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姑娘後知後覺。
謝晗行不過是剛入了書院的學子,雖說功課出色,時常得夫子誇讚。但也沒有重要到能在國策的文章上,有自己的見解。
六姑娘猜測,是有人想要利用他們這些學子的文章,來提出自己在國策上的見解,以此來左右今上的決定。
六姑娘攥著的茶杯,忽然用力。她的指尖泛起了駭人的青色,而後,又察覺眾人看過來的目光,又恢複了之前的神色。
之前,玉奴去問了許多人。
江南都沒有什麽災禍發生。
可迴來的人,卻說災禍嚴重。
這分明是有人,在暗中將這件事壓了下來。
隻是,不知強行壓下這般禍事的人,是覺得事情在可控範圍內。還是,今上的意思。
但明顯,是有人故意用學子們聯係謝國策這件事,想要將一些事情,公布於眾。
到時,天子一怒。
是殺了這些學子泄憤,堵住悠悠之口,還是對這些事情,閉口不談,冷淡處置,都與背後的那個人無關。
他隻需在背後操控事情,達到他心裏的預期即可。
六姑娘的手,不受控製地又抓緊了手中的茶杯。
她在心中暗暗祈禱。
希望裴大公子能發現其中的蹊蹺之處,保護好晗哥兒。
六姑娘的身上,不知道什麽時候起了一層細密的汗。微風吹過,冷涔涔的,讓她混沌的頭腦,瞬間變得清明。
這些不過是她的猜測,興許,沒有她想的這麽嚴重。
她在心裏安慰自己。
六姑娘垂眸,用茶蓋撥弄著茶杯,“父親幾日前去老家養病,朝廷上的事情,我們並不清楚。”
六姑娘並不打算在這些事情上,和這些管事多說什麽,話鋒一轉,“你們如今在各處的生意,如何了?”
“不好。”
坐在六姑娘下手邊的,長滿了絡腮胡子的男人開口:
“我們在江南的幾處鋪子,茶室、酒樓、布莊的生意,不如往年。”
“沒錯。”
有人接過了他的話,繼續往下說:
“江南那邊的茶莊也不好。”
“農莊的收成,更是差的不行。”
“我們來時,許多地方已經低價出售農莊了。”
“是啊,嶺南和嶺北也是如此。往年,嶺南的水果,嶺北的花兒什麽的,都能順順利利的運過來。今年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隻要嶺南的水果少,嶺北的天氣不穩定,更是養出來京城裏貴人們要的花。我嶺南的果農和嶺南的花匠,一個個的天天都苦著臉。”
六姑娘隻是默默地喝茶,聽他們說話。
等眾人說的差不多了,六姑娘才開口:“你們是怎麽想的?”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
最後還是那位滿臉絡腮胡子的掌櫃開口了:“我們想要把鋪子的生意,都遷迴上京城來。”
“全部遷迴,那是不可能的。”
六姑娘想也不想地就拒絕了。
“在江南、嶺南、嶺北的生意,都是謝氏幾代人的努力,才勉強站穩了腳跟。如今,不過是碰上了點事情,就要全麵遷迴。要是這樣,那我就真的要懷疑各位掌櫃的能力了。”
幾位掌櫃的被六姑娘說的臉上有些掛不住。
六姑娘放下手中的茶杯,淡淡地問了句:“幾位掌櫃的都是經曆過大風大浪,艱難困苦之人。如今,這種局麵,可有其它辦法?”
那人道:“江南那邊,比較喜歡吃甜食。若是我們在江南,做一些京城人喜歡吃的甜食,應該會很受那些富人歡迎。”
那些富人都好攀比,又好奢靡。
若是他把這些甜食做的精致些,在弄些名頭出來,他們弄出的甜食,定然是會被大賣的。
六姑娘微微眯起了眼睛。
她讓玉奴打聽了許多關於江南的事情,她又特意翻看了許多書。
六姑娘覺得,他按照江南富貴人家的喜好,去做相應的糕點,這事是可以的。而且,府上也有從江南來的廚娘,做的糕點也是一等一的好吃。若是將上京城的特色小吃也弄去江南,另辟蹊徑,也許是能成功。
她又在心裏盤算著,若是真的按照他所說,那謝氏的鋪子每月會有多少的盈餘。
想了許久,她才開口:
“看來,你心中已經有想法了。”
六姑娘說:
“既然如此,你就去做吧。”
那人的臉上有一瞬間的驚詫,“您都不再問問嗎?”
就這麽輕而易舉地同意了?
“你既然心中有數,想必什麽事情都已經想好了。既然想要了,那就放心大膽地去做吧。”
六姑娘神色平和,
“隻是,你要知道,一旦更改,便再無反悔餘地。”
“你不僅要按照從前定下的規矩,每月要交上來八成銀子,還要在一年內盈利超過七成。”
“否則,後果你知道的。”
這不是六姑娘在危言聳聽。
而且,謝府的老祖宗,就已經把這條規矩寫在了謝家的家訓中。
一旦有人破壞,或者做一些損壞謝府的事情,輕則,斷手斷腳。重則,被送去那等肮髒之地,永生永世都不能離開。
那人喜不自勝,眉宇間盡是自信。
他慢慢地從袖子裏,掏出了另外一本賬本,遞給了六姑娘:
“這是我私自用了賬上的銀錢,在江南最為繁華的錦州,買下的鋪子。”
“這是這間鋪子,從開始到現在,六個月的收益。”
“我算過了,這間鋪子每個月的收益,都在一百兩以上。”
“除去每日用的各項花銷,每月最少要在五十兩左右的收益。”
“如此算下來,一年也是能教得上給謝氏的七成。”
六姑娘低頭,翻看了幾頁他寫的賬本,眼中的讚賞一閃而過:“如此甚好。”
她隨意地翻了幾頁賬本。
這賬本上字跡工整,每一筆進項也很明確。比之前從母親那裏送過來的賬本相比,這上麵記載的就更為詳細。
六姑娘長睫微垂,掩去了眼底湧起的滲人的涼意。
那人一臉得意地看著同來的幾人。
徐掌櫃先是愣了下,在心裏罵了句這個老匹夫,事先有準備,這麽不和他說一聲,麵上卻是不顯:“姑娘,小的也有一本賬,您看看。”
徐掌櫃的賬本,隻有巴掌大小,卻寫的十分詳盡:“這是小的用櫃上的銀子,買下了一個酒莊。這段時間的盈餘,都在上麵了。”
謝晗行不過是剛入了書院的學子,雖說功課出色,時常得夫子誇讚。但也沒有重要到能在國策的文章上,有自己的見解。
六姑娘猜測,是有人想要利用他們這些學子的文章,來提出自己在國策上的見解,以此來左右今上的決定。
六姑娘攥著的茶杯,忽然用力。她的指尖泛起了駭人的青色,而後,又察覺眾人看過來的目光,又恢複了之前的神色。
之前,玉奴去問了許多人。
江南都沒有什麽災禍發生。
可迴來的人,卻說災禍嚴重。
這分明是有人,在暗中將這件事壓了下來。
隻是,不知強行壓下這般禍事的人,是覺得事情在可控範圍內。還是,今上的意思。
但明顯,是有人故意用學子們聯係謝國策這件事,想要將一些事情,公布於眾。
到時,天子一怒。
是殺了這些學子泄憤,堵住悠悠之口,還是對這些事情,閉口不談,冷淡處置,都與背後的那個人無關。
他隻需在背後操控事情,達到他心裏的預期即可。
六姑娘的手,不受控製地又抓緊了手中的茶杯。
她在心中暗暗祈禱。
希望裴大公子能發現其中的蹊蹺之處,保護好晗哥兒。
六姑娘的身上,不知道什麽時候起了一層細密的汗。微風吹過,冷涔涔的,讓她混沌的頭腦,瞬間變得清明。
這些不過是她的猜測,興許,沒有她想的這麽嚴重。
她在心裏安慰自己。
六姑娘垂眸,用茶蓋撥弄著茶杯,“父親幾日前去老家養病,朝廷上的事情,我們並不清楚。”
六姑娘並不打算在這些事情上,和這些管事多說什麽,話鋒一轉,“你們如今在各處的生意,如何了?”
“不好。”
坐在六姑娘下手邊的,長滿了絡腮胡子的男人開口:
“我們在江南的幾處鋪子,茶室、酒樓、布莊的生意,不如往年。”
“沒錯。”
有人接過了他的話,繼續往下說:
“江南那邊的茶莊也不好。”
“農莊的收成,更是差的不行。”
“我們來時,許多地方已經低價出售農莊了。”
“是啊,嶺南和嶺北也是如此。往年,嶺南的水果,嶺北的花兒什麽的,都能順順利利的運過來。今年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隻要嶺南的水果少,嶺北的天氣不穩定,更是養出來京城裏貴人們要的花。我嶺南的果農和嶺南的花匠,一個個的天天都苦著臉。”
六姑娘隻是默默地喝茶,聽他們說話。
等眾人說的差不多了,六姑娘才開口:“你們是怎麽想的?”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
最後還是那位滿臉絡腮胡子的掌櫃開口了:“我們想要把鋪子的生意,都遷迴上京城來。”
“全部遷迴,那是不可能的。”
六姑娘想也不想地就拒絕了。
“在江南、嶺南、嶺北的生意,都是謝氏幾代人的努力,才勉強站穩了腳跟。如今,不過是碰上了點事情,就要全麵遷迴。要是這樣,那我就真的要懷疑各位掌櫃的能力了。”
幾位掌櫃的被六姑娘說的臉上有些掛不住。
六姑娘放下手中的茶杯,淡淡地問了句:“幾位掌櫃的都是經曆過大風大浪,艱難困苦之人。如今,這種局麵,可有其它辦法?”
那人道:“江南那邊,比較喜歡吃甜食。若是我們在江南,做一些京城人喜歡吃的甜食,應該會很受那些富人歡迎。”
那些富人都好攀比,又好奢靡。
若是他把這些甜食做的精致些,在弄些名頭出來,他們弄出的甜食,定然是會被大賣的。
六姑娘微微眯起了眼睛。
她讓玉奴打聽了許多關於江南的事情,她又特意翻看了許多書。
六姑娘覺得,他按照江南富貴人家的喜好,去做相應的糕點,這事是可以的。而且,府上也有從江南來的廚娘,做的糕點也是一等一的好吃。若是將上京城的特色小吃也弄去江南,另辟蹊徑,也許是能成功。
她又在心裏盤算著,若是真的按照他所說,那謝氏的鋪子每月會有多少的盈餘。
想了許久,她才開口:
“看來,你心中已經有想法了。”
六姑娘說:
“既然如此,你就去做吧。”
那人的臉上有一瞬間的驚詫,“您都不再問問嗎?”
就這麽輕而易舉地同意了?
“你既然心中有數,想必什麽事情都已經想好了。既然想要了,那就放心大膽地去做吧。”
六姑娘神色平和,
“隻是,你要知道,一旦更改,便再無反悔餘地。”
“你不僅要按照從前定下的規矩,每月要交上來八成銀子,還要在一年內盈利超過七成。”
“否則,後果你知道的。”
這不是六姑娘在危言聳聽。
而且,謝府的老祖宗,就已經把這條規矩寫在了謝家的家訓中。
一旦有人破壞,或者做一些損壞謝府的事情,輕則,斷手斷腳。重則,被送去那等肮髒之地,永生永世都不能離開。
那人喜不自勝,眉宇間盡是自信。
他慢慢地從袖子裏,掏出了另外一本賬本,遞給了六姑娘:
“這是我私自用了賬上的銀錢,在江南最為繁華的錦州,買下的鋪子。”
“這是這間鋪子,從開始到現在,六個月的收益。”
“我算過了,這間鋪子每個月的收益,都在一百兩以上。”
“除去每日用的各項花銷,每月最少要在五十兩左右的收益。”
“如此算下來,一年也是能教得上給謝氏的七成。”
六姑娘低頭,翻看了幾頁他寫的賬本,眼中的讚賞一閃而過:“如此甚好。”
她隨意地翻了幾頁賬本。
這賬本上字跡工整,每一筆進項也很明確。比之前從母親那裏送過來的賬本相比,這上麵記載的就更為詳細。
六姑娘長睫微垂,掩去了眼底湧起的滲人的涼意。
那人一臉得意地看著同來的幾人。
徐掌櫃先是愣了下,在心裏罵了句這個老匹夫,事先有準備,這麽不和他說一聲,麵上卻是不顯:“姑娘,小的也有一本賬,您看看。”
徐掌櫃的賬本,隻有巴掌大小,卻寫的十分詳盡:“這是小的用櫃上的銀子,買下了一個酒莊。這段時間的盈餘,都在上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