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室山?好奇怪的名字啊。”虹嬌一路念叨著說道。
“太室山這個山名背後是有故事的。據說禹王的第一個妻子塗山氏生啟於此,山下建有啟母廟,故稱之為‘太室’。”虹貓解釋道。
“嵩山東峰的太室山的主峰峻極峰,上有中嶽廟始建於秦朝,是嵩山道家的象征,也是道教聖地之一,有‘道教第六小洞天’之稱。”逗逗笑著說。
“其實嵩山還有著諸多的美好傳說,比如太室山巔“睡女媧”、九龍聖母的傳說、二郎擔山趕太陽還有堯舜禹三帝與嵩山的故事,被世人一代代流傳至今。”達達笑著說。
“那我們接下來要去的地方是哪?”藍兔問。
“接下來我們要到的地方是觀音閣。”虹貓迴答道。
眾人繼續向上前行,走了一段時間後,便來到了嵩山觀音閣。
“觀音閣的曆史背景深厚,據傳,少林寺麵臨被滅的危機時,一位手持燒火棍的莽和尚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解救了整個少林寺。這位莽和尚自稱是觀音菩薩化身,此後少林寺為他塑像供奉,並築造了觀音閣?。”
“因每年農曆九月十九日逢觀世音菩薩出家日,所以嵩山觀音閣會舉辦祈福法會,如諷誦《普門品》和搭百丈橋活動,以祈求世界和平、國家昌盛、社會和諧、人民安樂?。”逗逗解說道。
眾人走過觀音閣後,繼續前行。不一會兒便來到了峻極宮。
“這峻極宮是嵩山著名的道教宮觀,我們進去看看吧。”虹貓說
隻見這裏為高台兩進院落,有石洞數孔,房舍五間,裏麵供奉著無極老母的塑像。眾人觀看了一遍後,便從裏麵出來,朝山上繼續前行。
走了不久,便來到了中嶽行宮。這中嶽行宮坐北朝南,院落完整。大門麵闊三間,為硬山式,灰筒瓦蓋頂,前簷下有小八角青石金柱兩根。
進入大門,便看到正殿一座,東西順山房各一座等。正殿為硬山式,灰筒瓦蓋頂,脊飾為遊龍圖案,麵闊三間,進深三間,殿內前後置單步梁,梁下各有金柱四根。
殿前有月台,月台下正中有青石台階五踏,台階下有磚鋪甬道與大門相連。東、西順山房(陳州宮),麵闊一間,進深一間,硬山式,出前簷,為灰筒瓦蓋頂,簷內置有門。
“在這中嶽行宮,不妨放慢腳步,可細細的品味這裏的每一磚一瓦,能感受到這裏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韻味。”達達笑著說。
“明明就是些老房子,有什麽好感受的,無聊至極。”虹嬌忍不住吐槽道。
“那是因為你還小,不懂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達達說。
孩子們大多對這裏不感興趣,於是虹貓便帶著眾人離開這裏,繼續向上走去。
走了一段時間後,眾人來到了三皇寨。這三皇寨全稱為“三皇寨嵩山禪院”,是佛教禪宗祖庭少林寺永化堂禪武醫法門修行道場,是嵩山少林寺佛教活動場所的重要部分章。
隻見大門前簷下有小八鯖(qing一聲)石金柱兩根,柱上雕楷書對聯一副,上麵寫著:穎北無雙勝地,嵩前第一靈區。 簷檁(lin三聲)下有隨檁枋,檁枋之間各置有花形木雕一塊,上雕有鹿、龍吐祥雲 、羊圖案。後簷下有小圓柱兩根,殿中置板門。門內兩側各有民間手法塑像一尊。
進入後眾人發現,這禪院主體建築以三皇殿為中軸線,包括山門、客堂、瑞相館、禪塔、鍾鼓樓、文殊殿、觀音殿、普賢殿、無量聖殿、一乘堂、達摩堂、洗心地等建築。
“這嵩山禪院曆史悠久,在上古時期就有天皇(伏羲氏,主氣)、地皇(軒轅氏即黃帝,也有記載是女媧,主德)、人皇(神農氏,主生)三位先聖在此修行,故此也被稱為三皇寨禪院。同時這裏是少林寺南園永化堂傳承法門,肩負著弘揚少林禪宗宗風的重任,以及弘揚少林禪武醫文化的使命。”逗逗說道。
“我記得有詩曰:嵩山天下奧,少室險奇特,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這算是對三皇寨的評價了。”達達說道。
“這三皇寨供奉的三位神明是?天皇、?帝皇和?人皇?。天皇是?燧人氏,主要功績是發明鑽木取火,也被稱為火帝;地皇是?伏羲氏,功績是發明漁獵;人皇是?神農氏,功績是選五穀、嚐百草,是農業和醫藥的始祖。?”逗逗笑著說道。
眾人在三皇寨旁休息了一會兒,便繼續向上走去。不久後,眾人登上了峻極峰峰頂。
遠眺四周,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麵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崚(leng二聲)嶒(ceng二聲)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山峰間雲嵐瞬息萬變,美不勝收。
“白雲隨人來,翩翩疾如馬。洪崖與浮丘,襟袂安足把。不來峻極遊,何能小天下。”達達笑著吟誦道。
“太好了,總算是登頂成功嘍!”孩子們高興的說道。
“爹,我們接下來是不是就可以我們想去的地方了?”虹嬌問道。
“你們想去哪裏看看?”虹貓笑著問。
“我想去大雪山玩。”奔牛笑著說。
“什麽?!奔牛,你嫌爬山還不夠累嗎?!要去你自己去吧。”虹嬌說。
“我想去有湖泊的地方,最好是可以劃船的那種大湖泊。聽說湖周邊一般有美景,我想去看看。”達迎笑著說。
“湖有什麽好看的,還不如去個溫暖的地方賞花。”虹嬌不屑的說。
“花有什麽好看的,不如去爬雪山,聽說打雪仗老有意思了。”奔牛嬉皮笑臉的迴懟道。
“奔牛,你……。”
“略略略~。”
“我累了,我哪也不想去看了,我要迴家。”逗毅有氣無力的說道。
…………
見孩子們的意見不同,藍兔笑著對孩子們說:“你們統一一下意見,然後告訴我們,意見一致後我們接下來就去那裏……”
“太室山這個山名背後是有故事的。據說禹王的第一個妻子塗山氏生啟於此,山下建有啟母廟,故稱之為‘太室’。”虹貓解釋道。
“嵩山東峰的太室山的主峰峻極峰,上有中嶽廟始建於秦朝,是嵩山道家的象征,也是道教聖地之一,有‘道教第六小洞天’之稱。”逗逗笑著說。
“其實嵩山還有著諸多的美好傳說,比如太室山巔“睡女媧”、九龍聖母的傳說、二郎擔山趕太陽還有堯舜禹三帝與嵩山的故事,被世人一代代流傳至今。”達達笑著說。
“那我們接下來要去的地方是哪?”藍兔問。
“接下來我們要到的地方是觀音閣。”虹貓迴答道。
眾人繼續向上前行,走了一段時間後,便來到了嵩山觀音閣。
“觀音閣的曆史背景深厚,據傳,少林寺麵臨被滅的危機時,一位手持燒火棍的莽和尚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解救了整個少林寺。這位莽和尚自稱是觀音菩薩化身,此後少林寺為他塑像供奉,並築造了觀音閣?。”
“因每年農曆九月十九日逢觀世音菩薩出家日,所以嵩山觀音閣會舉辦祈福法會,如諷誦《普門品》和搭百丈橋活動,以祈求世界和平、國家昌盛、社會和諧、人民安樂?。”逗逗解說道。
眾人走過觀音閣後,繼續前行。不一會兒便來到了峻極宮。
“這峻極宮是嵩山著名的道教宮觀,我們進去看看吧。”虹貓說
隻見這裏為高台兩進院落,有石洞數孔,房舍五間,裏麵供奉著無極老母的塑像。眾人觀看了一遍後,便從裏麵出來,朝山上繼續前行。
走了不久,便來到了中嶽行宮。這中嶽行宮坐北朝南,院落完整。大門麵闊三間,為硬山式,灰筒瓦蓋頂,前簷下有小八角青石金柱兩根。
進入大門,便看到正殿一座,東西順山房各一座等。正殿為硬山式,灰筒瓦蓋頂,脊飾為遊龍圖案,麵闊三間,進深三間,殿內前後置單步梁,梁下各有金柱四根。
殿前有月台,月台下正中有青石台階五踏,台階下有磚鋪甬道與大門相連。東、西順山房(陳州宮),麵闊一間,進深一間,硬山式,出前簷,為灰筒瓦蓋頂,簷內置有門。
“在這中嶽行宮,不妨放慢腳步,可細細的品味這裏的每一磚一瓦,能感受到這裏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韻味。”達達笑著說。
“明明就是些老房子,有什麽好感受的,無聊至極。”虹嬌忍不住吐槽道。
“那是因為你還小,不懂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達達說。
孩子們大多對這裏不感興趣,於是虹貓便帶著眾人離開這裏,繼續向上走去。
走了一段時間後,眾人來到了三皇寨。這三皇寨全稱為“三皇寨嵩山禪院”,是佛教禪宗祖庭少林寺永化堂禪武醫法門修行道場,是嵩山少林寺佛教活動場所的重要部分章。
隻見大門前簷下有小八鯖(qing一聲)石金柱兩根,柱上雕楷書對聯一副,上麵寫著:穎北無雙勝地,嵩前第一靈區。 簷檁(lin三聲)下有隨檁枋,檁枋之間各置有花形木雕一塊,上雕有鹿、龍吐祥雲 、羊圖案。後簷下有小圓柱兩根,殿中置板門。門內兩側各有民間手法塑像一尊。
進入後眾人發現,這禪院主體建築以三皇殿為中軸線,包括山門、客堂、瑞相館、禪塔、鍾鼓樓、文殊殿、觀音殿、普賢殿、無量聖殿、一乘堂、達摩堂、洗心地等建築。
“這嵩山禪院曆史悠久,在上古時期就有天皇(伏羲氏,主氣)、地皇(軒轅氏即黃帝,也有記載是女媧,主德)、人皇(神農氏,主生)三位先聖在此修行,故此也被稱為三皇寨禪院。同時這裏是少林寺南園永化堂傳承法門,肩負著弘揚少林禪宗宗風的重任,以及弘揚少林禪武醫文化的使命。”逗逗說道。
“我記得有詩曰:嵩山天下奧,少室險奇特,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這算是對三皇寨的評價了。”達達說道。
“這三皇寨供奉的三位神明是?天皇、?帝皇和?人皇?。天皇是?燧人氏,主要功績是發明鑽木取火,也被稱為火帝;地皇是?伏羲氏,功績是發明漁獵;人皇是?神農氏,功績是選五穀、嚐百草,是農業和醫藥的始祖。?”逗逗笑著說道。
眾人在三皇寨旁休息了一會兒,便繼續向上走去。不久後,眾人登上了峻極峰峰頂。
遠眺四周,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麵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崚(leng二聲)嶒(ceng二聲)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山峰間雲嵐瞬息萬變,美不勝收。
“白雲隨人來,翩翩疾如馬。洪崖與浮丘,襟袂安足把。不來峻極遊,何能小天下。”達達笑著吟誦道。
“太好了,總算是登頂成功嘍!”孩子們高興的說道。
“爹,我們接下來是不是就可以我們想去的地方了?”虹嬌問道。
“你們想去哪裏看看?”虹貓笑著問。
“我想去大雪山玩。”奔牛笑著說。
“什麽?!奔牛,你嫌爬山還不夠累嗎?!要去你自己去吧。”虹嬌說。
“我想去有湖泊的地方,最好是可以劃船的那種大湖泊。聽說湖周邊一般有美景,我想去看看。”達迎笑著說。
“湖有什麽好看的,還不如去個溫暖的地方賞花。”虹嬌不屑的說。
“花有什麽好看的,不如去爬雪山,聽說打雪仗老有意思了。”奔牛嬉皮笑臉的迴懟道。
“奔牛,你……。”
“略略略~。”
“我累了,我哪也不想去看了,我要迴家。”逗毅有氣無力的說道。
…………
見孩子們的意見不同,藍兔笑著對孩子們說:“你們統一一下意見,然後告訴我們,意見一致後我們接下來就去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