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召見
我一躺平贅婿,怎麽封狼居胥了? 作者:叁餐四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寧郡主直視劉善,再次問道:“劉校尉,你可願意成為本郡主的屬臣?”
劉善深知,屬臣意味著絕對的忠誠與服從,也意味著自此以後,他效忠的對象不再是朝廷,而是長寧郡主本人。
他有些遲疑,但此刻卻容不得他再猶豫,長寧郡主已經詢問兩次了,若是再不作答,讓長寧郡主誤會,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想到這裏,劉善當即單膝跪地,肅然道:“郡主若不棄,劉善願效犬馬之勞,誓死追隨!”
長寧郡主微微點頭,眼神複雜,輕聲道:“既如此,你我便同舟共濟,共抗風雨。”
言罷,她深吸一口氣,似在平複心緒,“劉校尉,你可知康王府所麵臨的,遠非牛尾刀之隱患?”
劉善愣住了,長寧郡主剛才不是說牛尾刀不過是癬疥之疾嗎?為何此刻語氣如此凝重?他心中疑惑,卻不敢多問,隻能靜待郡主詳解。長寧郡主目光深邃,緩緩道:“敵人在暗,我們在明,王府內外,危機四伏。你既願為屬臣,須得時刻警醒,助我守護王府安危。”
劉善聽罷,心中愈發沉重,他知道長寧郡主肯定察覺到了什麽,否則不會如此鄭重其事。
他深吸一口氣,等待長寧郡主的下文。
長寧郡主聲音低沉,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本郡主適才想起,牛尾刀可能僅僅隻是對方想讓你看到,而你看不到或者察覺不到的,才是真正的致命威脅。”
劉善心中一凜,“郡主,比如說……”
長寧郡主微微一頓,沉聲道:“藏匿起來的違禁兵器可能不隻有牛尾刀,還有更加危險的兵器,比如戰弩,比如斬馬刀,比如……”
郡主的話沒有說完,但劉善手心已經開始冒汗了,他明白這些兵器的威力足以顛覆整個康王府。
長寧郡主沉聲道:“除了調查紫煙,你還需調查曲大成,繼續調查秦家、柳家以及所有與他們有過接觸的勢力、個人,務必查清他們的動向與意圖。”
劉善抱拳領命,但卻麵色凝重。
長寧郡主看出了劉善的擔憂,輕歎一聲:“劉校尉,此事關乎王府存亡,非同小可,不論你有任何難處,都可以說出來,本郡主定會全力支持你。”
劉善再次抱拳道:“郡主,其他的都好說,但若沒有足夠的證據,隨意調查的話,恐怕……”
長寧郡主輕笑道:“沒有恐怕,你可能不太了解康王府在滄州的威望,即便沒有確切的證據,我們也有足夠的權力去追查任何蛛絲馬跡。因此,你隻管放手去做,無需顧慮重重。”
劉善心下稍安,但隨即又想到另一個問題,眉頭微蹙,“郡主,如果王府的敵人掌握如此強大的兵器,我們該如何應對?”
長寧郡主沉默了,若是曲大成參與藏匿違禁兵器的話,那證明康王親兵營的某些兵士已不值得信任。
長寧郡主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我們必須做好雙重準備,同時發起行動。劉校尉,本郡主將派遣給你一百名精兵,由你帶領他們突襲曲大成藏匿違禁兵器之處。行動必須迅速,不能讓他們有機會轉移或銷毀任何證據。一旦發現非法武器,立刻匯報,並且要嚴格封鎖現場。”
劉善領命,“郡主放心,在下定當竭盡全力,誓死不渝。”
長寧郡主又看向許伯,下令道:“本郡主亦會派遣給你五十名精兵,由你帶領他們突襲曲大成住處,務必擒拿曲大成,活捉他迴來。若遭遇反抗,可采取果斷措施,迅速斬殺曲大成,但要確保消息不外泄。同時,徹底搜查曲大成的住處,任何地方都不許放過。不論是否找到證據,都要銷毀所有痕跡。”
許伯肅然領命,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郡主放心,定不辱使命。”
長寧郡主微微點頭,目光掃過兩人,“此次行動務必保密,任何泄露者,嚴懲不貸。劉校尉,許伯,你們即刻出發,務必在天亮前完成任務。”
兩人齊聲應是,迅速離去。
然而,兩人還未出康王府,便被尤岸陽給攔住了。
尤岸陽神情嚴肅,壓低聲音說:“兩位請留步,王爺有請。”
劉善與許伯互望一眼,心中疑惑。
劉善不認識尤岸陽,但能感受到此人身上的威嚴,他便恭敬地問道:“請問老先生,王爺召見,長寧郡主殿下是否知曉?”
尤岸陽輕蔑地看了眼劉善,冷哼一聲,不屑於迴答一個小小校尉的問話。
許伯是長寧郡主身邊的老人,知曉尤岸陽乃是王爺的心腹,於是恭敬地說道:“尤老,我們正要去執行郡主的命令,不知王爺有何指示?”尤岸陽微微頷首,低聲迴答:“王爺已知此事,但另有深意。他命我務必帶兩位見他一麵。請隨我來。”
劉善與許伯對視後,抱拳道:“尤老,我乃郡主屬臣,一切聽從郡主安排。不過,若王爺有其他吩咐,我們自然不敢不從,但還需提前稟明郡主殿下,以免造成誤會。”
得知劉善是長寧郡主的屬臣,尤岸陽麵色稍緩,點頭道:“放心,王爺也請郡主一同前往,事關重大,需共同商議。”
劉善與許伯心中一凜,深知事態嚴重,不敢再遲疑,隨尤岸陽前往康王召見之處。
一路上,三人步履匆匆,氣氛凝重。
劉善與許伯跟隨尤岸陽穿過迴廊,終於停在一座靜謐的院落前。
尤岸陽推開院門,示意他們進去。
院內,康王端坐於石桌旁,麵色沉靜,目光銳利。
康王示意兩人坐下,然後緩緩開口:“稍等片刻,寧兒即刻便到。此事非同小可,待寧兒一到,我們詳細商議。”
兩人連忙起身行禮,心中忐忑。
劉善沒想到堂堂王爺,皇親國戚,居然會對自己如此客氣,心中不禁對康王生出一絲好感。
許伯與康王相熟,想當初還是康王將他招攬進府,並親自提拔為郡主親信。
他暗自思忖,王爺親自召見,必有深意。
劉善深知,屬臣意味著絕對的忠誠與服從,也意味著自此以後,他效忠的對象不再是朝廷,而是長寧郡主本人。
他有些遲疑,但此刻卻容不得他再猶豫,長寧郡主已經詢問兩次了,若是再不作答,讓長寧郡主誤會,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想到這裏,劉善當即單膝跪地,肅然道:“郡主若不棄,劉善願效犬馬之勞,誓死追隨!”
長寧郡主微微點頭,眼神複雜,輕聲道:“既如此,你我便同舟共濟,共抗風雨。”
言罷,她深吸一口氣,似在平複心緒,“劉校尉,你可知康王府所麵臨的,遠非牛尾刀之隱患?”
劉善愣住了,長寧郡主剛才不是說牛尾刀不過是癬疥之疾嗎?為何此刻語氣如此凝重?他心中疑惑,卻不敢多問,隻能靜待郡主詳解。長寧郡主目光深邃,緩緩道:“敵人在暗,我們在明,王府內外,危機四伏。你既願為屬臣,須得時刻警醒,助我守護王府安危。”
劉善聽罷,心中愈發沉重,他知道長寧郡主肯定察覺到了什麽,否則不會如此鄭重其事。
他深吸一口氣,等待長寧郡主的下文。
長寧郡主聲音低沉,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本郡主適才想起,牛尾刀可能僅僅隻是對方想讓你看到,而你看不到或者察覺不到的,才是真正的致命威脅。”
劉善心中一凜,“郡主,比如說……”
長寧郡主微微一頓,沉聲道:“藏匿起來的違禁兵器可能不隻有牛尾刀,還有更加危險的兵器,比如戰弩,比如斬馬刀,比如……”
郡主的話沒有說完,但劉善手心已經開始冒汗了,他明白這些兵器的威力足以顛覆整個康王府。
長寧郡主沉聲道:“除了調查紫煙,你還需調查曲大成,繼續調查秦家、柳家以及所有與他們有過接觸的勢力、個人,務必查清他們的動向與意圖。”
劉善抱拳領命,但卻麵色凝重。
長寧郡主看出了劉善的擔憂,輕歎一聲:“劉校尉,此事關乎王府存亡,非同小可,不論你有任何難處,都可以說出來,本郡主定會全力支持你。”
劉善再次抱拳道:“郡主,其他的都好說,但若沒有足夠的證據,隨意調查的話,恐怕……”
長寧郡主輕笑道:“沒有恐怕,你可能不太了解康王府在滄州的威望,即便沒有確切的證據,我們也有足夠的權力去追查任何蛛絲馬跡。因此,你隻管放手去做,無需顧慮重重。”
劉善心下稍安,但隨即又想到另一個問題,眉頭微蹙,“郡主,如果王府的敵人掌握如此強大的兵器,我們該如何應對?”
長寧郡主沉默了,若是曲大成參與藏匿違禁兵器的話,那證明康王親兵營的某些兵士已不值得信任。
長寧郡主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我們必須做好雙重準備,同時發起行動。劉校尉,本郡主將派遣給你一百名精兵,由你帶領他們突襲曲大成藏匿違禁兵器之處。行動必須迅速,不能讓他們有機會轉移或銷毀任何證據。一旦發現非法武器,立刻匯報,並且要嚴格封鎖現場。”
劉善領命,“郡主放心,在下定當竭盡全力,誓死不渝。”
長寧郡主又看向許伯,下令道:“本郡主亦會派遣給你五十名精兵,由你帶領他們突襲曲大成住處,務必擒拿曲大成,活捉他迴來。若遭遇反抗,可采取果斷措施,迅速斬殺曲大成,但要確保消息不外泄。同時,徹底搜查曲大成的住處,任何地方都不許放過。不論是否找到證據,都要銷毀所有痕跡。”
許伯肅然領命,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郡主放心,定不辱使命。”
長寧郡主微微點頭,目光掃過兩人,“此次行動務必保密,任何泄露者,嚴懲不貸。劉校尉,許伯,你們即刻出發,務必在天亮前完成任務。”
兩人齊聲應是,迅速離去。
然而,兩人還未出康王府,便被尤岸陽給攔住了。
尤岸陽神情嚴肅,壓低聲音說:“兩位請留步,王爺有請。”
劉善與許伯互望一眼,心中疑惑。
劉善不認識尤岸陽,但能感受到此人身上的威嚴,他便恭敬地問道:“請問老先生,王爺召見,長寧郡主殿下是否知曉?”
尤岸陽輕蔑地看了眼劉善,冷哼一聲,不屑於迴答一個小小校尉的問話。
許伯是長寧郡主身邊的老人,知曉尤岸陽乃是王爺的心腹,於是恭敬地說道:“尤老,我們正要去執行郡主的命令,不知王爺有何指示?”尤岸陽微微頷首,低聲迴答:“王爺已知此事,但另有深意。他命我務必帶兩位見他一麵。請隨我來。”
劉善與許伯對視後,抱拳道:“尤老,我乃郡主屬臣,一切聽從郡主安排。不過,若王爺有其他吩咐,我們自然不敢不從,但還需提前稟明郡主殿下,以免造成誤會。”
得知劉善是長寧郡主的屬臣,尤岸陽麵色稍緩,點頭道:“放心,王爺也請郡主一同前往,事關重大,需共同商議。”
劉善與許伯心中一凜,深知事態嚴重,不敢再遲疑,隨尤岸陽前往康王召見之處。
一路上,三人步履匆匆,氣氛凝重。
劉善與許伯跟隨尤岸陽穿過迴廊,終於停在一座靜謐的院落前。
尤岸陽推開院門,示意他們進去。
院內,康王端坐於石桌旁,麵色沉靜,目光銳利。
康王示意兩人坐下,然後緩緩開口:“稍等片刻,寧兒即刻便到。此事非同小可,待寧兒一到,我們詳細商議。”
兩人連忙起身行禮,心中忐忑。
劉善沒想到堂堂王爺,皇親國戚,居然會對自己如此客氣,心中不禁對康王生出一絲好感。
許伯與康王相熟,想當初還是康王將他招攬進府,並親自提拔為郡主親信。
他暗自思忖,王爺親自召見,必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