倒。
說到這裏,饒是之前一直對徭役一事不重視的朱棣,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因為隋煬帝與自己……有點像。
隋煬帝某種程度上是個很有抱負的君主,他渴望在短期內成就前無古人的大業。
興建洛陽城,開鑿大運河……
可要做到這些必然需要大量勞動力,所以隋煬帝強製征派百姓服徭役。
當時全國人口大概有四千多萬,像建大運河就用了五百多萬人,興建洛陽城也用了兩百多萬人,更別說還有那麽多人當兵了。
而自己如今所做的事情呢!
下西洋、大興北平都城、興建運河……
這些功績的背後,原來在暗中已經被標注好了價碼嗎?!
朱棣皺著眉頭,雙手叉腰的沉思著。
可這些是他想停就能停止的嗎?
他現在真想將老大經常對自己說的話,說給陳羽聽。
陳兄弟,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