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的田野仿佛被大自然打翻的調色盤,一片斑斕。豆田裏,除了紅豆和黃豆,還有一些細長的雜草在風中搖曳,偶爾有幾隻螞蚱被驚起,‘噗噗’地跳到另一株草上。
終於到了秋收的時候。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個月,也是最喜悅的一個月。
紅豆植株纖細而堅韌,葉片在秋風的輕撫下微微顫動。仔細瞧去,一串串紅豆莢猶如小巧精致的耳墜,掛在纖細的枝蔓上。豆莢已經成熟,呈現出深沉而鮮豔的紅色,每一個豆莢都飽滿圓潤,鼓鼓囊囊的,似乎隨時都會撐破莢殼,迫不及待地蹦出那些圓潤可愛的紅豆粒。
緊挨著的是黃豆田,黃豆的植株相對粗壯一些。黃豆莢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莖稈上,有的直直地挺立著,有的則微微彎曲。成熟的黃豆莢呈黃綠色,表皮略顯粗糙,豆莢內的黃豆粒緊緊相依。輕輕剝開一個豆莢,一顆顆黃豆圓潤飽滿,色澤淡黃,陽光灑在黃豆田上,一顆顆黃豆仿佛是鑲嵌在大地上的金色寶石一般。
紅豆很少做單一主食,而黃豆種子是莊妤送來的,本來就少,所以兩種作物種的都不算特別多。
沈梨坐在門口的木墩子上,旁邊放了個水盆,她要磨刀。
沈梨手裏拿著一把鐮刀,將刀刃輕輕搭在磨刀石上,左手穩穩地按住刀背,右手握住刀柄,然後緩緩地推動鐮刀,讓刀刃在磨刀石上來迴摩擦,每推一下,都能聽到磨刀石與刀刃摩擦發出的‘沙沙’聲,她時不時拿起鐮刀對著陽光看看刀刃,確認是否磨得鋒利了,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起來,濺起的小水花在水盆裏泛起一圈圈漣漪,直到確認刀刃鋒利,才用幹布擦好,擺在一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她一邊磨著刀,嘴裏還振振有詞。
葉宵被沈梨一本正經的樣子逗笑了。
她拿起一把沈梨磨好的鐮刀,先進了豆田裏。站在田壟間,看著每一株紅豆秧長得茁壯,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順利長大一般,沒有辜負一年辛苦的耕耘,葉宵心情甚好。她手持鐮刀,彎下腰,鐮刀‘唰唰’地劃過紅豆秧,伴隨著清脆的聲音,一株株紅豆秧整齊地倒下,在寂靜的田野裏迴蕩著有節奏的聲響。
割好的豆秧擺在地壟上,待一會一起收攏了拿去晾曬。
這時沈梨也帶著另一把磨好的鐮刀過來了,二人通力合作,不一會便將紅豆和黃豆一起收割完。
沈梨和葉宵停下來,喝了口水歇息。
接下來,便是要曬豆子。
剛收割的豆秧還帶著水分,此時不好脫粒,要在陽光下曬上兩天才行。
沈梨從工具間翻找出一大塊卷成一團的粗帆布,她跟葉宵合力將它鋪在屋外的空地上。
帆布防潮防水,用來曬豆秧正合適不過。
葉宵跟沈梨去豆田裏將田壟上的豆子一叢一叢撿起來,搬運到帆布上,左邊曬紅豆,右邊曬黃豆,一塊帆布剛好夠曬。
沈梨和葉宵把最後一叢豆秧搬到帆布上。兩人直起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相視一笑。
“割的好像比去年快一些。”沈梨迴頭看看一院子的豆秧,又抬頭看看日頭,算了算時間,好像剛到中午,也就是說,這一塊地,一上午不到就收完了。
粗帆布鋪在屋外的空地上,午後的陽光熾熱而濃烈,毫無保留地灑在屋外那塊鋪著粗帆布上。帆布被曬得有些發燙。紅豆秧和黃豆秧被均勻地鋪在帆布上,搬運的過程中,有些豆莢炸開,豆子滾在帆布上。紅豆鮮豔的紅色在陽光下如同寶石般璀璨,黃豆則泛著淡淡的淡黃色光澤。一陣風拂過,吹動幾顆豆子在帆布上滾動,仿佛是它們在這熱烈的陽光下愜意地舒展著身子。
帆布邊緣的陰影處,有幾隻螞蟻似乎被豆子的香氣吸引,正小心翼翼地靠近、試探。
葉宵坐在門口的木墩上喝著水休息。
按照去年的經驗來說,至少要曬兩天,現在她們隻要祈禱這兩天不下雨就好。
沈梨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說道:“中午吃什麽?忙活了半天,肚子都餓扁了。”
早上吃的是稀飯,確實不頂餓,忙碌一上午又幹的都是體力活。
葉宵略微想了想:“撈小米飯怎麽樣?”
沈梨把二人使用過的鐮刀拿到工具棚,在牆上掛好。
“撈小米飯又是個啥?”
“就是……小米做的飯……”葉宵不知道怎麽跟沈梨解釋,她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麽描述。幹脆直接洗了手,戴上圍裙一頭紮進廚房,悶頭忙活起來。
葉宵走到灶台前,伸出雙手捧起一把洗好的小米,輕輕抖落進鍋裏,小米像金色的細沙般紛紛落下。
隨後,她拿起水瓢,從水缸裏舀起水,緩緩倒入鍋中,清澈的水衝擊著小米,發出輕微的聲響。
接著,她蓋上鍋蓋,蹲在灶台邊,眼睛盯著灶膛裏的火苗,不時往裏麵添上幾根柴禾,讓火勢保持適中。待煮到估摸的時間後,她起身掀開鍋蓋,熱氣‘轟’的一下冒了出來,模糊了她的麵容。
她快速拿起勺子,伸進鍋裏撈起一點小米,用指甲掐了一下,小米碎成兩半,葉宵確定此時小米已經煮到了合適的狀態,這才滿意地拿起笊籬,手臂有節奏地晃動著,把小米從鍋裏撈出來,用力甩幹水分,悉數倒在盆裏。
她來到案板前,取一塊熏魚切成碎丁,洗好的白菜用手撕成片,幹蘑菇泡發後也切碎沫狀。
另起鍋灶點火,葉宵拿起裝油的攤子,舀出一勺油,金黃色的油緩緩流入鍋中,隨著油溫逐漸升高,鍋裏的油開始微微冒煙。
她把白菜片、蘑菇沫和切好的熏魚碎丁依次放入鍋中。頓時,鍋裏響起‘劈裏啪啦’的聲音。
她趕忙拿起鏟子,快速地翻炒起來,鏟子在鍋中不停地翻動,讓每一片白菜、每一粒蘑菇沫和每一塊熏魚都能均勻受熱,不一會兒,食材的香味就飄散開來。
這時,她端起旁邊盛著米湯的碗,緩緩地將米湯倒入鍋中,米湯沒過了食材,鍋中的聲響也隨之變小了些。
在菜鍋上置一飯簾,將剛剛裝著小米飯的盆放到上麵,扣上鍋蓋,開鍋後整個十二三分鍾就差不多好了。
一鍋裏,飯菜同出。
用米湯燉煮出來的菜,菜湯粘稠泛著光澤,聞起來有一種特別的香氣。
而先煮後蒸的小米飯,一顆顆圓潤飽滿,色澤淡黃,就像一顆顆金色的珍珠抱團匯聚在一起,在盆裏升起騰騰熱氣。
葉宵用勺子舀了勺嚐了一口,吃起來勁道有味,非常成功。
沈梨端著碗等在鍋台邊。
“熟了嗎?能吃了嗎?”她把碗遞過去,一臉期待,“聞起來有點香。”
葉宵先給沈梨碗裏盛上米飯,又用大湯勺連菜帶湯的澆在小米飯上。油亮亮的菜湯浸到飯裏,沈梨直接連菜帶飯一起扒進嘴裏。
鹹香入味,口感香糯。
“趕明兒白菜收了,醃點泡菜吃。”葉宵一邊吃一邊計劃著。
沈梨點頭如搗蒜。
反正葉宵做的,總不會難吃到哪去。
終於到了秋收的時候。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個月,也是最喜悅的一個月。
紅豆植株纖細而堅韌,葉片在秋風的輕撫下微微顫動。仔細瞧去,一串串紅豆莢猶如小巧精致的耳墜,掛在纖細的枝蔓上。豆莢已經成熟,呈現出深沉而鮮豔的紅色,每一個豆莢都飽滿圓潤,鼓鼓囊囊的,似乎隨時都會撐破莢殼,迫不及待地蹦出那些圓潤可愛的紅豆粒。
緊挨著的是黃豆田,黃豆的植株相對粗壯一些。黃豆莢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莖稈上,有的直直地挺立著,有的則微微彎曲。成熟的黃豆莢呈黃綠色,表皮略顯粗糙,豆莢內的黃豆粒緊緊相依。輕輕剝開一個豆莢,一顆顆黃豆圓潤飽滿,色澤淡黃,陽光灑在黃豆田上,一顆顆黃豆仿佛是鑲嵌在大地上的金色寶石一般。
紅豆很少做單一主食,而黃豆種子是莊妤送來的,本來就少,所以兩種作物種的都不算特別多。
沈梨坐在門口的木墩子上,旁邊放了個水盆,她要磨刀。
沈梨手裏拿著一把鐮刀,將刀刃輕輕搭在磨刀石上,左手穩穩地按住刀背,右手握住刀柄,然後緩緩地推動鐮刀,讓刀刃在磨刀石上來迴摩擦,每推一下,都能聽到磨刀石與刀刃摩擦發出的‘沙沙’聲,她時不時拿起鐮刀對著陽光看看刀刃,確認是否磨得鋒利了,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起來,濺起的小水花在水盆裏泛起一圈圈漣漪,直到確認刀刃鋒利,才用幹布擦好,擺在一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她一邊磨著刀,嘴裏還振振有詞。
葉宵被沈梨一本正經的樣子逗笑了。
她拿起一把沈梨磨好的鐮刀,先進了豆田裏。站在田壟間,看著每一株紅豆秧長得茁壯,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順利長大一般,沒有辜負一年辛苦的耕耘,葉宵心情甚好。她手持鐮刀,彎下腰,鐮刀‘唰唰’地劃過紅豆秧,伴隨著清脆的聲音,一株株紅豆秧整齊地倒下,在寂靜的田野裏迴蕩著有節奏的聲響。
割好的豆秧擺在地壟上,待一會一起收攏了拿去晾曬。
這時沈梨也帶著另一把磨好的鐮刀過來了,二人通力合作,不一會便將紅豆和黃豆一起收割完。
沈梨和葉宵停下來,喝了口水歇息。
接下來,便是要曬豆子。
剛收割的豆秧還帶著水分,此時不好脫粒,要在陽光下曬上兩天才行。
沈梨從工具間翻找出一大塊卷成一團的粗帆布,她跟葉宵合力將它鋪在屋外的空地上。
帆布防潮防水,用來曬豆秧正合適不過。
葉宵跟沈梨去豆田裏將田壟上的豆子一叢一叢撿起來,搬運到帆布上,左邊曬紅豆,右邊曬黃豆,一塊帆布剛好夠曬。
沈梨和葉宵把最後一叢豆秧搬到帆布上。兩人直起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相視一笑。
“割的好像比去年快一些。”沈梨迴頭看看一院子的豆秧,又抬頭看看日頭,算了算時間,好像剛到中午,也就是說,這一塊地,一上午不到就收完了。
粗帆布鋪在屋外的空地上,午後的陽光熾熱而濃烈,毫無保留地灑在屋外那塊鋪著粗帆布上。帆布被曬得有些發燙。紅豆秧和黃豆秧被均勻地鋪在帆布上,搬運的過程中,有些豆莢炸開,豆子滾在帆布上。紅豆鮮豔的紅色在陽光下如同寶石般璀璨,黃豆則泛著淡淡的淡黃色光澤。一陣風拂過,吹動幾顆豆子在帆布上滾動,仿佛是它們在這熱烈的陽光下愜意地舒展著身子。
帆布邊緣的陰影處,有幾隻螞蟻似乎被豆子的香氣吸引,正小心翼翼地靠近、試探。
葉宵坐在門口的木墩上喝著水休息。
按照去年的經驗來說,至少要曬兩天,現在她們隻要祈禱這兩天不下雨就好。
沈梨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說道:“中午吃什麽?忙活了半天,肚子都餓扁了。”
早上吃的是稀飯,確實不頂餓,忙碌一上午又幹的都是體力活。
葉宵略微想了想:“撈小米飯怎麽樣?”
沈梨把二人使用過的鐮刀拿到工具棚,在牆上掛好。
“撈小米飯又是個啥?”
“就是……小米做的飯……”葉宵不知道怎麽跟沈梨解釋,她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麽描述。幹脆直接洗了手,戴上圍裙一頭紮進廚房,悶頭忙活起來。
葉宵走到灶台前,伸出雙手捧起一把洗好的小米,輕輕抖落進鍋裏,小米像金色的細沙般紛紛落下。
隨後,她拿起水瓢,從水缸裏舀起水,緩緩倒入鍋中,清澈的水衝擊著小米,發出輕微的聲響。
接著,她蓋上鍋蓋,蹲在灶台邊,眼睛盯著灶膛裏的火苗,不時往裏麵添上幾根柴禾,讓火勢保持適中。待煮到估摸的時間後,她起身掀開鍋蓋,熱氣‘轟’的一下冒了出來,模糊了她的麵容。
她快速拿起勺子,伸進鍋裏撈起一點小米,用指甲掐了一下,小米碎成兩半,葉宵確定此時小米已經煮到了合適的狀態,這才滿意地拿起笊籬,手臂有節奏地晃動著,把小米從鍋裏撈出來,用力甩幹水分,悉數倒在盆裏。
她來到案板前,取一塊熏魚切成碎丁,洗好的白菜用手撕成片,幹蘑菇泡發後也切碎沫狀。
另起鍋灶點火,葉宵拿起裝油的攤子,舀出一勺油,金黃色的油緩緩流入鍋中,隨著油溫逐漸升高,鍋裏的油開始微微冒煙。
她把白菜片、蘑菇沫和切好的熏魚碎丁依次放入鍋中。頓時,鍋裏響起‘劈裏啪啦’的聲音。
她趕忙拿起鏟子,快速地翻炒起來,鏟子在鍋中不停地翻動,讓每一片白菜、每一粒蘑菇沫和每一塊熏魚都能均勻受熱,不一會兒,食材的香味就飄散開來。
這時,她端起旁邊盛著米湯的碗,緩緩地將米湯倒入鍋中,米湯沒過了食材,鍋中的聲響也隨之變小了些。
在菜鍋上置一飯簾,將剛剛裝著小米飯的盆放到上麵,扣上鍋蓋,開鍋後整個十二三分鍾就差不多好了。
一鍋裏,飯菜同出。
用米湯燉煮出來的菜,菜湯粘稠泛著光澤,聞起來有一種特別的香氣。
而先煮後蒸的小米飯,一顆顆圓潤飽滿,色澤淡黃,就像一顆顆金色的珍珠抱團匯聚在一起,在盆裏升起騰騰熱氣。
葉宵用勺子舀了勺嚐了一口,吃起來勁道有味,非常成功。
沈梨端著碗等在鍋台邊。
“熟了嗎?能吃了嗎?”她把碗遞過去,一臉期待,“聞起來有點香。”
葉宵先給沈梨碗裏盛上米飯,又用大湯勺連菜帶湯的澆在小米飯上。油亮亮的菜湯浸到飯裏,沈梨直接連菜帶飯一起扒進嘴裏。
鹹香入味,口感香糯。
“趕明兒白菜收了,醃點泡菜吃。”葉宵一邊吃一邊計劃著。
沈梨點頭如搗蒜。
反正葉宵做的,總不會難吃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