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槐由於平時辦事牢靠、嘴又甜,深得鄉親們的喜歡。
被裏長和糧食一起,放在牛車上,也帶過去玩了。
冬日的陽光幹幹的,照在身上卻沒啥溫度。
沒有汙染的藍色天空中,飄著幾朵分外幹淨的白雲。
大夥兒熱火朝天的,相跟著走到了多水鎮。
鄉親們到了鎮上集市之後,每個村子的人,都以村為單位做買賣。
這樣互相有個照應,還可以抽個把閑人,去把比較緊俏的年貨先置辦了。
大人們囑咐孩子們,不要走遠隨便玩去。
孩子們‘唿’一下就四散開了。
他們可不會以村為單位,不管認識不認識都聚到一起玩了。
丟沙包、打陀螺、跳格子等等~
五花八門、不亦樂乎!
沈槐仔細觀察了一下,從南邊來的村落的人家,整體衣著明顯好一些,心裏尋思:
要想讓鄉親們一年種兩宿莊稼,得借點兒東風呀!
得有讓他們信服的先例,這樣他們才有動力。
沒法兒去鎮上,看借借富裕村落的東風,應該也可以~
不管了,實在窮得受不了了!
不管什麽方法總得試試!
於是,五丫就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到南邊來的村落旁邊坐下玩耍了。
因為是年度最後一次集市,都是拖家帶口來的,這次吃飯基本上都是自帶的,隻有一些條件比較好的人家,去喝了羊肉湯。
沈槐在富貴村那邊坐了好一會兒,把他們村的八卦聽了個七七八八,就轉換陣地了。
沈槐正專心致誌地聽著,不知道哪個村的八卦的時候。
“五丫!梁五丫!”放牧村的裏長遠遠的喚了幾聲。
幾聲唿喊,把沈槐的耳朵拉迴了神。
循著聲音抬頭一看,裏長已經帶著富貴村的裏長,笑眯眯的走過來了。
“喏~就是這個小娃娃,借給你使使,你有事兒就去忙嘛!
放心吧!
這小娃娃,要是今天給你算錯一個賬,你都來找我!
就是娃娃比較小,我們才教了幾個簡單的字。
啥糧食或者物件兒得告訴娃娃,別的你放心,嘿嘿~”
裏長走到五丫跟前一把抱起她,交代好之後,就遞給了富貴村的裏長。
“這個可真是個小娃娃呀!老哥兒!
這娃娃,眼瞅著才兩歲吧?
你就敢跟我打包票呀?”
富貴村的裏長又驚訝又疑惑,還是從裏長手裏接過了五丫。
“安心吧老弟!
五丫,叫爺爺~
你等陣兒,就跟著這個爺爺去,去幫他們算算錢錢,算好了。爺爺拿給你糖吃涅!
乖乖的丫!”裏長摸了摸五丫的頭笑道。
“爺爺好!”沈槐又轉向裏長:
“知道了,裏長爺爺。
您別忘了,讓爹爹,接五丫!”
“放心吧,乖娃娃!
忘不了,去吧!去吧!”
裏長笑嗬嗬的,拍拍富貴村裏長的肩膀。
“行嘛!謝謝老哥了!”
富貴村裏長抱著五丫,就往富貴村的集體去了。
原來,富貴村裏長的二女兒嫁在鎮上,幾年前生了個女兒,今年年頭又懷孕了,今天剛剛生了個兒子。
知道富貴村裏長,今天肯定在集市,趕緊派人來,請過去看女兒和大外孫。
這不,富貴村就沒人算賬了~
平時跟放牧村的裏長,集市經常碰到,相處得還挺熱絡,就想請他幫忙。
今年基本上收成都好,五丫村的裏長也走不開,就立馬想到了五丫。
把五丫抱過去之後,富貴村裏長看著五丫算了四五筆賬,沒有一丁點兒錯漏,終於放下心去看女兒了~
富貴村的村民又是一陣好奇,問五丫也問不到個所以然。
五丫賬算得清楚,但是話不清楚~
大夥兒對話都沒說全的娃娃會算賬,都覺得很神奇。
買賣閑時,就把自家帶的好吃的,都拿出來逗五丫,最後五丫的幾個口袋裏,就滿當當的裝了各種吃食。
日頭漸漸西斜了,大家也都愉快的完成了買賣。
裏長帶著五丫一大家子,來接五丫迴去了。
富貴村的鄉親們買賣比較多,收獲也多,每個人家都出了兩文錢作為報酬,湊在一起有將近九十文。
沈槐拿出了十幾文錢,把幾個老人家的還迴去了。
“爺爺、奶奶的,給過了!”
說著拍了拍自己的口袋。
沈槐:孝順老年人的孩子,在大家心裏的好感度還不得爆表?
裏長對五丫的行為,驚喜得合不攏嘴巴,富貴村的村民們心下更是感動。
“大叔,下次趕集,一定要把這個娃娃帶過來。
實話跟你說,我們裏長平時太忙了,苦於沒有接班人。
能不能商量下,以後就讓這個小娃娃,來幫我們算賬?
平時活計沒有年下的多,年下給一戶兩文,平時我們一戶給一文錢你看行不行?”
這樣的收入,對於吃飯都成問題的五丫家來說,是一筆巨款了。
“當然好了!
我們村的人過來趕集,就順道把孩子領過來~
說了也不怕你們笑話,梁三家人口多,一大家子平時吃飽都難。
這樣,他家多個嚼用來源!
對大家都好的事情,我怎麽會不答應嘛~
那就這麽說定了哈!”裏長愉快的說道。
五丫爹娘接過孩子和錢,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麽好。
五丫爹娘:這就意味著,隻要平時一家子勤快一些,一大家子就不會挨餓了!
今年過年,可以過個好年了!
這日子,太有盼頭了!
商定好了之後,大夥兒就各迴各村了,畢竟都還有很遠得路程。
是夜,到了村子之後,大夥兒都散了。
沈槐拉住了五丫爹,從富貴村給的錢袋子裏,拿了十文錢,五丫爹娘不明所以,被沈槐拉著去了裏長家裏。
“噫!這晚咋來嘞?
還有事?”
“爺爺~車資!”
沈槐把十文錢放到了裏長奶奶手裏。
“啥嘛!給這錢幹啥?
全村的糧食都放車上拉過去的,每年都是,你這是讓孩子幹什麽?”
裏長說著,就從裏長奶奶手上拿過十文錢,往五丫爹手裏塞。
“爺爺!我的,車資。
年下,十文。
平時,五文。
以後都給!”
沈槐抱住五丫爹的手,不讓裏長把錢塞迴頭。
“這個娃娃!不得了!不得了!
嘖嘖~不得了啊!”
裏長明白過來,這是娃娃的想法,扭臉跟裏長奶奶對視了一眼,滿眼的驚訝與歡喜。
幾番推脫之後,最終這個錢裏長收下了。
沈槐是想著:
現在五丫家窮得叮當響,五丫爹娘又忠厚老實,作為裏長,幫扶著他們把日子過活,那是好心!
可是,以後自己會想辦法,讓日子越過越好的。
原生家庭,多年農村貧困戶的經驗告訴沈槐:
當一個需要別人可憐的人家,日子漸漸變好了,大家剛開始都會很欣慰。
但是慢慢的越來越好,甚至變得比平時可憐他家的,鄰居的日子都要好之後。
這種角色的變換,如果多多少少沒有共同的利益,那大多數人的心裏都會變得不舒服。
作為五丫家脫貧第一步中的重要紐帶,裏長一定要打好關係!
除了自己平時嘴甜,得加上實際的利益,才能長久。
五丫家,終於在歡聲笑語中過了年,甚至還給每個人做了新棉衣。
雖然是粗布衣,除了沈槐,大家過年穿上後,都高興得跟什麽似的~
沈槐:
真的高興不了一點兒~
還是沒用上廁紙!
我可愛樸實的‘家人’們,等著我帶你們奔小康~
轉過年,五丫娘在正月十五吃湯圓的時候,犯了惡心。
請高郎中來號了脈,又懷上了!
雖然五丫爹娘很重視五丫,覺得五丫很非凡,但還是每天求神拜佛的求子。
沈槐:
哎!時代的悲哀!
過了正月底,五丫就兩歲了。
每個月,都和糧食一起坐牛車去上工。
有一次,集市上出現了第一個特殊的商品--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頭上插了根草。
一問才知道,是鄰村的一個人家賣女兒!
沈槐:
什麽?賣女兒?
書上看過,但親眼所見還是難以接受!
周邊有人歎了口氣說:
“這已經是第三個女兒了,如果沒有大戶人家買,就等人伢子收!”
至於價錢,看女孩子的模樣和年紀!
年紀小沒長開,也不能幹什麽活兒,所以價錢通常在十兩銀子以下。
長大了看品相,十兩到三十兩不等。
沈槐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沒有一個錢!
周邊的人都很習以為常的樣子!
旁邊的大叔看五丫愣住了,還暖心安慰:
“娃娃~你這麽能,肯定不會被賣的,放心吧!
你家,你上頭不是還有四個女子?
先有她們捏~
你這孩子又靈光,不鬧饑荒到實在沒辦法,不會賣你的~”
沈槐:真的一點沒有被安慰到!
心。。。哇涼哇涼的!
轉念一想:自從來了之後,樸實的‘家人’們都對自己很好。
自己在這個家庭裏也是有貢獻的,怪自己杯弓蛇影了~
但是這事倒是給沈槐提了醒,還是要多為自己打算一些。
自此,每次沈槐都會留下兩文錢,多的時候留三文五文。
被裏長和糧食一起,放在牛車上,也帶過去玩了。
冬日的陽光幹幹的,照在身上卻沒啥溫度。
沒有汙染的藍色天空中,飄著幾朵分外幹淨的白雲。
大夥兒熱火朝天的,相跟著走到了多水鎮。
鄉親們到了鎮上集市之後,每個村子的人,都以村為單位做買賣。
這樣互相有個照應,還可以抽個把閑人,去把比較緊俏的年貨先置辦了。
大人們囑咐孩子們,不要走遠隨便玩去。
孩子們‘唿’一下就四散開了。
他們可不會以村為單位,不管認識不認識都聚到一起玩了。
丟沙包、打陀螺、跳格子等等~
五花八門、不亦樂乎!
沈槐仔細觀察了一下,從南邊來的村落的人家,整體衣著明顯好一些,心裏尋思:
要想讓鄉親們一年種兩宿莊稼,得借點兒東風呀!
得有讓他們信服的先例,這樣他們才有動力。
沒法兒去鎮上,看借借富裕村落的東風,應該也可以~
不管了,實在窮得受不了了!
不管什麽方法總得試試!
於是,五丫就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到南邊來的村落旁邊坐下玩耍了。
因為是年度最後一次集市,都是拖家帶口來的,這次吃飯基本上都是自帶的,隻有一些條件比較好的人家,去喝了羊肉湯。
沈槐在富貴村那邊坐了好一會兒,把他們村的八卦聽了個七七八八,就轉換陣地了。
沈槐正專心致誌地聽著,不知道哪個村的八卦的時候。
“五丫!梁五丫!”放牧村的裏長遠遠的喚了幾聲。
幾聲唿喊,把沈槐的耳朵拉迴了神。
循著聲音抬頭一看,裏長已經帶著富貴村的裏長,笑眯眯的走過來了。
“喏~就是這個小娃娃,借給你使使,你有事兒就去忙嘛!
放心吧!
這小娃娃,要是今天給你算錯一個賬,你都來找我!
就是娃娃比較小,我們才教了幾個簡單的字。
啥糧食或者物件兒得告訴娃娃,別的你放心,嘿嘿~”
裏長走到五丫跟前一把抱起她,交代好之後,就遞給了富貴村的裏長。
“這個可真是個小娃娃呀!老哥兒!
這娃娃,眼瞅著才兩歲吧?
你就敢跟我打包票呀?”
富貴村的裏長又驚訝又疑惑,還是從裏長手裏接過了五丫。
“安心吧老弟!
五丫,叫爺爺~
你等陣兒,就跟著這個爺爺去,去幫他們算算錢錢,算好了。爺爺拿給你糖吃涅!
乖乖的丫!”裏長摸了摸五丫的頭笑道。
“爺爺好!”沈槐又轉向裏長:
“知道了,裏長爺爺。
您別忘了,讓爹爹,接五丫!”
“放心吧,乖娃娃!
忘不了,去吧!去吧!”
裏長笑嗬嗬的,拍拍富貴村裏長的肩膀。
“行嘛!謝謝老哥了!”
富貴村裏長抱著五丫,就往富貴村的集體去了。
原來,富貴村裏長的二女兒嫁在鎮上,幾年前生了個女兒,今年年頭又懷孕了,今天剛剛生了個兒子。
知道富貴村裏長,今天肯定在集市,趕緊派人來,請過去看女兒和大外孫。
這不,富貴村就沒人算賬了~
平時跟放牧村的裏長,集市經常碰到,相處得還挺熱絡,就想請他幫忙。
今年基本上收成都好,五丫村的裏長也走不開,就立馬想到了五丫。
把五丫抱過去之後,富貴村裏長看著五丫算了四五筆賬,沒有一丁點兒錯漏,終於放下心去看女兒了~
富貴村的村民又是一陣好奇,問五丫也問不到個所以然。
五丫賬算得清楚,但是話不清楚~
大夥兒對話都沒說全的娃娃會算賬,都覺得很神奇。
買賣閑時,就把自家帶的好吃的,都拿出來逗五丫,最後五丫的幾個口袋裏,就滿當當的裝了各種吃食。
日頭漸漸西斜了,大家也都愉快的完成了買賣。
裏長帶著五丫一大家子,來接五丫迴去了。
富貴村的鄉親們買賣比較多,收獲也多,每個人家都出了兩文錢作為報酬,湊在一起有將近九十文。
沈槐拿出了十幾文錢,把幾個老人家的還迴去了。
“爺爺、奶奶的,給過了!”
說著拍了拍自己的口袋。
沈槐:孝順老年人的孩子,在大家心裏的好感度還不得爆表?
裏長對五丫的行為,驚喜得合不攏嘴巴,富貴村的村民們心下更是感動。
“大叔,下次趕集,一定要把這個娃娃帶過來。
實話跟你說,我們裏長平時太忙了,苦於沒有接班人。
能不能商量下,以後就讓這個小娃娃,來幫我們算賬?
平時活計沒有年下的多,年下給一戶兩文,平時我們一戶給一文錢你看行不行?”
這樣的收入,對於吃飯都成問題的五丫家來說,是一筆巨款了。
“當然好了!
我們村的人過來趕集,就順道把孩子領過來~
說了也不怕你們笑話,梁三家人口多,一大家子平時吃飽都難。
這樣,他家多個嚼用來源!
對大家都好的事情,我怎麽會不答應嘛~
那就這麽說定了哈!”裏長愉快的說道。
五丫爹娘接過孩子和錢,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麽好。
五丫爹娘:這就意味著,隻要平時一家子勤快一些,一大家子就不會挨餓了!
今年過年,可以過個好年了!
這日子,太有盼頭了!
商定好了之後,大夥兒就各迴各村了,畢竟都還有很遠得路程。
是夜,到了村子之後,大夥兒都散了。
沈槐拉住了五丫爹,從富貴村給的錢袋子裏,拿了十文錢,五丫爹娘不明所以,被沈槐拉著去了裏長家裏。
“噫!這晚咋來嘞?
還有事?”
“爺爺~車資!”
沈槐把十文錢放到了裏長奶奶手裏。
“啥嘛!給這錢幹啥?
全村的糧食都放車上拉過去的,每年都是,你這是讓孩子幹什麽?”
裏長說著,就從裏長奶奶手上拿過十文錢,往五丫爹手裏塞。
“爺爺!我的,車資。
年下,十文。
平時,五文。
以後都給!”
沈槐抱住五丫爹的手,不讓裏長把錢塞迴頭。
“這個娃娃!不得了!不得了!
嘖嘖~不得了啊!”
裏長明白過來,這是娃娃的想法,扭臉跟裏長奶奶對視了一眼,滿眼的驚訝與歡喜。
幾番推脫之後,最終這個錢裏長收下了。
沈槐是想著:
現在五丫家窮得叮當響,五丫爹娘又忠厚老實,作為裏長,幫扶著他們把日子過活,那是好心!
可是,以後自己會想辦法,讓日子越過越好的。
原生家庭,多年農村貧困戶的經驗告訴沈槐:
當一個需要別人可憐的人家,日子漸漸變好了,大家剛開始都會很欣慰。
但是慢慢的越來越好,甚至變得比平時可憐他家的,鄰居的日子都要好之後。
這種角色的變換,如果多多少少沒有共同的利益,那大多數人的心裏都會變得不舒服。
作為五丫家脫貧第一步中的重要紐帶,裏長一定要打好關係!
除了自己平時嘴甜,得加上實際的利益,才能長久。
五丫家,終於在歡聲笑語中過了年,甚至還給每個人做了新棉衣。
雖然是粗布衣,除了沈槐,大家過年穿上後,都高興得跟什麽似的~
沈槐:
真的高興不了一點兒~
還是沒用上廁紙!
我可愛樸實的‘家人’們,等著我帶你們奔小康~
轉過年,五丫娘在正月十五吃湯圓的時候,犯了惡心。
請高郎中來號了脈,又懷上了!
雖然五丫爹娘很重視五丫,覺得五丫很非凡,但還是每天求神拜佛的求子。
沈槐:
哎!時代的悲哀!
過了正月底,五丫就兩歲了。
每個月,都和糧食一起坐牛車去上工。
有一次,集市上出現了第一個特殊的商品--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頭上插了根草。
一問才知道,是鄰村的一個人家賣女兒!
沈槐:
什麽?賣女兒?
書上看過,但親眼所見還是難以接受!
周邊有人歎了口氣說:
“這已經是第三個女兒了,如果沒有大戶人家買,就等人伢子收!”
至於價錢,看女孩子的模樣和年紀!
年紀小沒長開,也不能幹什麽活兒,所以價錢通常在十兩銀子以下。
長大了看品相,十兩到三十兩不等。
沈槐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沒有一個錢!
周邊的人都很習以為常的樣子!
旁邊的大叔看五丫愣住了,還暖心安慰:
“娃娃~你這麽能,肯定不會被賣的,放心吧!
你家,你上頭不是還有四個女子?
先有她們捏~
你這孩子又靈光,不鬧饑荒到實在沒辦法,不會賣你的~”
沈槐:真的一點沒有被安慰到!
心。。。哇涼哇涼的!
轉念一想:自從來了之後,樸實的‘家人’們都對自己很好。
自己在這個家庭裏也是有貢獻的,怪自己杯弓蛇影了~
但是這事倒是給沈槐提了醒,還是要多為自己打算一些。
自此,每次沈槐都會留下兩文錢,多的時候留三文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