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活常穿的一雙帆布鞋終於是“壽終正寢”光榮退役,葉宵手裏拿著剪刀,打算把完好的鞋底部分拆下來。這雙鞋的鞋底是橡膠質地,軟彈舒適,葉宵在考慮能不能利用這個鞋底重新做一雙鞋。


    自從她們入住這個小屋,已經很久沒有去拾荒搜羅新的物資了,這些衣服、被子、鍋碗瓢盆之類的日常消耗品如果用完了她們隻能用真金白銀去宋莊花錢購買。


    葉宵現在還舍不得花錢買這些東西,畢竟她們的收入十分不穩定。


    葉宵剛拆完一隻鞋,沈梨就睡醒了。大雨天睡了個迴籠覺讓她精神煥發,前些日子的疲憊消失殆盡。葉宵放下鞋底,去廚房端出一直溫在鍋裏的早飯。


    她隱約記得,小時候貪睡早上不起,祖母也是這樣給她留飯的。


    鍋一掀,鍋裏的水蒸氣滴滴答答。茄子已經燉的軟爛如泥,土豆中的澱粉釋放出來,讓這鍋燉茄子變得粘稠。半途中加入的辣椒此時軟硬適中,似是給這一鍋添了新的風味。辣椒真的是一種神奇又百搭的蔬菜,它似乎跟誰都可以完美融合,總是能讓一道平庸的菜肴,迸發出新的不同的味道。


    葉宵拿出一盞鬥笠寬口大花碗,給沈梨盛了滿滿一碗高粱米飯。高粱雖然產量低,但是確實比較頂飽。


    沈梨用勺子從菜碗裏舀了滿滿兩大勺茄子土豆泥,和到飯裏,高粱米飯吸了菜湯,變得鹹香可口,沈梨大口大口扒著飯,吃的噴香。


    飯吃完了,雨不知道在什麽時候也停了。沈梨拾起外麵淋的濕漉漉的扁擔,挑上兩個水桶便要去打水。


    “路上濕滑,可要當心,慢慢走別摔了!”葉宵不放心的叮囑沈梨。


    “知道了知道了!又不是什麽小孩子,瞧你囉嗦的……”沈梨應著聲就出門了。


    葉宵把吃完的碗筷放到添了水的灶鍋裏,抹布用水沾濕後擠上一些小黎送的洗潔精,稍微揉搓一下便有了一些泡沫,用這塊抹布清洗碗筷盤子,油汙很容易就清洗掉了,也難怪小黎的生意這麽好,東西確實好用又便宜。


    葉宵和沈梨今天的計劃是要做糖。


    葉宵將割迴來的甜稈拿到廚房,用一把短刀挨個剝起外皮來。去皮後的甜稈果肉切成小段,塞進粉碎機裏,下麵用一個盆接著,用手搖動粉碎機的把手,齒輪轉動,甜稈便擠成了汁。


    隻不過,現在的甜稈汁水裏麵還有雜質。用一塊幹淨的紗布蒙在另一個盆上做濾網,將甜稈汁過濾兩遍,去除雜質,剩下的就是要熬成糖的汁水了。


    沈梨站在廚房的鍋前,手中握著一把長柄的木勺,緩緩攪動著鍋中綠綠的汁水。它們在火焰的舔舐下,不斷冒著熱氣沸騰著,空氣裏都是甜甜的味道。漸漸的,鍋裏開始冒起了氣泡,沈梨撤去爐灶灶裏的一些火,改用小火熬製。


    熬糖的原理,便是通過加熱將果汁中的水分蒸發,用大火,熬的快些,但是火太大又會讓糖糊掉,因此適當的火候便顯得尤為關鍵。


    沈梨變換著手拿湯勺不斷攪拌,這是一件體力活,也是耐心活。


    葉宵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細心地挑選著堅果。她將核桃和榛子攤開在白色的瓷盤上,用指尖輕輕撥動,挑出那些飽滿且無瑕疵的果仁,並逐一去殼。


    這些生果仁還需要炒製才能迸發出香味。葉宵點燃西廂房門口的小爐子,置上一口小鐵鍋,裏麵盛了一些河邊的細沙,待細沙被炒到幹熱,便向裏麵加入核桃仁和榛子仁,利用沙的熱量慢慢哄熟鍋裏的堅果。


    炒熟的堅果放到細篩裏過一遍,細沙從篩子眼裏落下,與炒熟的堅果分離,沈梨將堅果放到石臼裏搗碎。她又抓了一把蔓越莓幹和藍莓幹,也用小刀切碎,跟堅果碎一起裝在小盤子,隻等糖熬好了便可以混合在一起。


    隨著糖鍋裏氣泡開始變得密集,甜稈汁液的表麵泛起了一層薄薄的膜。沈梨的木勺在鍋中劃過,留下一道道粘稠的軌跡,隨即又被新的汁液覆蓋。


    沈梨用指尖沾了一點糖漿,輕輕拉扯,觀察著它絲滑的流動。


    是時候加入炒熟的堅果碎了。沈梨撤去灶膛裏的火,然後抓了一大把堅果碎和幹果碎倒進糖漿裏,


    接下來就需要快速翻炒攪拌了,沈梨一手撐著灶台,另一手拿著勺子在鍋裏快速用力攪拌,盡可能讓每一粒堅果和果幹都被糖漿均勻包裹。堅果的香氣漸漸彌漫開來,與糖漿的甜香交織在一起,葉宵將攪拌均勻的糖漿舀出來,用筷子不停地規整它的形狀。


    糖漿慢慢凝固,逐漸變硬,葉宵用刀將其切成塊,這便是可口的小零食。


    “快40斤的甜稈,就熬了一斤不到的糖漿……”沈梨嘟嘟囔囔的抱怨。


    “已經很不錯了好嗎……”葉宵倒是很知足。


    堅果糖的製作成功給沈梨和葉宵帶來了不小的成就感,尤其是那酥脆的口感和甜香的味道,讓沈梨忍不住連吃兩塊。


    “好吃,就是吃多了感覺稍微有一點黏牙。”沈梨用舌頭舔著牙含糊不清地說道,“你說我們要是拿到宋莊的集市去賣,會有人買嗎?”


    這個問題讓葉宵陷入了沉思。她們的堅果糖確實美味,但是否真的有人願意買單,還需要進一步的考量。而且,如果真的要將這種糖拿到集市去賣,這點仨瓜倆棗肯定不夠,還需要準備更多的甜稈大規模製作才行。


    這個工作量太大了。


    葉宵思考了一會兒,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我們明天再做一鍋給莊然和小黎她們嚐嚐再說!”


    沈梨點頭同意了葉宵的提議。


    晚飯時分,葉宵去屋後的田裏掰了四根玉米。今天的晚餐便是水煮玉米。


    屋後的玉米此時正是鮮嫩多汁的好時候。現在掰下來煮著吃,口感恰到好處。再過一段時間,玉米就會變老,那時的口感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她們珍惜這短暫的鮮嫩時光,這是大自然的饋贈。


    煮玉米,火候是關鍵,葉宵用文火慢慢煮著,不讓水沸騰得太急,以免破壞了玉米的清甜。隨著鍋內水的翻滾,玉米在水的懷抱中慢慢變得柔軟,那苞葉逐漸從翠綠轉為深綠,仿佛是在水的滋養下,釋放出了它所有的生命力。


    玉米煮好了。


    沈梨和葉宵坐在餐桌前,手中拿著熱氣騰騰的玉米,咬一口,煮玉米的肉質地細膩,汁液甘甜,仿佛是將整個夏天的精華都鎖在了這小小的顆粒之中。


    真是美味又飽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森居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奇樂去哪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奇樂去哪了並收藏森居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