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別說毛筆字,字都很少寫了,都是電腦手機打字。
沈槐:說到之前,好想念自己親人!
哎~好久沒想念自己的親人了~
剛開始練比他們好,是因為畢竟是個大人的靈魂,有學習的機會更加認真,所以進步比孩子快很正常。
這麽長時間過去了,不如兩個孩子也正常。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亙古不變的道理。
一直愉快地練到錢夫人來喊晚膳,三個人才意猶未盡的擱了筆。
沈槐是覺得來之不易的機會,得多練!
兩個孩子是當陪練和指導老師沒當夠。
第二日是新娘子三朝迴門,高郎中還沒開口,已經被錢大夫著急的拉走了。
錢老夫人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地拉著五丫一起送去學堂了。
學堂裏錢家兩個孩子,開始學四書了,剛剛開始學論語。
四書五經在現代,沈槐隻在上學時的課本裏背誦了名言名句。
古代這就像語數英一樣是主科,所以沈槐覺得聽一次賺一次。
最好找書迴去看看,在這邊安身立命的主要文化思想不能輕慢~
於是豎起耳朵,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聽講。
下午繼續練字。
又過了好幾日,沈槐的字進步不大,兩個孩子的字倒是又進步了不少。
之前兩個孩子的字,練到了一小段的瓶頸期,總看不到進步都有些懈怠。
最近受小五丫的影響,特別認真!
比平時每天多練兩張大字,潛移默化中,就突破了那個小瓶頸。
一家人看著兩個孩子的進步,都暗自高興壞了,
都達成了默契:
高郎中一準備提迴去,就有人立馬出麵打個話岔。
留了十來天後,新娘子都學會默契配合了。
沈槐:果然還是在孩子們身上下功夫,更能得到家長肯定啊~
不管了,抓緊時間學習這個時代的文化~
到冬月下旬了,高郎中堅決的把要迴去的話說了出來!
理由就是:“錢老哥!主要是小五丫跟著出來時間太長,孩子家裏人會擔心。
本來五丫家裏人,隻以為連來去,頂多出來個十來天的~”
沈槐:他們擔心個毛線~
一番話說得言辭懇切,錢大夫一聽哈哈一笑:
“老弟這還用你說~
我早就著人帶信給孩子爹娘了,說孩子小年夜之前迴去,放心吧!
果然是好兄弟,我們想到一處了~
你在我這兒就當自己家,迴去跟隔壁老和尚幹瞪眼呀!
剛好在我這兒多掙些銀錢,迴去過個肥年豈不好?
放心!大哥絕對不會留你在這兒過年,今年我家添新媳婦過年忙~
明年過年來可以,嘿嘿!”
高郎中實在人,被錢大夫一番話都繞暈了。
沈槐內心是無所謂在哪兒的:
反正在哪兒都沒有歸屬感!
在這邊更開心~
每天早上有牛奶喝,上廁所有廁紙,還能學到知識,蹭一天賺一天~
當沈槐聽見多掙些銀錢的時候,眼睛一亮!
沈槐:啊呀!最近學四書練字昏了頭,忘記賺錢這個大事了!
在吃完飯大家散步消食閑話結束後,沈槐跟錢芍說了下想法。
錢芍就跟她一起去了錢大夫和老夫人處,老夫妻還奇怪,孩子這麽晚來幹嘛?
沈槐大大方方的行了一禮,說道:
“錢爺爺錢奶奶,我家的光景你們也知道,我想掙些錢!
我看近日都是您和師傅,或者錢二叔中午值診。
想明日起散學後,午飯時間我去藥堂值診。
您放心,日常病症我都可以。
這個您可以跟我師傅確認,我在村裏已經掛診一年多了。
遇到拿不定主意的,我會立馬喊你們。
我收的診金,可以跟藥堂別的大夫一樣提成,您意下如何?”
“你這個小娃娃~
爺爺聽你師父說了,你早已獨自看診抓藥的事情了。
隻是,你現在正在長身體,午飯可耽誤不得~
至於銀錢,你不用操心。。。”
“錢爺爺,謝謝您的好意。”沈槐作了一揖,打斷他的話,
“我也明白您的意思,但是無功不受祿!
我雖年紀小,也要靠自己在這世間安身立命。
前幾日剛學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我雖不是君子,但也想以君子之心、君子之行徑為人處事!
眼前我雖困難些,但我會好好努力自強不息~
所以對於您和錢奶奶的好意,我隻能不識好歹了,希望您能諒解!”
說完又作了一揖下去。
“好孩子,這是幹什麽!”錢老夫人邊說邊扶起沈槐。
“這孩子,你既如此說了,那就明日起去吧。
最近臨近臘月了,坐診大夫確實要忙家裏事。
老二又新婚燕爾,都是我和你師傅,兩把老骨頭去午值的。
你能幫忙最好了,我們年紀大了,中午最好休息一下~
我和你師傅兩個人去,都是輪流休息一會兒,你去幫了我們大忙了~
就跟你說的,我們堂堂濟世堂也不能厚此薄彼。
坐診大夫每月是一吊錢,另外診金抓藥都有進項。
在商言商,你這我每日給你十文,診金三成歸你、抓藥提成一成,與坐診大夫一致待遇。
你若同意,明日便開始上值,時間巳時三刻至未時一刻。”
沈槐心知這是寬待自己,自是無不答應。
錢芍聽罷:“我要帶上錢堯去送飯,然後在那幫忙抓藥!”
老兩口聽了更是喜聞樂見,立刻滿口答應了。
第二日,沈槐便按時去上值了。
進入臘月,某天下午,高郎中突然想看看小小徒弟的績效。
於是得了個閑,就跟錢大夫說了。
錢大夫也好奇,就把藥方記錄冊拿過來,一看兩個人都一愣。
隻見,有些藥方才幾文錢,有些藥方幾兩銀子,還有些藥方十幾兩,甚至還有幾十兩的!
看方子,症都是對症的,兩個人百思不解,決定親口問一下孩子。
晚間消食後,錢老夫人身邊的蘭嬤嬤,喊沈槐去一趟。
錢堯剛好也在,三個人在互相背書的,就都跟著去了。
到了錢大夫院子裏,看見還有高郎中在。
錢老夫人起身過來,拍拍幾個孩子身上的雪花,輕聲細語道:
“孩子,你師傅和錢爺爺要問你,關於抓藥的事情。
你要不要單獨跟他們解釋?”
沈槐一聽,一思量就知道了何事,坦然一笑道:
“無妨的,錢奶奶,你們都可以知道。”
說完抬腳就進去了。
“五丫!你自己先看看,然後說說,咋迴事?”
高郎中拿著記錄冊,不苟言笑地問道。
“嘿嘿~不用看,我寫的方子我知道滴~
幾文、幾十文錢的,是看病的窮苦人家;
幾百文、一吊錢左右的,是窮苦人家病比較嚴重的,或者正常百姓家;
幾兩銀子的,是正常百姓家病嚴重些的;
十幾兩銀子的,是富貴人家;
幾十兩銀子的,是富貴人家病嚴重些的。”
“這什麽謬論?”高郎中聽罷有些生氣了,
“窮苦人家,我讚同!
但你這個不是在放牧村,開得也過於低了。
別的,應該一視同仁!
你小小年紀,怎麽能有這種歪心思?”
“高伯伯,不是我生了歪心思,是那些看病的人,本來的心思!
我開的藥,基本上一次六副,第一批的基本已經吃完了。
您不要著急,臘月半之後您再看。
到時我解釋給您聽,如果還覺得我歪心思,您再罵我不遲。
您看看,我的藥方都是對症的。”
眾人聽了便不再說什麽,讓早些迴去安寢。
轉眼到了臘月十五。
當天藥堂下值時,沈槐練完字,帶著兩跟屁蟲過去了。
等坐診大夫了迴家後,沈槐自己找到冊子,拿給了高郎中和錢大夫。
兩人發現:
除了普通老百姓的,窮苦百姓和富人來看病的都增加了。
兩個老人百思不得其解!
沈槐解釋道:
“普通老百姓隻要看好病,拿藥都差不多價錢,所以誰看都一樣~
窮苦人嘛,整個磐龍郡不會有第二個人這麽開,包括高伯伯。
高伯伯隻有在放牧村會這麽開。
富人的嘛!別人不清楚,反正我是這麽開的。”
高郎中默不作聲,倒是錢大夫開口道:
“為何呀?孩子。”
“對窮苦百姓,我這麽開是因為我是小孩子。
隻坐診幾天中午時間,不會影響正常市場。
高伯伯開方子,可能會盡量用便宜點的,但是不敢太明顯。
因為進入了磐龍郡的地界,就不能不守這一行在這個地界的底線。
所以隻有我開,別人不會來找醫館麻煩。
至於富人嘛,他們基本上滿臉寫著:
‘可不要拿廉價貨來糊弄我,醫不好或者被廉價藥吃壞了,有你好看!’
所以,我都盡量給他們用好的藥材。
然後千叮嚀萬囑咐熬藥的注意點,再順道幫他們規整下飲食。
並告知他們:不配合,就會浪費這些名貴藥材,配合了,他們自己就會感受到效果。
結果,他們覺得我用心為他們。
病治好了,吃了這些好藥心裏又安心,便又來找我了,還介紹別的富人來找我。”
兩個老人聽完,久久不能迴神,看著一臉天真的孩子,不知道說些什麽!
二老:怎麽說呢,這事兒又不好又好,倒是不好評價了~
就在小大夫的名氣漸漸散開的時候,這一日,中午時分還排隊的藥堂。
來了一對中年夫妻,那家漢子來了就嚎開了。。。
沈槐:說到之前,好想念自己親人!
哎~好久沒想念自己的親人了~
剛開始練比他們好,是因為畢竟是個大人的靈魂,有學習的機會更加認真,所以進步比孩子快很正常。
這麽長時間過去了,不如兩個孩子也正常。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亙古不變的道理。
一直愉快地練到錢夫人來喊晚膳,三個人才意猶未盡的擱了筆。
沈槐是覺得來之不易的機會,得多練!
兩個孩子是當陪練和指導老師沒當夠。
第二日是新娘子三朝迴門,高郎中還沒開口,已經被錢大夫著急的拉走了。
錢老夫人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地拉著五丫一起送去學堂了。
學堂裏錢家兩個孩子,開始學四書了,剛剛開始學論語。
四書五經在現代,沈槐隻在上學時的課本裏背誦了名言名句。
古代這就像語數英一樣是主科,所以沈槐覺得聽一次賺一次。
最好找書迴去看看,在這邊安身立命的主要文化思想不能輕慢~
於是豎起耳朵,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聽講。
下午繼續練字。
又過了好幾日,沈槐的字進步不大,兩個孩子的字倒是又進步了不少。
之前兩個孩子的字,練到了一小段的瓶頸期,總看不到進步都有些懈怠。
最近受小五丫的影響,特別認真!
比平時每天多練兩張大字,潛移默化中,就突破了那個小瓶頸。
一家人看著兩個孩子的進步,都暗自高興壞了,
都達成了默契:
高郎中一準備提迴去,就有人立馬出麵打個話岔。
留了十來天後,新娘子都學會默契配合了。
沈槐:果然還是在孩子們身上下功夫,更能得到家長肯定啊~
不管了,抓緊時間學習這個時代的文化~
到冬月下旬了,高郎中堅決的把要迴去的話說了出來!
理由就是:“錢老哥!主要是小五丫跟著出來時間太長,孩子家裏人會擔心。
本來五丫家裏人,隻以為連來去,頂多出來個十來天的~”
沈槐:他們擔心個毛線~
一番話說得言辭懇切,錢大夫一聽哈哈一笑:
“老弟這還用你說~
我早就著人帶信給孩子爹娘了,說孩子小年夜之前迴去,放心吧!
果然是好兄弟,我們想到一處了~
你在我這兒就當自己家,迴去跟隔壁老和尚幹瞪眼呀!
剛好在我這兒多掙些銀錢,迴去過個肥年豈不好?
放心!大哥絕對不會留你在這兒過年,今年我家添新媳婦過年忙~
明年過年來可以,嘿嘿!”
高郎中實在人,被錢大夫一番話都繞暈了。
沈槐內心是無所謂在哪兒的:
反正在哪兒都沒有歸屬感!
在這邊更開心~
每天早上有牛奶喝,上廁所有廁紙,還能學到知識,蹭一天賺一天~
當沈槐聽見多掙些銀錢的時候,眼睛一亮!
沈槐:啊呀!最近學四書練字昏了頭,忘記賺錢這個大事了!
在吃完飯大家散步消食閑話結束後,沈槐跟錢芍說了下想法。
錢芍就跟她一起去了錢大夫和老夫人處,老夫妻還奇怪,孩子這麽晚來幹嘛?
沈槐大大方方的行了一禮,說道:
“錢爺爺錢奶奶,我家的光景你們也知道,我想掙些錢!
我看近日都是您和師傅,或者錢二叔中午值診。
想明日起散學後,午飯時間我去藥堂值診。
您放心,日常病症我都可以。
這個您可以跟我師傅確認,我在村裏已經掛診一年多了。
遇到拿不定主意的,我會立馬喊你們。
我收的診金,可以跟藥堂別的大夫一樣提成,您意下如何?”
“你這個小娃娃~
爺爺聽你師父說了,你早已獨自看診抓藥的事情了。
隻是,你現在正在長身體,午飯可耽誤不得~
至於銀錢,你不用操心。。。”
“錢爺爺,謝謝您的好意。”沈槐作了一揖,打斷他的話,
“我也明白您的意思,但是無功不受祿!
我雖年紀小,也要靠自己在這世間安身立命。
前幾日剛學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我雖不是君子,但也想以君子之心、君子之行徑為人處事!
眼前我雖困難些,但我會好好努力自強不息~
所以對於您和錢奶奶的好意,我隻能不識好歹了,希望您能諒解!”
說完又作了一揖下去。
“好孩子,這是幹什麽!”錢老夫人邊說邊扶起沈槐。
“這孩子,你既如此說了,那就明日起去吧。
最近臨近臘月了,坐診大夫確實要忙家裏事。
老二又新婚燕爾,都是我和你師傅,兩把老骨頭去午值的。
你能幫忙最好了,我們年紀大了,中午最好休息一下~
我和你師傅兩個人去,都是輪流休息一會兒,你去幫了我們大忙了~
就跟你說的,我們堂堂濟世堂也不能厚此薄彼。
坐診大夫每月是一吊錢,另外診金抓藥都有進項。
在商言商,你這我每日給你十文,診金三成歸你、抓藥提成一成,與坐診大夫一致待遇。
你若同意,明日便開始上值,時間巳時三刻至未時一刻。”
沈槐心知這是寬待自己,自是無不答應。
錢芍聽罷:“我要帶上錢堯去送飯,然後在那幫忙抓藥!”
老兩口聽了更是喜聞樂見,立刻滿口答應了。
第二日,沈槐便按時去上值了。
進入臘月,某天下午,高郎中突然想看看小小徒弟的績效。
於是得了個閑,就跟錢大夫說了。
錢大夫也好奇,就把藥方記錄冊拿過來,一看兩個人都一愣。
隻見,有些藥方才幾文錢,有些藥方幾兩銀子,還有些藥方十幾兩,甚至還有幾十兩的!
看方子,症都是對症的,兩個人百思不解,決定親口問一下孩子。
晚間消食後,錢老夫人身邊的蘭嬤嬤,喊沈槐去一趟。
錢堯剛好也在,三個人在互相背書的,就都跟著去了。
到了錢大夫院子裏,看見還有高郎中在。
錢老夫人起身過來,拍拍幾個孩子身上的雪花,輕聲細語道:
“孩子,你師傅和錢爺爺要問你,關於抓藥的事情。
你要不要單獨跟他們解釋?”
沈槐一聽,一思量就知道了何事,坦然一笑道:
“無妨的,錢奶奶,你們都可以知道。”
說完抬腳就進去了。
“五丫!你自己先看看,然後說說,咋迴事?”
高郎中拿著記錄冊,不苟言笑地問道。
“嘿嘿~不用看,我寫的方子我知道滴~
幾文、幾十文錢的,是看病的窮苦人家;
幾百文、一吊錢左右的,是窮苦人家病比較嚴重的,或者正常百姓家;
幾兩銀子的,是正常百姓家病嚴重些的;
十幾兩銀子的,是富貴人家;
幾十兩銀子的,是富貴人家病嚴重些的。”
“這什麽謬論?”高郎中聽罷有些生氣了,
“窮苦人家,我讚同!
但你這個不是在放牧村,開得也過於低了。
別的,應該一視同仁!
你小小年紀,怎麽能有這種歪心思?”
“高伯伯,不是我生了歪心思,是那些看病的人,本來的心思!
我開的藥,基本上一次六副,第一批的基本已經吃完了。
您不要著急,臘月半之後您再看。
到時我解釋給您聽,如果還覺得我歪心思,您再罵我不遲。
您看看,我的藥方都是對症的。”
眾人聽了便不再說什麽,讓早些迴去安寢。
轉眼到了臘月十五。
當天藥堂下值時,沈槐練完字,帶著兩跟屁蟲過去了。
等坐診大夫了迴家後,沈槐自己找到冊子,拿給了高郎中和錢大夫。
兩人發現:
除了普通老百姓的,窮苦百姓和富人來看病的都增加了。
兩個老人百思不得其解!
沈槐解釋道:
“普通老百姓隻要看好病,拿藥都差不多價錢,所以誰看都一樣~
窮苦人嘛,整個磐龍郡不會有第二個人這麽開,包括高伯伯。
高伯伯隻有在放牧村會這麽開。
富人的嘛!別人不清楚,反正我是這麽開的。”
高郎中默不作聲,倒是錢大夫開口道:
“為何呀?孩子。”
“對窮苦百姓,我這麽開是因為我是小孩子。
隻坐診幾天中午時間,不會影響正常市場。
高伯伯開方子,可能會盡量用便宜點的,但是不敢太明顯。
因為進入了磐龍郡的地界,就不能不守這一行在這個地界的底線。
所以隻有我開,別人不會來找醫館麻煩。
至於富人嘛,他們基本上滿臉寫著:
‘可不要拿廉價貨來糊弄我,醫不好或者被廉價藥吃壞了,有你好看!’
所以,我都盡量給他們用好的藥材。
然後千叮嚀萬囑咐熬藥的注意點,再順道幫他們規整下飲食。
並告知他們:不配合,就會浪費這些名貴藥材,配合了,他們自己就會感受到效果。
結果,他們覺得我用心為他們。
病治好了,吃了這些好藥心裏又安心,便又來找我了,還介紹別的富人來找我。”
兩個老人聽完,久久不能迴神,看著一臉天真的孩子,不知道說些什麽!
二老:怎麽說呢,這事兒又不好又好,倒是不好評價了~
就在小大夫的名氣漸漸散開的時候,這一日,中午時分還排隊的藥堂。
來了一對中年夫妻,那家漢子來了就嚎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