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然和莊妤分頭行動,翻遍了附近的幾個房子,終於湊夠了幾本書,一些能寫字的紙,還有一些鉛筆、圓珠筆之類的。
莊然甚至找迴來一些用來糊牆的破報紙、扶貧手冊和寫滿種子廣告的宣傳單,總之凡是上麵有字的東西,他們都搜羅一空。
莊妤在村頭的村支部找到了一些粉筆,隻是並沒有黑板,不過她還是將粉筆帶了迴來,家裏隔斷窗的窗台是水泥做的,雖然隻有一掌多的寬度,但是粉筆寫上去也湊合著能當個黑板。
莊然想,等來年雪化了,春暖花開的時候,他就給莊沫沫用木板釘一個黑板。
莊妤幫莊沫沫用小刀削好一支鉛筆擺在桌子上,莊沫沫小心翼翼地拿起筆,那纖細的筆杆在她小小的手中顯得有些陌生,她竟有一些不知所措起來。莊沫沫仔細端詳著鉛筆,仿佛在凝視一個神奇的珍寶。在此之前,她從未見過別人是怎麽握筆的,她嚐試著用手指去握住,卻顯得有些笨拙,手指不停地調整著位置,努力尋找著最舒服的握筆姿勢。
莊妤在一旁耐心地指導著她,“沫沫,像這樣,把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握住筆杆。”她用手握住鉛筆,給莊沫沫示範了一下,莊沫沫認真地聆聽著,仔細觀察莊妤的動作,接過鉛筆後,照著莊妤的話去做。雖然仍有些不熟練,但握筆的姿勢已然有模有樣。
莊然站在莊妤和莊沫沫的麵前,看著她略顯生澀的動作,他鼓勵莊沫沫在紙上隨意寫寫畫畫。
雖然末世最艱難的前兩年,他們受著莊父的庇佑,吃喝不愁安全無憂,但是書畫這些精神追求卻也是顧不上的。到莊父莊母接連去世後,雖然末世最混亂動蕩的一段日子已經結束了,但是他們兄妹三人輾轉在各個聚集區,大多數時候也隻是為了那幾口吃的疲於奔命,沒人顧得上讀書寫字這些事。
如今,他們終於有了安穩的庇佑之所,才想起來莊沫沫已經十一歲了,竟然連個字母都不認識。莊然想起來小時候父親常常念在口頭的那句“人不學不知禮”,他覺得他有義務將莊沫沫教會讀書識字。
人總是在背負責任的時候成長的最快。莊然這幾年對這句話的理解簡直深入骨髓。
他看著善良溫柔的莊妤,以及眼前這個日漸長大懂事、天真可愛的莊沫沫,覺得自己這幾年的辛苦也算是沒有白費。
思緒飄迴現實,莊沫沫已經歪歪扭扭的在紙上畫了一堆“蚯蚓”了。
雖然她十一歲了,已經不是一個小孩子了,但是一握上筆,這手就像是穿上鞋的驢一樣不聽使喚了。莊妤俯下身,將莊沫沫圈在懷裏,她用自己的手握住莊沫沫拿著筆的右手,在她的帶動下,莊妤的筆畫寫著順暢多了。
到底不是幼齡的小孩子,莊沫沫入門的很快,學的有模有樣的。這時,莊然覺得課程可以正式開始了。
拚音是識字的基礎。
莊然清了清嗓子,神色認真地對莊沫沫說道:“沫沫,咱們從拚音開始學起。拚音就像是打開文字的鑰匙,有了它,你就能認識更多的字,讀懂更多的書。”莊沫沫眨巴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眼神中閃爍著期待與堅定,她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莊然拿起粉筆,在水泥台上麵寫下了“a、o、e”三個拚音字母。
“沫沫,這是最基礎的三個韻母,咱們先來認識它們。”莊然指著“a”說道,“這個念‘啊’,就像你張大嘴巴發出的聲音。”
莊沫沫跟著莊然張大嘴巴,努力發出“啊”的音。
莊然微笑著鼓勵她,然後又指著“o”說:“這個念‘喔’,像公雞打鳴的聲音。”
莊沫沫想象著公雞打鳴的樣子,發出了“喔”的音。
接著是“e”,莊然告訴她這個音就像大白鵝的叫聲“鵝”。
莊沫沫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這三個音,聲音清脆而響亮。
學完了韻母,莊然又開始教莊沫沫聲母。
“b、p、m……”莊然一個一個地教著,莊沫沫認真地聽著,努力記住每個聲母的發音和形狀。有時候她會發錯音,但莊然總是耐心地糾正她,從不厭煩。
莊沫沫坐在桌前,小腦袋微微傾斜,眼睛緊緊盯著紙上的拚音,神情專注而認真。她的記憶力驚人,那些拚音字母仿佛一個個小精靈,迅速地飛進她的腦海裏,牢牢地紮根下來。
發現莊沫沫對學習非常有天賦這件事讓莊然和莊妤都很欣喜。要知道,在開始教學之前,他們已經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隨著學習的深入,莊沫沫開始嚐試著拚讀簡單的音節。
“b-a,ba。”莊然慢慢地引導著她,莊沫沫跟著讀“ba”。
“m-a,ma。”
“ma。”
莊沫沫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笑容,她驚喜地發現自己竟然能夠讀出這些音節了,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強烈的成就感。
學習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一上午的時間就過去了。莊沫沫完全沉浸在學習的世界裏,仿佛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三個多小時的學習時間已經算是很久了。
莊妤看了看手表,再不做飯三個人應該都要餓扁了。她連忙站起身來,動作麻利地紮上圍裙,直奔廚房。
見姐姐進了廚房,莊沫沫趕緊放下紙筆跟上。在吃過葉宵做的飯之前,她幾乎沒吃過別人煮的飯菜,以為普天之下飯菜大同,直到在小屋吃過葉宵煮的飯,莊妤做的東西她可就一口都咽不下去了。
烹飪,真的是很講究天賦的事情吧!同樣的食材,同樣的烹飪環境,在不同的人手裏,總是能呈現出不一樣的味道。
在沈梨和莊然外出的一段時間裏,莊沫沫跟著葉宵學習了很多做飯的基礎。葉宵看她好學的樣子,也是非常有耐心的傾囊相授。實操過幾次以後,她便信心滿滿地包攬了家裏煮飯的活,倒是莊妤隻能給她打下手了。
她攔下正在舀米的莊妤,將她身上的圍裙解下來套在了自己的身上。那是一件成年人的圍裙,對她來說顯得有些過大,圍裙的下擺幾乎觸及了她的小腿,看起來未免有一些滑稽。但是她不在乎這個,在她眼裏,圍裙就像是將軍的兵符一樣,誰戴上圍裙,誰就要肩負起做飯的責任來。
而現在,她成了這個廚房的主宰。
莊妤笑嘻嘻地看著她表情嚴肅地係上圍裙,默默地站在一旁,準備煮飯。
雖然她做菜欠缺一些天賦,但是煮飯這個事情莊妤一直做的很好。
玉米碴子莊妤一早就泡好了,隻等下鍋。被泡過的大碴子會更容易爛熟,口感上也會更粘稠軟爛。
三個人,三小碗米。
莊沫沫正在長身體,需要吃多一些;莊然常做苦力活,也要多吃一些。
今年他們的糧食有限,所以莊妤在主食上總是吃得很少。雖然她經常說是為了保持身材,但是莊然其實心裏很清楚,她隻是為了省下糧食給自己和莊沫沫吃而已。不過他一直很相信莊妤,相信她對家裏的存糧和每日用度了如指掌,自從兄妹三人相依為命以後,不管物資的多少,莊妤都能把控得恰到好處,所以他並不過多的幹預她的安排。
今天吃的是玉米碴子粥。
玉米粒用石磨粗磨一遍,將外麵的硬皮磨掉,剩下的顆粒狀的糧食就叫碴子了。根據加工的精細度不同,碴子的叫法也不同。磨的最粗的被稱為大碴子,而經過進一步加工,磨成更小顆粒的,則被稱為小碴子。
這種玉米不是和平時代市場上常見的“糯玉米”或者“甜玉米”之類的改良品種,而是最原始的“笨玉米”。
完全成熟後的笨玉米又老又硬,玉米粒如果直接煮的話,口感粗糲而且難以消化,但是莊然他們的糧食很少,每一粒都可以用寶貴來形容,所以就算要磨,也不磨的那麽精細了,粗粗的把外麵的硬皮子磨掉就好了。
不做進一步加工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這個石磨真的太難推了,這種老式磨在以前都是用驢來拉的,現在沒有牲畜,純靠人工還要精細作業的話,那真的是要累死個人。
莊妤燒起灶火,將鍋裏添上大半盆水,她將泡好的玉米碴子倒進鍋裏,輕輕攪動兩下,就蓋上蓋子煮熟就可以了。
雖然煮玉米碴子粥看似簡單,但要煮得軟爛可口,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莊妤在這方麵頗有心得,她知道除了米要提前泡好以外,火候的掌控也非常關鍵。
她先用大火將鍋燒到沸騰的狀態。等鍋裏的水開始翻滾,發出響亮的咕嘟聲,然後,她慢慢地調整火候,讓火勢自然而然地慢慢變小,維持著小火慢煮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鍋內壓力和溫度的維持很重要,因此減少掀鍋的次數就顯得比較關鍵。
大碴粥煮的好不好吃,隻能說全憑經驗。
莊妤仔細聽著鍋裏的聲音,感受著水位的變化。
如果水分充足,鍋裏會發出微弱而連續的噗嗤聲,那是水和米粒在鍋中輕輕翻滾的聲音。但如果水分不夠,鍋裏傳出來的聲音就會顯得一些尖銳,最終還會傳出焦糊的味道,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那是鍋底的米粒開始糊掉的信號。
莊妤細心的性格讓她對煮飯非常有經驗。
她坐在廚房的板凳前,耐心十足地等待著,鍋裏的米粒逐漸變得飽滿,碴子的硬皮在高溫和水分的作用下慢慢軟化,鍋裏就開始釋放出玉米的香氣。
莊妤知道,這是火候和時間共同作用的結果,大碴粥的烹飪已經接近尾聲了。
看準時間,莊妤終於掀開鍋蓋,大碴粥咕嘟咕嘟的冒著泡,經過高溫烹飪出來的澱粉讓米湯變得粘稠,莊妤拿著一把大鐵勺,不時地用勺子輕輕攪拌,防止水分減少後玉米粒粘鍋,同時也讓米粒更加均勻地吸收水分。
廚房中水蒸氣繚繞,充斥著樸實的穀物香氣,那是玉米本身散發出來的天然味道,醇厚而質樸,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讓人瞬間感受到大地的饋贈和生活的本真。
莊妤將玉米碴子粥從鍋裏盛出來,莊沫沫剛備好菜。
一塊帶著豐富油脂的牛肉已經解凍完成,切成了薄薄的肉片。紫蘇醬也用小口碟裝好,放在一旁備用。
這一碟紫蘇醬是莊然做的。秋天摘迴的紫蘇,在搗碎的野山蒜和山丁果汁的加持下,加上一點鹽,封在壇子裏,曆經時間的沉澱,終於激發出獨特的味道。雖空口吃起來味道有一點奇怪,但此時,舀兩勺用來炒牛肉,卻是恰到好處。
莊沫沫洗好鍋,用大火將鍋燒到微微冒煙的狀態,一小勺油沿著鍋壁一圈淋進去微微潤一下鍋,然後大火將薄薄的牛肉片爆香至變色。這時就要將泡好的紫蘇醬加入鍋裏一同快速翻炒均勻。這種土灶火很急,動作不夠快的話肉很容易炒老。
但莊沫沫手下的動作卻沒有絲毫的慌亂,她一手拿著鍋鏟,在鍋裏快速翻炒,動作嫻熟而自信。另一隻手迅速舀起一勺鹽和一勺細薑磨成的粉,均勻的灑入鍋裏。又翻炒幾下後,莊沫沫麻利地將鍋裏的牛肉盛到盤子裏,一氣嗬成。
至此,一道簡單又美味的紫蘇醬炒牛肉就完成了。
莊妤和莊沫沫一前一後將飯菜擺上桌,兄妹三人紛紛落座。
玉米碴子粥煮得軟糯適中,在口中咀嚼時,能感受到它的顆粒感和飽滿度,它的味道並不濃烈刺激,而是一種溫和、舒適的口感,帶著微微的甜味,那是穀物在長時間熬煮過程中自然釋放出來的糖分。
相比之下,紫蘇醬炒牛肉的味道層次就更加豐富了。
紫蘇醬在醃製過程中保留了清新明亮的草本味道,加入的山丁果的汁液中和掉了紫蘇的苦澀味,讓它的口感變得很柔和順口了一些。
加入的細薑粉是一種野菜的根部,形狀像是纖細的薑塊一般,將其充分曬幹後碾碎成粉末狀,裝進瓶子裏可以儲存很久,聞上去有點微微的辣味。這種辣是胡椒的那種微微的辛辣,而非辣椒的那種直白的辣味,用來炒牛肉的時候加進去,可以大大豐富菜的口感。
用紫蘇醬和細薑粉炒牛肉,牛肉的油脂裹挾著醬粉附著在肉的表麵,味道屬實獨特。
莊然夾了一筷子牛肉嚐了嚐,味道竟然非常不錯。他不禁豎起大拇指對莊沫沫的廚藝讚不絕口!莊妤也嚐了嚐,讚許的不停點頭。
小小年紀能做出這般美食,所謂天賦型選手,大概就是如此吧!
莊沫沫驕傲地笑了。
莊然甚至找迴來一些用來糊牆的破報紙、扶貧手冊和寫滿種子廣告的宣傳單,總之凡是上麵有字的東西,他們都搜羅一空。
莊妤在村頭的村支部找到了一些粉筆,隻是並沒有黑板,不過她還是將粉筆帶了迴來,家裏隔斷窗的窗台是水泥做的,雖然隻有一掌多的寬度,但是粉筆寫上去也湊合著能當個黑板。
莊然想,等來年雪化了,春暖花開的時候,他就給莊沫沫用木板釘一個黑板。
莊妤幫莊沫沫用小刀削好一支鉛筆擺在桌子上,莊沫沫小心翼翼地拿起筆,那纖細的筆杆在她小小的手中顯得有些陌生,她竟有一些不知所措起來。莊沫沫仔細端詳著鉛筆,仿佛在凝視一個神奇的珍寶。在此之前,她從未見過別人是怎麽握筆的,她嚐試著用手指去握住,卻顯得有些笨拙,手指不停地調整著位置,努力尋找著最舒服的握筆姿勢。
莊妤在一旁耐心地指導著她,“沫沫,像這樣,把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握住筆杆。”她用手握住鉛筆,給莊沫沫示範了一下,莊沫沫認真地聆聽著,仔細觀察莊妤的動作,接過鉛筆後,照著莊妤的話去做。雖然仍有些不熟練,但握筆的姿勢已然有模有樣。
莊然站在莊妤和莊沫沫的麵前,看著她略顯生澀的動作,他鼓勵莊沫沫在紙上隨意寫寫畫畫。
雖然末世最艱難的前兩年,他們受著莊父的庇佑,吃喝不愁安全無憂,但是書畫這些精神追求卻也是顧不上的。到莊父莊母接連去世後,雖然末世最混亂動蕩的一段日子已經結束了,但是他們兄妹三人輾轉在各個聚集區,大多數時候也隻是為了那幾口吃的疲於奔命,沒人顧得上讀書寫字這些事。
如今,他們終於有了安穩的庇佑之所,才想起來莊沫沫已經十一歲了,竟然連個字母都不認識。莊然想起來小時候父親常常念在口頭的那句“人不學不知禮”,他覺得他有義務將莊沫沫教會讀書識字。
人總是在背負責任的時候成長的最快。莊然這幾年對這句話的理解簡直深入骨髓。
他看著善良溫柔的莊妤,以及眼前這個日漸長大懂事、天真可愛的莊沫沫,覺得自己這幾年的辛苦也算是沒有白費。
思緒飄迴現實,莊沫沫已經歪歪扭扭的在紙上畫了一堆“蚯蚓”了。
雖然她十一歲了,已經不是一個小孩子了,但是一握上筆,這手就像是穿上鞋的驢一樣不聽使喚了。莊妤俯下身,將莊沫沫圈在懷裏,她用自己的手握住莊沫沫拿著筆的右手,在她的帶動下,莊妤的筆畫寫著順暢多了。
到底不是幼齡的小孩子,莊沫沫入門的很快,學的有模有樣的。這時,莊然覺得課程可以正式開始了。
拚音是識字的基礎。
莊然清了清嗓子,神色認真地對莊沫沫說道:“沫沫,咱們從拚音開始學起。拚音就像是打開文字的鑰匙,有了它,你就能認識更多的字,讀懂更多的書。”莊沫沫眨巴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眼神中閃爍著期待與堅定,她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莊然拿起粉筆,在水泥台上麵寫下了“a、o、e”三個拚音字母。
“沫沫,這是最基礎的三個韻母,咱們先來認識它們。”莊然指著“a”說道,“這個念‘啊’,就像你張大嘴巴發出的聲音。”
莊沫沫跟著莊然張大嘴巴,努力發出“啊”的音。
莊然微笑著鼓勵她,然後又指著“o”說:“這個念‘喔’,像公雞打鳴的聲音。”
莊沫沫想象著公雞打鳴的樣子,發出了“喔”的音。
接著是“e”,莊然告訴她這個音就像大白鵝的叫聲“鵝”。
莊沫沫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這三個音,聲音清脆而響亮。
學完了韻母,莊然又開始教莊沫沫聲母。
“b、p、m……”莊然一個一個地教著,莊沫沫認真地聽著,努力記住每個聲母的發音和形狀。有時候她會發錯音,但莊然總是耐心地糾正她,從不厭煩。
莊沫沫坐在桌前,小腦袋微微傾斜,眼睛緊緊盯著紙上的拚音,神情專注而認真。她的記憶力驚人,那些拚音字母仿佛一個個小精靈,迅速地飛進她的腦海裏,牢牢地紮根下來。
發現莊沫沫對學習非常有天賦這件事讓莊然和莊妤都很欣喜。要知道,在開始教學之前,他們已經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隨著學習的深入,莊沫沫開始嚐試著拚讀簡單的音節。
“b-a,ba。”莊然慢慢地引導著她,莊沫沫跟著讀“ba”。
“m-a,ma。”
“ma。”
莊沫沫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笑容,她驚喜地發現自己竟然能夠讀出這些音節了,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強烈的成就感。
學習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一上午的時間就過去了。莊沫沫完全沉浸在學習的世界裏,仿佛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三個多小時的學習時間已經算是很久了。
莊妤看了看手表,再不做飯三個人應該都要餓扁了。她連忙站起身來,動作麻利地紮上圍裙,直奔廚房。
見姐姐進了廚房,莊沫沫趕緊放下紙筆跟上。在吃過葉宵做的飯之前,她幾乎沒吃過別人煮的飯菜,以為普天之下飯菜大同,直到在小屋吃過葉宵煮的飯,莊妤做的東西她可就一口都咽不下去了。
烹飪,真的是很講究天賦的事情吧!同樣的食材,同樣的烹飪環境,在不同的人手裏,總是能呈現出不一樣的味道。
在沈梨和莊然外出的一段時間裏,莊沫沫跟著葉宵學習了很多做飯的基礎。葉宵看她好學的樣子,也是非常有耐心的傾囊相授。實操過幾次以後,她便信心滿滿地包攬了家裏煮飯的活,倒是莊妤隻能給她打下手了。
她攔下正在舀米的莊妤,將她身上的圍裙解下來套在了自己的身上。那是一件成年人的圍裙,對她來說顯得有些過大,圍裙的下擺幾乎觸及了她的小腿,看起來未免有一些滑稽。但是她不在乎這個,在她眼裏,圍裙就像是將軍的兵符一樣,誰戴上圍裙,誰就要肩負起做飯的責任來。
而現在,她成了這個廚房的主宰。
莊妤笑嘻嘻地看著她表情嚴肅地係上圍裙,默默地站在一旁,準備煮飯。
雖然她做菜欠缺一些天賦,但是煮飯這個事情莊妤一直做的很好。
玉米碴子莊妤一早就泡好了,隻等下鍋。被泡過的大碴子會更容易爛熟,口感上也會更粘稠軟爛。
三個人,三小碗米。
莊沫沫正在長身體,需要吃多一些;莊然常做苦力活,也要多吃一些。
今年他們的糧食有限,所以莊妤在主食上總是吃得很少。雖然她經常說是為了保持身材,但是莊然其實心裏很清楚,她隻是為了省下糧食給自己和莊沫沫吃而已。不過他一直很相信莊妤,相信她對家裏的存糧和每日用度了如指掌,自從兄妹三人相依為命以後,不管物資的多少,莊妤都能把控得恰到好處,所以他並不過多的幹預她的安排。
今天吃的是玉米碴子粥。
玉米粒用石磨粗磨一遍,將外麵的硬皮磨掉,剩下的顆粒狀的糧食就叫碴子了。根據加工的精細度不同,碴子的叫法也不同。磨的最粗的被稱為大碴子,而經過進一步加工,磨成更小顆粒的,則被稱為小碴子。
這種玉米不是和平時代市場上常見的“糯玉米”或者“甜玉米”之類的改良品種,而是最原始的“笨玉米”。
完全成熟後的笨玉米又老又硬,玉米粒如果直接煮的話,口感粗糲而且難以消化,但是莊然他們的糧食很少,每一粒都可以用寶貴來形容,所以就算要磨,也不磨的那麽精細了,粗粗的把外麵的硬皮子磨掉就好了。
不做進一步加工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這個石磨真的太難推了,這種老式磨在以前都是用驢來拉的,現在沒有牲畜,純靠人工還要精細作業的話,那真的是要累死個人。
莊妤燒起灶火,將鍋裏添上大半盆水,她將泡好的玉米碴子倒進鍋裏,輕輕攪動兩下,就蓋上蓋子煮熟就可以了。
雖然煮玉米碴子粥看似簡單,但要煮得軟爛可口,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莊妤在這方麵頗有心得,她知道除了米要提前泡好以外,火候的掌控也非常關鍵。
她先用大火將鍋燒到沸騰的狀態。等鍋裏的水開始翻滾,發出響亮的咕嘟聲,然後,她慢慢地調整火候,讓火勢自然而然地慢慢變小,維持著小火慢煮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鍋內壓力和溫度的維持很重要,因此減少掀鍋的次數就顯得比較關鍵。
大碴粥煮的好不好吃,隻能說全憑經驗。
莊妤仔細聽著鍋裏的聲音,感受著水位的變化。
如果水分充足,鍋裏會發出微弱而連續的噗嗤聲,那是水和米粒在鍋中輕輕翻滾的聲音。但如果水分不夠,鍋裏傳出來的聲音就會顯得一些尖銳,最終還會傳出焦糊的味道,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那是鍋底的米粒開始糊掉的信號。
莊妤細心的性格讓她對煮飯非常有經驗。
她坐在廚房的板凳前,耐心十足地等待著,鍋裏的米粒逐漸變得飽滿,碴子的硬皮在高溫和水分的作用下慢慢軟化,鍋裏就開始釋放出玉米的香氣。
莊妤知道,這是火候和時間共同作用的結果,大碴粥的烹飪已經接近尾聲了。
看準時間,莊妤終於掀開鍋蓋,大碴粥咕嘟咕嘟的冒著泡,經過高溫烹飪出來的澱粉讓米湯變得粘稠,莊妤拿著一把大鐵勺,不時地用勺子輕輕攪拌,防止水分減少後玉米粒粘鍋,同時也讓米粒更加均勻地吸收水分。
廚房中水蒸氣繚繞,充斥著樸實的穀物香氣,那是玉米本身散發出來的天然味道,醇厚而質樸,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讓人瞬間感受到大地的饋贈和生活的本真。
莊妤將玉米碴子粥從鍋裏盛出來,莊沫沫剛備好菜。
一塊帶著豐富油脂的牛肉已經解凍完成,切成了薄薄的肉片。紫蘇醬也用小口碟裝好,放在一旁備用。
這一碟紫蘇醬是莊然做的。秋天摘迴的紫蘇,在搗碎的野山蒜和山丁果汁的加持下,加上一點鹽,封在壇子裏,曆經時間的沉澱,終於激發出獨特的味道。雖空口吃起來味道有一點奇怪,但此時,舀兩勺用來炒牛肉,卻是恰到好處。
莊沫沫洗好鍋,用大火將鍋燒到微微冒煙的狀態,一小勺油沿著鍋壁一圈淋進去微微潤一下鍋,然後大火將薄薄的牛肉片爆香至變色。這時就要將泡好的紫蘇醬加入鍋裏一同快速翻炒均勻。這種土灶火很急,動作不夠快的話肉很容易炒老。
但莊沫沫手下的動作卻沒有絲毫的慌亂,她一手拿著鍋鏟,在鍋裏快速翻炒,動作嫻熟而自信。另一隻手迅速舀起一勺鹽和一勺細薑磨成的粉,均勻的灑入鍋裏。又翻炒幾下後,莊沫沫麻利地將鍋裏的牛肉盛到盤子裏,一氣嗬成。
至此,一道簡單又美味的紫蘇醬炒牛肉就完成了。
莊妤和莊沫沫一前一後將飯菜擺上桌,兄妹三人紛紛落座。
玉米碴子粥煮得軟糯適中,在口中咀嚼時,能感受到它的顆粒感和飽滿度,它的味道並不濃烈刺激,而是一種溫和、舒適的口感,帶著微微的甜味,那是穀物在長時間熬煮過程中自然釋放出來的糖分。
相比之下,紫蘇醬炒牛肉的味道層次就更加豐富了。
紫蘇醬在醃製過程中保留了清新明亮的草本味道,加入的山丁果的汁液中和掉了紫蘇的苦澀味,讓它的口感變得很柔和順口了一些。
加入的細薑粉是一種野菜的根部,形狀像是纖細的薑塊一般,將其充分曬幹後碾碎成粉末狀,裝進瓶子裏可以儲存很久,聞上去有點微微的辣味。這種辣是胡椒的那種微微的辛辣,而非辣椒的那種直白的辣味,用來炒牛肉的時候加進去,可以大大豐富菜的口感。
用紫蘇醬和細薑粉炒牛肉,牛肉的油脂裹挾著醬粉附著在肉的表麵,味道屬實獨特。
莊然夾了一筷子牛肉嚐了嚐,味道竟然非常不錯。他不禁豎起大拇指對莊沫沫的廚藝讚不絕口!莊妤也嚐了嚐,讚許的不停點頭。
小小年紀能做出這般美食,所謂天賦型選手,大概就是如此吧!
莊沫沫驕傲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