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然和莊沫沫迴來的時候,莊妤正在廚房淘洗小米。
“今天吃什麽好吃的?”莊沫沫湊到灶台前,她掀開鍋蓋向裏麵瞧著,但裏麵空空如也。
眼睛裏的光一瞬間暗了下去,失望的心思全寫在臉上了。
莊沫沫扭身就打算進屋。
“瞧給你饞的~”莊妤無奈地搖搖頭,變戲法一樣的從一個圓筒的草編簍子裏拎出一條一拃多長的熏魚來,在莊沫沫眼前晃了晃。
油亮亮的油脂包裹著魚身,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光澤,淡淡的煙熏味泛著魚肉的香氣,莊沫沫的眼睛都亮了。
“熏魚!哪來的?沈梨姐來了嗎?”她說著便衝進屋去找,探頭進去卻不見沈梨人影。
這時莊然也從外麵推門進來,聽到莊沫沫說沈梨的名字,又看到廚房裏擺著的熏魚,便問莊妤:“沈梨來了?”
“嗯,跟葉宵姐一起來的。不過這會去村子裏找暖氣片了。”
“暖氣片?”莊然把身後背著的一背簍黃綠色的梨放在地上,“現在暖氣片都是鋼鋁的,應該早就不能用了。”
他們現在住的屋子的暖氣片是整個村子裏唯一一家鐵暖氣片,被莊然拆下來換上的。
“確實是這樣。我帶著她倆在村子裏找了一圈,發現幾乎家家暖氣片都腐蝕的厲害,沒法用。迴來以後葉宵姐不死心,又跟沈梨去找了。”
莊然想了想,說:“好像……今天去的那個村子裏有見過銅的暖氣。”
莊妤很欣喜:“那等葉宵姐迴來你趕緊帶她去!”
莊然點了點頭,提著水桶去村頭的老井打水去了。
莊妤往灶台裏塞了些劈好的木柴,又拿出一片樺樹皮點燃了塞進去,火勢騰的一下就燃起來,很快,幹燥的鍋裏就升起了熱氣。
添水,蓋上鍋蓋,等著鍋裏的水燒開。
趁這個時間,莊妤去屋後的菜園子裏摘南瓜。
秋日的菜園與夏日一片鬱鬱蔥蔥、充滿無限生機與活力的景象截然不同,各類蔬菜大多已過了盛產期,枝葉略顯稀疏,略顯破敗。
然而在園子的角落裏,有幾個碩大的南瓜卻在這片秋意中肆意生長著,它們熱熱鬧鬧地擠滿了那一方角落,格外引人注目。
莊妤從鋪著磚頭的一條小徑走近,蹲下身子,手中緊握著一把剪刀,目光在南瓜叢中穿梭,最終選定了一顆最大的南瓜。她輕輕扒拉開周圍交錯縱橫的南瓜秧,找準南瓜與藤蔓相連的部位,將剪刀伸過去,“哢嚓”一聲,南瓜便脫離了母體,掉在地上。
莊妤站起身來,跺跺腳抖掉了鞋上的一隻小螞蟻,雙手穩穩地抱起那顆大南瓜。
今天人多,是得吃顆大的。
南瓜富含膳食纖維和胡蘿卜素,不僅好種易打理,口感也是軟糯香甜,還可以像主食一樣有飽腹感,莊妤很喜歡。平日裏若是忙碌了一天,不知道做些什麽當晚飯的時候,常常就會蒸上一個南瓜當作簡單的晚餐。
就這麽不知不覺間,當初結下的二十幾個南瓜,吃到如今,冬天都沒到竟然就隻剩下五個了。
莊妤抱著南瓜迴到廚房,鍋裏燒著的水已經開始翻滾,氣泡“咕嚕咕嚕”地往上冒,熱氣騰騰。
她把南瓜放進一個棗紅色的塑料盆裏,洗了洗手,便端起一旁裝小米的盆,把洗好的小米緩緩倒入鍋中。
小米落入熱水裏,瞬間被翻滾的水花淹沒。莊妤拿起木勺,從鍋裏撇了一點熱水,將盆裏沾在壁上的小米也衝到鍋裏,而後就輕輕攪拌著鍋裏的小米,最後蓋上了鍋蓋。
小米粥要慢火燜熟才好吃。
摘迴來的南瓜先洗去表麵的汙泥,然後又用刨刀削去外皮,露出了橙黃的果肉。她將碩大的南瓜放在案板上,然後雙手握住菜刀,高高舉起,隻聽“哢嚓”一聲,南瓜就被精準地劈成了兩半。
用勺子挖去中間的南瓜籽,放到小碗裏裝好,等過一會洗幹淨晾幹後挑出一些健康飽滿的留做種子。剩下的,她準備攢到一起,到時候炒熟了當小零食吃。
莊妤把切成兩半的南瓜又改刀切成薄片,倒進煮著小米粥的鍋裏,又用大勺子攪拌均勻,新鮮的南瓜略帶甜味,不用放糖粥也是甜絲絲的。
今天的菜就是蒸熏魚。
熏魚就這麽直接切塊吃也好吃,但是蒸過的熏魚魚肉更軟一些,被水蒸氣包裹後,味道更好吃。
莊妤在米粥上麵置上一個蒸簾,她把熏魚切成大塊,用一個海碗裝了端蒸簾蒸熟就可以了。
鍋蓋剛蓋好,葉宵和沈梨就迴來了。
“怎麽樣,找到了嗎?”莊妤迴頭問葉宵。
葉宵搖搖頭。不過這個結果也是意料之中。不是每家都有暖氣,而這些有暖氣的屋子裏,也很少有人用散熱效率低的鐵暖氣片是必然。
“小河村有一個屋子裏有兩組銅的暖氣,雖然有一些鏽,但是大概還是能用。”莊然從屋子裏走出來,將這一消息告訴葉宵。
“小河村?”沈梨沒去過,也沒聽說過。
“南邊的一個村子,廢棄挺久了,如果抄小路,大概走4裏地就能到。不過都是田壟路,很難走。”莊沫沫今天也是第一次去小河村,但是好像對這個路已經很熟了一樣的跟沈梨介紹。
沈梨和葉宵對視一眼便默契地決定去看看。
“那吃完飯我們過去看看。”葉宵對莊然說。看得出來她真的很需要這組暖氣。
“吃完飯我帶你們去吧!”莊然主動提出要帶路。
莊沫沫瞪大眼睛,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瘋了呀?早上不是剛去過,吃完飯還去啊?”
葉宵這才想起莊妤說過,莊然和莊沫沫早上去小河村摘梨了,這一來一去十裏地,下午又要帶路,一天暴走二十裏換誰都吃不消。
“不用不用,我跟沈梨自己去找就行了。不是在正南邊嘛?我們肯定能找著……”葉宵擺擺手,不好意思麻煩莊然。
“客氣什麽!而且你不知道是在哪一家,到時候還得一家一家搜,我直接帶你去不就完了嗎!”
莊然說的確實也有道理,葉宵態度上有些鬆動。
“而且,如果找到合適的暖氣,我們就直接從小河村上山,我幫你們把爐子搭了再迴來。”
莊然說的確實有道理,畢竟她們還需要莊然上山幫忙搭建爐子。總不能先去小河村找暖氣,再背著暖氣迴莊家,再一起迴山上吧?這得走多少冤枉路。
“那吃完飯晚點再去,4裏路,用不了多久就夠了。”葉宵也不再推辭。
鍋裏不停地冒著蒸汽,噗噗作響,鍋裏的食物在時間的魔法下逐漸發生變化。
算著時間,莊妤打開鍋蓋端上飯菜。
“這一甜一鹹,看起來怎麽這麽奇怪?”莊沫沫端著粥,看著蒸熏魚,發出了靈魂拷問。
沈梨和葉宵在食物搭配上倒是百無禁忌,尤其是葉宵。甜粽子鹹粽子都吃也就算了,甜豆花鹹豆花也都接受。讓沈梨一度評價為“變態”、“邪教”!
“吃吧你就!”莊然趕緊夾了一塊魚肉塞到莊沫沫嘴裏,“去年冬天吃了一冬天的土豆和紅薯的日子你可是忘到腦後去了?”
一大塊魚肉就這麽塞進莊沫沫的嘴裏。
魚肉經過複蒸,熏製過程中吸收的煙熏味被熱力再次喚醒,與魚肉本身的鮮美完美融合。熏魚的外皮在蒸製過程中變得略帶彈性,而內部的肉質則依舊細嫩,骨頭已經蒸至酥軟,幾乎可以和肉一起食用。
“鹹的,喝點粥。”莊妤看她隻吃魚,便出聲提醒。
至此,也顧不上什麽甜的鹹的了。最初的懷疑轉變為了對美味的讚歎。莊沫沫一口接一口地吃了起來,一整個“真香”!
“今天吃什麽好吃的?”莊沫沫湊到灶台前,她掀開鍋蓋向裏麵瞧著,但裏麵空空如也。
眼睛裏的光一瞬間暗了下去,失望的心思全寫在臉上了。
莊沫沫扭身就打算進屋。
“瞧給你饞的~”莊妤無奈地搖搖頭,變戲法一樣的從一個圓筒的草編簍子裏拎出一條一拃多長的熏魚來,在莊沫沫眼前晃了晃。
油亮亮的油脂包裹著魚身,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光澤,淡淡的煙熏味泛著魚肉的香氣,莊沫沫的眼睛都亮了。
“熏魚!哪來的?沈梨姐來了嗎?”她說著便衝進屋去找,探頭進去卻不見沈梨人影。
這時莊然也從外麵推門進來,聽到莊沫沫說沈梨的名字,又看到廚房裏擺著的熏魚,便問莊妤:“沈梨來了?”
“嗯,跟葉宵姐一起來的。不過這會去村子裏找暖氣片了。”
“暖氣片?”莊然把身後背著的一背簍黃綠色的梨放在地上,“現在暖氣片都是鋼鋁的,應該早就不能用了。”
他們現在住的屋子的暖氣片是整個村子裏唯一一家鐵暖氣片,被莊然拆下來換上的。
“確實是這樣。我帶著她倆在村子裏找了一圈,發現幾乎家家暖氣片都腐蝕的厲害,沒法用。迴來以後葉宵姐不死心,又跟沈梨去找了。”
莊然想了想,說:“好像……今天去的那個村子裏有見過銅的暖氣。”
莊妤很欣喜:“那等葉宵姐迴來你趕緊帶她去!”
莊然點了點頭,提著水桶去村頭的老井打水去了。
莊妤往灶台裏塞了些劈好的木柴,又拿出一片樺樹皮點燃了塞進去,火勢騰的一下就燃起來,很快,幹燥的鍋裏就升起了熱氣。
添水,蓋上鍋蓋,等著鍋裏的水燒開。
趁這個時間,莊妤去屋後的菜園子裏摘南瓜。
秋日的菜園與夏日一片鬱鬱蔥蔥、充滿無限生機與活力的景象截然不同,各類蔬菜大多已過了盛產期,枝葉略顯稀疏,略顯破敗。
然而在園子的角落裏,有幾個碩大的南瓜卻在這片秋意中肆意生長著,它們熱熱鬧鬧地擠滿了那一方角落,格外引人注目。
莊妤從鋪著磚頭的一條小徑走近,蹲下身子,手中緊握著一把剪刀,目光在南瓜叢中穿梭,最終選定了一顆最大的南瓜。她輕輕扒拉開周圍交錯縱橫的南瓜秧,找準南瓜與藤蔓相連的部位,將剪刀伸過去,“哢嚓”一聲,南瓜便脫離了母體,掉在地上。
莊妤站起身來,跺跺腳抖掉了鞋上的一隻小螞蟻,雙手穩穩地抱起那顆大南瓜。
今天人多,是得吃顆大的。
南瓜富含膳食纖維和胡蘿卜素,不僅好種易打理,口感也是軟糯香甜,還可以像主食一樣有飽腹感,莊妤很喜歡。平日裏若是忙碌了一天,不知道做些什麽當晚飯的時候,常常就會蒸上一個南瓜當作簡單的晚餐。
就這麽不知不覺間,當初結下的二十幾個南瓜,吃到如今,冬天都沒到竟然就隻剩下五個了。
莊妤抱著南瓜迴到廚房,鍋裏燒著的水已經開始翻滾,氣泡“咕嚕咕嚕”地往上冒,熱氣騰騰。
她把南瓜放進一個棗紅色的塑料盆裏,洗了洗手,便端起一旁裝小米的盆,把洗好的小米緩緩倒入鍋中。
小米落入熱水裏,瞬間被翻滾的水花淹沒。莊妤拿起木勺,從鍋裏撇了一點熱水,將盆裏沾在壁上的小米也衝到鍋裏,而後就輕輕攪拌著鍋裏的小米,最後蓋上了鍋蓋。
小米粥要慢火燜熟才好吃。
摘迴來的南瓜先洗去表麵的汙泥,然後又用刨刀削去外皮,露出了橙黃的果肉。她將碩大的南瓜放在案板上,然後雙手握住菜刀,高高舉起,隻聽“哢嚓”一聲,南瓜就被精準地劈成了兩半。
用勺子挖去中間的南瓜籽,放到小碗裏裝好,等過一會洗幹淨晾幹後挑出一些健康飽滿的留做種子。剩下的,她準備攢到一起,到時候炒熟了當小零食吃。
莊妤把切成兩半的南瓜又改刀切成薄片,倒進煮著小米粥的鍋裏,又用大勺子攪拌均勻,新鮮的南瓜略帶甜味,不用放糖粥也是甜絲絲的。
今天的菜就是蒸熏魚。
熏魚就這麽直接切塊吃也好吃,但是蒸過的熏魚魚肉更軟一些,被水蒸氣包裹後,味道更好吃。
莊妤在米粥上麵置上一個蒸簾,她把熏魚切成大塊,用一個海碗裝了端蒸簾蒸熟就可以了。
鍋蓋剛蓋好,葉宵和沈梨就迴來了。
“怎麽樣,找到了嗎?”莊妤迴頭問葉宵。
葉宵搖搖頭。不過這個結果也是意料之中。不是每家都有暖氣,而這些有暖氣的屋子裏,也很少有人用散熱效率低的鐵暖氣片是必然。
“小河村有一個屋子裏有兩組銅的暖氣,雖然有一些鏽,但是大概還是能用。”莊然從屋子裏走出來,將這一消息告訴葉宵。
“小河村?”沈梨沒去過,也沒聽說過。
“南邊的一個村子,廢棄挺久了,如果抄小路,大概走4裏地就能到。不過都是田壟路,很難走。”莊沫沫今天也是第一次去小河村,但是好像對這個路已經很熟了一樣的跟沈梨介紹。
沈梨和葉宵對視一眼便默契地決定去看看。
“那吃完飯我們過去看看。”葉宵對莊然說。看得出來她真的很需要這組暖氣。
“吃完飯我帶你們去吧!”莊然主動提出要帶路。
莊沫沫瞪大眼睛,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瘋了呀?早上不是剛去過,吃完飯還去啊?”
葉宵這才想起莊妤說過,莊然和莊沫沫早上去小河村摘梨了,這一來一去十裏地,下午又要帶路,一天暴走二十裏換誰都吃不消。
“不用不用,我跟沈梨自己去找就行了。不是在正南邊嘛?我們肯定能找著……”葉宵擺擺手,不好意思麻煩莊然。
“客氣什麽!而且你不知道是在哪一家,到時候還得一家一家搜,我直接帶你去不就完了嗎!”
莊然說的確實也有道理,葉宵態度上有些鬆動。
“而且,如果找到合適的暖氣,我們就直接從小河村上山,我幫你們把爐子搭了再迴來。”
莊然說的確實有道理,畢竟她們還需要莊然上山幫忙搭建爐子。總不能先去小河村找暖氣,再背著暖氣迴莊家,再一起迴山上吧?這得走多少冤枉路。
“那吃完飯晚點再去,4裏路,用不了多久就夠了。”葉宵也不再推辭。
鍋裏不停地冒著蒸汽,噗噗作響,鍋裏的食物在時間的魔法下逐漸發生變化。
算著時間,莊妤打開鍋蓋端上飯菜。
“這一甜一鹹,看起來怎麽這麽奇怪?”莊沫沫端著粥,看著蒸熏魚,發出了靈魂拷問。
沈梨和葉宵在食物搭配上倒是百無禁忌,尤其是葉宵。甜粽子鹹粽子都吃也就算了,甜豆花鹹豆花也都接受。讓沈梨一度評價為“變態”、“邪教”!
“吃吧你就!”莊然趕緊夾了一塊魚肉塞到莊沫沫嘴裏,“去年冬天吃了一冬天的土豆和紅薯的日子你可是忘到腦後去了?”
一大塊魚肉就這麽塞進莊沫沫的嘴裏。
魚肉經過複蒸,熏製過程中吸收的煙熏味被熱力再次喚醒,與魚肉本身的鮮美完美融合。熏魚的外皮在蒸製過程中變得略帶彈性,而內部的肉質則依舊細嫩,骨頭已經蒸至酥軟,幾乎可以和肉一起食用。
“鹹的,喝點粥。”莊妤看她隻吃魚,便出聲提醒。
至此,也顧不上什麽甜的鹹的了。最初的懷疑轉變為了對美味的讚歎。莊沫沫一口接一口地吃了起來,一整個“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