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五月裏天氣一天比一天熱。
地裏頭的麥子隨著微風一吹,逐漸從青到黃,
村裏家家戶戶都一天跑兩趟麥地,察看麥子的成熟情況。
望著,大片大片的麥田在微風中泛起金色的波浪,飽滿的麥穗低垂著。
田老漢用手搓了一粒麥子放在嘴巴裏嚼碎,一股麥香的清甜竄上舌尖,臉上露出喜悅,明天可以開鐮了。
麥子這種莊稼和別的莊稼不同,可能上午到地裏看,麥子還有些青頭,結果曬了一天日頭,等太陽西沉就全變黃了。
這時,要時不抓緊收,麥子扛不住暴曬,熟得太過,人手一招唿,麥穗就會“簌簌”的往地上掉,到時候再揀可就麻煩了。
天未亮,小河村田家院子就開始忙活了,一家人簡單的吃完早飯。
今天開鐮收麥子,早上趁著天氣還涼快可以多幹點,中午太陽毒起來就幹得慢了。
田青青穿著麻布長裳,頭上包了一塊布巾,手持鐮刀跟在後麵。
來到麥田邊,望著那一片金黃色的麥浪,田青青心中滿是歡喜。
田老漢率先走進麥田,彎下腰,熟練地揮舞起鐮刀,“唰唰”的割麥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李氏也緊隨其後,動作雖不如田老漢麻利,但也十分沉穩。
大哥大嫂倆夫妻也不甘示弱,麻利的割起麥子。
田青青也彎下腰,一手握住麥稈,一手揮動鐮刀,小心翼翼地將麥子割下。
不一會兒,汗水順著她臉頰滑落,滴落在土地上,但卻顧不上擦拭。麥芒刺在手上,癢癢的。
隨著太陽漸漸升高,氣溫也越來越高。麥田裏仿佛變成了一個大蒸籠,悶熱難耐,田青青擦了擦汗,又埋頭繼續割。
李氏看了一下日頭,“當家的,時間不早了,讓閨女迴去做飯吧。”
田青青一聽趕忙站起身,放下鐮刀,匆匆忙忙往家走。
迴到家後,田青青就開始做飯,先舀一碗白麵,再加一碗玉米麵,加水和成麵團醒一下,從竹籃裏拿了六個雞蛋出來。
跑去菜地裏割了一把韭菜,摘了五個茄子,又拔了一大把莧菜迴去。
每年收麥子,大人小孩都會累得脫成皮,這幾天油水要足,想了想,拿上兩文錢去村裏賣豆腐的家裏,買了兩塊豆腐迴來,準備晚上做個紅燒豆腐。
醒好的麵擀成薄餅,鍋裏刷點豬油,煎成金黃麵餅,把茄子洗了切成四塊,放在鍋裏蒸,涼拌個茄子,茄子蒸熟後加上調料拌一下,撒點蔥花。
在鐵鍋裏倒點油,把雞蛋攪散,倒在鍋裏,韭菜切成小段放進去,和雞蛋攪拌在一起,撤點鹽,盛出來。
最後在燒鍋倒油炒了一個莧菜。
把吃食裝在竹籃裏,拿上布巾把頭包上,提著竹籃拿上一罐綠豆水。
走到自家田埂邊,金黃色的麥浪被風吹過發出吡吡的聲音,田青青停下腳步。
“爹,娘,大哥,大嫂吃飯了,”田青青放下籃子和陶罐,把麻布掀開,取出一大海碗麵餅,一大海碗韭菜炒雞蛋,一大碗莧菜,一大碗涼拌茄子把綠豆湯也放在一起。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田青青將碗筷遞給了爹娘和大哥大嫂,也端著碗拿著筷吃起來。
大嫂李大妮一邊吃一邊誇,“青青這做飯的手藝是越來越好了,趕上咱娘了。”
確實可以出門子嫁人了,大哥田勇接話道。
一家人閑聊了一會,田老漢倒了一碗綠豆湯喝,李氏對閨女說道:“青青,等會兒你就迴去,家裏的活就交給你了。”
“好了,老婆子,快吃吧,吃完飯就趕緊幹活,咱麥田裏的麥子不等人。”
大兒子田勇扒完最後一口飯,嘻皮笑臉道“爹,你老放心吧,讓小妹把油水整足點,一定能早點收迴去。”
田老漢瞪了大兒子一眼,就你話最多,吃完就去幹活,虧不了你。
田青青收好了碗筷,提著籃子走得飛快。
迴到家,把碗筷洗刷了,豬食攪拌好,提著木桶去豬圈喂豬,家裏養著兩頭豬,長到年底也可以買幾兩銀子,喂完豬。
休整了一下,又背上背簍去山腳下打豬草,村子處在山腳下的丘陵地帶,大青山是幾座山環繞在一起。
又有一條河從大青山穿插在小河村中間,小河村田是層疊的梯田,地也是在山腳和小河的兩邊開墾出來的。
隻要不遇到荒年,災年,小河村的人都能混個溫飽。
田青青專門挑河邊走,山腳的前麵是一片荒地,這邊豬草很茂盛,一手摟草一手揮鐮刀,不一會兒就打了滿滿一背豬草背迴去。
剁完豬草,歇一會,喝了一碗綠豆湯。看天色不早了,去菜地裏摘了五根黃瓜,拔了點蔥。
晚上熬一鍋玉米糊糊,燒個豆腐,涼拌個黃瓜,用一半白麵,一半玉米麵蒸二合麵饅頭。
天完全黑透,田老漢才帶著一家人迴來。
忙活了一天,一家人吃完飯,洗漱一番躺上床就睡了。
時間過得很快,忙活了大半個月,田家人總算把糧食全收迴來了。
地裏頭的麥子隨著微風一吹,逐漸從青到黃,
村裏家家戶戶都一天跑兩趟麥地,察看麥子的成熟情況。
望著,大片大片的麥田在微風中泛起金色的波浪,飽滿的麥穗低垂著。
田老漢用手搓了一粒麥子放在嘴巴裏嚼碎,一股麥香的清甜竄上舌尖,臉上露出喜悅,明天可以開鐮了。
麥子這種莊稼和別的莊稼不同,可能上午到地裏看,麥子還有些青頭,結果曬了一天日頭,等太陽西沉就全變黃了。
這時,要時不抓緊收,麥子扛不住暴曬,熟得太過,人手一招唿,麥穗就會“簌簌”的往地上掉,到時候再揀可就麻煩了。
天未亮,小河村田家院子就開始忙活了,一家人簡單的吃完早飯。
今天開鐮收麥子,早上趁著天氣還涼快可以多幹點,中午太陽毒起來就幹得慢了。
田青青穿著麻布長裳,頭上包了一塊布巾,手持鐮刀跟在後麵。
來到麥田邊,望著那一片金黃色的麥浪,田青青心中滿是歡喜。
田老漢率先走進麥田,彎下腰,熟練地揮舞起鐮刀,“唰唰”的割麥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李氏也緊隨其後,動作雖不如田老漢麻利,但也十分沉穩。
大哥大嫂倆夫妻也不甘示弱,麻利的割起麥子。
田青青也彎下腰,一手握住麥稈,一手揮動鐮刀,小心翼翼地將麥子割下。
不一會兒,汗水順著她臉頰滑落,滴落在土地上,但卻顧不上擦拭。麥芒刺在手上,癢癢的。
隨著太陽漸漸升高,氣溫也越來越高。麥田裏仿佛變成了一個大蒸籠,悶熱難耐,田青青擦了擦汗,又埋頭繼續割。
李氏看了一下日頭,“當家的,時間不早了,讓閨女迴去做飯吧。”
田青青一聽趕忙站起身,放下鐮刀,匆匆忙忙往家走。
迴到家後,田青青就開始做飯,先舀一碗白麵,再加一碗玉米麵,加水和成麵團醒一下,從竹籃裏拿了六個雞蛋出來。
跑去菜地裏割了一把韭菜,摘了五個茄子,又拔了一大把莧菜迴去。
每年收麥子,大人小孩都會累得脫成皮,這幾天油水要足,想了想,拿上兩文錢去村裏賣豆腐的家裏,買了兩塊豆腐迴來,準備晚上做個紅燒豆腐。
醒好的麵擀成薄餅,鍋裏刷點豬油,煎成金黃麵餅,把茄子洗了切成四塊,放在鍋裏蒸,涼拌個茄子,茄子蒸熟後加上調料拌一下,撒點蔥花。
在鐵鍋裏倒點油,把雞蛋攪散,倒在鍋裏,韭菜切成小段放進去,和雞蛋攪拌在一起,撤點鹽,盛出來。
最後在燒鍋倒油炒了一個莧菜。
把吃食裝在竹籃裏,拿上布巾把頭包上,提著竹籃拿上一罐綠豆水。
走到自家田埂邊,金黃色的麥浪被風吹過發出吡吡的聲音,田青青停下腳步。
“爹,娘,大哥,大嫂吃飯了,”田青青放下籃子和陶罐,把麻布掀開,取出一大海碗麵餅,一大海碗韭菜炒雞蛋,一大碗莧菜,一大碗涼拌茄子把綠豆湯也放在一起。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田青青將碗筷遞給了爹娘和大哥大嫂,也端著碗拿著筷吃起來。
大嫂李大妮一邊吃一邊誇,“青青這做飯的手藝是越來越好了,趕上咱娘了。”
確實可以出門子嫁人了,大哥田勇接話道。
一家人閑聊了一會,田老漢倒了一碗綠豆湯喝,李氏對閨女說道:“青青,等會兒你就迴去,家裏的活就交給你了。”
“好了,老婆子,快吃吧,吃完飯就趕緊幹活,咱麥田裏的麥子不等人。”
大兒子田勇扒完最後一口飯,嘻皮笑臉道“爹,你老放心吧,讓小妹把油水整足點,一定能早點收迴去。”
田老漢瞪了大兒子一眼,就你話最多,吃完就去幹活,虧不了你。
田青青收好了碗筷,提著籃子走得飛快。
迴到家,把碗筷洗刷了,豬食攪拌好,提著木桶去豬圈喂豬,家裏養著兩頭豬,長到年底也可以買幾兩銀子,喂完豬。
休整了一下,又背上背簍去山腳下打豬草,村子處在山腳下的丘陵地帶,大青山是幾座山環繞在一起。
又有一條河從大青山穿插在小河村中間,小河村田是層疊的梯田,地也是在山腳和小河的兩邊開墾出來的。
隻要不遇到荒年,災年,小河村的人都能混個溫飽。
田青青專門挑河邊走,山腳的前麵是一片荒地,這邊豬草很茂盛,一手摟草一手揮鐮刀,不一會兒就打了滿滿一背豬草背迴去。
剁完豬草,歇一會,喝了一碗綠豆湯。看天色不早了,去菜地裏摘了五根黃瓜,拔了點蔥。
晚上熬一鍋玉米糊糊,燒個豆腐,涼拌個黃瓜,用一半白麵,一半玉米麵蒸二合麵饅頭。
天完全黑透,田老漢才帶著一家人迴來。
忙活了一天,一家人吃完飯,洗漱一番躺上床就睡了。
時間過得很快,忙活了大半個月,田家人總算把糧食全收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