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盈昭媛照顧公主勞累昏厥的消息就傳遍了後宮。
兩位太醫匆匆趕來為她診脈,由驚轉喜,跪地恭賀道,“恭喜娘娘!賀喜娘娘!
娘娘已有三月身孕且胎象強健,隻是近日照顧公主操勞過度,娘娘母體欠安啊!
還望娘娘保重玉體和皇嗣,從今日起好生休養!”
盈昭媛適時驚訝道,“可是當真?
本宮已多年未育,月信也不甚準確,竟是有了孩子嗎?”
兩位太醫鄭重道,“千真萬確,娘娘此番實在是蒼天相助,如今疫病情況不明,娘娘絲毫未有感染征兆呀!”
“如此甚好,那鍾粹宮就勞煩兩位了,萬望不惜一切代價治好瑤卿,否則本宮也不想活了…”
說著,盈昭媛便以帕拭淚,一副傷心欲絕的模樣。
“娘娘言重了!微臣定當盡心竭力救治公主,為娘娘保胎呀!”
兩位太醫和盈昭媛心腹立刻就去了承乾宮報喜。
明帝欣喜之餘不忘吩咐道,“這些時日先將大公主與昭媛分開,你們盡全力讓昭媛安心養胎,決不可染上疫病。
公主那邊派專人照顧,若是有什麽閃失,你們提頭來見!”
他想了想,又對盈昭媛宮女道,“迴去告訴你們家娘娘,隻要她能挺過這關,等京中事態平穩了,朕就給她風風光光辦個封妃大典。”
那宮女忙跪地謝恩,又喜又悲,“娘娘這些時日衣不解帶地照顧公主,一片慈母仁心,奴婢…
奴婢實在是怕娘娘受不住與公主分離呀!”
明帝緩和了語氣,“朕晚些時辰親自去勸她。”
待幾人走後,吳德昌小心問道,“陛下,如今時局特殊,盈主子若已染了疫病還未發作…
陛下龍體牽扯社稷,還望三思啊!”
明帝沉吟不語。
盈昭媛聞人馥鬱是他第一個明媒正娶納進府的女子,又為他生下了皇長女,在他心裏一直是有一席之地的。
他想了想,還是決定前去。
夜半時分,明帝處理完朝政便到了鍾粹宮。
盈昭媛已熄燈睡下,他先是去側殿隔著厚厚的帷幕遠遠看了一眼瑤卿。
往日裏靈動活潑的女兒如今毫無生機地躺在殿內,他這個做父親的也不好受,隻能吩咐太醫們盡全力救治。
待他再迴到主殿時,盈昭媛已被宮人喚醒。
二人一人坐在床榻之上,一人隔著屏風站在門口。
盈昭媛未語淚先流,明帝也久久不語。
也不知過了多久,盈昭媛終於開口哽咽道,“臣妾以為陛下隻是說來哄哄臣妾…沒想到陛下竟真的不顧龍體,前來看望…”
明帝目光柔和,答道,“你我多年情分,朕怎會棄你不顧?”
盈昭媛含淚點頭。
“朕方才去看了瑤兒,朕自然知道你疼她,朕也心疼。
可如今情況特殊,瑤兒醒來也想她母妃健健康康的不是?
你得先把自己身子養好了,到時候再給瑤兒添個弟弟,咱們一家四口團團圓圓的,嗯?”
盈昭媛重重點頭,擦了擦眼角道,“陛下快些迴去吧,如今夜已深了,陛下近日操勞疫病已是受累。
臣妾宮裏怕也不幹淨,今日能見到陛下,臣妾實在死而無憾了。”
明帝佯怒道,“這是說的什麽胡話!你和瑤兒都會好好的,肚子裏的孩子也會好好的。
瑤兒病這幾日你費心費神,快躺下休息吧,朕過兩日再來看你。”
盈昭媛目送明帝離開,久久不能平靜。
她與明帝相處八年,彼此知根知底,但如今晚一般掏心窩子的話還是第一次說。
果然患難見真情,生離死別之前才能看透人心。
作為一個帝王能如此待她已是不易,她知足了,隻盼望她的瑤兒能平安無事,順利度過難關。
至於嫻妃…她自然不會放過。
明帝迴到承乾宮已是寅時,隱隱約約能聽見幾聲雞鳴。
他剛預備和衣而眠,忽然聽見殿外吳德昌被人攔下,說有要事求見。
吳德昌一臉為難道,“大人,陛下日夜操勞,眼下方剛睡下…
陛下這些時日沒怎麽合過眼,若非頂頂要緊的事,還勞煩大人等上一等呀。”
那人深深做了個揖,隻聽見一個熟悉的聲線道,“微臣於天花破解之方上有幾分進展,此事事關重大,人命關天,煩請您通報一聲。”
吳德昌聽見這話,也知事態緊急,便不再阻攔,連忙應聲入內請示,
“陛下,欽天監監正同欽天監主簿溫大人說有破解天花之法…”
還沒等吳德昌說完,明帝便徑自下了榻道,“將人請進來!”
吳德昌複又外出將二人帶入。
二人行了禮後,那監正道,“陛下,溫主簿發現一法可助未染天花者永不染病。
臣與溫主簿皆已在自身身上試驗,此法可行!”
“速速說來!”明帝焦急道。
“迴陛下,微臣家住濟善堂附近,家中有一奴仆負責在田莊裏飼養牛馬。
牛群中,得了牛痘的病牛頗為常見。
臣發現,被牛感染了牛痘的奴仆們即使是當麵接觸了感染天花的患者,或與之共同生活,也都不會再感染天花。
臣最初發現之時請了郎中前來驗證,郎中也說確實如此。
人感染牛痘的症狀微乎其微,不會高熱不退,也不會身長紅疹,隻喝幾副清熱解毒的方子就可痊愈。
臣鬥膽請陛下派太醫再行研究,若可行,則可主動為百姓接種牛痘,以此來避免天花疫病繼續蔓延!”
明帝道,“吳德昌,去請太醫院所有當值太醫前來共同商討。
兩位愛卿,你們方才說已經以身試驗,是何意?”
溫主簿又躬身道,“臣正月初十發現此法,正月十一便刻意將牛痘膿包吸入鼻中,已有牛痘症狀三日。
三日來,臣隻喝了些桑菊飲來清熱毒,同時主動前去濟善堂看護天花病患,始終未出現天花症狀。
監正大人也是如此,他極為信任微臣,願以身試險,賭上一把。”
明帝大喜道,“好,好!謀士以身入局也不過於此,朕命你二人同太醫院全權負責此事。
再多試驗觀察,可隨時進宮向朕匯報!事成之後,重重有賞!”
兩位太醫匆匆趕來為她診脈,由驚轉喜,跪地恭賀道,“恭喜娘娘!賀喜娘娘!
娘娘已有三月身孕且胎象強健,隻是近日照顧公主操勞過度,娘娘母體欠安啊!
還望娘娘保重玉體和皇嗣,從今日起好生休養!”
盈昭媛適時驚訝道,“可是當真?
本宮已多年未育,月信也不甚準確,竟是有了孩子嗎?”
兩位太醫鄭重道,“千真萬確,娘娘此番實在是蒼天相助,如今疫病情況不明,娘娘絲毫未有感染征兆呀!”
“如此甚好,那鍾粹宮就勞煩兩位了,萬望不惜一切代價治好瑤卿,否則本宮也不想活了…”
說著,盈昭媛便以帕拭淚,一副傷心欲絕的模樣。
“娘娘言重了!微臣定當盡心竭力救治公主,為娘娘保胎呀!”
兩位太醫和盈昭媛心腹立刻就去了承乾宮報喜。
明帝欣喜之餘不忘吩咐道,“這些時日先將大公主與昭媛分開,你們盡全力讓昭媛安心養胎,決不可染上疫病。
公主那邊派專人照顧,若是有什麽閃失,你們提頭來見!”
他想了想,又對盈昭媛宮女道,“迴去告訴你們家娘娘,隻要她能挺過這關,等京中事態平穩了,朕就給她風風光光辦個封妃大典。”
那宮女忙跪地謝恩,又喜又悲,“娘娘這些時日衣不解帶地照顧公主,一片慈母仁心,奴婢…
奴婢實在是怕娘娘受不住與公主分離呀!”
明帝緩和了語氣,“朕晚些時辰親自去勸她。”
待幾人走後,吳德昌小心問道,“陛下,如今時局特殊,盈主子若已染了疫病還未發作…
陛下龍體牽扯社稷,還望三思啊!”
明帝沉吟不語。
盈昭媛聞人馥鬱是他第一個明媒正娶納進府的女子,又為他生下了皇長女,在他心裏一直是有一席之地的。
他想了想,還是決定前去。
夜半時分,明帝處理完朝政便到了鍾粹宮。
盈昭媛已熄燈睡下,他先是去側殿隔著厚厚的帷幕遠遠看了一眼瑤卿。
往日裏靈動活潑的女兒如今毫無生機地躺在殿內,他這個做父親的也不好受,隻能吩咐太醫們盡全力救治。
待他再迴到主殿時,盈昭媛已被宮人喚醒。
二人一人坐在床榻之上,一人隔著屏風站在門口。
盈昭媛未語淚先流,明帝也久久不語。
也不知過了多久,盈昭媛終於開口哽咽道,“臣妾以為陛下隻是說來哄哄臣妾…沒想到陛下竟真的不顧龍體,前來看望…”
明帝目光柔和,答道,“你我多年情分,朕怎會棄你不顧?”
盈昭媛含淚點頭。
“朕方才去看了瑤兒,朕自然知道你疼她,朕也心疼。
可如今情況特殊,瑤兒醒來也想她母妃健健康康的不是?
你得先把自己身子養好了,到時候再給瑤兒添個弟弟,咱們一家四口團團圓圓的,嗯?”
盈昭媛重重點頭,擦了擦眼角道,“陛下快些迴去吧,如今夜已深了,陛下近日操勞疫病已是受累。
臣妾宮裏怕也不幹淨,今日能見到陛下,臣妾實在死而無憾了。”
明帝佯怒道,“這是說的什麽胡話!你和瑤兒都會好好的,肚子裏的孩子也會好好的。
瑤兒病這幾日你費心費神,快躺下休息吧,朕過兩日再來看你。”
盈昭媛目送明帝離開,久久不能平靜。
她與明帝相處八年,彼此知根知底,但如今晚一般掏心窩子的話還是第一次說。
果然患難見真情,生離死別之前才能看透人心。
作為一個帝王能如此待她已是不易,她知足了,隻盼望她的瑤兒能平安無事,順利度過難關。
至於嫻妃…她自然不會放過。
明帝迴到承乾宮已是寅時,隱隱約約能聽見幾聲雞鳴。
他剛預備和衣而眠,忽然聽見殿外吳德昌被人攔下,說有要事求見。
吳德昌一臉為難道,“大人,陛下日夜操勞,眼下方剛睡下…
陛下這些時日沒怎麽合過眼,若非頂頂要緊的事,還勞煩大人等上一等呀。”
那人深深做了個揖,隻聽見一個熟悉的聲線道,“微臣於天花破解之方上有幾分進展,此事事關重大,人命關天,煩請您通報一聲。”
吳德昌聽見這話,也知事態緊急,便不再阻攔,連忙應聲入內請示,
“陛下,欽天監監正同欽天監主簿溫大人說有破解天花之法…”
還沒等吳德昌說完,明帝便徑自下了榻道,“將人請進來!”
吳德昌複又外出將二人帶入。
二人行了禮後,那監正道,“陛下,溫主簿發現一法可助未染天花者永不染病。
臣與溫主簿皆已在自身身上試驗,此法可行!”
“速速說來!”明帝焦急道。
“迴陛下,微臣家住濟善堂附近,家中有一奴仆負責在田莊裏飼養牛馬。
牛群中,得了牛痘的病牛頗為常見。
臣發現,被牛感染了牛痘的奴仆們即使是當麵接觸了感染天花的患者,或與之共同生活,也都不會再感染天花。
臣最初發現之時請了郎中前來驗證,郎中也說確實如此。
人感染牛痘的症狀微乎其微,不會高熱不退,也不會身長紅疹,隻喝幾副清熱解毒的方子就可痊愈。
臣鬥膽請陛下派太醫再行研究,若可行,則可主動為百姓接種牛痘,以此來避免天花疫病繼續蔓延!”
明帝道,“吳德昌,去請太醫院所有當值太醫前來共同商討。
兩位愛卿,你們方才說已經以身試驗,是何意?”
溫主簿又躬身道,“臣正月初十發現此法,正月十一便刻意將牛痘膿包吸入鼻中,已有牛痘症狀三日。
三日來,臣隻喝了些桑菊飲來清熱毒,同時主動前去濟善堂看護天花病患,始終未出現天花症狀。
監正大人也是如此,他極為信任微臣,願以身試險,賭上一把。”
明帝大喜道,“好,好!謀士以身入局也不過於此,朕命你二人同太醫院全權負責此事。
再多試驗觀察,可隨時進宮向朕匯報!事成之後,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