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梨帶著兩根參,滿懷期待地來到了中醫院b區的藥房倉庫。老先生依舊保持著他那標誌性的形象,胡子花白,發型略顯淩亂,穿著一件簡單的polo汗衫,戴著老花鏡,正專注地核對著藥鬥子裏的草藥和標簽。


    “老先生!”沈梨的聲音在安靜的倉庫裏顯得格外響亮。


    老先生聽到聲音,轉過身來,推了推眼鏡:“是你們啊!這次又帶來了什麽寶貝?”


    沈梨迅速走到窗口前,將濕苔蘚包著的兩棵參透過窗口擺在老先生的桌子上,展示給他看。


    老先生小心翼翼地打開苔蘚包,仔細檢查了兩根參,然後微微點頭,表示讚許。


    “怎麽樣怎麽樣?”沈梨急切地詢問,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像是學生在等著老師發考試成績一般。


    老先生將人參收進盒子裏,慢條斯理地說:“這次挖得不錯,比上次完整。這兩棵參也是八九年的,和上次的差不多,是在上次挖參的附近找到的嗎?”


    葉宵點點頭,確認了老先生的猜測。


    老先生沉思了片刻,然後肯定地說:“根據我的判斷,這附近應該有一株老參!六七十年的老參每年都會開花結果,掉落種子,幾十年後,周圍就會有很多小撚子。所以我敢說,你們挖參的地方,藏著一個大家夥!”


    沈梨聽了老先生的話,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豈不是意味著她們可能發現了一棵價值連城的老參?


    “那,六七十年的參值多少錢?”沈梨好奇地問,頭不自覺地湊了過去。


    老先生皺了皺眉頭:“你以為我告訴你這些是讓你去挖的?哼!我勸你們別糟蹋好東西!以你們現在的挖參技術,萬一挖壞了,那可是暴殄天物!”


    老先生顯得有些生氣,背過手去,臉扭向一邊。


    沈梨意識到自己可能過於急功近利,吐了吐舌頭:“好吧好吧!我們不動它就是了。您先幫我們看看這次的貨吧?”


    老先生聽到沈梨的保證,臉色稍微緩和,坐下來又掏出了那一聯單據,依舊是那幾筆難以辨認的字跡,撕下來遞給了沈梨。


    沈梨和葉宵這次輕車熟路,來到管理中心的大樓,在大廳的窗口前,她們順利地完成了兌換,拿到了厚厚的一遝鈔票。


    葉宵數完鈔票後,開心地嘴都笑不攏了,她握緊了手裏的錢,興奮地對沈梨說:“8700卡!比上次的兩倍還多了一些呢!”


    沈梨雖然剛剛已經看到葉宵數過一遍,但此刻還是忍不住要親手數一數,感受那種實實在在的滿足感。她接過鈔票,一張張地數過去,每數一張,心中的快樂就增加一分。


    “老頭還真的是大方!我們這次應該能買不少東西了!”沈梨數完後,滿意地說道。


    她們計劃先去取迴之前拜托小黎代購的鬆油燈,但發現小黎的攤位上沒有人。


    葉宵向旁邊的攤主詢問小黎的去向:“不好意思請問一下,你知道這個攤子的姑娘去哪了嗎?”


    旁邊的攤主迴答說:“你找小黎啊!她去廣場參加展會了!你要是買洗發水的話就自己拿,錢放到桌子上的箱子裏就好了!”


    看來老板也是幫她看攤子的,就像上次她們幫小黎看顧攤子的情況一樣。


    “展會?什麽展會?”沈梨對此一無所知,顯得有些困惑。


    葉宵猜測可能是聚集區舉辦的某種活動,她對沈梨說:“可能是聚集區組織的交易會或者展覽,我們去看看就知道了。”


    二人一路打聽來到了宋莊的廣場,這裏已經聚集了很多人,像是趕集一樣熱鬧。


    外圍有一些看起來像保安的人在維持基本秩序,而裏麵,貨架被整齊地排列成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通道,就如同城市裏的街道一般,貨架上擺滿了商品,每一個貨架旁邊都站著兩個售貨員,在熱情的向顧客介紹商品。


    沈梨興奮地拉著葉宵擠進了人群,她們走近了才看到貨架上擺滿了各種日用百貨,從膠水膠帶到手工鋸螺絲釘等五金器具,應有盡有。


    “要點什麽?我這兒有膠水、膠帶,還有五金器具,價格都特別優惠!”一位看起來略顯滄桑的中年男人熱情地招唿著他們。他笑起來眼角的皺紋擠在一起,非常的明顯,但是看起來人很和善,他招唿著圍上來的顧客,但手上的動作也沒停歇,一邊將貨架上售出的商品迅速補充,一邊殷切地看著大家。


    在他旁邊,是一位年輕些的男人,正熟練而迅速地為顧客收銀和打包商品。


    “我們……就隨便看看。”葉宵迴應著,眼睛如同掃描儀一般在貨架上一一掠過。這裏人潮洶湧,前來購物的人摩肩接踵,不時有人不小心推擠著站在前排的沈梨和葉宵,沈梨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又被周圍熱鬧的氛圍所吸引。


    在貨架前停留許久,兩人的目光像是貪婪的探索者,將商品和價格都盡收眼底。一番打量與詢問後,彼此對視一眼,心領神會地從貨架前緩緩退了出來。


    她們又粗略的掃視了一下其他的貨架,此時,她們才更清晰地感受到這展會現場的規模之大。原來,每一個貨架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小世界,所售賣的東西各不相同。


    這邊是色彩繽紛的家居飾品,蚊帳毛巾被子窗簾應有盡有;那邊則是五花八門的廚房用具,鍋碗瓢盆整齊排列,各式各樣各種材質的杯盞在陽光下折射出bulingbuling的光彩;還有擺滿文具的貨架,嶄新還帶塑封的筆記本、各式各樣的鋼筆圓珠筆中性筆一捆一捆的擺在筆筒裏;還有賣釘子錘子之類五金工具的、戶外帳篷等等……整個展會像是一個大型商超一般。


    雖然說很多東西在末世裏可以通過拾荒獲得——比如沈梨滿滿當當的工具棚,宋莊的市場也有有不少人在出售這些東西,但是那些都是二手貨,而這裏的商品都是嶄新的,因此顯得格外吸引人。


    沈梨猜想,這些商品可能是從某個工廠或超市的倉庫中獲得的。


    末世後,大部分東西都變成了無主物,誰拿到就是誰的。但是,很少有人去碰這些,因為相比較這些零碎的物品,運輸成本更高。


    相對於糧食來說,燃油、藥品和武器是更為稀缺且難生產的物資。


    看起來,這個聚集區應該是有穩定的渠道獲取這些資源,怪不得能穩穩紮根,果然是不容小覷。


    葉宵走在展會那略顯擁擠的路上,周圍的人群熙熙攘攘,嘈雜的聲音像是無數隻蜜蜂在耳邊嗡嗡作響。她的目光在各個攤位上琳琅滿目的物品間穿梭,心中已經有了一些中意的寶貝。然而,她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兜裏那的紙幣,眉頭微微皺起,她們現在這點錢根本不允許她看啥買啥。每經過一個心儀的物品,她都會在心裏反複糾結權衡,眼睛裏閃爍著不舍與掙紮,最後隻能咬咬牙,在心裏默默記下那些最為緊要、實用的東西。


    沈梨則像一隻歡快的小雀兒,在人群中東張西望地看熱鬧,時不時嘰嘰喳喳地跟葉宵說著什麽。長時間離群寡居的生活讓她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那明亮的大眼睛裏盛滿興奮的光芒。


    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進入到她的視野裏,瞬間引起了她的注意。


    “欸?那不是小黎嗎?”沈梨興奮地拍了拍葉宵,聲音裏帶著一絲驚喜,同時抬手示意她看向右前方。


    葉宵正沉浸在自己的糾結中,被沈梨這麽一拍,才迴過神來。她順著沈梨所指的方向瞧去,隻見不遠處,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如瀑布般披肩而下,在發間有一個醒目的紅色發卡,在陽光的映照下反射的亮眼光澤,不是小黎又會是誰?


    葉宵和沈梨迫不及待地朝著小黎的方向移動,聚集的人群像是一堵堵會移動的牆,時不時阻礙著她們的腳步,但兩人的目光始終緊緊鎖在小黎的身上。


    終於,她們來到小黎身邊,沈梨輕輕地拍了拍小黎的肩膀。


    “欸?是你們……”小黎迴頭,看到沈梨和葉宵,眼中閃過一絲明顯的意外,那微微睜大的眼睛和微微張開的嘴唇,都顯示出她的驚訝。


    “怎麽看到我們很意外的樣子?該不會把我們的鬆油燈忘記了吧?”沈梨雙手抱臂,微微嘟起嘴唇,一臉不悅的樣子。


    “怎麽會!鬆油燈已經買好了,就在我家裏,晚點你們跟我去拿就行了!”小黎笑眯眯地解釋道。


    沈梨的眉頭馬上舒展開。


    “對了,有在展會買到什麽嗎?錯過這次展會,下次估計要等三四個月才有了!”小黎一邊說著,一邊好奇地看向兩人空空如也的雙手。


    “呃……還沒買,東西太多了,一時間看花眼了。”葉宵撓撓頭,實在不好意思說自己囊中羞澀。


    “那你們可要抓緊了,這些東西數量都不多,賣完了可沒得再補。”小黎再次提醒道。


    沈梨和葉宵點了點頭,她們知道小黎說的是實話。


    “你買了什麽?”沈梨好奇地看著小黎手裏的袋子。


    “買了一個手搖的粉碎機。”小黎說著便將買到的東西從袋子裏拿出來,遞給沈梨看。


    沈梨接過粉碎機,感覺到了它的重量,看起來是純鐵材質的。她試著搖了搖把手,齒輪順利轉了起來。


    “多少錢買的?”葉宵看著沈梨手裏的這個工具,也非常心動。如果有了它,糧食磨粉就容易多了。


    “四萬五千卡。”小黎迴答。


    “什麽?!”“這麽貴!!”沈梨和葉宵幾乎異口同聲喊出來。


    小黎撓了撓頭,“確實不便宜,但是靠研缽磨粉太慢了……”


    沈梨又仔仔細細打量研究了一番,發現這個工具其實結構非常簡單。她心想,這個手動的研磨機工作原理其實非常簡單,最重要的配件大概就是兩個合在一起的齒輪,如果能找到這兩個齒輪的替代品,那麽就可以找個鐵匠鋪子,打好剩下的零件,組裝起來就可以用了。


    她決定等迴家以後仔細找找有沒有齒輪,或者想想其他辦法來製作這個粉碎機。


    沈梨和葉宵在小黎的陪伴下在展會上買了一些織漁網的線和一頂帳篷。魚目前是她們日常食物的主要來源之一,織補漁網的線是消耗品,有的買肯定是需要及時補充的。至於帳篷就是采參的時候必備了。


    這兩樣東西花了沈梨和葉宵不少錢,剩下的錢,她們拿去買了一些油,還有一點玉米麵。家裏的高粱米已經快見底了,雖然夏天可獲取的食物比較多,但在秋天田地收獲之前,她們也還是需要一些主食的。


    買完糧食,沈梨和葉宵跟著小黎迴家去拿鬆油燈。


    穿過宋莊的街頭巷尾,三人來到了鎮子最邊緣的一個角落。


    這裏的景象與鎮中心區的樓房截然不同,四周是低矮的平房區,顯得有些偏僻和冷清。在末世前,這裏就不是什麽繁華地帶,末世後,幾乎沒有人選擇在此居住。大多數人更傾向於選擇靠近中心區的空樓房,因為那裏生活更為便利。


    但是小黎不這麽想。她當初選擇這個房子,不僅是因為這裏不需要支付租金,還有一個原因是平房會附帶院子和菜園子。小黎的媽媽常說:“有土地哪裏餓得死人。”這句話深深地影響了小黎的選擇。


    “市中心的房子要麽分給了懂技術的人才戶,要麽就是付的起租金的有錢人,像我們這樣的窮人,能選的房子也不多。”小黎在前麵帶路,一路走一路跟沈梨和葉宵聊起了家常。“市區也有一些樓房可以選,但是我媽更喜歡能種地的屋子。而且過來看房的時候我媽一下就聞到院子裏皂角樹的味道了,當機立斷就決定住這裏了!”


    據當時小黎的觀察,還沒有什麽人會自製洗發水洗衣粉之類的日化產品,大家都還用著那些過期好幾年的東西,這對小黎來說,就是商機。


    “所以洗發水是你媽媽做的?”葉宵問。


    “對!我媽的手藝還不錯吧?最開始我們隻是做了自己用,後麵做多了送給一些熟人,大家都挺喜歡的。再後來就擺了個攤,反正也不貴,大家都消費的起。薄利多銷積少成多,賺的竟然比領任務賺積分還多些。”


    小黎一路上說個不停,看得出來,她對這裏的生活十分滿意。


    “哦,到了。” 隨著小黎的聲音響起,沈梨和葉宵的腳步也停了下來。


    眼前是一扇黑漆漆的鐵門,原本漆黑的漆麵已經有些剝落,露出了裏麵暗紅色的鐵鏽,鐵門上的花紋早已模糊不清,隻隱隱約約能看出曾經精美的線條。


    小黎伸出手,輕輕推開那扇窄小的院門。伴隨著一陣 “吱呀” 聲,沈梨和葉宵跟著邁進院內。


    裏麵則是另外一番景象。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老式壓井,井台是由幾塊巨大而粗糙的石頭拚接而成,旁邊兩個鐵皮桶鋥光瓦亮的立在那裏。


    院子的兩旁有兩個花壇,花壇的邊緣是用白色的小石子鑲嵌而成,花壇裏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五彩斑斕,像是天邊的彩虹落在了人間,一看就是有人精心侍弄過的。房屋門前,綠綠的葡萄藤沿著架子肆意地攀爬著,像是一把天然的巨傘。


    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兩棵皂角樹。它們高大而挺拔,樹幹粗壯,樹皮粗糙且溝壑縱橫,像是歲月刻下的深深印記。那茂密的枝葉向四周伸展,像是兩把巨大的綠傘,為院子的一角撐起了一片陰涼。皂角樹的葉子呈橢圓形,顏色比一般的樹葉更深一些,像是被大自然用濃墨重彩描繪而成。


    “誰呀?小黎嗎?”屋子裏傳來一個中年女人的聲音。


    “是我,媽!”小黎大聲應和著。


    隨著小黎的迴應,屋子裏傳來了輕微的腳步聲。一個頭發花白清瘦的中年女人緩緩從屋裏走了出來。她的動作很慢,每一步都像是在摸索著前行,她的眼睛雖然睜著,但卻沒有焦距,那原本應該明亮有神的眼眸,此刻像是被一層迷霧籠罩,空洞而無神,眼窩微微下陷,周圍有著幾道淺淺的魚尾紋,訴說著生活的不易。


    這屬實出人意料,小黎的媽媽竟然是個盲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森居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奇樂去哪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奇樂去哪了並收藏森居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