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解大國’,‘用國治國’,朱棣抱著支持態度。


    最開始想讓鄭和對海外宣揚和平。


    可陳羽所說的映照到現實當中,那時大明在海外發動戰爭,那也是受到了殖民地統治者與百姓強烈要求。


    大明在他們的心中,絕對會成為正義的王者之師!


    這樣一來,朱棣也就徹底對鄭和在海外打著大明的名號使用武力了,放下心來。


    說實話,從朱棣的內心出發,下西洋謀取利益是其次。


    更重要的是宣揚大明國威。


    如今,在陳羽殖民地駐軍的策略下,宣稱大明國威的效果達到了極致。


    ……


    當然,前兩條好處足以讓朱棣對下西洋勢在必得。


    尤其第二條,隻要鉗製住馬六甲海峽,那麽大明一年什麽都不幹。


    光是收取抽稅,都有接近大明國內財政一半的稅收。


    而這也隻是陳羽口中世界上六把海上財富‘鑰匙’之一。


    至於其餘五把,朱棣現在也不急著問。


    不過萬一在自己有生之年,真的有那麽一天,大明的艦隊遨遊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那這扼製海上財富的六把鑰匙,必將是大明的。


    畢竟以朱棣這種馬上皇帝的性格,既然知道了,那怎能不去爭取。


    難道要裝作看不見,然後看著海外其他國家占領這樣的‘鑰匙’。


    從而不斷發展壯大,隨時威脅大明?


    朱棣聽聞陳羽的一番話,本來被日本使臣惡心的心情也慢慢轉好。


    最後一條無非就是透露出‘賺錢’二字。


    他心中已有分寸。


    但還是耐著性子。


    畢竟陳羽口中說出來的話,每一次都是,明明每一個字都能聽懂。


    但組合在一起,就感覺很牛。


    “掌櫃的,前兩條我與老馬已經知道了,那最後一條又該如何進行?”


    陳羽放下手中的碗筷,吐出一口濁氣,正準備說話,鄭和卻也在這時提出了心中疑問。


    “掌櫃的,我家中是做絲綢生意,為何下西洋要大肆販賣陶瓷,而不是絲綢?”


    陳羽咂了咂嘴,有些意外的說道:


    “老馬,真沒想到,你還是一個大戶!”


    現在才知道老馬家中做的買賣是販賣絲綢。


    怪不得會參與第一次下西洋。


    十幾倍乃至近百倍的利潤,簡直就是撿錢啊!


    陳羽思索片刻後,不緊不慢的說道:“海上貿易與精鹽生意一樣,說白了就是賺殖民地富人階級的錢,那麽就需要打造出一個獨屬於大明的奢飾品,而這個奢飾品具有不可替代性;且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而不發生貶值!”


    “貌似‘絲綢’與‘陶瓷’都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我可以告訴你大航海之後,全世界都會加速城市化進程,到那時,絲綢會逐漸走向沒落!”


    “而大明生產的陶瓷,卻恰恰可以保值的遺留下去!陶瓷的利益在海外高達幾百倍,比絲綢還要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然要選擇大肆販賣陶瓷而不是絲綢!”


    朱棣聽後,人差點傻了。


    什麽情況?


    大明以後的絲綢會逐漸沒落!


    不保值了?


    陳羽口中的城市化進程,也是第一次聽說。


    心中升起一股不安。


    “掌櫃的,這城市化進程是什麽意思?”


    陳羽笑著說道:


    “老朱,你對新詞還挺感興趣,可這些我目前給你解釋了,你也聽不懂。”


    “你就先簡單的理解為社會發展進程,至於大明以後什麽時候可以達到這個程度,我也說不準。”


    朱棣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陳羽繼續說道:“還是之前說過‘永樂公司’一事,隻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經商環境,才可以賺取源源不斷的財富。”


    “有了前麵兩條的鋪墊,在殖民地大明就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經商環境,那麽接下來才開始真正賺錢!”


    “首先要做的就是送給殖民地統治者大明官窯燒製的陶瓷,對於那些對大明友好的富人階級,自然也可以送。”


    “白送?”


    朱棣疑惑的問道。


    陳羽點了點頭,然後看著老朱道:


    “不然呢?人家如果拿錢,那還能叫送嗎!”


    朱棣咽了一唾沫,感覺陳羽說的好有道理。


    可明明說了,又感覺什麽都沒有說。


    “掌櫃的,不是說最後一條才是生財之道?”


    “這白送,那大明不得賠死!”


    奉天靖難以來,大明周遭藩屬國都急不可耐想要來到大明朝貢。


    之所以表現這樣積極,並不是跑過來送錢。


    畢竟人家又不傻。


    而是期待大明的迴禮。


    大明自持天朝上國的身份,自然不可能讓小國吃虧。


    於是往往周遭小國受到的恩惠,遠遠大於朝貢的付出。


    可陳羽這樣搞,那完全就是冤大頭。


    隻出不進!


    朱棣已經想象到老大知道後,天天在自己耳邊念叨:


    ‘沒錢啊,爹!’


    陳羽輕輕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道:


    “老朱,有時候格局要放大一點!”


    “你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有免費的東西,暗地裏其實早已經明碼標價!”


    朱棣細細品味著這句話,感覺很有道理,很牛逼的樣子。


    可要說理解,他理解不了。


    但是,朱棣在陳羽這裏已經養成了一個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掌櫃的,我不懂。”


    陳羽看著老朱說的這樣理直氣壯,心中有些汗顏,但還是微微頷首道:


    “其實很好理解,就像上一次精鹽一樣,賦予它的定義是奢飾品,獨有的屬性就是罕見,隻有我這裏才有。”


    “老朱你初次聽到的時候,會不會買?”


    朱棣思考片刻之後,搖了搖頭。


    “不會。”


    朱棣不僅是這樣說的,上一次也是這樣做的。


    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估計沒有人會進行消費。


    錢多跟人傻很難在一個富有的商人身上出現。


    陳羽笑著說道:


    “那不就是了,但是你吃過之後,認為這個錢花的值不值,以後還會不會繼續購買?”


    朱棣欣喜的脫口而出:


    “值,我以後天天讓自家廚子用精鹽做菜。”


    陳羽點了點頭道:“那不就妥了,贈送陶瓷也是同樣的道理,大明陶瓷本來就做工精美,很有價值,在那些統治者手中流轉,其實相當於間接的為大明商品做免費宣傳。”


    “人不管處於何種地位都是有攀比心理的,越是富有的人越是如此,所以這也是大明需要打造奢飾品的原因,到時候陶瓷自然可以在殖民地暢銷,為大明帶來當地的財富。”


    陳羽所用的辦法,就是後世簡單粗暴的‘新人好禮’。


    不管你的產品好不好,如果用戶不點進來了解,那麽做的再好也沒用。


    鄭和七下西洋確實宣揚大明國威,使得萬邦來朝。


    然後呢?


    小國磕個響頭,大喊大明乃天朝上國。


    走之前還順走一大票白銀。


    虛榮心滿足的是朱棣老人家,笑嘻嘻的是小國,哭的是交銀子的老百姓。


    萬邦來朝磕頭,老百姓都沒聽到個響兒。


    誰讓自古以來,華夏帝王覺得,出門在外,做大哥,就要有個大哥的樣子,該花的錢,一定要花,絕不能含糊。


    永樂帝自然也是如此。


    結果萬邦來朝,虛名有了,本質卻勞民傷財,對於明朝後來的貿易往來幾乎沒有任何的貢獻。


    但陳羽這樣說,不希望今後入朝為官真能勸動朱棣改變觀念。


    畢竟這位永樂帝對外想要宣揚的是和平、大氣的形象。


    那麽,陳羽覺得隻要今後大明在殖民地撈錢的時候速度,遠遠大於永樂帝撒錢的速度不就行了。


    但若是老馬能夠趁著第一次下西洋說服鄭和,倒也會省去今後的許多麻煩。


    陳羽之所以說這麽多,完全就是感覺鄭和不是一個迂腐之人。


    畢竟,成為下西洋的總指揮使,可以說是將洪武帝的海禁祖製按在地上摩擦。


    這樣的人如果迂腐,那將朝中打著祖製反對下西洋的文武百官置於何地?


    朱棣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


    “掌櫃的,我信你,過段時間我就改行了,不做木材生意,轉做陶瓷生意。”


    陳羽聽見朱棣這副口氣,愣了一下,隨後瞅了一眼朱棣說道:


    “老朱,這官窯在景德鎮那邊,由朝廷壟斷,如有私自買賣或使用官窯瓷器者,將受到嚴厲懲罰。”


    “至於民窯……還沒有精鹽利潤高呢。”


    “你聽我的,不要想其他的,專攻精鹽市場,足夠你吃的滿嘴流油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天冰牛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天冰牛奶並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