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內部問題解決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棣沉聲問道:
“寧王有心了,隻是不知道其他藩王對此有什麽意見?”
“當然,靖難就發生在兩年前,當時咱們大侄子對待叔叔們太狠了,這才導致如今的局麵,朕不會。”
朱棣說完,將沒有遇到陳羽之前的削藩政策說了出來。
藩王世代世襲,宗室由大明供養,並且這代藩王所得俸祿加倍……
周王聞言眼中神情變化莫測。
如今這個局麵已經很明朗,最有分量的寧王首先屈服,而且這位四哥可不是建文那個小娃娃。
如果拒絕,搞不好建文時期湘王的事情還會重現。
但是果然還是四哥親,兵權沒有了,卻給了一係列的厚祿。
也罷,
索性將兵權交出,世代當個閑散王爺。
想到這裏,周王朱潚站出來表態道:
“臣弟同意。”
至此,
藩王中最有權勢的兩位已經服軟,剩下的一眾藩王也不再堅持,紛紛附和。
在場的文武百官看著藩王事情告一段落,心中的大石頭總算鬆了下來。
可沒有想到接下來一道反對的聲音突然響起。
“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
身穿官袍的夏原吉毅然出列,眼神堅定的說道:
“陛下,如果采取朝廷供養宗室的政策,那麽不出百年大明的財政賦稅就要被宗室壓垮,有損大明國運啊!”
周王與一眾藩王心中一驚,這夏原吉平日裏一心為民,撲到財政上,他們平日裏也挺敬佩。
據說上次當麵頂撞朱棣被錦衣衛抄家,家中更是沒有半兩餘錢。
可是沒有想到出獄之後,竟如此勇猛。
還不等一眾藩王反應,朱棣率先開口沉聲道:
“夏原吉,你在牢獄裏被關糊塗了吧,竟敢說宗室將壓斷大明國運,你要是不說出一個所以然來,休怪朕不講情麵!”
夏原吉突然搞這麽一出,在場的文官集團不明所以。
在他們眼裏,夏原吉默認為太子黨。
可如果這樣,你去攻擊漢王啊!
此時搞藩王算哪門子事。
藩王兵權都交出去了,待會豈不是要再起禍端?
而且據說是太子朱高熾求情夏原吉才被放出,待會說不定會牽扯到太子。
一時間文官集團的人心中都有些焦急。
楊士奇與楊榮都看向了朱高熾,想讓這位太子會出來打個圓場。
可沒想到朱高熾牽著朱瞻基的手,挺個大肚子模樣很是輕鬆,好像現在發生的一切都跟他沒關係一樣。
太子這反常舉動,令二楊也感覺出來不對勁。
就好像朱棣等著夏原吉下文一樣。
夏原吉頓了頓之後,開口將陳羽所提出的朝廷供養宗室的危害說了出來。
最後,總結道:
“所以,大明到了百年之後,宗室按照這樣的製度人口將發展到百萬之眾,到那時大明國庫幾乎盡數都用在了供養宗室上,根本沒有餘錢應對自然災害,如果此時再來一場外敵入侵,那麽大明的基業就危險了。”
“所以,臣懇請陛下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與天下百姓,廢除朝廷供養宗室的政策!”
話音落地,在場藩王與文武官員皆嘩然失色。
不得不說,夏原吉將問題剖析的非常清晰。
如果按照夏原吉話中所說的那樣發展,那麽大明哪裏是在養宗室,而是在養百萬頭會消耗大明國庫的‘豬’!
養百萬頭‘豬’這樣的想法生出,他們都感覺有些荒誕。
可是事情就是如此。
百年之後,
大明沒有毀到天災上,完全就是被宗室拖垮。
朱棣麵無表情的看著滿朝威武被震驚的鴉雀無聲,心中甚是滿意。
數月之前,自己初聽的時候,也是被陳羽這樣震驚的說不出來話。
如今,也該你們家夥嚐試一下被妖孽大才震驚了。
相較於震驚的眾人,在場的藩王人直接傻了。
現在的情況是他們已經將手中的兵權同意交出,本來獲得了朱棣許諾的豐厚厚祿。
可是現如今,朝廷供養宗室的危害直接影響大明國運。
知道了這一點之後,朱棣想給,他們也不敢要啊!
大明國運因他們而斷,這個罪名可比殺大侄子還要嚴重。
他們背不起!
朱棣見在場的所有人都不說話,他站起身來,沉聲道:
“再怎麽說,在場的藩王都是朕的弟弟,於靖難有功,所以朕決定每一年在藩王各地的封地抽取一部分用於供養宗室,並且年終的時候會對於封地財政收入第一的發布新年紅包。”
“當然,這個後麵會還有其他的評估,但是第一年的就是按照財政收入,就按照本年度進行評估,由寧王所在封地俸祿位居首位,由大明發放紅包五十萬石,外加五萬兩!”
花落,本來心灰意冷的藩王頓時沸騰了。
這年終紅包可比已經相當於他們十年的俸祿了!
總的來看,比貪汙走私靠譜多了。
沒有任何副作用,完全由朝廷發錢。
好像還不錯。
寧王一怔,自己封地連去都沒有去過,沒想到這一份紅包竟然可以落到自己頭上?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四哥謀劃。
為自己選擇了一個賦稅最高的省份當做封地,然後將第一份藩王紅包發給自己。
朱棣見隻說出來了藩王紅包改革就已經引的在場藩王躍躍欲試,頓時滿意的點了點頭。
陳羽這家夥,還真會拿捏自己這幫弟弟。
朱棣繼續說道:
“第一次下西洋,‘曹國公’李景隆願拿出家中三萬兩投入到下西洋的行業中,朕甚是欣慰!”
李景隆本來在一旁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畢竟他此時地位比較尷尬。
但是沒有想到還是被朱棣點名。
還說他參與下西洋?
什麽時候的事?
我自己本人咋不知道?!
本來這段時間他與朝中許多官員做精鹽生意,關係已經有所緩和。
可是現在看著李景隆又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麵,文武百官再次向他投去了刀人的眼神。
李景隆頓時感覺胯下涼颼颼的。
尼瑪!
四叔,我那錢是拿出來孝敬您老人家的。
幹嘛賣我!
李景隆感受到來自四麵八方眼神的質問,選擇了裝死。
後來,第一次下西洋李景隆看到也有屬於他那一份的利潤之後,高興的大唿:四叔聖明!
但這些都是後話了。
寧王一聽,知道接下來該自己表演了,於是開口說道:
“陛下,臣弟願親下西洋,為大明立功!”
寧王這一舉動,不僅是藩王,就連朝中文武百官都不明所以。
因為,
就在幾天前,寧王在醉酒之後公然上奏反對下西洋。
可今天上朝之前在家中吃錯藥了吧!
朱棣點了點頭道:
“準了!”
此事商賈、勳貴、藩王、官員、都有代表進入到了下西洋的行業。
可以說已經按照陳羽的構想,等到第一次讓這個階級的人看到屬於這些人賺錢之後,定然會爭相上奏,讓朱棣二下西洋!
“寧王有心了,隻是不知道其他藩王對此有什麽意見?”
“當然,靖難就發生在兩年前,當時咱們大侄子對待叔叔們太狠了,這才導致如今的局麵,朕不會。”
朱棣說完,將沒有遇到陳羽之前的削藩政策說了出來。
藩王世代世襲,宗室由大明供養,並且這代藩王所得俸祿加倍……
周王聞言眼中神情變化莫測。
如今這個局麵已經很明朗,最有分量的寧王首先屈服,而且這位四哥可不是建文那個小娃娃。
如果拒絕,搞不好建文時期湘王的事情還會重現。
但是果然還是四哥親,兵權沒有了,卻給了一係列的厚祿。
也罷,
索性將兵權交出,世代當個閑散王爺。
想到這裏,周王朱潚站出來表態道:
“臣弟同意。”
至此,
藩王中最有權勢的兩位已經服軟,剩下的一眾藩王也不再堅持,紛紛附和。
在場的文武百官看著藩王事情告一段落,心中的大石頭總算鬆了下來。
可沒有想到接下來一道反對的聲音突然響起。
“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
身穿官袍的夏原吉毅然出列,眼神堅定的說道:
“陛下,如果采取朝廷供養宗室的政策,那麽不出百年大明的財政賦稅就要被宗室壓垮,有損大明國運啊!”
周王與一眾藩王心中一驚,這夏原吉平日裏一心為民,撲到財政上,他們平日裏也挺敬佩。
據說上次當麵頂撞朱棣被錦衣衛抄家,家中更是沒有半兩餘錢。
可是沒有想到出獄之後,竟如此勇猛。
還不等一眾藩王反應,朱棣率先開口沉聲道:
“夏原吉,你在牢獄裏被關糊塗了吧,竟敢說宗室將壓斷大明國運,你要是不說出一個所以然來,休怪朕不講情麵!”
夏原吉突然搞這麽一出,在場的文官集團不明所以。
在他們眼裏,夏原吉默認為太子黨。
可如果這樣,你去攻擊漢王啊!
此時搞藩王算哪門子事。
藩王兵權都交出去了,待會豈不是要再起禍端?
而且據說是太子朱高熾求情夏原吉才被放出,待會說不定會牽扯到太子。
一時間文官集團的人心中都有些焦急。
楊士奇與楊榮都看向了朱高熾,想讓這位太子會出來打個圓場。
可沒想到朱高熾牽著朱瞻基的手,挺個大肚子模樣很是輕鬆,好像現在發生的一切都跟他沒關係一樣。
太子這反常舉動,令二楊也感覺出來不對勁。
就好像朱棣等著夏原吉下文一樣。
夏原吉頓了頓之後,開口將陳羽所提出的朝廷供養宗室的危害說了出來。
最後,總結道:
“所以,大明到了百年之後,宗室按照這樣的製度人口將發展到百萬之眾,到那時大明國庫幾乎盡數都用在了供養宗室上,根本沒有餘錢應對自然災害,如果此時再來一場外敵入侵,那麽大明的基業就危險了。”
“所以,臣懇請陛下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與天下百姓,廢除朝廷供養宗室的政策!”
話音落地,在場藩王與文武官員皆嘩然失色。
不得不說,夏原吉將問題剖析的非常清晰。
如果按照夏原吉話中所說的那樣發展,那麽大明哪裏是在養宗室,而是在養百萬頭會消耗大明國庫的‘豬’!
養百萬頭‘豬’這樣的想法生出,他們都感覺有些荒誕。
可是事情就是如此。
百年之後,
大明沒有毀到天災上,完全就是被宗室拖垮。
朱棣麵無表情的看著滿朝威武被震驚的鴉雀無聲,心中甚是滿意。
數月之前,自己初聽的時候,也是被陳羽這樣震驚的說不出來話。
如今,也該你們家夥嚐試一下被妖孽大才震驚了。
相較於震驚的眾人,在場的藩王人直接傻了。
現在的情況是他們已經將手中的兵權同意交出,本來獲得了朱棣許諾的豐厚厚祿。
可是現如今,朝廷供養宗室的危害直接影響大明國運。
知道了這一點之後,朱棣想給,他們也不敢要啊!
大明國運因他們而斷,這個罪名可比殺大侄子還要嚴重。
他們背不起!
朱棣見在場的所有人都不說話,他站起身來,沉聲道:
“再怎麽說,在場的藩王都是朕的弟弟,於靖難有功,所以朕決定每一年在藩王各地的封地抽取一部分用於供養宗室,並且年終的時候會對於封地財政收入第一的發布新年紅包。”
“當然,這個後麵會還有其他的評估,但是第一年的就是按照財政收入,就按照本年度進行評估,由寧王所在封地俸祿位居首位,由大明發放紅包五十萬石,外加五萬兩!”
花落,本來心灰意冷的藩王頓時沸騰了。
這年終紅包可比已經相當於他們十年的俸祿了!
總的來看,比貪汙走私靠譜多了。
沒有任何副作用,完全由朝廷發錢。
好像還不錯。
寧王一怔,自己封地連去都沒有去過,沒想到這一份紅包竟然可以落到自己頭上?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四哥謀劃。
為自己選擇了一個賦稅最高的省份當做封地,然後將第一份藩王紅包發給自己。
朱棣見隻說出來了藩王紅包改革就已經引的在場藩王躍躍欲試,頓時滿意的點了點頭。
陳羽這家夥,還真會拿捏自己這幫弟弟。
朱棣繼續說道:
“第一次下西洋,‘曹國公’李景隆願拿出家中三萬兩投入到下西洋的行業中,朕甚是欣慰!”
李景隆本來在一旁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畢竟他此時地位比較尷尬。
但是沒有想到還是被朱棣點名。
還說他參與下西洋?
什麽時候的事?
我自己本人咋不知道?!
本來這段時間他與朝中許多官員做精鹽生意,關係已經有所緩和。
可是現在看著李景隆又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麵,文武百官再次向他投去了刀人的眼神。
李景隆頓時感覺胯下涼颼颼的。
尼瑪!
四叔,我那錢是拿出來孝敬您老人家的。
幹嘛賣我!
李景隆感受到來自四麵八方眼神的質問,選擇了裝死。
後來,第一次下西洋李景隆看到也有屬於他那一份的利潤之後,高興的大唿:四叔聖明!
但這些都是後話了。
寧王一聽,知道接下來該自己表演了,於是開口說道:
“陛下,臣弟願親下西洋,為大明立功!”
寧王這一舉動,不僅是藩王,就連朝中文武百官都不明所以。
因為,
就在幾天前,寧王在醉酒之後公然上奏反對下西洋。
可今天上朝之前在家中吃錯藥了吧!
朱棣點了點頭道:
“準了!”
此事商賈、勳貴、藩王、官員、都有代表進入到了下西洋的行業。
可以說已經按照陳羽的構想,等到第一次讓這個階級的人看到屬於這些人賺錢之後,定然會爭相上奏,讓朱棣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