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村子裏找到的兩包白菜種子,秋天種了一整包。今年春天,莊然來換種子時,葉宵又分了一半給他,現在隻剩下半包。


    這是末世前種子公司培育的新品種。種子的包裝上印著的鮮嫩白菜圖案,仿佛還帶著曾經太平日子裏菜市場裏白菜堆成小山的熱鬧氣息。


    這個新品種的白菜生長周期短,植株大,味道還微甜,葉宵去年收獲了將近70顆,每一顆都有3斤多,屬實是高產好儲存又味道好。


    所以,對於種白菜這件事,葉宵很重視。


    她把白菜就種在屋前,每天一進一出都可以看到它們的長勢,種之前仔細地用鋤頭將這塊地重新翻了土。


    迴想起去年種的有些密集,今年葉宵在播種的時候,株距刻意留的更寬了些。她以腳為標準,每株大概兩腳的距離。


    種子播種下去以後要等幾天才會發芽長苗。趁著白菜長苗和熏魚晾曬風幹的時間,葉宵和沈梨把熏魚用的窯爐扒了重新改造了一番。


    之前蓋的這個熏爐麵積很小,一桶魚都要分兩次熏,沈梨看它早就不順眼了。這次他們捕了很多魚,沈梨和葉宵一商量,幹脆推倒重建一個算了。


    要建熏窯,首先要解決建材的問題。沒有磚瓦,隻能用木頭搭建主體框架。葉宵和沈梨穿梭在一片鬆樹林間,尋找合適的木材。


    太粗的木頭不僅搬運困難,加工起來也極為費力;而太細的木頭又缺乏足夠的結實度,無法支撐起熏房的骨架,冬天雪大一點可能就塌了。


    葉宵用胳膊丈量著一根木頭的粗細,眉頭微皺。


    “太細了!”她嘟囔著搖了搖頭,繼續尋找。


    沈梨手裏拿著一把手工鋸,目光鎖定在稍遠處的幾根木頭上。


    經過一番搜尋,她們終於收集到了足夠數量的木頭。葉宵直起身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沈梨則拍了拍手上的灰塵,兩人相視一笑,準備把木頭搬迴院子。


    迴到院子裏,她們開始搭建熏房的骨架。葉宵拿起一根木頭,眼睛順著木頭的紋理仔細查看,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有蟲蛀的地方。她又用手指輕輕敲打著木頭,“篤篤”的聲音在院子裏迴蕩,她側耳傾聽,判斷木頭內部是否有問題。


    被挑揀好的木頭由沈梨鋸成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長度,擺在一堆。這些工作花了她們三天的時間才完成。


    沈梨拿著斧頭,開始削木頭的邊角。斧頭在她手中上下揮動,手臂肌肉隨著動作起伏,額頭上漸漸沁出細密的汗珠木屑飛濺,發出“唰唰”的聲響。


    她一邊削著,一邊對葉宵說:“這熏房要是建好了,以後熏魚熏肉可就方便多了,熏頭野豬也放得下,到時候咱們的熏魚熏肉和凍魚凍肉都可以存在這。


    葉宵想起去年冬天沈梨和莊然打獵受傷的驚險經曆,越想越後怕,正色道:“今年不缺吃的,不就在家老老實實呆著,別想著再進山做那些危險的事。”


    沈梨一吐舌頭,她知道跟葉宵爭辯也沒有用。不過進山打獵的事情,她可不聽葉宵的。


    沈梨和葉宵合作豎起一根木頭,埋進挖好的坑裏,葉宵填土,而沈梨則站在高高的椅子上,用錘子狠狠地敲擊頂部,直到木頭深埋進坑裏,結實牢固不晃動為止。


    八根木頭的框架搭好成一個正方形,每邊三個。沈梨找來另一根木頭,在火上按照各烤出三個凹槽,跟釘在地上的木頭梁柱對齊,又用厚木板和釘子固定,熏房就有頂了。


    蓋好的熏房,大概就三平米左右,不算大,但是比之前的那個窯爐可寬敞太多了。


    “也沒有蓋房子的經驗,也不知道這樣行不行……”葉宵一邊晃動著搭好的房子,一邊思考著。


    “嗨呀,管它呢,先蓋了再說。”沈梨倒是豁達,不想那麽多。


    骨架搭好後,接下來就是在外麵糊泥了。


    沈梨拿著一個小鏟子,來到河邊。她蹲下身子,仔細地挑選著泥土。要找的是那種細膩且黏性好的泥土才行。對於這個事情,她上次建窯爐的時候已經有經驗了。


    沈梨用鏟子輕輕地挖起一鏟泥土,放在手中捏了捏,感受著泥土的質地,泥土涼涼的、滑滑的,還有一絲淡淡的土腥味。


    “嗯,就是這個。”沈梨自言自語道。


    她把挖來的泥土裝在一個大桶裏,然後費力地提起來,葉宵遠遠看見了,也趕緊過來幫忙。


    理論上來說,泥裏應該加些幹草,但是現在這個季節哪裏去尋幹草,二人一商量,幹脆弄些碎苔蘚進去吧!


    “這能行嗎?”葉宵看著沈梨挖迴來的苔蘚,猶豫的很。


    沈梨其實也沒譜,不過,她覺得總得試試再說。


    沈梨把剁碎的幹草混進葉宵挖來的泥土裏,然後用手攪拌著。幹草和泥土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更具黏性和韌性的泥料。


    “再在中間夾一層塑料布,就不怕雨雪了。”沈梨一邊向木頭上糊著泥一邊說。


    泥從她的手指間擠出來,沾滿了她的手,手指間有一種黏糊糊的感覺。她的臉上也不小心蹭上了幾道泥印子,看起來像隻小花貓。


    葉宵也沒好到哪去,她的頭發上都沾上了泥點。她專注地往木頭上糊泥,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確保整個熏房的外壁都被泥料覆蓋得嚴嚴實實。


    塑料布是她們剛來到小屋時,糊窗戶上那一塊,還好葉宵當時拆的完整,而且沒有丟掉,而是細心收起來,現在它們派上了大用場。


    門也是木製的,一排木頭加上一排木板還不算,葉宵還在外麵縫上一塊“薄棉被”,這樣可以防止煙和溫度散出。


    前前後後忙活了六天多,這個不起眼的熏魚房子才算蓋完,又用了幾天風幹,終於在蒸好的魚風幹前竣工。


    沈梨急切地想要測試新建的熏房效果。


    煙熏食物的誘人香氣,來自於木片在低熱下緩慢燃燒產生的煙霧。濕潤的木屑燃燒緩慢,煙霧濃鬱,能夠將木材的香氣深深滲入食物之中。


    而不同的木材會賦予食物獨特的香味,因此沈梨和葉宵選擇了山核桃木,以其特有的香氣來襯托魚肉的鮮美。


    她們將山核桃木劈成小塊,先在水中浸泡濕潤,然後與鬆針枝和蔓越莓枝混合,用樺樹皮點燃。這種濕潤的柴火隻起煙而不起火,正是這種低溫慢熏的過程,賦予了魚肉獨特的風味。


    沈梨將晾曬後的魚掛在熏房中,隨著煙霧慢慢滲透魚肉,熏房內漸漸彌漫出一種複雜而深沉的香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森居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奇樂去哪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奇樂去哪了並收藏森居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