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頌、秦柏兩個一見麵,就吵吵著比賽背三字經,這一路都在背三字經的歡快中。


    晚飯前到了錢大夫家,錢老夫人領著兩個孩子,立時迎到門口。


    錢大夫出診了,家裏一片忙碌,都在為第二日的迎親做準備。


    秦師伯和高郎中都把賀禮,提前交給了錢老夫人。


    沈槐見狀,就先把竹簍請錢家的小廝拿下來。


    說明了是全家感激錢家施恩。


    之前自己在錢家小住又多得照顧,莊稼人的心意望不要嫌棄。


    “哪裏的話,我看這些竹簍編得精巧還大小都有,一看就廢了心思的。


    這樣藥堂裏大人用大號的,身量小些的用小的,不知方便了多少~


    替我謝謝你爹娘,也謝謝你。”


    錢老夫人說得春風化雨般和善。


    接著,沈槐就拿出了自己的賀禮,彩色手袋很得錢老夫人的心。


    一看裏麵禮物,更是覺得這孩子太貼心了,親自拿著這份小禮物引著眾人進去了。


    先引著秦家老兩口和高郎中,去客院安置了。


    又讓兩個大丫鬟,把孩子們帶去玩。


    沈槐就把小木哨分給了孩子們,一時間此起彼伏的哨聲,一窩蜂地向內院飛去。


    秦師伯家那個最小的,由丫鬟抱著也跟著湊熱鬧。


    晚飯時,錢大夫迴來了,見到老友打心裏高興,又要小酌幾杯。


    錢老夫人怕誤事沒讓,秦師伯和高郎中也表示:


    堅決不喝!


    吃完晚飯,錢家還要繼續把明日的宴客安排、接親安排,再過一遍。


    飯畢後,秦師伯和秦師娘與高郎中一商量,就找錢大夫一家去幫忙了。


    沈槐就提議孩子們:


    我們去書房~


    互相檢查一下,這一年多多的進益大~


    大家忙不迭的應了。


    秦家兩個小的,就由丫鬟帶過去看熱鬧。


    大人們見狀,舒了口氣相視一笑。


    眾人忙到亥時將盡,才想到把一堆孩子們忘了。


    早有大丫鬟上前來匯報說,戌時過半時,五丫已經讓孩子們散了,去安寢了。


    秦家小些的那兩個,另一個大丫鬟一直在客院照看著。


    眾人聽罷,各自歇息去了。


    第二日卯時未至,錢家的大人們都已經起身了。


    卯時過半,就讓丫鬟把所有的孩子都喊起身了,請的戲班子,迎親隊都已經到了。


    戲台提前搭好的,錢家人各司其職:


    負責迎客的、負責器皿的、負責安排膳食的、負責安排戲班子的、負責安置迎親隊的、負責引客入座的等等。。。


    大家忙而不亂。


    接下來吉時祭祖,迎親隊走儀式,出發迎親。


    到新娘家再走儀式,接迴來天已經擦黑了,再到吉時祭祖走儀式,最後才送入洞房。


    沈槐雖然沒跟到女方那邊,但是光男方這邊已經熱鬧非凡了。


    白天又加入了錢家親友的好些孩子,晚上鬧洞房沒有過分的行為。


    但是,要看新娘子的孩子們太多了,差點沒把新房的門擠壞了~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第二日,新婚夫婦依舊身著紅衣,濃情蜜意的給長輩敬了茶改了口。


    長輩們給了禮物,孩子們又叫了二嬸,新婦又給了孩子們見麵禮。


    然後一家子加上留宿的客人,就去用早膳了。


    用完早膳,客人們就啟程返家了,主家也要收拾宴會的善後事宜。


    錢大夫一家見秦師伯和高郎中也要走了,便佯裝生氣開玩笑道:


    “好啊,吃完就拍屁股走人,以咱們的情誼這可不行!”


    “咱們兄弟知道你誠心挽留~


    但是你看,這趟與老太婆把兩個小的,也帶過來湊熱鬧了,實在得迴去!


    下次隻帶兩個大的來,或者我們自己來,賴你家住半年可好?”


    眾人一聽都笑了起來,錢大夫心知孩子小,肯定得迴去,也不強留了。


    隻一隻手拽住高郎中手臂:


    “你走可以,你師弟可得留下給我幹兩天長工!


    把我給你留的活兒,一並幹了才準走,嘿嘿!”


    “好!那就這麽說定了!


    他幹完活兒你把他送我那兒去,再幫我幹兩天,哈哈哈!”


    說著一家人忙不迭的上了馬車,邊告辭、邊絕塵而去。


    “師兄!師兄!嫂嫂!”


    高郎中連聲喊,哪還有人應答他~


    無奈隻得留下了,想著剛好幫幫忙再走。


    錢大夫心滿意足的帶著高郎中,去了對麵藥堂。


    沈槐剛想跟過去,錢老夫人拉起沈槐的手,領著眾人迴到宅子裏。


    和錢大夫人稀罕了一陣子五丫,就讓錢芍和錢堯招待她了。


    因著喜事,這兩孩子今日沒有去上學。


    大喜日子又不好喊他們學習,沈槐更不想跟他們玩過家家。


    便想著發揮一下他們的作用,幫幫大人的忙。


    想了想,就指著需要歸置的東西誠心發問道:


    “哥哥、姐姐,你們對你家中這些事物了解嗎?


    這些東西原本放在哪裏的?”


    兩個孩子以為是尋常問問,就把知道的都迴答了。


    沈槐一一了解之後,就引著他們閑逛到一處還沒收拾的院落。


    “呀~這裏好亂呀~


    哥哥、姐姐,你們要不喊人來收拾一下,我們再玩兒?”


    兩個人為了玩耍方便一些,自然是答應了。


    沈槐便讓他們喊幾個閑著的丫鬟小廝過來,指揮仆人把東西歸位,該送入庫房的送過去。


    等午膳時分,錢老夫人她們把大堂和園子收拾好了,準備還有幾個小院落下午再收拾。


    有老仆稟報說:


    “老夫人~小少爺、小小姐已經收拾好了!


    小的剛剛看了下,基本都妥當了。


    下午老夫人您隻要去掌掌眼,還有什麽遺漏的查補一遍就行了~”


    婆媳兩一聽,驚訝得對視了一眼。


    立時相攜著,就要去看看究竟,仆人便帶著去了。


    沿路的幾個堂屋,不光東西歸置好了,連衛生都打掃好了。


    走到最後一個院子門外。


    隻見三個丫鬟三個小廝立在旁邊,錢芍和錢堯在一一檢查。


    小五丫坐在廊下,看著他們檢查,婆媳站在外麵沒吱聲,想瞧個稀奇。


    隻見兩個人念念有詞,還互相對照檢查完走出堂屋。


    “哇!芍姐姐和堯哥哥這次一個沒落下!


    全檢查了~太棒了!”


    就見自家的兩個大孩子,被小孩子一誇,開心得不能自已,


    隻聽小五丫接著說:


    “院子裏的幾個小廝哥哥和姐姐,今天肯定更累了。


    說好了今天早上能幹完有打賞的,芍姐姐、堯哥哥記得哦!”


    隻見兩人一本正經走到幾個仆人跟前,鄭重其事的拿起自己的小荷包,一人給了他們十文錢。


    幾個丫鬟小廝側站,著看不清表情。


    不過想來也不太好,立馬小五丫的聲音又傳來了:


    “哥哥、姐姐們,這是芍姐姐、堯哥哥單獨給你們喝茶的~


    剛剛芍姐姐就和堯哥哥說好了,一會兒去老夫人和夫人那兒,給你們討真正的賞錢呢!”


    幾個仆人一聽,忙不迭的感謝小小姐小少爺。


    “不用去找我們了,我們來了~


    蘭嬤嬤,帶他們一人去領一百文賞錢。”


    說著,婆媳兩跨進院門:


    “祖宗保佑,我的芍兒、堯兒長大了,能頂事了!”


    “奶奶,奶奶,您去幫我們看一下,還有沒有什麽不周到的~”


    “我和你娘剛剛一路過來看過了,你們做得很好!


    奶奶想問問你們,怎麽知道什麽東西,放到哪裏去的呢?”


    “好些我們也不知道~


    是五丫妹妹說,鄉下人收糧食的時候,麥子跟麥子放一起、稻穀和稻穀放一起。


    收這些物件,會不會也一樣~?


    我和弟弟就看,如果這個東西是布做的,那就放到布類的庫房。


    依樣畫葫蘆果然都沒錯,我們聰明吧?”


    兩位錢夫人聽罷對視了一眼,錢夫人笑道:


    “聰明!真是太聰明了!


    不過呀,你們的小友五丫更聰明哦!”


    沈槐一聽立馬接上一句:


    “我們三個都很聰明,嘻嘻!”


    “是是是,都聰明!忙了一早上餓壞了吧?


    跟娘和奶奶去吃飯了。”


    說著拉起了沈槐的手就往外走,錢老夫人拉起另外兩孩子的手跟著出來了。


    吃完飯沈槐有點惆悵:


    下午咋辦呢?逃不了過家家的命運嗎?


    想了想就跟兩個娃說:


    “芍姐姐、堯哥哥,我在鄉下時買不起紙筆墨。。。


    下午、下午想練字,我能去練字嗎。?”


    兩個娃娃一聽,想到之前在鄉下見到的情形,同情心大起。


    生怕小五丫難受,立馬開開心心的帶著小五丫去練字了。


    沈槐也很開心~


    錢家兩位夫人都覺得,每次小五丫一來,兩個孩子的行為,太陽都是打西邊起來的。


    沈槐確實還是在錢家的時候碰過筆紙,後來一直是棍子寫。


    剛開始寫,一下子還真掌握不好。


    姐弟倆一看,果然小五丫的字大不如前,還輪番指導了一陣子。


    關鍵小五丫是個聽話的好學生,都按他們說的認真練,有不懂的立馬真誠的發問。


    沈槐:是真的不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沐家家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行火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行火熯並收藏沐家家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