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徭役之苦,十倍於賦稅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棣聽著陳羽所說,眼中滿是熾熱。
既可以延長國運,又可以充盈國庫,唯一的缺點就是會得罪士紳階級,這樣的事情放在建文身上可能真的會猶豫。
可是放在朱棣身上,則完全不存在。
畢竟,朱棣本來就不是一個怕事的人!
不僅如此,他也不是一個善人!
而是一位梟雄!
靖難之後,任何敢攔在他的麵前,阻礙他建立千古功績的人,不好意思,永樂帝會讓你見識一下什麽叫做殺伐果斷。
什麽叫做雷厲風行!
朱棣長籲口氣,笑著說道:
“陳兄弟所言極是,如若永樂帝知道了這樣利國利民的策略,一定會將其推廣下去。”
“雖自從靖難之後,永樂帝已經很久沒有再動兵戈,但是他的刀,依舊鋒利!”
夏原吉聽著朱棣說的這番話,默默的搖了搖頭。
接下來,大明恐怕又將陷入一場血雨腥風中了。
陳羽聽後來了情緒,一拍桌子,對著朱棣說道:
“行啊老朱,你現在沒有我的引導,都能說出接下來該如何將這個政策頒布下去。”
“你說的不錯,對付士紳階級就需要政策與武力結合。”
陳羽又看向了夏原吉,繼續說道:
“老夏,這方麵你就沒有從過軍的老朱有魄力,你也不想想,如今削藩之後,天下的兵權都集中在永樂帝手中,哪還有一些勢力,能與永樂帝抗衡?”
“再說了,士紳階級也就是一群書生而已,他們拿什麽跟軍隊造反,還是目前行軍打仗最厲害的永樂帝!”
“就算這些書生真的敢因此造反,永樂帝直接派出漢王都能將他們輕鬆鎮壓,如果背地裏搞小動作更好,來一個殺一儆百,來一個血流成河,來一個人頭滾滾。”
“殺到天下讀書人膽寒的時候,老夏你所擔心的問題,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攤丁入畝的前身是由張居正提出的‘一條鞭法’上改革而來。
可惜‘一條鞭法’的推行在張居正死後,遭遇了士紳階級的極大反對,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亡政息’的結局。
由此可見,自上而下的改革若想取得成績,必須有來自強權的保障。
故而封建時代的成功改革,多由帝王親自執行。
比如雍正力推的多項改革政策,都取得了成功,以一己之力夯實了大清根基。
其中大名鼎鼎的“攤丁入畝”政策,更是徹底改變了延續華夏兩千多年的賦稅體係。
堪稱曠古爍今。
而永樂帝可是用刀一路砍出來的皇帝,這樣的皇帝在讀書人眼中極具威懾。
再加上靖難結束不久,永樂帝擁有的武將集團還沒有遭到削弱,正處於巔峰,可以輕鬆鎮壓文官集團。
所以如果永樂帝下定決心去做這件事情,跟雍正相比,隻會更加輕鬆!
…
陳羽的這一番話,讓朱棣很是詫異。
陳羽在朱棣心中的定位是文臣,可是此番話中的言語,卻跟一個武將無異。
但是,朱棣不僅沒有對陳羽厭煩,反而更加喜愛了。
夏原吉見陳羽對自己說出這樣一番話,想要張嘴辯論什麽,但頓了頓,還是將嘴巴閉上。
他已經看出來,陳羽與朱棣已經站在了一條戰線。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一個戶部尚書說些什麽,重要嗎?
朱棣如果真的下定決心去做的事情,那可是十頭牛都拉不迴來。
…
至於頒布攤丁入畝的政策……陳羽決定以後步入朝廷,直接選擇遺忘。
畢竟這可要將士紳得罪死了。
除非有大明皇帝三代都力保,否則陳羽打死也不會提。
而如今隻是簡單的吹牛口嗨,那可真的是暢所欲言。
吹牛都不讓吹了,哪有這樣的王法。
民間的小孩玩遊戲時,還自己做個帽子當皇帝呢?
自己在小酒館指點一下江山,怎麽了!
陳羽再次喝了一口茶之後,笑著對著老朱說道:
“老朱你想啊,明朝之前的漢唐還有其他朝代,誕生的千古一帝都是建立在苦百姓的基礎上,這才有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
“永樂帝得位不正,所以他登基以來就大力文治武功。可這樣的永樂盛世恐怕還是與曆朝曆代一樣,屬於與既得利益者的盛世,與百姓無關。”
“可若是永樂帝使用士紳一體納糧,廢除讀書人特權,那麽推行攤丁入畝將與民更始,施恩於天下,讓百姓與既得利益者共同享受著天下的富貴,享受這大明的強盛。”
“再者說了,古往今來其實百姓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吃飽飯,我敢保證在攤丁入畝之下,國庫充盈,百姓家中甚至會有餘糧。百姓自古以來都是誰能讓他們吃飽飯,就跟誰。那麽到時候,在天下百姓眼中,建文才是那個得位不正的皇帝!”
“這樣的情況下,大明在永樂一朝,才能迎來一個真正意義上舉國同慶的太平盛世!”
“!!!”
朱棣聽著陳羽這樣說,不知為何,心中升起來一股生熟悉的感覺。
似曾相識。
但是,這些都是次要的。
重要的他能在千古一帝上,開辟出一條不同的道路。
讓大明百姓成為盛世中最幸福的百姓,讓他們共享朕打造出來的永樂盛世。
至於士紳階級的謠言……
在攤丁入畝之下,壓根不值一提。
攤丁入畝一出,天下萬民那可是實打實的受到了實惠。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在天下百姓眼中,好像真就順位繼承?!
想到這,朱棣感覺唿吸都有些炙熱,恨不得立馬離開小酒館迴到宮中,開始著實商討對士紳階級的反擊。
讓他們看看,自己可不是像建文那樣,是你們可以隨意拿捏的皇帝。
自己一定要用攤丁入畝,拔下你們一層皮!
突然,朱棣皺起了眉頭,攤丁入畝一定要先選擇一個地方先行實踐,然後再推廣全國。
他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一個詞語:
江南四省!
隻是自己身為皇帝,肯定在身後支持。
那麽接下來就應該選擇官員,秉持著自己的聖意去踐行攤丁入畝。
最好一文一武兩人。
正在朱棣思索從朝中官員選誰,才能效果最大化時,
陳羽再次開口說道:
“士紳的輿論戰在攤丁入畝的反擊下,必然潰散。隻是攤丁入畝的計劃,還有針對徭役的重要一環。”
朱棣一怔,在他看來攤丁入畝之下,已經將稅收問題解決了,他不明白為何陳羽還要再提起徭役。
“陳兄弟,徭役總不能有問題吧?”
陳羽聽後咂了咂嘴,緩緩開口說道: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徭役之苦,十倍於賦稅!”
既可以延長國運,又可以充盈國庫,唯一的缺點就是會得罪士紳階級,這樣的事情放在建文身上可能真的會猶豫。
可是放在朱棣身上,則完全不存在。
畢竟,朱棣本來就不是一個怕事的人!
不僅如此,他也不是一個善人!
而是一位梟雄!
靖難之後,任何敢攔在他的麵前,阻礙他建立千古功績的人,不好意思,永樂帝會讓你見識一下什麽叫做殺伐果斷。
什麽叫做雷厲風行!
朱棣長籲口氣,笑著說道:
“陳兄弟所言極是,如若永樂帝知道了這樣利國利民的策略,一定會將其推廣下去。”
“雖自從靖難之後,永樂帝已經很久沒有再動兵戈,但是他的刀,依舊鋒利!”
夏原吉聽著朱棣說的這番話,默默的搖了搖頭。
接下來,大明恐怕又將陷入一場血雨腥風中了。
陳羽聽後來了情緒,一拍桌子,對著朱棣說道:
“行啊老朱,你現在沒有我的引導,都能說出接下來該如何將這個政策頒布下去。”
“你說的不錯,對付士紳階級就需要政策與武力結合。”
陳羽又看向了夏原吉,繼續說道:
“老夏,這方麵你就沒有從過軍的老朱有魄力,你也不想想,如今削藩之後,天下的兵權都集中在永樂帝手中,哪還有一些勢力,能與永樂帝抗衡?”
“再說了,士紳階級也就是一群書生而已,他們拿什麽跟軍隊造反,還是目前行軍打仗最厲害的永樂帝!”
“就算這些書生真的敢因此造反,永樂帝直接派出漢王都能將他們輕鬆鎮壓,如果背地裏搞小動作更好,來一個殺一儆百,來一個血流成河,來一個人頭滾滾。”
“殺到天下讀書人膽寒的時候,老夏你所擔心的問題,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攤丁入畝的前身是由張居正提出的‘一條鞭法’上改革而來。
可惜‘一條鞭法’的推行在張居正死後,遭遇了士紳階級的極大反對,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亡政息’的結局。
由此可見,自上而下的改革若想取得成績,必須有來自強權的保障。
故而封建時代的成功改革,多由帝王親自執行。
比如雍正力推的多項改革政策,都取得了成功,以一己之力夯實了大清根基。
其中大名鼎鼎的“攤丁入畝”政策,更是徹底改變了延續華夏兩千多年的賦稅體係。
堪稱曠古爍今。
而永樂帝可是用刀一路砍出來的皇帝,這樣的皇帝在讀書人眼中極具威懾。
再加上靖難結束不久,永樂帝擁有的武將集團還沒有遭到削弱,正處於巔峰,可以輕鬆鎮壓文官集團。
所以如果永樂帝下定決心去做這件事情,跟雍正相比,隻會更加輕鬆!
…
陳羽的這一番話,讓朱棣很是詫異。
陳羽在朱棣心中的定位是文臣,可是此番話中的言語,卻跟一個武將無異。
但是,朱棣不僅沒有對陳羽厭煩,反而更加喜愛了。
夏原吉見陳羽對自己說出這樣一番話,想要張嘴辯論什麽,但頓了頓,還是將嘴巴閉上。
他已經看出來,陳羽與朱棣已經站在了一條戰線。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一個戶部尚書說些什麽,重要嗎?
朱棣如果真的下定決心去做的事情,那可是十頭牛都拉不迴來。
…
至於頒布攤丁入畝的政策……陳羽決定以後步入朝廷,直接選擇遺忘。
畢竟這可要將士紳得罪死了。
除非有大明皇帝三代都力保,否則陳羽打死也不會提。
而如今隻是簡單的吹牛口嗨,那可真的是暢所欲言。
吹牛都不讓吹了,哪有這樣的王法。
民間的小孩玩遊戲時,還自己做個帽子當皇帝呢?
自己在小酒館指點一下江山,怎麽了!
陳羽再次喝了一口茶之後,笑著對著老朱說道:
“老朱你想啊,明朝之前的漢唐還有其他朝代,誕生的千古一帝都是建立在苦百姓的基礎上,這才有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
“永樂帝得位不正,所以他登基以來就大力文治武功。可這樣的永樂盛世恐怕還是與曆朝曆代一樣,屬於與既得利益者的盛世,與百姓無關。”
“可若是永樂帝使用士紳一體納糧,廢除讀書人特權,那麽推行攤丁入畝將與民更始,施恩於天下,讓百姓與既得利益者共同享受著天下的富貴,享受這大明的強盛。”
“再者說了,古往今來其實百姓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吃飽飯,我敢保證在攤丁入畝之下,國庫充盈,百姓家中甚至會有餘糧。百姓自古以來都是誰能讓他們吃飽飯,就跟誰。那麽到時候,在天下百姓眼中,建文才是那個得位不正的皇帝!”
“這樣的情況下,大明在永樂一朝,才能迎來一個真正意義上舉國同慶的太平盛世!”
“!!!”
朱棣聽著陳羽這樣說,不知為何,心中升起來一股生熟悉的感覺。
似曾相識。
但是,這些都是次要的。
重要的他能在千古一帝上,開辟出一條不同的道路。
讓大明百姓成為盛世中最幸福的百姓,讓他們共享朕打造出來的永樂盛世。
至於士紳階級的謠言……
在攤丁入畝之下,壓根不值一提。
攤丁入畝一出,天下萬民那可是實打實的受到了實惠。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在天下百姓眼中,好像真就順位繼承?!
想到這,朱棣感覺唿吸都有些炙熱,恨不得立馬離開小酒館迴到宮中,開始著實商討對士紳階級的反擊。
讓他們看看,自己可不是像建文那樣,是你們可以隨意拿捏的皇帝。
自己一定要用攤丁入畝,拔下你們一層皮!
突然,朱棣皺起了眉頭,攤丁入畝一定要先選擇一個地方先行實踐,然後再推廣全國。
他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一個詞語:
江南四省!
隻是自己身為皇帝,肯定在身後支持。
那麽接下來就應該選擇官員,秉持著自己的聖意去踐行攤丁入畝。
最好一文一武兩人。
正在朱棣思索從朝中官員選誰,才能效果最大化時,
陳羽再次開口說道:
“士紳的輿論戰在攤丁入畝的反擊下,必然潰散。隻是攤丁入畝的計劃,還有針對徭役的重要一環。”
朱棣一怔,在他看來攤丁入畝之下,已經將稅收問題解決了,他不明白為何陳羽還要再提起徭役。
“陳兄弟,徭役總不能有問題吧?”
陳羽聽後咂了咂嘴,緩緩開口說道: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徭役之苦,十倍於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