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格外的冷,連日的狂風終於停歇,天空似乎也因為疲憊而沉默下來。
莊沫沫提著一隻鏽跡斑斑的鐵皮小桶,穿梭在村巷間,腳踩在雪地上,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音。
村子裏砍柴不像山上那樣方便,煮飯的灶膛一般燒的都是黃豆或者玉米的秸稈,而爐子裏就隻能燒煤了。因此家家戶戶的角落裏,或多或少都藏著些煤塊,或是煤粉與水混合而成的煤泥。
雖然煤泥的熱力不及精煤,但是當夜晚來臨後,用它蓋住燃燒著的爐火,保持一晚上爐火不熄滅慢慢燃燒,屋子就會維持一個不算低的溫度。
莊然教過她,爐火若燒得過快,半夜便需人添柴,而一旦熄滅,屋內便如冰窖般寒冷。因此,如何讓爐火整夜不熄又不至於燒得太快,其實是一件需要很豐富經驗和技巧的活兒。
經過這幾日的摸索,莊沫沫已漸漸掌握了這個技巧。然而,這幾日的嚴寒,使得他們不得不整夜維持爐火,煤與柴的消耗也隨之加快。趁著今日風勢稍弱,莊沫沫決定去村中其他院落撿點煤塊補充一下日漸空虛的柴棚。
她戴著一頂奶藍色的毛線帽子,帽子裏麵縫了毛絨絨的絨布,是從一塊棉衣的裏襯拆下來的,這樣可以彌補毛線透風的弊端。帽簷上用細線縫了一隻簡單線條的圖案,細看才能發現,是一隻可愛的小狗造型。圍巾和帽子用了同色的毛線,用粗毛線大針腳將圍巾織的長長的,圍上兩三圈就能把整個脖子都裹的嚴嚴實實。
沒錯,這正是出自莊妤的手筆。
自從上次在山上跟葉宵學會了針織,她像入了魔一樣,迴家不停的鼓搗著針線,莊然和莊沫沫身上穿的毛衣、頭上戴的帽子和圍巾、還有手套和毛襪子,都是莊妤一針一線織出來的。所謂熟能生巧,織的多了,現在她的手藝已經越來越好了。
離家比較近的幾個院子在冬天來之前他們已經翻的底朝天了,能用的鍋碗瓢盆衣服煤炭早就搬空了。所以,莊沫沫今天的目標是後兩條村巷裏沒怎麽去過的一家院子,很幸運的是,這院子裏的柴棚幾乎都是滿滿當當的。她從桶裏拿出一個鐵夾子,輕輕撥開煤堆表層的積雪,然後仔細地挑選出合適的煤塊放入桶中。
空氣的寒冷讓她的手指變得有些許僵硬——莊妤說過,用來幹活的手套不能織的太厚,否則會影響手的靈活度。所以手套織的薄了一點,保暖性就降低了很多。
雖然手被凍的有些許僵硬,但是她的動作依然準確而迅速,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這個活她做的已經很熟練了。
很快,莊沫沫手裏的小桶就已經很滿了。她起身掂量了一下手裏鐵皮桶的重量,又貪心地從煤堆裏又撿了兩塊煤塊進去。
提著沉甸甸的桶,莊沫沫向家的方向走迴去。厚厚的積雪被風吹過後表麵像是有一層硬殼,但是踩下去又是綿軟的。這使得人在上麵每走一步都要用力抬起腿,以免腳陷入雪中太深。
莊沫沫盡量按照原來的足印返迴,她能明顯感覺到手上鐵桶的重量在拉扯著她的手臂,隻能不時地左右手變換著交替提著裝滿煤塊的桶。
莊沫沫推開鐵製的院門,穿過清掃幹淨的小院。她用身體頂開屋門,伴隨著木製的房門發出的吱呀的聲音,一股發酵後的酸臭味撲麵而來,她差點被熏了個趔趄。
她放下手裏的桶,一隻手不由自主地捏著鼻子,另一隻手輕輕地扇動麵前的空氣,試圖驅散那股幾乎能凝成實體的酸臭味。
“這是什麽味兒啊……”她的聲音帶著鼻音,甕聲甕氣地說道。
“在磨‘水麵’。”莊妤抬起頭,眼睛裏閃爍著笑意。看她從容的樣子,仿佛聞不到這個味道一樣。
“水麵是什麽?”莊沫沫不解,一臉嫌棄地問。
“是玉米粒磨去外麵的粗皮,泡在水裏發酵到有微微的酸味,再用磨盤磨成糊糊,就是‘水麵’了。水麵可以做酸湯子,很好吃。”莊然一邊費力地一圈一圈推著石磨,一邊一本正經地解釋給莊沫沫聽。
“這麽臭還能吃?”莊沫沫皺著眉,滿臉的懷疑,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好奇,她對這種陌生的食物產生了興趣。
“不僅能吃,還很好吃呢!”莊然的表情看起來很自信。
莊沫沫沒吃過什麽“酸湯子”,她也想象不出來那是什麽東西,隻是眼前的味道熏得她兩眼發昏,她趕緊提著裝滿煤塊的小桶,一溜煙兒進屋了。
莊然費力地推著石磨,他的唿吸隨著推磨的節奏起伏,額頭上滲出細小的汗珠,隨著他一圈一圈的推動,不斷有黃色的液體順著石磨的口流下來,莊妤在地上放了一個桶,剛好用來接住淌下來的“水麵”。
這塊石磨是從村後麵一戶人家的倉房裏搬迴來的,那個倉房看起來像是個小型的豆腐坊,隻是他們沒有豆子——事實上就算有,他們三個人也都不知道怎麽做豆腐,一屋子零零碎碎的工具,最後能派上用場的竟隻有這塊石磨。
雖然這塊磨隻比臉盆大一點,但是異常的重,得有個兩三百斤,兄妹三人費了好大的功夫才折騰迴來的。
莊妤縫了一個布口袋,將磨好的水麵倒進布袋中,用長繩吊在廚房的矮梁上,下邊用一個水盆接著,控去多餘的水分。
雖然發酵的酸味彌漫著整個廚房,聞上去確實有一點上頭。但是不消兩日的功夫,布袋裏的水幾乎已經控幹,再沒有水滴下來了,味道也沒有那麽刺鼻了。
莊然將布袋裏半凝固狀態的水麵轉移到盆裏,揉碎後團成三份均勻的麵團。他把其中兩團用塑料袋子裝了吊在外麵掛起來,另一團留著做“酸湯子”。
莊然點燃灶膛燒了一鍋水,水沸騰響邊兒後,他將整團的麵團放進水裏燙煮。
僅僅三兩分鍾的工夫,莊然確定麵團表麵已被燙熟,便用筷子將其從沸水中撈出,置於盆中。剛從熱鍋裏撈出的麵團熱氣騰騰,色澤金黃,宛如一輪溫暖的小太陽。莊然用筷子將麵團戳散,隻見裏麵的麵團仍為淺黃色的生麵,和外表被燙熟的那一小部分形成涇渭分明的對比。
燙麵是因為外麵燙熟的部分會為整團麵貢獻勁道十足的口感。
莊然向麵盆裏加了半碗冷水,等溫度降下來,他將生熟的兩部分麵用手不停的搗在一起,直至和成細膩偏幹的狀態。
至此,做酸湯子所需要的麵團就準備完成了。
莊沫沫對莊然說的酸湯子很好奇,雖然她覺得水麵發酵的味道又酸又臭,但是看莊妤和莊然都異口同聲的說酸湯子好吃,她決定見識一下這到底是一道什麽樣的食物。
她抱著雙臂倚靠在廚房的門口,看著莊然像小螞蟻一樣忙忙碌碌。
鍋裏重新燒開水,水保持沸騰就開始擠酸湯子了。
他把一塊鐵皮剪成扇形,那鐵皮在他的手中發出清脆的聲響。接著,他拿出一把小巧的錘子,不停地敲打著這片鐵皮,直至它彎成一個弧度,邊緣對齊折疊到一起,便敲打成了一個上窄下寬的圓錐形筒。接著,莊然用剪刀剪掉窄口的一部分,使其如同裱花嘴一般,精致而小巧。
莊然用細鐵絲一層一層地箍緊這個鐵皮“裱花嘴”,然後又用鐵皮卷成一個圓圈,大小約為大拇指的圍度,將這個圓圈箍在“裱花嘴”的最外圈並固定好。如此一來,這個如裱花嘴般的小工具便可以戴在莊然的大拇指上了。
做這個小玩意花了莊然一會的時間,主要是他隻在記憶中見過這個東西,以前從沒親手做過,所以鼓搗起來費了一些心思。他仔細地測量著、裁剪著、固定著,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專注和認真。不過,做好的工具戴在手上似乎十分合適,隻是不知一會兒擠酸湯子麵條時是否好用。
莊然想,其實如果用裱花袋來擠酸湯子應該更合適,隻不過這山村裏又去哪裏找製作西點的工具呢?
莊然將做好的工具戴在右手拇指上,窄口朝外,寬口握於手心。和好的麵團被握在戴著工具的右手上,他用左手扶住麵團,配合著右手使勁擠按麵團。和好的麵便從工具窄小的孔中擠了出去。
那金黃色的麵條圓潤而細長,仿佛是一條條靈動的小蛇。莊然輕輕一揚手,擠出的麵條因慣性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恰好落在煮沸的水中。麵條入水的瞬間,發出“噗通”一聲,濺起小小的水花。
擠出來的湯麵條在開水中煮製,鍋裏煮著,手裏擠著,兩不耽誤。水沸後大約兩分鍾,麵條就熟了。熟透的麵條金燦燦的,表麵帶著光澤感,在水中翻滾著,看起來十分有食欲。
這就是酸湯子了,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莊然將一盆熱氣騰騰的酸湯子端上了桌,那蒸騰的熱氣嫋嫋升起,仿佛為這道美食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莊沫沫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目光緊緊地鎖定在那盆酸湯子上,仿佛想要透過那熱氣,窺探出其中的美味奧秘。
“快嚐嚐吧!看看還臭不臭了!”莊然一邊笑嘻嘻地對莊沫沫說著,一邊用大湯勺舀了滿滿一碗酸湯子給莊沫沫。
莊沫沫小心翼翼地接過酸湯子,先將碗放到鼻子下聞了聞,那股熟悉的發酵味道依然若有若無地飄散著,但確實不再如之前那般刺鼻,反而多了一種獨特的醇厚香氣。
“好像還真的不臭了!”莊沫沫驚喜地說道。
莊妤這時候也剛好從外麵走進來,她端著一個藍底碎花小碟子,碟子裏是一些蘿卜白菜鹹菜。
她聽到莊沫沫的話,笑著說:“本來就不臭的,你快配著鹹菜一起嚐嚐看。”
莊妤將碟子裏的醃菜放到莊沫沫的麵前。那蘿卜和白菜是之前葉宵和沈梨送的,他們沒舍得全吃掉,剩下的一半都拿來醃了鹹菜,這樣可以吃的更久一些。
鹹菜和肉醬是酸湯子的絕配。就像西紅柿炒蛋一樣的經典組合。可惜他們沒有醬,所以隻能就著鹹菜吃了。
莊沫沫用筷子挑起一口酸湯子麵條,黃澄澄的麵條圓潤飽滿,帶著粘稠的湯汁,微微發著晶瑩透亮的光澤。
她輕輕地將麵條吹涼,送入口中。
酸湯子粗粗的麵條一入口有著紮實的存在感,口感細膩爽滑,在咀嚼的過程中,能感受到麵粉的韌性與嚼勁,不似白麵麵條的軟糯。那微微的酸味恰到好處地刺激著味蕾,讓人食欲大增。它既不像醋那般尖銳的酸,也不是水果那種清新的酸,而是一種溫和而持久的酸味,帶著糧食發酵後的天然風味。
這樣的口感大大超出莊沫沫的想象,她不顧食物滾燙的溫度,大口的吃了起來。隨著每一次的吞咽,那溫暖而滿足的感覺從口腔蔓延至全身,仿佛在寒冷的空氣裏燃起了一團溫暖的火焰。
莊然看到莊沫沫吃的一刻不停,知道她是喜歡這道酸湯子了。他給自己和莊妤也各盛了一碗,三個人便默默地埋頭苦吃了起來。
一頓飯吃完,莊沫沫滿足地擦擦嘴,她粘在莊然身邊,向莊然取經這道美食的製作方法和要領。自從上次去過山上小屋,莊沫沫就對烹飪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家裏不複雜的飯菜現在都是由莊沫沫在操持。
莊然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對酸湯子製作的心得一股腦傳授給莊沫沫,小丫頭聽的認真,甚至還想拿筆記錄下來,隻是她生長在末世後,根本沒有上過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莊沫沫是個“文盲”這個事情是前不久莊然才意識到的,冬天來臨後,他們因為有了野牛肉,因此不需要再為食物發愁了,生活節奏便慢了下來。閑暇時間,莊妤隨手找到兩本書,她時常翻幾頁打發一下時間。
莊沫沫不知道書裏寫的什麽,當她拿著莊妤的書瞪著大眼睛問莊然這裏麵寫的是什麽的時候,莊然才驚覺,莊沫沫一個拚音都不會,連筆怎麽握都不知道。那一瞬間,莊然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掃盲工作”看來要提上日程了。
莊沫沫提著一隻鏽跡斑斑的鐵皮小桶,穿梭在村巷間,腳踩在雪地上,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音。
村子裏砍柴不像山上那樣方便,煮飯的灶膛一般燒的都是黃豆或者玉米的秸稈,而爐子裏就隻能燒煤了。因此家家戶戶的角落裏,或多或少都藏著些煤塊,或是煤粉與水混合而成的煤泥。
雖然煤泥的熱力不及精煤,但是當夜晚來臨後,用它蓋住燃燒著的爐火,保持一晚上爐火不熄滅慢慢燃燒,屋子就會維持一個不算低的溫度。
莊然教過她,爐火若燒得過快,半夜便需人添柴,而一旦熄滅,屋內便如冰窖般寒冷。因此,如何讓爐火整夜不熄又不至於燒得太快,其實是一件需要很豐富經驗和技巧的活兒。
經過這幾日的摸索,莊沫沫已漸漸掌握了這個技巧。然而,這幾日的嚴寒,使得他們不得不整夜維持爐火,煤與柴的消耗也隨之加快。趁著今日風勢稍弱,莊沫沫決定去村中其他院落撿點煤塊補充一下日漸空虛的柴棚。
她戴著一頂奶藍色的毛線帽子,帽子裏麵縫了毛絨絨的絨布,是從一塊棉衣的裏襯拆下來的,這樣可以彌補毛線透風的弊端。帽簷上用細線縫了一隻簡單線條的圖案,細看才能發現,是一隻可愛的小狗造型。圍巾和帽子用了同色的毛線,用粗毛線大針腳將圍巾織的長長的,圍上兩三圈就能把整個脖子都裹的嚴嚴實實。
沒錯,這正是出自莊妤的手筆。
自從上次在山上跟葉宵學會了針織,她像入了魔一樣,迴家不停的鼓搗著針線,莊然和莊沫沫身上穿的毛衣、頭上戴的帽子和圍巾、還有手套和毛襪子,都是莊妤一針一線織出來的。所謂熟能生巧,織的多了,現在她的手藝已經越來越好了。
離家比較近的幾個院子在冬天來之前他們已經翻的底朝天了,能用的鍋碗瓢盆衣服煤炭早就搬空了。所以,莊沫沫今天的目標是後兩條村巷裏沒怎麽去過的一家院子,很幸運的是,這院子裏的柴棚幾乎都是滿滿當當的。她從桶裏拿出一個鐵夾子,輕輕撥開煤堆表層的積雪,然後仔細地挑選出合適的煤塊放入桶中。
空氣的寒冷讓她的手指變得有些許僵硬——莊妤說過,用來幹活的手套不能織的太厚,否則會影響手的靈活度。所以手套織的薄了一點,保暖性就降低了很多。
雖然手被凍的有些許僵硬,但是她的動作依然準確而迅速,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這個活她做的已經很熟練了。
很快,莊沫沫手裏的小桶就已經很滿了。她起身掂量了一下手裏鐵皮桶的重量,又貪心地從煤堆裏又撿了兩塊煤塊進去。
提著沉甸甸的桶,莊沫沫向家的方向走迴去。厚厚的積雪被風吹過後表麵像是有一層硬殼,但是踩下去又是綿軟的。這使得人在上麵每走一步都要用力抬起腿,以免腳陷入雪中太深。
莊沫沫盡量按照原來的足印返迴,她能明顯感覺到手上鐵桶的重量在拉扯著她的手臂,隻能不時地左右手變換著交替提著裝滿煤塊的桶。
莊沫沫推開鐵製的院門,穿過清掃幹淨的小院。她用身體頂開屋門,伴隨著木製的房門發出的吱呀的聲音,一股發酵後的酸臭味撲麵而來,她差點被熏了個趔趄。
她放下手裏的桶,一隻手不由自主地捏著鼻子,另一隻手輕輕地扇動麵前的空氣,試圖驅散那股幾乎能凝成實體的酸臭味。
“這是什麽味兒啊……”她的聲音帶著鼻音,甕聲甕氣地說道。
“在磨‘水麵’。”莊妤抬起頭,眼睛裏閃爍著笑意。看她從容的樣子,仿佛聞不到這個味道一樣。
“水麵是什麽?”莊沫沫不解,一臉嫌棄地問。
“是玉米粒磨去外麵的粗皮,泡在水裏發酵到有微微的酸味,再用磨盤磨成糊糊,就是‘水麵’了。水麵可以做酸湯子,很好吃。”莊然一邊費力地一圈一圈推著石磨,一邊一本正經地解釋給莊沫沫聽。
“這麽臭還能吃?”莊沫沫皺著眉,滿臉的懷疑,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好奇,她對這種陌生的食物產生了興趣。
“不僅能吃,還很好吃呢!”莊然的表情看起來很自信。
莊沫沫沒吃過什麽“酸湯子”,她也想象不出來那是什麽東西,隻是眼前的味道熏得她兩眼發昏,她趕緊提著裝滿煤塊的小桶,一溜煙兒進屋了。
莊然費力地推著石磨,他的唿吸隨著推磨的節奏起伏,額頭上滲出細小的汗珠,隨著他一圈一圈的推動,不斷有黃色的液體順著石磨的口流下來,莊妤在地上放了一個桶,剛好用來接住淌下來的“水麵”。
這塊石磨是從村後麵一戶人家的倉房裏搬迴來的,那個倉房看起來像是個小型的豆腐坊,隻是他們沒有豆子——事實上就算有,他們三個人也都不知道怎麽做豆腐,一屋子零零碎碎的工具,最後能派上用場的竟隻有這塊石磨。
雖然這塊磨隻比臉盆大一點,但是異常的重,得有個兩三百斤,兄妹三人費了好大的功夫才折騰迴來的。
莊妤縫了一個布口袋,將磨好的水麵倒進布袋中,用長繩吊在廚房的矮梁上,下邊用一個水盆接著,控去多餘的水分。
雖然發酵的酸味彌漫著整個廚房,聞上去確實有一點上頭。但是不消兩日的功夫,布袋裏的水幾乎已經控幹,再沒有水滴下來了,味道也沒有那麽刺鼻了。
莊然將布袋裏半凝固狀態的水麵轉移到盆裏,揉碎後團成三份均勻的麵團。他把其中兩團用塑料袋子裝了吊在外麵掛起來,另一團留著做“酸湯子”。
莊然點燃灶膛燒了一鍋水,水沸騰響邊兒後,他將整團的麵團放進水裏燙煮。
僅僅三兩分鍾的工夫,莊然確定麵團表麵已被燙熟,便用筷子將其從沸水中撈出,置於盆中。剛從熱鍋裏撈出的麵團熱氣騰騰,色澤金黃,宛如一輪溫暖的小太陽。莊然用筷子將麵團戳散,隻見裏麵的麵團仍為淺黃色的生麵,和外表被燙熟的那一小部分形成涇渭分明的對比。
燙麵是因為外麵燙熟的部分會為整團麵貢獻勁道十足的口感。
莊然向麵盆裏加了半碗冷水,等溫度降下來,他將生熟的兩部分麵用手不停的搗在一起,直至和成細膩偏幹的狀態。
至此,做酸湯子所需要的麵團就準備完成了。
莊沫沫對莊然說的酸湯子很好奇,雖然她覺得水麵發酵的味道又酸又臭,但是看莊妤和莊然都異口同聲的說酸湯子好吃,她決定見識一下這到底是一道什麽樣的食物。
她抱著雙臂倚靠在廚房的門口,看著莊然像小螞蟻一樣忙忙碌碌。
鍋裏重新燒開水,水保持沸騰就開始擠酸湯子了。
他把一塊鐵皮剪成扇形,那鐵皮在他的手中發出清脆的聲響。接著,他拿出一把小巧的錘子,不停地敲打著這片鐵皮,直至它彎成一個弧度,邊緣對齊折疊到一起,便敲打成了一個上窄下寬的圓錐形筒。接著,莊然用剪刀剪掉窄口的一部分,使其如同裱花嘴一般,精致而小巧。
莊然用細鐵絲一層一層地箍緊這個鐵皮“裱花嘴”,然後又用鐵皮卷成一個圓圈,大小約為大拇指的圍度,將這個圓圈箍在“裱花嘴”的最外圈並固定好。如此一來,這個如裱花嘴般的小工具便可以戴在莊然的大拇指上了。
做這個小玩意花了莊然一會的時間,主要是他隻在記憶中見過這個東西,以前從沒親手做過,所以鼓搗起來費了一些心思。他仔細地測量著、裁剪著、固定著,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專注和認真。不過,做好的工具戴在手上似乎十分合適,隻是不知一會兒擠酸湯子麵條時是否好用。
莊然想,其實如果用裱花袋來擠酸湯子應該更合適,隻不過這山村裏又去哪裏找製作西點的工具呢?
莊然將做好的工具戴在右手拇指上,窄口朝外,寬口握於手心。和好的麵團被握在戴著工具的右手上,他用左手扶住麵團,配合著右手使勁擠按麵團。和好的麵便從工具窄小的孔中擠了出去。
那金黃色的麵條圓潤而細長,仿佛是一條條靈動的小蛇。莊然輕輕一揚手,擠出的麵條因慣性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恰好落在煮沸的水中。麵條入水的瞬間,發出“噗通”一聲,濺起小小的水花。
擠出來的湯麵條在開水中煮製,鍋裏煮著,手裏擠著,兩不耽誤。水沸後大約兩分鍾,麵條就熟了。熟透的麵條金燦燦的,表麵帶著光澤感,在水中翻滾著,看起來十分有食欲。
這就是酸湯子了,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莊然將一盆熱氣騰騰的酸湯子端上了桌,那蒸騰的熱氣嫋嫋升起,仿佛為這道美食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莊沫沫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目光緊緊地鎖定在那盆酸湯子上,仿佛想要透過那熱氣,窺探出其中的美味奧秘。
“快嚐嚐吧!看看還臭不臭了!”莊然一邊笑嘻嘻地對莊沫沫說著,一邊用大湯勺舀了滿滿一碗酸湯子給莊沫沫。
莊沫沫小心翼翼地接過酸湯子,先將碗放到鼻子下聞了聞,那股熟悉的發酵味道依然若有若無地飄散著,但確實不再如之前那般刺鼻,反而多了一種獨特的醇厚香氣。
“好像還真的不臭了!”莊沫沫驚喜地說道。
莊妤這時候也剛好從外麵走進來,她端著一個藍底碎花小碟子,碟子裏是一些蘿卜白菜鹹菜。
她聽到莊沫沫的話,笑著說:“本來就不臭的,你快配著鹹菜一起嚐嚐看。”
莊妤將碟子裏的醃菜放到莊沫沫的麵前。那蘿卜和白菜是之前葉宵和沈梨送的,他們沒舍得全吃掉,剩下的一半都拿來醃了鹹菜,這樣可以吃的更久一些。
鹹菜和肉醬是酸湯子的絕配。就像西紅柿炒蛋一樣的經典組合。可惜他們沒有醬,所以隻能就著鹹菜吃了。
莊沫沫用筷子挑起一口酸湯子麵條,黃澄澄的麵條圓潤飽滿,帶著粘稠的湯汁,微微發著晶瑩透亮的光澤。
她輕輕地將麵條吹涼,送入口中。
酸湯子粗粗的麵條一入口有著紮實的存在感,口感細膩爽滑,在咀嚼的過程中,能感受到麵粉的韌性與嚼勁,不似白麵麵條的軟糯。那微微的酸味恰到好處地刺激著味蕾,讓人食欲大增。它既不像醋那般尖銳的酸,也不是水果那種清新的酸,而是一種溫和而持久的酸味,帶著糧食發酵後的天然風味。
這樣的口感大大超出莊沫沫的想象,她不顧食物滾燙的溫度,大口的吃了起來。隨著每一次的吞咽,那溫暖而滿足的感覺從口腔蔓延至全身,仿佛在寒冷的空氣裏燃起了一團溫暖的火焰。
莊然看到莊沫沫吃的一刻不停,知道她是喜歡這道酸湯子了。他給自己和莊妤也各盛了一碗,三個人便默默地埋頭苦吃了起來。
一頓飯吃完,莊沫沫滿足地擦擦嘴,她粘在莊然身邊,向莊然取經這道美食的製作方法和要領。自從上次去過山上小屋,莊沫沫就對烹飪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家裏不複雜的飯菜現在都是由莊沫沫在操持。
莊然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對酸湯子製作的心得一股腦傳授給莊沫沫,小丫頭聽的認真,甚至還想拿筆記錄下來,隻是她生長在末世後,根本沒有上過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莊沫沫是個“文盲”這個事情是前不久莊然才意識到的,冬天來臨後,他們因為有了野牛肉,因此不需要再為食物發愁了,生活節奏便慢了下來。閑暇時間,莊妤隨手找到兩本書,她時常翻幾頁打發一下時間。
莊沫沫不知道書裏寫的什麽,當她拿著莊妤的書瞪著大眼睛問莊然這裏麵寫的是什麽的時候,莊然才驚覺,莊沫沫一個拚音都不會,連筆怎麽握都不知道。那一瞬間,莊然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掃盲工作”看來要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