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霜降來得比往年早了許多,霜氣一降,地裏的作物便停止了生長。夏末種下的土豆和紅薯秧子很快枯黃腐爛,葉宵他們三家的秋收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今年的秋收比以往順利得多,不僅因為三家齊心協力,更得益於新添置的脫粒機和粉碎機。盡管夏季的連綿大雨讓幾塊主要糧田受災,但好歹還是勉強收獲了一些糧食。打完場後,小黎和莊然站在晾台上,看著院子裏堆成小山的糧袋,粗略估算了一下,這些糧食應該足夠撐到明年秋收了。
“不對,還沒算上豬、羊、雞、鴨的口糧呢。”莊沫沫在一旁適時提醒,“明年要是生了崽,飼料的需求至少得翻倍。”
小黎聽了,眉頭微蹙,陷入了沉思。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因為,葉宵主動提出將多餘的糧食勻給小黎。
“這怎麽行?!太多了!我不能收。”小黎連忙擺手拒絕。
葉宵淡淡一笑,語氣平和:“也不算白給,一斤米換五斤麵,今年應該是沒辦法從宋城買大米了,還好你種了,你就勻給我些稻米吧。”
小黎今年的水稻收成還算不錯,但葛老先生送來的稻秧有限,隻收了不到300斤。聽到葉宵的提議,莊然率先用100斤麥子換了20斤稻米,打算嚐嚐鮮。而葉宵則顯得大方許多,她用高粱、黃豆、玉米和麥子混合著換走了小黎剩下的一半稻米。
“那你們怎麽辦?糧食夠吃嗎?”小黎心裏過意不去,擔心大家為了接濟自己而吃虧。
“別擔心,我們還有土豆和紅薯呢!今年山上補種的土豆和紅薯還算爭氣。”葉宵拍了拍小黎的肩膀,語氣輕鬆。
“還有梨子、杏子、柿子和棗子呢!”莊沫沫笑嘻嘻地插嘴。
小河村村裏村外有很多果樹,這個秋天,莊沫沫帶著喬涼每天去摘,弄了滿滿一個地窖的水果。
喬涼湊到她身邊,小聲嘀咕:“這些又不能當飯吃。”
莊沫沫白了他一眼:“那你就說能不能吃吧!”
喬涼被噎得說不出話,半晌才嘟囔道:“那山上的蘑菇和冬天捕的魚也算呢!”
“沒錯!而且我們還可以打獵啊!今年咱們全員出動,再獵一頭大的!”沈梨從一旁的石墩上跳下來,興奮地說道。
葉宵趕緊擺手:“打獵的事還是算了吧,太危險了。你又好了傷疤忘了疼。”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小黎緊繃的心也漸漸放鬆了下來。
她心裏暗暗想著:還好有這些朋友們,不然真的是要急死個人啊!希望自己養的這些家畜趕緊開枝散葉,也不枉大家這樣幫襯。
山下山上,一片其樂融融。然而,宋城卻是另一番景象。
或許是因為糧食價格飛漲,“宋城沒糧了”的消息一夜之間傳得沸沸揚揚。居民們開始瘋狂搶購糧食,積分幾乎全用來兌換糧食,導致管理處連夜出台限購規定。可這限購令一出,反倒加劇了恐慌,市場上的糧食很快被搶購一空。
買不到糧食的人自然不肯罷休,衝突愈演愈烈,宋城很快就陷入了混亂。
尤其是那些位於偏僻地帶的住宅,遠離中心區,安保力量薄弱,首當其衝遭到洗劫。
據說還鬧出了人命。
聽到這個消息,小黎先是一驚,隨後暗自鬆了口氣。幸好她早已帶著媽媽和喬涼離開了宋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場騷亂很快被武力鎮壓,但解鈴還須係鈴人,要想徹底解決危機,還得從糧食入手。
不出三天,一輛輛滿載玉米和麥子的卡車從中心區駛過,幾乎所有人都見證了宋城的糧庫從空到滿的過程。
謠言不攻自破,這場鬧劇,終於畫上了句號。
至此,宋城不僅解決了動亂,糧食儲備充足的消息又吸引了大批流民。
到年尾的時候,宋城已經成為了遠近有名的規模最大的聚集區。
聽說,明年要擴張城鎮,興修工廠,甚至計劃到後年年底之前恢複選拔和考試等等一攬子三年目標。
這些消息,都是從一個收音機裏聽到的。
自打恢複電力後,收音機成了廣大居民的主要娛樂方式,相比電視機,這東西小巧便捷又省電,還能聽到許多第一手政策資料,成為風靡一時的家電之一。
秋去冬來,四季輪轉。
到第一場雪落下時,沈梨帶著喬涼和莊然頻繁進山圍獵,而葉宵則帶著莊沫沫和小黎到河邊冬捕。
這個冬天,他們獵到了一頭麅鹿和兩隻大角雪羊,還收獲了不少魚。
雖然糧食減產,但得益於大家的共同努力,他們的食物儲備甚至比往年還要充足。
除夕夜,三家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在小河村過年。桌上,有魚有肉,有蔬菜有水果。大家吃的都很滿足。莊妤甚至給大家唱起了一段京劇《鎖麟囊》。
觥籌交錯,一片其樂融融時,莊妤再次邀請葉宵和沈梨搬到小河村一起生活。
葉宵和沈梨對視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我們還是住在山上吧。”葉宵淺笑著看了看眾人,語氣溫和卻堅定,“山裏有草藥,有魚捕,有獵打,有田種,有蘑菇采。我們已經習慣了這裏。”
“但是下山來,大家住的近,人多熱鬧,來往更方便,互相也有個照應。”
葉宵和沈梨麵麵相覷,她們其實也不是沒想過,但是她們實在是舍不得這間小屋。
“可以弄個對講機。”一直沉默的老焦突然開口,聲音低沉卻清晰。
大家紛紛看向他,有些意外。
“5公裏。”老焦沒有抬頭,又補充了一句後便抱著碗猛猛扒飯。
莊然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對講機的信號覆蓋範圍是5公裏,差不多就是小河村到山上小屋的距離。隻要有兩個對講機,他們就能隨時保持聯係了。
想到這一點,大家都興奮了起來。
於是,買對講機成了三家人的共同目標。
春節一過,他們又捕了幾次魚,攢了三大筐,還帶了一條雪羊的後腿,開著電動車去了宋城。魚和雪羊腿很快被搶購一空,葉宵用換來的錢買了兩台對講機。
葉宵和莊然各拿一台,迴程路上進行了測試,信號剛好能覆蓋他們的住所範圍。
“舒克舒克,我是貝塔,收到請迴複。”沈梨趴在炕上,對著對講機笑嘻嘻地喊道。
“舒克收到。不過,為什麽要叫舒克和貝塔啊?”對講機那頭,莊然的語氣有些哭笑不得,“聽起來怪怪的。”
“貝塔收到。你別管!我喜歡!”沈梨抱著對講機,笑得前仰後合。
屋外,雪花靜靜飄落,這應該是春天前的最後一場雪了吧!但不管怎麽樣,春天總會來的。就像,一切都會變好的。
今年的秋收比以往順利得多,不僅因為三家齊心協力,更得益於新添置的脫粒機和粉碎機。盡管夏季的連綿大雨讓幾塊主要糧田受災,但好歹還是勉強收獲了一些糧食。打完場後,小黎和莊然站在晾台上,看著院子裏堆成小山的糧袋,粗略估算了一下,這些糧食應該足夠撐到明年秋收了。
“不對,還沒算上豬、羊、雞、鴨的口糧呢。”莊沫沫在一旁適時提醒,“明年要是生了崽,飼料的需求至少得翻倍。”
小黎聽了,眉頭微蹙,陷入了沉思。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因為,葉宵主動提出將多餘的糧食勻給小黎。
“這怎麽行?!太多了!我不能收。”小黎連忙擺手拒絕。
葉宵淡淡一笑,語氣平和:“也不算白給,一斤米換五斤麵,今年應該是沒辦法從宋城買大米了,還好你種了,你就勻給我些稻米吧。”
小黎今年的水稻收成還算不錯,但葛老先生送來的稻秧有限,隻收了不到300斤。聽到葉宵的提議,莊然率先用100斤麥子換了20斤稻米,打算嚐嚐鮮。而葉宵則顯得大方許多,她用高粱、黃豆、玉米和麥子混合著換走了小黎剩下的一半稻米。
“那你們怎麽辦?糧食夠吃嗎?”小黎心裏過意不去,擔心大家為了接濟自己而吃虧。
“別擔心,我們還有土豆和紅薯呢!今年山上補種的土豆和紅薯還算爭氣。”葉宵拍了拍小黎的肩膀,語氣輕鬆。
“還有梨子、杏子、柿子和棗子呢!”莊沫沫笑嘻嘻地插嘴。
小河村村裏村外有很多果樹,這個秋天,莊沫沫帶著喬涼每天去摘,弄了滿滿一個地窖的水果。
喬涼湊到她身邊,小聲嘀咕:“這些又不能當飯吃。”
莊沫沫白了他一眼:“那你就說能不能吃吧!”
喬涼被噎得說不出話,半晌才嘟囔道:“那山上的蘑菇和冬天捕的魚也算呢!”
“沒錯!而且我們還可以打獵啊!今年咱們全員出動,再獵一頭大的!”沈梨從一旁的石墩上跳下來,興奮地說道。
葉宵趕緊擺手:“打獵的事還是算了吧,太危險了。你又好了傷疤忘了疼。”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小黎緊繃的心也漸漸放鬆了下來。
她心裏暗暗想著:還好有這些朋友們,不然真的是要急死個人啊!希望自己養的這些家畜趕緊開枝散葉,也不枉大家這樣幫襯。
山下山上,一片其樂融融。然而,宋城卻是另一番景象。
或許是因為糧食價格飛漲,“宋城沒糧了”的消息一夜之間傳得沸沸揚揚。居民們開始瘋狂搶購糧食,積分幾乎全用來兌換糧食,導致管理處連夜出台限購規定。可這限購令一出,反倒加劇了恐慌,市場上的糧食很快被搶購一空。
買不到糧食的人自然不肯罷休,衝突愈演愈烈,宋城很快就陷入了混亂。
尤其是那些位於偏僻地帶的住宅,遠離中心區,安保力量薄弱,首當其衝遭到洗劫。
據說還鬧出了人命。
聽到這個消息,小黎先是一驚,隨後暗自鬆了口氣。幸好她早已帶著媽媽和喬涼離開了宋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場騷亂很快被武力鎮壓,但解鈴還須係鈴人,要想徹底解決危機,還得從糧食入手。
不出三天,一輛輛滿載玉米和麥子的卡車從中心區駛過,幾乎所有人都見證了宋城的糧庫從空到滿的過程。
謠言不攻自破,這場鬧劇,終於畫上了句號。
至此,宋城不僅解決了動亂,糧食儲備充足的消息又吸引了大批流民。
到年尾的時候,宋城已經成為了遠近有名的規模最大的聚集區。
聽說,明年要擴張城鎮,興修工廠,甚至計劃到後年年底之前恢複選拔和考試等等一攬子三年目標。
這些消息,都是從一個收音機裏聽到的。
自打恢複電力後,收音機成了廣大居民的主要娛樂方式,相比電視機,這東西小巧便捷又省電,還能聽到許多第一手政策資料,成為風靡一時的家電之一。
秋去冬來,四季輪轉。
到第一場雪落下時,沈梨帶著喬涼和莊然頻繁進山圍獵,而葉宵則帶著莊沫沫和小黎到河邊冬捕。
這個冬天,他們獵到了一頭麅鹿和兩隻大角雪羊,還收獲了不少魚。
雖然糧食減產,但得益於大家的共同努力,他們的食物儲備甚至比往年還要充足。
除夕夜,三家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在小河村過年。桌上,有魚有肉,有蔬菜有水果。大家吃的都很滿足。莊妤甚至給大家唱起了一段京劇《鎖麟囊》。
觥籌交錯,一片其樂融融時,莊妤再次邀請葉宵和沈梨搬到小河村一起生活。
葉宵和沈梨對視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我們還是住在山上吧。”葉宵淺笑著看了看眾人,語氣溫和卻堅定,“山裏有草藥,有魚捕,有獵打,有田種,有蘑菇采。我們已經習慣了這裏。”
“但是下山來,大家住的近,人多熱鬧,來往更方便,互相也有個照應。”
葉宵和沈梨麵麵相覷,她們其實也不是沒想過,但是她們實在是舍不得這間小屋。
“可以弄個對講機。”一直沉默的老焦突然開口,聲音低沉卻清晰。
大家紛紛看向他,有些意外。
“5公裏。”老焦沒有抬頭,又補充了一句後便抱著碗猛猛扒飯。
莊然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對講機的信號覆蓋範圍是5公裏,差不多就是小河村到山上小屋的距離。隻要有兩個對講機,他們就能隨時保持聯係了。
想到這一點,大家都興奮了起來。
於是,買對講機成了三家人的共同目標。
春節一過,他們又捕了幾次魚,攢了三大筐,還帶了一條雪羊的後腿,開著電動車去了宋城。魚和雪羊腿很快被搶購一空,葉宵用換來的錢買了兩台對講機。
葉宵和莊然各拿一台,迴程路上進行了測試,信號剛好能覆蓋他們的住所範圍。
“舒克舒克,我是貝塔,收到請迴複。”沈梨趴在炕上,對著對講機笑嘻嘻地喊道。
“舒克收到。不過,為什麽要叫舒克和貝塔啊?”對講機那頭,莊然的語氣有些哭笑不得,“聽起來怪怪的。”
“貝塔收到。你別管!我喜歡!”沈梨抱著對講機,笑得前仰後合。
屋外,雪花靜靜飄落,這應該是春天前的最後一場雪了吧!但不管怎麽樣,春天總會來的。就像,一切都會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