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刺殺進行時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見完各地藩王,觥籌交錯間,朱棣又開始陸續接見各國使臣。
接見藩國使臣無外乎就是接收它們的朝貢。
大多都是胡椒等香料、還有一些特產。
這些朱棣在洪武時期就知道。
尤其是這些香料,在大明就像是陶瓷在海外一樣,價值堪比黃金。
讓朱棣沒有想到的是,下一位接見的竟然是漠北韃靼的使臣。
隻見一個身穿貂皮大衣的壯漢走上前來,跪倒在地恭敬的說道:
“臣馬木兒代表韃靼大漢參拜陛下!”
朱棣停頓了幾分鍾後,沉聲說道:
“起身吧。”
馬木兒站起身來,猶豫了片刻,誠懇的說道:
“大皇帝陛下,臣聽聞大明想對韃靼用兵,不知這是哪裏來的謠言,搞的草原上人心惶惶。”
朱棣冷哼一聲道:
“謠言?你把大明看的太軟弱了!來年開春的時候,我們還會再見的,朕會帶領大明的軍隊去草原上找你。”
馬木兒聞言心中駭然,態度更加誠懇道:
“這其中有誤會,臣請求大皇帝陛下退兵,兩國交好。”
明朝爆發靖難之役,開啟長達四年的內亂。
按理來說,此時應該是漠北最好的機會,可是大明卻並沒有遭到來自草原的軍事壓力。
當時草原上的勢力有韃靼、兀良哈和瓦剌。
朱棣和朱允炆打得火熱時,草原三部也打的正火熱。
各部落之間各自為政,互相掣肘。
無法形成有效的軍事聯合威脅大明。
當時離大明最近的部落是韃靼,隻要他集中兵力在大明獲利,強大自身,那麽必定會威脅到兀良哈和瓦剌。
所以韃靼一旦有所軍事行動,瓦剌和兀良哈必然會在背後搞小動作。
但是這並不妨礙韃靼小規模的騷擾大明邊疆。
當然也掠奪了不少的資源與財富。
可是韃靼最近據大明內部探子來報,說朱棣已經組織好了兵力與後勤,準備來年開春的時候對韃靼發起進攻。
如果大明此時的皇帝是建文,韃靼不會信。
畢竟大明剛經曆內亂不久。
可是目前大明的皇帝是朱棣這個‘瘋子’。
所以,由不得韃靼方麵不慎重。
這才派遣了使臣,過來探一探永樂帝的口風。
朱棣佯裝驚訝的反問道:“退兵?大明靖難的四年時間裏,韃靼的部眾略朕邊疆,殺朕百姓,現在說退兵?!”
朱棣站起身來,雙手插在腰間,語氣陡然變得淩厲起來,沉聲說道:
“晚了!”
馬木兒趕緊伏下身子,再次爭取道:
“大明靖難時期韃靼的大漢沒有約束好部眾,致使誤傷了天朝子民,特地遣臣攜帶禮物前來請罪,隻求大皇帝陛下退兵罷戰,兩家和好。”
如果說草原最不喜歡的皇帝,那朱棣必然榜上有名。
燕王朱棣鎮守北平十幾年,把草原部落可以說是收拾得服服貼貼,將北平打造的如同一座銅牆鐵壁。
當時朱棣並沒有完全取得北平的全部駐軍,在守護城池的時候,甚至還會時不時的深入草原來找他們決戰。
當時所有草原的人都認為朱棣是一個瘋子。
可是如今不一樣了,朱棣現在是大明的皇帝,手中可以調動的資源不再有限製。
目標直指韃靼。
本來靖難結束的開始兩年,草原各部落並沒有理會大明。
因為他們以為如今的朱棣已不再是鎮守北平的燕王,而是坐鎮京師的皇帝。
大明又經曆了內亂。
再怎麽說,短時間內也沒有辦法征伐漠北。
可是此刻馬木兒發現漠北的所有部眾都猜錯了。
他感受到朱棣征伐漠北的果決。
來年開春的一戰,相當於板上釘釘了。
他實在理解不了,朱元璋、李世民也是打天下的皇帝。
可是當上皇帝之後,還不都選擇了坐鎮京師。
就你朱棣特殊,當上皇帝之後選擇禦駕親征?!
馬木兒還想爭取一下,畢竟韃靼如果被大明重創,那麽會有可能會被瓦剌和兀良哈吞並。
“陛下……”
朱棣直接揮手打斷道:
“夠了!大明皇帝說出去的話就是聖旨,憑你一個使臣也想更改?”
“你來一次不容易,下去找太子多領一些賞賜。迴去之後好好享受一下你們最後的好時光吧!等到來年一開春,朕將親自帶領大軍前往草原,審判韃靼這幾年對大明犯下的罪過!”
馬木兒歎了一口氣,抿了抿嘴唇:
“好的,我會將大皇帝陛下的旨意傳達給我們的大漢!”
聽見朱棣說來年開春就要攻打韃靼的話,朱高熾心中驚詫。
據他所知道的消息,來年開春的時候,大明要同時三線對外作戰!
一條是鄭和的下西洋奪取海上財富的第一把鑰匙;第二條是寧王將征伐日本,奪取銀礦;第三條是朱棣禦駕親征,剿滅韃靼!
朱高熾很想站出來大聲喊一句:
“沒錢啊,爹!”
但是這樣的局勢,顯然自己這個太子這樣做,會當眾駁了皇帝的麵子。
不合適!
當然,
最開始朱棣隻下定了征伐漠北的決心。
可得知海上財富後,他等不及了。
於是借著南洋諸國求請大明剿滅陳祖義的名義,敲定了下西洋的事情。
他也知道在征伐漠北的話,大明就是三線作戰。
本來心中拿不定主意。
可是韃靼將這件事情拿到這裏來說,他忍不了。
況且這對大明來說,是一個難題。
可是對陳羽來說卻未必。
陳羽這個年輕人,短短數月之間,給了朱棣太多的驚喜。
朱棣堅信陳羽有應對韃靼的計策。
畢竟這位市井之才不出海,就能夠對海上蝶局勢了如指掌,一個臨近大明草原的韃靼,陳羽必然能夠輕鬆拿捏。
就在馬木兒退下之際,一聲尖銳的破空聲襲來,一道寒光裹挾著凜冽殺意,直奔朱棣而去。
刹那間,眾人還來不及反應,隻見李景隆就像是提前知道一樣,如身形一閃,撲到朱棣跟前。
用自己的身軀硬生生擋下這奪命暗器。
“噗通”一聲悶響。
李景隆直挺挺倒地,雙眼緊閉,仿若沒了氣息。
朱棣心頭一震,目光掃向李景隆,卻不動聲色。
他深知李景隆身著金絲軟甲,尋常暗器根本難以穿透。
這一倒,裝的還挺像。
此刻,混在日本倭寇使臣中的鬆上戶眼中滿是驚愕與慌亂。
淬毒的暗器沒有命中朱棣,那麽他也失去了先機。
短暫失神後,他目露兇光,心中已經有了決斷,要在殿下侍衛沒有感應過來的時候將朱棣製服。
眼看鬆上戶嘶吼著朝朱棣猛衝過來,隻見不遠處的朱高煦大喝一聲,沙包大的拳頭裹挾著唿唿風聲,朝著倭寇使臣的胸膛狠狠砸去。
“哢嚓”一聲,清晰可聞。
倭寇使臣肋骨處瞬間凹陷一大塊,整個人像斷了線的風箏般倒飛出去,重重砸在殿柱之上,滑落倒地。
口吐鮮血,再難動彈。
一時間,殿內一片死寂。
尤其是海外藩王諸國看著朱高煦就像是看怪物一樣。
“放肆!有刺客,護駕!”
朱高燧也是反應過來,大聲暴嗬。
雖然朱棣沒有受傷,但是‘曹國公’李景隆受傷了啊!
如果暗器上有劇毒,那問題可就大了!
他管理的錦衣衛負責在場賓客的搜身工作。
竟讓一個日本使臣帶著一把暗器與匕首進入大殿,這簡直就是他工作的失職。
事後,一定要被朱棣問責。
如果李景隆再有個三長兩短,豈不是一位國公因自己工作失職而死……
想到這,朱高燧心中直想罵娘!
姥姥的!
錦衣衛辦事能力有目共睹。
可卻出了這檔子事。
隻有一種解釋:
錦衣衛中出了內奸!
本來他對大哥與二哥爭奪那麽位置不感興趣,一直本本分分做事。
可是沒想到竟發生了這樣嚴重的工作失誤。
事後被罵都算輕的。
殿內,還未等眾人從震驚中緩過神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眨眼間,
身著飛魚服、腰挎繡春刀的錦衣衛湧至,迅速將整個會場圍了個水泄不通。
緊接著,兵馬司的禁軍也浩浩蕩蕩地趕來。
朱高燧再次冷冷的暴嗬道:
“封鎖會場,任何人不得擅動,違令者,斬!”
在場眾人,看著內圍的錦衣衛各個眼神冷峻,手中利刃閃爍著森寒之光,害怕被波及,頓時老老實實的跪倒在地。
就在此時,間中閨密旁邊的一位日本使臣低聲問道:
“間中閨密大人,天皇的秘密任務不會是刺殺永樂帝吧!”
間中閨密迴過頭來,恨鐵不成鋼的罵道:
“八嘎,那人我壓根就不認識,在多嘴,迴去把你們舌頭割了。”
朱棣坐在龍椅,目光冷峻,掃視著殿內,揮了揮手示意將侍衛將這個半死不活的家夥拖入錦衣衛牢獄好好審一審!
兩個錦衣衛,拖著被朱高煦一拳打的隻剩下半條命的鬆上戶,離開了大殿。
朱棣低頭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李景隆,臉色鐵青,冷冷的說道:
“今日這樣的盛典,朕真的沒有想到有人膽敢行刺,而且刺殺的對象還是朕。”
“要不是大明國公李景隆替朕擋下這一擊,朕恐怕已經死了!”
眾人聞言連大氣都不敢出一下。
差一點皇帝就死了!
不對,好像重傷了一個公國!
這是要開戰的節奏啊!
李景隆以身擋暗器的行為,讓在場的文武大臣對其刮目相看。
先前認為李景隆是小人,兩麵三刀的大臣內心都隱隱自責。
搞了半天,人家一直效忠的都是朱棣。
哪裏有背叛建文帝一說。
這才是真正的忠義之士啊!
……
眾人開始迴憶剛剛發生的事情,好像是日本國使臣那邊發起的刺殺。
好膽!
在這一刻,不論是藩國還是朝中的文武大臣,全部想著與日本撇清關係。
朱棣沉聲問道:
“間中閨密你前幾日在大殿上放肆還不過癮,今日還在國宴上行刺,真當大明可欺?”
間中閨密顫抖著身子解釋道:
“陛下,此事與我無關,我跟鬆上戶不熟,請陛下明察!”
朱高煦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
“不熟他穿著你們的日本使臣的衣物,不熟他留著你們日本使臣的小胡子,不熟他跟著你們一起來朝聖?”
朱高煦的話音落下,在場所有人都感覺有道理。
不熟你把人家帶進來?!
單憑這一點,這件事情你們就脫離不了嫌疑!
朱棣冷笑道:
“大明向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可你們目前的行為已經不能算是使臣,而是刺客!”
“那麽大明也無需遵從不斬來使的原則!”
間中閨密三位日本使臣一聽可能要死,頓時將頭緊貼地麵,直唿冤枉:
“陛下,下臣冤枉,請陛下明察!”
朱棣銳利的掃視一圈,所有人全部低下了頭,不敢與永樂帝對視。
“既然刺殺,那麽總得有一個主謀。”
“朕給你們一個機會,說出主謀,參與較少的朕允許你們迴去,將日本使臣在大明發生的事傳遞迴國,並告訴你們的幕府,來年開春大明的艦船會去日本做客!”
朱棣已經對第一次下西洋時間上做過規劃。
在艦隊剿滅陳祖義之後,寧王與鄭和兵分兩路。
而按照陳羽對日本附近海域‘神風’的解釋,攻打日本來年開春可不行。
所以,
兵不厭詐。
朱棣這樣說也是為了降低日本幕府方麵的戒心。
但是三位日本使臣完全沒有將朱棣的攻打日本放在心裏。
畢竟他們堅信有‘神風’庇佑,日本本土不可能遭受攻擊。
可是他們目前在大殿上,生還名額才是他們迫切關心的。
隻見間中閨密左邊的一位微胖使臣急促的說道:
“陛下,臣指認間中閨密與鬆上戶有勾結,刺殺一事是他們兩人商量,與我無關,請陛下明察。”
間中閨密一怔。
老子一直跟你們在一起,什麽時候去商量!
他不服的說道:
“你哪隻眼睛看見我去商量刺殺!”
間中閨密右側的一個人也急忙補充道:
“陛下,我也聽到了,這是他們二人接收到天皇的秘密任務,當時我也沒有多想,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秘密任務竟然是刺殺大明皇帝,我完全不知情啊!請皇帝陛下明察!”
間中閨密氣的直起身子,手顫顫巍巍的一會指著右邊的使臣,一會指著左邊的使臣,身子哆嗦的說不出話。
這一下,在場的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好膽!
聽聞日本倭寇在南洋海上猖獗。
可沒想到,在大明陸地上也如此囂張。
朱棣見效果達到,不再繼續浪費時間了,冷聲道:
“將間中閨密拉下去淩遲,今日發生了這檔子事,國宴就到此為止吧!”
“各國使臣返迴驛館休息,大明會給你們賞賜。但是也同樣會查明你們是否與倭寇一同參與這次刺殺行動。”
“如果有,就不要怪大明不講情麵!”
朱棣說完大手一揮,所有使臣與文武大臣全部被禁軍帶走。
一起與倭寇準備購買大明火器擴充軍力的南洋諸國,這時也不敢跟日本糾纏了。
反正生意是由日本牽頭。
十幾萬兩預付款,日本拿的最多。
幾萬兩的損失換一場平安,各國使臣還可以接受。
眾人散去之後,
朱高熾邁著小短腿走到朱棣跟前,低著頭說道:
“陛下,李景隆盡職盡責,兒臣會將其厚葬。”
話音剛落,本來死掉的李景隆,突然喘了一大口氣佯裝虛弱的說道:
“太子爺~我應該~還能~搶救一下~”
說完,
李景隆頭一歪,嘎掉了。
接見藩國使臣無外乎就是接收它們的朝貢。
大多都是胡椒等香料、還有一些特產。
這些朱棣在洪武時期就知道。
尤其是這些香料,在大明就像是陶瓷在海外一樣,價值堪比黃金。
讓朱棣沒有想到的是,下一位接見的竟然是漠北韃靼的使臣。
隻見一個身穿貂皮大衣的壯漢走上前來,跪倒在地恭敬的說道:
“臣馬木兒代表韃靼大漢參拜陛下!”
朱棣停頓了幾分鍾後,沉聲說道:
“起身吧。”
馬木兒站起身來,猶豫了片刻,誠懇的說道:
“大皇帝陛下,臣聽聞大明想對韃靼用兵,不知這是哪裏來的謠言,搞的草原上人心惶惶。”
朱棣冷哼一聲道:
“謠言?你把大明看的太軟弱了!來年開春的時候,我們還會再見的,朕會帶領大明的軍隊去草原上找你。”
馬木兒聞言心中駭然,態度更加誠懇道:
“這其中有誤會,臣請求大皇帝陛下退兵,兩國交好。”
明朝爆發靖難之役,開啟長達四年的內亂。
按理來說,此時應該是漠北最好的機會,可是大明卻並沒有遭到來自草原的軍事壓力。
當時草原上的勢力有韃靼、兀良哈和瓦剌。
朱棣和朱允炆打得火熱時,草原三部也打的正火熱。
各部落之間各自為政,互相掣肘。
無法形成有效的軍事聯合威脅大明。
當時離大明最近的部落是韃靼,隻要他集中兵力在大明獲利,強大自身,那麽必定會威脅到兀良哈和瓦剌。
所以韃靼一旦有所軍事行動,瓦剌和兀良哈必然會在背後搞小動作。
但是這並不妨礙韃靼小規模的騷擾大明邊疆。
當然也掠奪了不少的資源與財富。
可是韃靼最近據大明內部探子來報,說朱棣已經組織好了兵力與後勤,準備來年開春的時候對韃靼發起進攻。
如果大明此時的皇帝是建文,韃靼不會信。
畢竟大明剛經曆內亂不久。
可是目前大明的皇帝是朱棣這個‘瘋子’。
所以,由不得韃靼方麵不慎重。
這才派遣了使臣,過來探一探永樂帝的口風。
朱棣佯裝驚訝的反問道:“退兵?大明靖難的四年時間裏,韃靼的部眾略朕邊疆,殺朕百姓,現在說退兵?!”
朱棣站起身來,雙手插在腰間,語氣陡然變得淩厲起來,沉聲說道:
“晚了!”
馬木兒趕緊伏下身子,再次爭取道:
“大明靖難時期韃靼的大漢沒有約束好部眾,致使誤傷了天朝子民,特地遣臣攜帶禮物前來請罪,隻求大皇帝陛下退兵罷戰,兩家和好。”
如果說草原最不喜歡的皇帝,那朱棣必然榜上有名。
燕王朱棣鎮守北平十幾年,把草原部落可以說是收拾得服服貼貼,將北平打造的如同一座銅牆鐵壁。
當時朱棣並沒有完全取得北平的全部駐軍,在守護城池的時候,甚至還會時不時的深入草原來找他們決戰。
當時所有草原的人都認為朱棣是一個瘋子。
可是如今不一樣了,朱棣現在是大明的皇帝,手中可以調動的資源不再有限製。
目標直指韃靼。
本來靖難結束的開始兩年,草原各部落並沒有理會大明。
因為他們以為如今的朱棣已不再是鎮守北平的燕王,而是坐鎮京師的皇帝。
大明又經曆了內亂。
再怎麽說,短時間內也沒有辦法征伐漠北。
可是此刻馬木兒發現漠北的所有部眾都猜錯了。
他感受到朱棣征伐漠北的果決。
來年開春的一戰,相當於板上釘釘了。
他實在理解不了,朱元璋、李世民也是打天下的皇帝。
可是當上皇帝之後,還不都選擇了坐鎮京師。
就你朱棣特殊,當上皇帝之後選擇禦駕親征?!
馬木兒還想爭取一下,畢竟韃靼如果被大明重創,那麽會有可能會被瓦剌和兀良哈吞並。
“陛下……”
朱棣直接揮手打斷道:
“夠了!大明皇帝說出去的話就是聖旨,憑你一個使臣也想更改?”
“你來一次不容易,下去找太子多領一些賞賜。迴去之後好好享受一下你們最後的好時光吧!等到來年一開春,朕將親自帶領大軍前往草原,審判韃靼這幾年對大明犯下的罪過!”
馬木兒歎了一口氣,抿了抿嘴唇:
“好的,我會將大皇帝陛下的旨意傳達給我們的大漢!”
聽見朱棣說來年開春就要攻打韃靼的話,朱高熾心中驚詫。
據他所知道的消息,來年開春的時候,大明要同時三線對外作戰!
一條是鄭和的下西洋奪取海上財富的第一把鑰匙;第二條是寧王將征伐日本,奪取銀礦;第三條是朱棣禦駕親征,剿滅韃靼!
朱高熾很想站出來大聲喊一句:
“沒錢啊,爹!”
但是這樣的局勢,顯然自己這個太子這樣做,會當眾駁了皇帝的麵子。
不合適!
當然,
最開始朱棣隻下定了征伐漠北的決心。
可得知海上財富後,他等不及了。
於是借著南洋諸國求請大明剿滅陳祖義的名義,敲定了下西洋的事情。
他也知道在征伐漠北的話,大明就是三線作戰。
本來心中拿不定主意。
可是韃靼將這件事情拿到這裏來說,他忍不了。
況且這對大明來說,是一個難題。
可是對陳羽來說卻未必。
陳羽這個年輕人,短短數月之間,給了朱棣太多的驚喜。
朱棣堅信陳羽有應對韃靼的計策。
畢竟這位市井之才不出海,就能夠對海上蝶局勢了如指掌,一個臨近大明草原的韃靼,陳羽必然能夠輕鬆拿捏。
就在馬木兒退下之際,一聲尖銳的破空聲襲來,一道寒光裹挾著凜冽殺意,直奔朱棣而去。
刹那間,眾人還來不及反應,隻見李景隆就像是提前知道一樣,如身形一閃,撲到朱棣跟前。
用自己的身軀硬生生擋下這奪命暗器。
“噗通”一聲悶響。
李景隆直挺挺倒地,雙眼緊閉,仿若沒了氣息。
朱棣心頭一震,目光掃向李景隆,卻不動聲色。
他深知李景隆身著金絲軟甲,尋常暗器根本難以穿透。
這一倒,裝的還挺像。
此刻,混在日本倭寇使臣中的鬆上戶眼中滿是驚愕與慌亂。
淬毒的暗器沒有命中朱棣,那麽他也失去了先機。
短暫失神後,他目露兇光,心中已經有了決斷,要在殿下侍衛沒有感應過來的時候將朱棣製服。
眼看鬆上戶嘶吼著朝朱棣猛衝過來,隻見不遠處的朱高煦大喝一聲,沙包大的拳頭裹挾著唿唿風聲,朝著倭寇使臣的胸膛狠狠砸去。
“哢嚓”一聲,清晰可聞。
倭寇使臣肋骨處瞬間凹陷一大塊,整個人像斷了線的風箏般倒飛出去,重重砸在殿柱之上,滑落倒地。
口吐鮮血,再難動彈。
一時間,殿內一片死寂。
尤其是海外藩王諸國看著朱高煦就像是看怪物一樣。
“放肆!有刺客,護駕!”
朱高燧也是反應過來,大聲暴嗬。
雖然朱棣沒有受傷,但是‘曹國公’李景隆受傷了啊!
如果暗器上有劇毒,那問題可就大了!
他管理的錦衣衛負責在場賓客的搜身工作。
竟讓一個日本使臣帶著一把暗器與匕首進入大殿,這簡直就是他工作的失職。
事後,一定要被朱棣問責。
如果李景隆再有個三長兩短,豈不是一位國公因自己工作失職而死……
想到這,朱高燧心中直想罵娘!
姥姥的!
錦衣衛辦事能力有目共睹。
可卻出了這檔子事。
隻有一種解釋:
錦衣衛中出了內奸!
本來他對大哥與二哥爭奪那麽位置不感興趣,一直本本分分做事。
可是沒想到竟發生了這樣嚴重的工作失誤。
事後被罵都算輕的。
殿內,還未等眾人從震驚中緩過神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眨眼間,
身著飛魚服、腰挎繡春刀的錦衣衛湧至,迅速將整個會場圍了個水泄不通。
緊接著,兵馬司的禁軍也浩浩蕩蕩地趕來。
朱高燧再次冷冷的暴嗬道:
“封鎖會場,任何人不得擅動,違令者,斬!”
在場眾人,看著內圍的錦衣衛各個眼神冷峻,手中利刃閃爍著森寒之光,害怕被波及,頓時老老實實的跪倒在地。
就在此時,間中閨密旁邊的一位日本使臣低聲問道:
“間中閨密大人,天皇的秘密任務不會是刺殺永樂帝吧!”
間中閨密迴過頭來,恨鐵不成鋼的罵道:
“八嘎,那人我壓根就不認識,在多嘴,迴去把你們舌頭割了。”
朱棣坐在龍椅,目光冷峻,掃視著殿內,揮了揮手示意將侍衛將這個半死不活的家夥拖入錦衣衛牢獄好好審一審!
兩個錦衣衛,拖著被朱高煦一拳打的隻剩下半條命的鬆上戶,離開了大殿。
朱棣低頭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李景隆,臉色鐵青,冷冷的說道:
“今日這樣的盛典,朕真的沒有想到有人膽敢行刺,而且刺殺的對象還是朕。”
“要不是大明國公李景隆替朕擋下這一擊,朕恐怕已經死了!”
眾人聞言連大氣都不敢出一下。
差一點皇帝就死了!
不對,好像重傷了一個公國!
這是要開戰的節奏啊!
李景隆以身擋暗器的行為,讓在場的文武大臣對其刮目相看。
先前認為李景隆是小人,兩麵三刀的大臣內心都隱隱自責。
搞了半天,人家一直效忠的都是朱棣。
哪裏有背叛建文帝一說。
這才是真正的忠義之士啊!
……
眾人開始迴憶剛剛發生的事情,好像是日本國使臣那邊發起的刺殺。
好膽!
在這一刻,不論是藩國還是朝中的文武大臣,全部想著與日本撇清關係。
朱棣沉聲問道:
“間中閨密你前幾日在大殿上放肆還不過癮,今日還在國宴上行刺,真當大明可欺?”
間中閨密顫抖著身子解釋道:
“陛下,此事與我無關,我跟鬆上戶不熟,請陛下明察!”
朱高煦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
“不熟他穿著你們的日本使臣的衣物,不熟他留著你們日本使臣的小胡子,不熟他跟著你們一起來朝聖?”
朱高煦的話音落下,在場所有人都感覺有道理。
不熟你把人家帶進來?!
單憑這一點,這件事情你們就脫離不了嫌疑!
朱棣冷笑道:
“大明向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可你們目前的行為已經不能算是使臣,而是刺客!”
“那麽大明也無需遵從不斬來使的原則!”
間中閨密三位日本使臣一聽可能要死,頓時將頭緊貼地麵,直唿冤枉:
“陛下,下臣冤枉,請陛下明察!”
朱棣銳利的掃視一圈,所有人全部低下了頭,不敢與永樂帝對視。
“既然刺殺,那麽總得有一個主謀。”
“朕給你們一個機會,說出主謀,參與較少的朕允許你們迴去,將日本使臣在大明發生的事傳遞迴國,並告訴你們的幕府,來年開春大明的艦船會去日本做客!”
朱棣已經對第一次下西洋時間上做過規劃。
在艦隊剿滅陳祖義之後,寧王與鄭和兵分兩路。
而按照陳羽對日本附近海域‘神風’的解釋,攻打日本來年開春可不行。
所以,
兵不厭詐。
朱棣這樣說也是為了降低日本幕府方麵的戒心。
但是三位日本使臣完全沒有將朱棣的攻打日本放在心裏。
畢竟他們堅信有‘神風’庇佑,日本本土不可能遭受攻擊。
可是他們目前在大殿上,生還名額才是他們迫切關心的。
隻見間中閨密左邊的一位微胖使臣急促的說道:
“陛下,臣指認間中閨密與鬆上戶有勾結,刺殺一事是他們兩人商量,與我無關,請陛下明察。”
間中閨密一怔。
老子一直跟你們在一起,什麽時候去商量!
他不服的說道:
“你哪隻眼睛看見我去商量刺殺!”
間中閨密右側的一個人也急忙補充道:
“陛下,我也聽到了,這是他們二人接收到天皇的秘密任務,當時我也沒有多想,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秘密任務竟然是刺殺大明皇帝,我完全不知情啊!請皇帝陛下明察!”
間中閨密氣的直起身子,手顫顫巍巍的一會指著右邊的使臣,一會指著左邊的使臣,身子哆嗦的說不出話。
這一下,在場的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好膽!
聽聞日本倭寇在南洋海上猖獗。
可沒想到,在大明陸地上也如此囂張。
朱棣見效果達到,不再繼續浪費時間了,冷聲道:
“將間中閨密拉下去淩遲,今日發生了這檔子事,國宴就到此為止吧!”
“各國使臣返迴驛館休息,大明會給你們賞賜。但是也同樣會查明你們是否與倭寇一同參與這次刺殺行動。”
“如果有,就不要怪大明不講情麵!”
朱棣說完大手一揮,所有使臣與文武大臣全部被禁軍帶走。
一起與倭寇準備購買大明火器擴充軍力的南洋諸國,這時也不敢跟日本糾纏了。
反正生意是由日本牽頭。
十幾萬兩預付款,日本拿的最多。
幾萬兩的損失換一場平安,各國使臣還可以接受。
眾人散去之後,
朱高熾邁著小短腿走到朱棣跟前,低著頭說道:
“陛下,李景隆盡職盡責,兒臣會將其厚葬。”
話音剛落,本來死掉的李景隆,突然喘了一大口氣佯裝虛弱的說道:
“太子爺~我應該~還能~搶救一下~”
說完,
李景隆頭一歪,嘎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