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宵和小黎剛走到家門口,就發現院子的大鐵門大敞四開著。
莊然身著一件黑色立領棉服,領口的絨毛被風拂得有些淩亂。他挽起袖子,露出一小截結實的小臂,正穩穩地坐在院子裏的木墩上劈柴。見小黎和葉宵迴來,他動作一頓,將斧子穩穩立在牆根,拍了拍手上的碎屑,轉身利落地把劈好的木柴抱到柴棚裏,這才直起身,目光投向兩人。
“魚賣得怎麽樣?”莊然走上前,開口問道。
葉宵苦笑一聲,眼神也黯淡了幾分:“不怎麽樣。”
莊然剛想開口安慰,一旁的小黎卻搶先一步,脆生生地說道:“賣得少是因為現在菜市場沒什麽人,大家都忙著幹活呢!到晚上大家都下工了,保準一搶而光。”
三人站在院子裏說著話,屋裏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一前一後走出莊沫沫和喬涼兩個人。
莊沫沫今天穿了件掐腰的水粉色羽絨服,看起來既有小女孩的可愛,又帶一些少女的清秀。她右手端著個臉大的不鏽鋼盆,催促著身後穿外套的喬涼快點。
喬涼嘴上應著,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緊跑兩步後趕緊跟上莊沫沫。
這兩個年紀相仿的孩子熟了以後幾乎形影不離,這會兒並肩走著,儼然已經變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偶爾還湊近腦袋,悄聲說上兩句。
等莊沫沫走近了,葉宵才看清,莊沫沫手裏端著的是大半盆黃豆。
“你幹嘛去?”葉宵問莊沫沫。
莊沫沫喜滋滋地說:“拿黃豆去換豆腐!”
“去哪換?”
“城西的豆腐坊!”喬涼搶著說。
小黎走上前,將自己脖子上的圍巾解下來給喬涼係上,解釋道:“前不久從別的聚集區搬過來的一家四口,會做豆腐。味道不錯也不貴,還可以用黃豆換,更便宜。不過咱們這也沒什麽人種黃豆就是了!”
聽到黃豆換豆腐,倒是提醒了莊然。他們現在住的永和村也有一戶人家原本應該是做豆腐的,搜物資的時候他看到裏麵有很多工具,他們兄妹三人現在用的小石磨就是從那家搬出來的。
莊然不禁有些心動,想去瞧瞧豆腐到底是怎麽做的。他拍了拍身上黏著的柴火碎屑,應和著說:“我跟你們一起去!”
帶上莊然這個大人,莊沫沫和喬涼明顯有些掃興。他倆對視一眼,眼神瞬間黯淡下來。莊沫沫小嘴微微撅起,默不吭聲,腳步也拖遝了幾分,跟在莊然後麵。
莊然沒察覺出兩個孩子情緒的變化,已經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麵,喬涼和莊沫沫也隻能不情不願地跟上。路上,兩個孩子交頭接耳,腦袋湊得很近,小小聲地說著什麽,時不時莊沫沫就忍不住“咯咯咯”地笑個不停。
葉宵和小黎一起進屋,屋子裏被燒的暖烘烘的,熱氣撲了葉宵一臉。
小黎的媽媽坐在炕邊,眼神有些空洞地望著前方,雙手緩慢而機械地摸索著將瓜子從向日葵盤上剝下來,瓜子掉在炕席上,“劈裏啪啦”聲在安靜的屋裏顯得格外清晰。
葉宵大聲叫著“阿姨好”走近,大大方方上了炕。
“小葉呀!快,快上炕坐,炕上暖和!”小黎媽媽一邊拍著炕一邊招唿葉宵。
“膝蓋好些了嗎?地麻吃了有效果嗎?”葉宵在炕沿邊坐下,關切地問。
小黎媽媽緩緩轉過頭,但目光仍呆滯地看著前方,麵露微笑的說:“有效果,有效果!隻吃了兩顆就覺得好些了呢!”
說著,她慢慢將腿伸直,展示給葉宵看,還輕輕晃了晃腿:“你看,好多了吧?”
葉宵看到她能輕鬆伸直、屈腿,眼中滿是欣喜,真心替小黎媽媽開心:“有效果就好,那您可要記得堅持吃。這東西山裏有的是,等到開春以後,我們再去給您采!”
小黎媽媽連連點頭,嘴裏“哎、哎”地答應著。
離中午還有一點時間,小黎讓葉宵先睡一覺,一會還得去換莊妤和沈梨的班。
葉宵也不多推辭,應了一聲,就老老實實躺下來,熱乎乎的炕烘著後背,讓葉宵覺得格外的舒服,精神也得到了極大的放鬆,不一會兒便沉沉睡去。
一覺睡得分外昏沉,醒來後的葉宵先是懵了一會,眼神迷茫地環顧四周,腦袋放空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是在小黎家。
沈梨和莊妤在她旁邊,唿吸均勻,也睡的香。小黎和媽媽正在悄聲聊著家常。
“啊,你醒了!”小黎眼角餘光瞥見葉宵醒了,慌忙抬手擦了擦眼睛,遮遮掩掩地跟葉宵打招唿,聲音裏透著一絲不自然。
葉宵細看一眼,發現她眼眶好像紅紅的,像是剛哭過。
“你沒吃飯呢,餓了吧?我給你留了飯菜,你等著我給你端去啊!”小黎說著,不等葉宵迴應,就匆匆起身,一溜煙就去了廚房,腳步略顯慌亂。
“我不餓,你別忙了!”葉宵趕緊下炕穿鞋,跟著進了廚房。
一推門,就瞧見小黎正背對著門,抬手偷偷抹眼淚,聽到聲響,她身體一僵,緩緩轉過身,尷尬地笑了笑,試圖掩飾。
“怎麽了?”葉宵快走幾步,走近小黎,聲音輕柔又鄭重其事的說道:“有什麽困難跟我說!”
小黎重重地歎了口氣,肩膀微微顫抖,眼眶又紅了幾分:“工廠馬上就要建成了,到時候日化產品一投產,我這小作坊的生意很可能會受很大影響。我跟我媽商量著到時候進廠裏打工賺積分,我打聽過了,待遇其實還可以。但我媽不同意,說我一個女孩子家,現在積分這麽難賺,怎麽養活三個人呢?三說兩說的,又說到讓我盡快嫁人,找個依靠的事上……”說到這兒,聲音已經帶上了哭腔。
葉宵心疼不已,伸出雙臂輕輕抱了抱小黎,右手溫柔地摸著她的頭發,輕聲安慰道:“長輩就是這樣,有時候觀念守舊又固執了些,多少體諒他們的出發點,其他的也就不要往心裏去了!”
道理小黎不是不懂,隻是有時候委屈勁兒一上來,真的難繃。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調整了一下情緒,抬手擦了擦眼淚,故作堅強地說:“沒事的,我都習慣了,你別擔心。先吃飯吧!”
小黎轉身掀開鍋蓋,氤氳的熱氣撲麵而來,裹挾著飯菜誘人的香氣。葉宵順著香味目光下移,便瞧見蒸簾穩穩架在鍋裏,上頭熱著一飯一菜。
鍋裏,蒸簾上麵熱著一飯一菜,菜盤裏是燉的是白亮亮的豆腐和軟糯綿密的土豆,還有一些透亮的粉條,雖說此刻已沒有開鍋時那般濃烈得能瞬間勾人魂魄的香氣四溢,但那股子縈繞不散的馥鬱,依舊如同一隻溫柔的手,輕輕撩撥著葉宵的嗅覺神經,讓許久未曾品嚐過豆腐美味的她,眼前瞬間一亮。
而被這誘人景象喚醒的,還有她那早已空空如也的肚子,一連串“咕咕”的抗議聲迫不及待地響起,在安靜的廚房裏格外清晰。
“莊妤和沈梨吃了嗎?莊然他們三個呢?”葉宵微微側身,目光從鍋裏移到小黎的臉上,輕聲問道。
小黎正雙手穩穩地端著飯菜,小心翼翼地往外挪步,聽到葉宵的問話,腳步頓了頓,扭頭看向她:“大家都吃過了,隻是你睡的太香了,沒有忍心叫你。莊然他們三個去市場看攤子了!”
小黎端著飯菜,作勢要往屋裏走去,葉宵眼疾手快,上前一步,抬手輕輕攔住她:“別麻煩往屋裏折騰了,我就在廚房吃就行!”
豆腐是北方的老豆腐,久經燉煮但是也不會散爛,有句老話叫“千燉豆腐萬燉魚”,意思是這兩種食材都是越煮越香的,越是在滾燙的湯汁裏翻滾打磨,就越能釋放出醇厚悠長的香味。而加了土豆一起燉煮後,土豆中的澱粉如同細密的網,絲絲縷縷地融到湯裏,讓原本清亮的湯汁瞬間多了幾分粘稠的口感。
這大概是北方比較流行的家常做法,至少葉宵在以前從來沒見過。
“湯是靈魂和精髓,你快嚐嚐!”小黎一邊說,一邊用煮飯的大湯勺舀了一勺菜澆在葉宵的飯上。
顫巍巍的豆腐混合著星星點點的土豆碎和幾段纏繞其上的粉條,再裹上一層如琥珀般醇厚的湯汁,葉宵連飯帶菜大口扒進嘴裏。
刹那間,豆腐的軟嫩先在舌尖上化開,緊接著,土豆的粉糯無縫銜接,沙沙的綿密口感填滿整個口腔;而粉條的勁道則在齒間跳躍,像是一場歡快的舞蹈,為這場味覺盛宴增添別樣活力。
三者完美融合,再佐以濃鬱的湯汁,瞬間如同煙花在味蕾上絢麗綻放,一波又一波的美妙滋味衝擊著她的感官。
葉宵滿足地眯起眼睛,她滿心歡喜地想著,吃這頓飯就不能用筷子了,得用勺子,連菜帶湯汁舀到白米飯飯,一口下去,豆腐、土豆和裹著湯汁的米飯,這滋味,她覺得自己能一口氣吃三碗!
莊然身著一件黑色立領棉服,領口的絨毛被風拂得有些淩亂。他挽起袖子,露出一小截結實的小臂,正穩穩地坐在院子裏的木墩上劈柴。見小黎和葉宵迴來,他動作一頓,將斧子穩穩立在牆根,拍了拍手上的碎屑,轉身利落地把劈好的木柴抱到柴棚裏,這才直起身,目光投向兩人。
“魚賣得怎麽樣?”莊然走上前,開口問道。
葉宵苦笑一聲,眼神也黯淡了幾分:“不怎麽樣。”
莊然剛想開口安慰,一旁的小黎卻搶先一步,脆生生地說道:“賣得少是因為現在菜市場沒什麽人,大家都忙著幹活呢!到晚上大家都下工了,保準一搶而光。”
三人站在院子裏說著話,屋裏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一前一後走出莊沫沫和喬涼兩個人。
莊沫沫今天穿了件掐腰的水粉色羽絨服,看起來既有小女孩的可愛,又帶一些少女的清秀。她右手端著個臉大的不鏽鋼盆,催促著身後穿外套的喬涼快點。
喬涼嘴上應著,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緊跑兩步後趕緊跟上莊沫沫。
這兩個年紀相仿的孩子熟了以後幾乎形影不離,這會兒並肩走著,儼然已經變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偶爾還湊近腦袋,悄聲說上兩句。
等莊沫沫走近了,葉宵才看清,莊沫沫手裏端著的是大半盆黃豆。
“你幹嘛去?”葉宵問莊沫沫。
莊沫沫喜滋滋地說:“拿黃豆去換豆腐!”
“去哪換?”
“城西的豆腐坊!”喬涼搶著說。
小黎走上前,將自己脖子上的圍巾解下來給喬涼係上,解釋道:“前不久從別的聚集區搬過來的一家四口,會做豆腐。味道不錯也不貴,還可以用黃豆換,更便宜。不過咱們這也沒什麽人種黃豆就是了!”
聽到黃豆換豆腐,倒是提醒了莊然。他們現在住的永和村也有一戶人家原本應該是做豆腐的,搜物資的時候他看到裏麵有很多工具,他們兄妹三人現在用的小石磨就是從那家搬出來的。
莊然不禁有些心動,想去瞧瞧豆腐到底是怎麽做的。他拍了拍身上黏著的柴火碎屑,應和著說:“我跟你們一起去!”
帶上莊然這個大人,莊沫沫和喬涼明顯有些掃興。他倆對視一眼,眼神瞬間黯淡下來。莊沫沫小嘴微微撅起,默不吭聲,腳步也拖遝了幾分,跟在莊然後麵。
莊然沒察覺出兩個孩子情緒的變化,已經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麵,喬涼和莊沫沫也隻能不情不願地跟上。路上,兩個孩子交頭接耳,腦袋湊得很近,小小聲地說著什麽,時不時莊沫沫就忍不住“咯咯咯”地笑個不停。
葉宵和小黎一起進屋,屋子裏被燒的暖烘烘的,熱氣撲了葉宵一臉。
小黎的媽媽坐在炕邊,眼神有些空洞地望著前方,雙手緩慢而機械地摸索著將瓜子從向日葵盤上剝下來,瓜子掉在炕席上,“劈裏啪啦”聲在安靜的屋裏顯得格外清晰。
葉宵大聲叫著“阿姨好”走近,大大方方上了炕。
“小葉呀!快,快上炕坐,炕上暖和!”小黎媽媽一邊拍著炕一邊招唿葉宵。
“膝蓋好些了嗎?地麻吃了有效果嗎?”葉宵在炕沿邊坐下,關切地問。
小黎媽媽緩緩轉過頭,但目光仍呆滯地看著前方,麵露微笑的說:“有效果,有效果!隻吃了兩顆就覺得好些了呢!”
說著,她慢慢將腿伸直,展示給葉宵看,還輕輕晃了晃腿:“你看,好多了吧?”
葉宵看到她能輕鬆伸直、屈腿,眼中滿是欣喜,真心替小黎媽媽開心:“有效果就好,那您可要記得堅持吃。這東西山裏有的是,等到開春以後,我們再去給您采!”
小黎媽媽連連點頭,嘴裏“哎、哎”地答應著。
離中午還有一點時間,小黎讓葉宵先睡一覺,一會還得去換莊妤和沈梨的班。
葉宵也不多推辭,應了一聲,就老老實實躺下來,熱乎乎的炕烘著後背,讓葉宵覺得格外的舒服,精神也得到了極大的放鬆,不一會兒便沉沉睡去。
一覺睡得分外昏沉,醒來後的葉宵先是懵了一會,眼神迷茫地環顧四周,腦袋放空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是在小黎家。
沈梨和莊妤在她旁邊,唿吸均勻,也睡的香。小黎和媽媽正在悄聲聊著家常。
“啊,你醒了!”小黎眼角餘光瞥見葉宵醒了,慌忙抬手擦了擦眼睛,遮遮掩掩地跟葉宵打招唿,聲音裏透著一絲不自然。
葉宵細看一眼,發現她眼眶好像紅紅的,像是剛哭過。
“你沒吃飯呢,餓了吧?我給你留了飯菜,你等著我給你端去啊!”小黎說著,不等葉宵迴應,就匆匆起身,一溜煙就去了廚房,腳步略顯慌亂。
“我不餓,你別忙了!”葉宵趕緊下炕穿鞋,跟著進了廚房。
一推門,就瞧見小黎正背對著門,抬手偷偷抹眼淚,聽到聲響,她身體一僵,緩緩轉過身,尷尬地笑了笑,試圖掩飾。
“怎麽了?”葉宵快走幾步,走近小黎,聲音輕柔又鄭重其事的說道:“有什麽困難跟我說!”
小黎重重地歎了口氣,肩膀微微顫抖,眼眶又紅了幾分:“工廠馬上就要建成了,到時候日化產品一投產,我這小作坊的生意很可能會受很大影響。我跟我媽商量著到時候進廠裏打工賺積分,我打聽過了,待遇其實還可以。但我媽不同意,說我一個女孩子家,現在積分這麽難賺,怎麽養活三個人呢?三說兩說的,又說到讓我盡快嫁人,找個依靠的事上……”說到這兒,聲音已經帶上了哭腔。
葉宵心疼不已,伸出雙臂輕輕抱了抱小黎,右手溫柔地摸著她的頭發,輕聲安慰道:“長輩就是這樣,有時候觀念守舊又固執了些,多少體諒他們的出發點,其他的也就不要往心裏去了!”
道理小黎不是不懂,隻是有時候委屈勁兒一上來,真的難繃。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調整了一下情緒,抬手擦了擦眼淚,故作堅強地說:“沒事的,我都習慣了,你別擔心。先吃飯吧!”
小黎轉身掀開鍋蓋,氤氳的熱氣撲麵而來,裹挾著飯菜誘人的香氣。葉宵順著香味目光下移,便瞧見蒸簾穩穩架在鍋裏,上頭熱著一飯一菜。
鍋裏,蒸簾上麵熱著一飯一菜,菜盤裏是燉的是白亮亮的豆腐和軟糯綿密的土豆,還有一些透亮的粉條,雖說此刻已沒有開鍋時那般濃烈得能瞬間勾人魂魄的香氣四溢,但那股子縈繞不散的馥鬱,依舊如同一隻溫柔的手,輕輕撩撥著葉宵的嗅覺神經,讓許久未曾品嚐過豆腐美味的她,眼前瞬間一亮。
而被這誘人景象喚醒的,還有她那早已空空如也的肚子,一連串“咕咕”的抗議聲迫不及待地響起,在安靜的廚房裏格外清晰。
“莊妤和沈梨吃了嗎?莊然他們三個呢?”葉宵微微側身,目光從鍋裏移到小黎的臉上,輕聲問道。
小黎正雙手穩穩地端著飯菜,小心翼翼地往外挪步,聽到葉宵的問話,腳步頓了頓,扭頭看向她:“大家都吃過了,隻是你睡的太香了,沒有忍心叫你。莊然他們三個去市場看攤子了!”
小黎端著飯菜,作勢要往屋裏走去,葉宵眼疾手快,上前一步,抬手輕輕攔住她:“別麻煩往屋裏折騰了,我就在廚房吃就行!”
豆腐是北方的老豆腐,久經燉煮但是也不會散爛,有句老話叫“千燉豆腐萬燉魚”,意思是這兩種食材都是越煮越香的,越是在滾燙的湯汁裏翻滾打磨,就越能釋放出醇厚悠長的香味。而加了土豆一起燉煮後,土豆中的澱粉如同細密的網,絲絲縷縷地融到湯裏,讓原本清亮的湯汁瞬間多了幾分粘稠的口感。
這大概是北方比較流行的家常做法,至少葉宵在以前從來沒見過。
“湯是靈魂和精髓,你快嚐嚐!”小黎一邊說,一邊用煮飯的大湯勺舀了一勺菜澆在葉宵的飯上。
顫巍巍的豆腐混合著星星點點的土豆碎和幾段纏繞其上的粉條,再裹上一層如琥珀般醇厚的湯汁,葉宵連飯帶菜大口扒進嘴裏。
刹那間,豆腐的軟嫩先在舌尖上化開,緊接著,土豆的粉糯無縫銜接,沙沙的綿密口感填滿整個口腔;而粉條的勁道則在齒間跳躍,像是一場歡快的舞蹈,為這場味覺盛宴增添別樣活力。
三者完美融合,再佐以濃鬱的湯汁,瞬間如同煙花在味蕾上絢麗綻放,一波又一波的美妙滋味衝擊著她的感官。
葉宵滿足地眯起眼睛,她滿心歡喜地想著,吃這頓飯就不能用筷子了,得用勺子,連菜帶湯汁舀到白米飯飯,一口下去,豆腐、土豆和裹著湯汁的米飯,這滋味,她覺得自己能一口氣吃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