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可惜了是個女娃子啊
穿成受氣包,我靠科舉贏麻了 作者:迷糊的靜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鄒玉楓沒想到科舉之中有這麽多事情呢,以前鄒應年不是沒講過,學院的先生也是講過,但他都是左耳進右耳出。
總覺得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怎麽可能考不中?
自家爹都是知府了,他怎麽著也要比自家爹強。
現在看來一下子就沒那麽多自信了。
不說別的,這次府試,他便是吊車尾,最後一名考上的。
“你要是看女學子有成見,但你看看第二名陳思銘的文章,你怎麽看?”
別人的文章,鄒玉楓還真瞄了,尤其是前三名的。
陳思銘的他當然看了,要不然也不會來找鄒應年,他是比較過的。排行靠後的那些學子,策論多少有些浮於表麵了,雖然有人的文采是真的不錯,但言之無物。
也就是因為文采才會獲取一點高分。
要說文采方麵,這裏麵最好的,沈小青還算不得第一,當屬陳思銘第一。
文采斐然,說的就是陳思銘這樣的了。
沈小青勝在言之有物,證據確鑿,提出的觀念非常的符合閱卷官的思路,是策論最注重的地方。
“陳思銘的文章,兒子看了,他的文章,雖然沒有沈小青寫的那麽犀利,但也是提出了衣食足,主要是食物充足,要想食物充足,要因時製宜,因地種植,對於沒有錢種地的農民,朝廷應該分給種子,在收成中扣除,這樣地都會種上。
還有要獎勵開墾荒田,將開墾的荒田,以極低的價格給農民,促進他們耕種的積極性等。
他說的也不錯,但後麵的第三名、第四名也都提到了這些,可陳思銘有個非常好的地方,他的文采非常好,可以說真的是文采斐然,加上字跡工整,書寫非常漂亮,能練就這樣的一手字跡,沒有十年的功夫很難練出來。
但兒子知道他才十二歲,啟蒙時間是六歲,也就是說他用了六年時間,練出了別人十年都不一定能練出的字跡。可見他的用功程度。”
鄒應年不由得點頭,“孺子可教,你能看出這一點也不算枉費為父的一番心血。不但是他,沈小青的字跡也是獨辟蹊徑,她的字體,神采飛揚、大氣天成,若不是知道她沒有什麽大家教育,我都懷疑有隱士高人在教她了。
並且,她的字體,和當今的宸王的字跡,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不很相同,但神采頗為相似。
但我知道,宸王是不可能和這樣一個背景的姑娘有所摻和的,隻能說,她天賦高,極短時間便已經自成一體了,這是天才。”
“就是天才!”
鄒玉楓之前想半天,都想不通,沈小青不過啟蒙不足一年,據說之前在家裏也就是受了她那個童生四叔的一點教學,在上女子學院之前,沒有正式學過四書五經啥的,怎麽可能兩次案首呢?
現在想來,不難解釋的通了,那就是天才。
原來世上真的有天才。
“不過,你也別都說天才就完全是上蒼眷顧,她的頭腦聰明,但我可打聽過了,她平時學習非常認真,常常和她那縣城女子學院的魏山長探討。
那一手字跡也是真的辛辛苦苦的練習了多半年的時間呢。
天才也是要努力的,不努力的天才,就好像為父之前給你說過的江郎才盡。
江淹那也是在貧困之中發奮讀書,刻苦學習,自學成才,文章和詩篇被人交口稱讚,名聲傳揚出去,後來,受到了朝廷的重用。
但到了後來,才思歸於平庸了,沒有了早年的風采,平淡無奇,哪裏還有曾經才子的文采?
也就是說,再是天才,若不能持續的學習,不能認真的學習,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這位江淹還算是好的,畢竟,人家也是成名立業之後,才開始荒廢的,但若是還未成名,還未學到啥,就開始飄了,最後一事無成的也不是沒有。
為父也遇到過,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也不是前人胡亂說的,很多小時候很聰明的,有資質的孩子,但大了卻沒能有所建樹,沒能成材。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江郎才盡,也可能是因為那份聰明,曾經太過耀眼,驕傲了,沒有再用功,也就被別人超越了。”
鄒應年和鄒玉楓說起話來,很多時候,都會引經據典,說一大堆。
平時,鄒玉楓是聽不下去了,今天可能被沈小青刺激到了,居然聽下去了。
“爹,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不管是否聰明,都要好好讀書,活到老,學到老。”
鄒應年差點哭了,兒子這可是第一次聽了他這麽長的一段話,並且還聽進去了,還能總結了。
這真是天大的進步。
鄒老太太經常說他教育兒子,就那些長篇大論,誰聽了都迷糊,何況才十四歲的孩子呢。
他也嚐試過往短了說,但每次說短了,看鄒玉楓一臉懵懂的樣子,他便忍不住會多說,可多說了後,這臭小子甚至要睡著的樣子,所以,每次都是氣的他會用戒尺教訓鄒玉楓。
鄒玉楓這次能夠聽進去他的話,鄒應年簡直要感激這次的府試,尤其是這個沈小青出現了。
沒有這個女娃子的刺激,自家這個不成器的兒子肯定不會開竅。
“你說的很對,以後,要記住,你不是時刻自語你很聰明嗎?那你就和他們比比,看看誰能夠走到最後,誰能做到小時了了,大了也佳。”
“爹,我一定是最出色,最棒的那個。”
鄒玉楓發誓,“我一定要將沈小青壓製住,憑一個女娃能夠將我等男子壓製在下麵,我可不服。”
“不服氣就真的考場上見真章。不過,隻可惜了是個女娃子啊,她最多再考一次院試,當個秀才罷了。
她已經是在府試中成了案首,下次院試後,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可以當秀才了。
可惜啊,可惜!
你下次院試,倒是可以和她比試一番,今後就沒有機會了。
不過你還可以將第二名的陳思銘比試一番。畢竟沒有沈小青,他就是第一名。”
總覺得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怎麽可能考不中?
自家爹都是知府了,他怎麽著也要比自家爹強。
現在看來一下子就沒那麽多自信了。
不說別的,這次府試,他便是吊車尾,最後一名考上的。
“你要是看女學子有成見,但你看看第二名陳思銘的文章,你怎麽看?”
別人的文章,鄒玉楓還真瞄了,尤其是前三名的。
陳思銘的他當然看了,要不然也不會來找鄒應年,他是比較過的。排行靠後的那些學子,策論多少有些浮於表麵了,雖然有人的文采是真的不錯,但言之無物。
也就是因為文采才會獲取一點高分。
要說文采方麵,這裏麵最好的,沈小青還算不得第一,當屬陳思銘第一。
文采斐然,說的就是陳思銘這樣的了。
沈小青勝在言之有物,證據確鑿,提出的觀念非常的符合閱卷官的思路,是策論最注重的地方。
“陳思銘的文章,兒子看了,他的文章,雖然沒有沈小青寫的那麽犀利,但也是提出了衣食足,主要是食物充足,要想食物充足,要因時製宜,因地種植,對於沒有錢種地的農民,朝廷應該分給種子,在收成中扣除,這樣地都會種上。
還有要獎勵開墾荒田,將開墾的荒田,以極低的價格給農民,促進他們耕種的積極性等。
他說的也不錯,但後麵的第三名、第四名也都提到了這些,可陳思銘有個非常好的地方,他的文采非常好,可以說真的是文采斐然,加上字跡工整,書寫非常漂亮,能練就這樣的一手字跡,沒有十年的功夫很難練出來。
但兒子知道他才十二歲,啟蒙時間是六歲,也就是說他用了六年時間,練出了別人十年都不一定能練出的字跡。可見他的用功程度。”
鄒應年不由得點頭,“孺子可教,你能看出這一點也不算枉費為父的一番心血。不但是他,沈小青的字跡也是獨辟蹊徑,她的字體,神采飛揚、大氣天成,若不是知道她沒有什麽大家教育,我都懷疑有隱士高人在教她了。
並且,她的字體,和當今的宸王的字跡,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不很相同,但神采頗為相似。
但我知道,宸王是不可能和這樣一個背景的姑娘有所摻和的,隻能說,她天賦高,極短時間便已經自成一體了,這是天才。”
“就是天才!”
鄒玉楓之前想半天,都想不通,沈小青不過啟蒙不足一年,據說之前在家裏也就是受了她那個童生四叔的一點教學,在上女子學院之前,沒有正式學過四書五經啥的,怎麽可能兩次案首呢?
現在想來,不難解釋的通了,那就是天才。
原來世上真的有天才。
“不過,你也別都說天才就完全是上蒼眷顧,她的頭腦聰明,但我可打聽過了,她平時學習非常認真,常常和她那縣城女子學院的魏山長探討。
那一手字跡也是真的辛辛苦苦的練習了多半年的時間呢。
天才也是要努力的,不努力的天才,就好像為父之前給你說過的江郎才盡。
江淹那也是在貧困之中發奮讀書,刻苦學習,自學成才,文章和詩篇被人交口稱讚,名聲傳揚出去,後來,受到了朝廷的重用。
但到了後來,才思歸於平庸了,沒有了早年的風采,平淡無奇,哪裏還有曾經才子的文采?
也就是說,再是天才,若不能持續的學習,不能認真的學習,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這位江淹還算是好的,畢竟,人家也是成名立業之後,才開始荒廢的,但若是還未成名,還未學到啥,就開始飄了,最後一事無成的也不是沒有。
為父也遇到過,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也不是前人胡亂說的,很多小時候很聰明的,有資質的孩子,但大了卻沒能有所建樹,沒能成材。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江郎才盡,也可能是因為那份聰明,曾經太過耀眼,驕傲了,沒有再用功,也就被別人超越了。”
鄒應年和鄒玉楓說起話來,很多時候,都會引經據典,說一大堆。
平時,鄒玉楓是聽不下去了,今天可能被沈小青刺激到了,居然聽下去了。
“爹,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不管是否聰明,都要好好讀書,活到老,學到老。”
鄒應年差點哭了,兒子這可是第一次聽了他這麽長的一段話,並且還聽進去了,還能總結了。
這真是天大的進步。
鄒老太太經常說他教育兒子,就那些長篇大論,誰聽了都迷糊,何況才十四歲的孩子呢。
他也嚐試過往短了說,但每次說短了,看鄒玉楓一臉懵懂的樣子,他便忍不住會多說,可多說了後,這臭小子甚至要睡著的樣子,所以,每次都是氣的他會用戒尺教訓鄒玉楓。
鄒玉楓這次能夠聽進去他的話,鄒應年簡直要感激這次的府試,尤其是這個沈小青出現了。
沒有這個女娃子的刺激,自家這個不成器的兒子肯定不會開竅。
“你說的很對,以後,要記住,你不是時刻自語你很聰明嗎?那你就和他們比比,看看誰能夠走到最後,誰能做到小時了了,大了也佳。”
“爹,我一定是最出色,最棒的那個。”
鄒玉楓發誓,“我一定要將沈小青壓製住,憑一個女娃能夠將我等男子壓製在下麵,我可不服。”
“不服氣就真的考場上見真章。不過,隻可惜了是個女娃子啊,她最多再考一次院試,當個秀才罷了。
她已經是在府試中成了案首,下次院試後,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可以當秀才了。
可惜啊,可惜!
你下次院試,倒是可以和她比試一番,今後就沒有機會了。
不過你還可以將第二名的陳思銘比試一番。畢竟沒有沈小青,他就是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