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夢中,葉宵被一陣若有似無的淅瀝聲喚醒,葉宵微微睜眼,意識還帶著幾分朦朧,恍惚間才分辨出是下雨了。
她起身從西廂房拿出尿壺小解。隨著憋脹的感覺消失,身體一陣放鬆,她蓋上尿壺的蓋子,把它挪到屋門口的角落,又迴到了炕上。
這一陣聲響似乎打擾到了沈梨,她翻了個身,嘴裏喃喃地說出幾句夢話。雨滴繼續輕敲著屋頂,像是有節奏的鼓點,催促著葉宵再次進入夢鄉。
雨天的天空陰霾,沈梨和葉宵因此醒的比平時晚。
沈梨起床走到窗前向外望,雨還在不緊不慢地下著,絲毫沒有要停下的意思。整個世界像是被一層灰色的薄紗籠罩,遠處的森林在雨幕中顯得更加幽深神秘。
沈梨穿上長袖棉布襯衫,披上雨衣,到柴房抱了一些幹燥的木柴迴來。這是她們從去年冬天總結出來的經驗,無論多忙,都會定期砍柴挑水,堅持在柴房儲存木柴。在這裏生活了一年多,她們已經逐漸適應了這片森林的脾氣秉性,並積累了許多生活小tips。
小屋門前的小徑已經被雨水淹沒,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水塘,雨滴落下,在水麵上畫出一圈圈不斷擴大的同心圓。沈梨從這些積了水的爛泥裏走過,鞋上便沾滿了泥,她在門口一邊蹭著鞋底的泥一邊想著等有時間了得從河邊弄點石頭過來鋪下路才行。
前幾日采迴來的靈芝和河蛙已經被沈梨和葉宵拿到宋莊賣掉了,雖然數量稀少,但是作為為數不多的“供應商”,中醫院的老頭依舊開出了不菲的價格,足夠支付鐵匠楊大哥打造手搖式粉碎機的尾款不說,還有一些剩餘。
沈梨對於這台粉碎機期待已久,它對比小黎的那台體型上更大,但除了主要核心零部件是鐵製的,其他部分都用了其他常見材料代替。沈梨打量了一下,發現支腿是木頭的,進料的鬥倉是鐵皮的,手搖把手是塑料的,看起來外觀上遠不如小黎的精致。
“全鐵保養不當很容易生鏽,而且重量會比現在翻倍,齒輪部分我給你換成鋼的了,更耐造一些。”楊大哥一邊拆開機器給沈梨展示驗證一邊介紹他的製作思路,“沒用上那麽多鐵料,剩餘的鐵我可以折算手工費。”
沈梨試了一下,發現它運作起來相當順暢,而且價格非常實惠,這讓沈梨感到十分滿意。
處理完粉碎機的款項後,沈梨和葉宵手中的卡幣還有一些,決定將剩餘的卡幣主要用於購買食用鹽。秋天快到了,又到了要醃菜醃肉的季節,鹽少了可不行。沒有足夠的鹽,這些傳統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就無法實施。
除了鹽,葉宵還買了一瓶醋。醋作為調味品,葉宵之前是一直沒舍得購買的,但這次為了製作醃辣椒醬,她決定買一瓶。
前幾日葉宵醃製的辣椒醬經過幾天的發酵醃製,如今已經變得鮮紅誘人。葉宵打開密封的罐子,按照小黎媽媽分享的秘訣,在裏麵加入了一些白酒和白醋。
“醃辣椒的時候,不僅要放鹽,還要加一些白酒和白醋。白酒和白醋在發酵過程中會生成一種特別的物質,能讓辣椒醬的香味激增。而且,白酒能殺菌消毒,阻止辣椒醬黴變。加了這兩樣東西,這壇子辣椒醬吃到明年夏天也不會壞,而且越醃越香。”葉宵一邊操作一邊迴憶小黎媽媽的話。
老一輩人對這些傳統手藝確實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葉宵對這些秘而不傳的經驗和配方充滿敬意,她知道這些知識是經過時間考驗的,是生活中寶貴的財富。她小心翼翼地將罐子重新密封,將辣椒醬放在陰涼處繼續發酵。
從宋莊迴來的時候,沈梨和葉宵受小黎的委托,給莊妤捎去一個小包裹,小黎說這是上次莊妤托她買的。沈梨沒拆開看是什麽,但是隔著布包,摸起來像棉花一樣軟軟的。
到莊家的時候,莊妤正在園子裏收獲第一批土豆。經過這半年的田園生活,她似乎已經愛上了這種春種秋收的感覺。她挑了幾個大個兒的土豆給沈梨帶了迴來,一起的還有一些蒜頭。
蒜頭長得並不算特別好,個頭小小的,但是沈梨和葉宵沒有種蒜,所以對莊妤送的蒜頭還是很珍惜。
“等秋天再收了土豆和蔥蒜我給你們送過去!”大概是被收獲的喜悅帶動,莊妤心情看起來很不錯。沈梨將莊然墊付的500卡幣塞給莊妤,道了謝便提著土豆迴家了。
迴去的路上,她繞路去了那片甜稈地,用隨身帶著的短刀砍了一些甜稈跟葉宵一起背迴山上去。現在它們還放在倉儲間的架子上,沈梨決定今天下午再把它們熬成糖。
屋外,雨淅瀝瀝的。菜地裏,原本鮮嫩的葉子被雨滴打得微微顫動,像是一群綠衣仙子在雨中翩翩起舞。每一片菜葉上都掛滿了水珠,晶瑩剔透。葉宵摘下沈梨衣架上的雨衣穿好,提著小籃子來到菜地,她挑了兩顆綠瑩瑩的青椒到籃子裏,又到茄子地摘了兩根細長的茄子,今天她要做青椒土豆燉茄子。
辣椒去了把兒,茄子削頂,土豆去皮,然後將這些新鮮的食材切成適口的大塊。鍋中的油開始冒泡,葉宵將茄子投入熱油中,耐心地翻炒,直至它們變得柔軟,色澤由鮮亮轉為深沉。隨後,土豆塊也加入鍋中,與茄子一同翻炒均勻,倒入足以覆蓋食材的清水,撒上適量的鹽和醬油,便可以蓋上鍋蓋,讓食材在鍋中慢慢燉煮。
葉宵在鍋裏置上一個帶孔的不鏽鋼蒸簾,上麵放上一個不鏽鋼的小盆,盆裏是洗好添了水的高粱米,燉菜和蒸飯一鍋出,這樣可以節約柴火——這也是葉宵總結出來的經驗。
雖然一直省著吃,但是這是最後一碗高粱米了。好在新的糧食就快到收割的時候了,這些陳米也就顯得不那麽精貴。
沈梨坐在灶台前,睡意朦朧地打著哈欠,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跳動的火焰出神。她手裏握著柴火,但動作顯得有些機械,顯然是困意襲來。
鍋裏的水開始沸騰,蒸汽不斷冒出,沈梨知道不用再繼續添火了。她用掃把將灶台門口的碎柴火一並掃進灶膛,然後像幽靈一樣緩緩起身,拖鞋在地上拖遝著,發出懶散的聲音。
“這種天氣就應該睡覺啊……”沈梨一邊打著哈欠一邊嘟囔,隨後又迴到了炕上鑽進被窩裏,繼續她的睡眠。
外麵的小雨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山裏的氣溫有些低,但由於燒飯的緣故,火炕現在暖烘烘的。廚房裏隨著鍋內的沸騰飄散出飯菜的香味,似乎讓人倍感安心。葉宵沒有打擾沈梨,由她睡去了。她知道這些天沈梨的疲憊,也理解在這種陰雨天氣中,溫暖的睡眠是多麽誘人。
葉宵繼續在廚房裏忙碌,她檢查了一下鍋裏的食物,調整了一下火候,確保飯菜沒有糊掉,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沈梨還沒醒,葉宵便也沒有動筷。她用鍋裏的餘溫保持著飯菜的溫度,以至於一會沈梨醒來不至於冷掉。葉宵熟練而有節奏的操作著這一切,顯然已經非常習慣了這樣的家務活。
她起身從西廂房拿出尿壺小解。隨著憋脹的感覺消失,身體一陣放鬆,她蓋上尿壺的蓋子,把它挪到屋門口的角落,又迴到了炕上。
這一陣聲響似乎打擾到了沈梨,她翻了個身,嘴裏喃喃地說出幾句夢話。雨滴繼續輕敲著屋頂,像是有節奏的鼓點,催促著葉宵再次進入夢鄉。
雨天的天空陰霾,沈梨和葉宵因此醒的比平時晚。
沈梨起床走到窗前向外望,雨還在不緊不慢地下著,絲毫沒有要停下的意思。整個世界像是被一層灰色的薄紗籠罩,遠處的森林在雨幕中顯得更加幽深神秘。
沈梨穿上長袖棉布襯衫,披上雨衣,到柴房抱了一些幹燥的木柴迴來。這是她們從去年冬天總結出來的經驗,無論多忙,都會定期砍柴挑水,堅持在柴房儲存木柴。在這裏生活了一年多,她們已經逐漸適應了這片森林的脾氣秉性,並積累了許多生活小tips。
小屋門前的小徑已經被雨水淹沒,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水塘,雨滴落下,在水麵上畫出一圈圈不斷擴大的同心圓。沈梨從這些積了水的爛泥裏走過,鞋上便沾滿了泥,她在門口一邊蹭著鞋底的泥一邊想著等有時間了得從河邊弄點石頭過來鋪下路才行。
前幾日采迴來的靈芝和河蛙已經被沈梨和葉宵拿到宋莊賣掉了,雖然數量稀少,但是作為為數不多的“供應商”,中醫院的老頭依舊開出了不菲的價格,足夠支付鐵匠楊大哥打造手搖式粉碎機的尾款不說,還有一些剩餘。
沈梨對於這台粉碎機期待已久,它對比小黎的那台體型上更大,但除了主要核心零部件是鐵製的,其他部分都用了其他常見材料代替。沈梨打量了一下,發現支腿是木頭的,進料的鬥倉是鐵皮的,手搖把手是塑料的,看起來外觀上遠不如小黎的精致。
“全鐵保養不當很容易生鏽,而且重量會比現在翻倍,齒輪部分我給你換成鋼的了,更耐造一些。”楊大哥一邊拆開機器給沈梨展示驗證一邊介紹他的製作思路,“沒用上那麽多鐵料,剩餘的鐵我可以折算手工費。”
沈梨試了一下,發現它運作起來相當順暢,而且價格非常實惠,這讓沈梨感到十分滿意。
處理完粉碎機的款項後,沈梨和葉宵手中的卡幣還有一些,決定將剩餘的卡幣主要用於購買食用鹽。秋天快到了,又到了要醃菜醃肉的季節,鹽少了可不行。沒有足夠的鹽,這些傳統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就無法實施。
除了鹽,葉宵還買了一瓶醋。醋作為調味品,葉宵之前是一直沒舍得購買的,但這次為了製作醃辣椒醬,她決定買一瓶。
前幾日葉宵醃製的辣椒醬經過幾天的發酵醃製,如今已經變得鮮紅誘人。葉宵打開密封的罐子,按照小黎媽媽分享的秘訣,在裏麵加入了一些白酒和白醋。
“醃辣椒的時候,不僅要放鹽,還要加一些白酒和白醋。白酒和白醋在發酵過程中會生成一種特別的物質,能讓辣椒醬的香味激增。而且,白酒能殺菌消毒,阻止辣椒醬黴變。加了這兩樣東西,這壇子辣椒醬吃到明年夏天也不會壞,而且越醃越香。”葉宵一邊操作一邊迴憶小黎媽媽的話。
老一輩人對這些傳統手藝確實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葉宵對這些秘而不傳的經驗和配方充滿敬意,她知道這些知識是經過時間考驗的,是生活中寶貴的財富。她小心翼翼地將罐子重新密封,將辣椒醬放在陰涼處繼續發酵。
從宋莊迴來的時候,沈梨和葉宵受小黎的委托,給莊妤捎去一個小包裹,小黎說這是上次莊妤托她買的。沈梨沒拆開看是什麽,但是隔著布包,摸起來像棉花一樣軟軟的。
到莊家的時候,莊妤正在園子裏收獲第一批土豆。經過這半年的田園生活,她似乎已經愛上了這種春種秋收的感覺。她挑了幾個大個兒的土豆給沈梨帶了迴來,一起的還有一些蒜頭。
蒜頭長得並不算特別好,個頭小小的,但是沈梨和葉宵沒有種蒜,所以對莊妤送的蒜頭還是很珍惜。
“等秋天再收了土豆和蔥蒜我給你們送過去!”大概是被收獲的喜悅帶動,莊妤心情看起來很不錯。沈梨將莊然墊付的500卡幣塞給莊妤,道了謝便提著土豆迴家了。
迴去的路上,她繞路去了那片甜稈地,用隨身帶著的短刀砍了一些甜稈跟葉宵一起背迴山上去。現在它們還放在倉儲間的架子上,沈梨決定今天下午再把它們熬成糖。
屋外,雨淅瀝瀝的。菜地裏,原本鮮嫩的葉子被雨滴打得微微顫動,像是一群綠衣仙子在雨中翩翩起舞。每一片菜葉上都掛滿了水珠,晶瑩剔透。葉宵摘下沈梨衣架上的雨衣穿好,提著小籃子來到菜地,她挑了兩顆綠瑩瑩的青椒到籃子裏,又到茄子地摘了兩根細長的茄子,今天她要做青椒土豆燉茄子。
辣椒去了把兒,茄子削頂,土豆去皮,然後將這些新鮮的食材切成適口的大塊。鍋中的油開始冒泡,葉宵將茄子投入熱油中,耐心地翻炒,直至它們變得柔軟,色澤由鮮亮轉為深沉。隨後,土豆塊也加入鍋中,與茄子一同翻炒均勻,倒入足以覆蓋食材的清水,撒上適量的鹽和醬油,便可以蓋上鍋蓋,讓食材在鍋中慢慢燉煮。
葉宵在鍋裏置上一個帶孔的不鏽鋼蒸簾,上麵放上一個不鏽鋼的小盆,盆裏是洗好添了水的高粱米,燉菜和蒸飯一鍋出,這樣可以節約柴火——這也是葉宵總結出來的經驗。
雖然一直省著吃,但是這是最後一碗高粱米了。好在新的糧食就快到收割的時候了,這些陳米也就顯得不那麽精貴。
沈梨坐在灶台前,睡意朦朧地打著哈欠,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跳動的火焰出神。她手裏握著柴火,但動作顯得有些機械,顯然是困意襲來。
鍋裏的水開始沸騰,蒸汽不斷冒出,沈梨知道不用再繼續添火了。她用掃把將灶台門口的碎柴火一並掃進灶膛,然後像幽靈一樣緩緩起身,拖鞋在地上拖遝著,發出懶散的聲音。
“這種天氣就應該睡覺啊……”沈梨一邊打著哈欠一邊嘟囔,隨後又迴到了炕上鑽進被窩裏,繼續她的睡眠。
外麵的小雨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山裏的氣溫有些低,但由於燒飯的緣故,火炕現在暖烘烘的。廚房裏隨著鍋內的沸騰飄散出飯菜的香味,似乎讓人倍感安心。葉宵沒有打擾沈梨,由她睡去了。她知道這些天沈梨的疲憊,也理解在這種陰雨天氣中,溫暖的睡眠是多麽誘人。
葉宵繼續在廚房裏忙碌,她檢查了一下鍋裏的食物,調整了一下火候,確保飯菜沒有糊掉,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沈梨還沒醒,葉宵便也沒有動筷。她用鍋裏的餘溫保持著飯菜的溫度,以至於一會沈梨醒來不至於冷掉。葉宵熟練而有節奏的操作著這一切,顯然已經非常習慣了這樣的家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