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時候,馬皇後漫步來到了院子中央。
她悠閑地坐在李念的身旁,想找對方聊一聊。
隻不過其中目的也很明確,作為老朱的賢內助馬皇後也想多從李念的嘴裏撬出來一點信息。
“李念啊,其實我有一點一直想不明白。大明以後得事你為什麽不和陛下說呢。他其實也想知道後麵的皇帝做得如何,隻是不想被動而已”
李念聞聲轉過頭,目光看向了馬皇後。
經過這麽多天的治療,馬皇後的外貌越來越接近四十歲時的樣子。
“夫人啊,我要說出來大明後麵的皇帝,我怕老朱被當場氣死啊。大明後麵的皇帝個個奇葩,所以幹脆就什麽也不說”
說到最後李念還補了一句,“這樣更好不是嘛。”
怕老朱被氣死、各個奇葩。
這兩個詞匯一出來,馬皇後的腦袋都有些發懵。“能...能舉個例子嗎,李念”
“玩蛐蛐的、做木匠活的、修仙的、幾十年不上朝的、死在女人身上的、掉水裏淹死的、被禦醫治死的等等......”
李念笑看著馬皇後,“別繼續說了吧、以上總總,就是我不想說大明以後事情的原因”
這接二連三的奇葩皇帝一出,讓馬皇後也是瞬間沉默了。
過了了許久她才開口,
“以後的事就別和陛下說了吧。不過皇帝能做到這般的情況下還能延續這麽多代......”
馬皇後意味深長的笑著道,“朝堂有救國能臣出現吧”
李念瞥了一眼對方,能猜到一點他都不奇怪。
他隨即伸出兩根手指,“兩代肱股之臣挽救了大明,而且大明還出現了一位聖人!”
“聖人!”
聽到聖人這個詞,馬皇後雙眼瞪得老大,一臉的震驚。
“李念你口中的聖人和我想的聖人是一個意思嗎?”
“是的”李念想都沒想點頭道,“孔聖人創立的是儒家學派,而這個人創立的是心學。知行合一!”
龍場悟道,知行合一。
連小說都不敢這麽寫。
“心學,知行合一”馬皇後一字一句的重複著。“真想不到啊,大明還能出現一位媲美孔夫子的人,他一定受了很多苦難吧”
聖人之名,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
李念舔了舔嘴唇低下了頭,一個經曆四朝之人,豈是一句困難就能夠表達的。
“他這一生波瀾壯闊,經曆了諸多磨難。先後經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思朝。文能提筆創心學、武能提劍剿叛亂。精通佛儒道三家。官場失勢又得勢,晚年官至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
聽聞晚年官至尚書,馬皇後的表情才好看一些。至少到最後大明沒有虧待這位聖人。
“這位嘉靖帝想必做得不錯吧”
李念嗬嗬一笑,“嘉靖帝的政治手腕能在大明諸多皇帝當中穩居前三,如果他能好好做皇帝,絕對能給大明提到一個新高度”
說到這李念便沒有再繼續的意思了。他轉頭看向前門的方向。
“毛驤已經被下獄了嗎?”
馬皇後順著李念的方向望去。
那個曾經毛驤待的地方,如今已經變得空蕩蕩了。
“估計不出七日,毛驤就能在你的手下工作了”
雖然不知道李念為何執著的要毛驤,但能讓李念欠下朱家一個人情也是好的。
這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李念咧嘴一笑,他就需要一個趁手的人,一個能代替他們自由出入,並且購買一切的人。
......
清早,
眾人剛吃完飯、將桌子收拾幹淨沒多久,在道路的盡頭,那輛熟悉的馬車再次出現。
老朱又來了,為了高爐煉鐵的技術而來。
下了馬車,朱元璋輕車熟路的走進門。跟在他身邊的是一個陌生的中年男人,年紀看上去比毛驤小幾歲。
待老朱在前廳的桌子前坐下,牆邊的李念抬頭看向老朱身後的中年男人。
不出意外的話,這人就是蔣瓛了。
“咱坐著馬車來返四十餘裏,你要沒有足夠大的事,今日就治你的罪”
看著老朱那一臉嚴肅的表情,李念無奈的轉過頭向老薛揚起下巴。
老薛打開抽屜,將準備好的一疊資料放到朱元璋的麵前。
朱元璋身體沒有動,而是眼眸低垂,看著擺在麵前的一疊資料。
最上麵的一張紙上的第一排寫著幾個大字,
高爐煉鐵,
薛無淚的一手隸書行雲流水,讓人看上去賞心悅目。
沉吟了半晌,朱元璋終於伸手拿起了桌上的一摞紙開始翻開起來。
一時間,整個大廳就隻剩下他一人的翻紙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朱的眉頭逐漸皺起,越陷越深。
他看不懂了。
高爐煉鐵,顧名思義體現在高爐上,它是由豎爐發展而來的。早在宋朝就有了豎爐,並且已經很成熟了。
從外形上看高爐像是一個大腰鼓,兩頭細中間粗。
高爐從上往下依次是爐喉、爐身、爐腹和爐腰五部分。特點就是工藝簡單、產量大、效率高。
對於大明而言,唯一的難點似乎是鐵水出來以後所需要的模具。
在木頭表麵包裹上砂土,這個古人流傳下來的方法不知道行不行。
其中增加氧氣攝入量的問題,可以利用水車作為動力源來製作一個現代版的鼓風機,風箱。
煤炭的問題,
煤炭在燃燒受熱的時候易發生崩裂,從而導致高爐內透氣性變差,對煉鐵造成影響。
煤炭中的硫會導致煉鐵的質量下降。
早在南宋的時候,人們就已經發現煤炭的影響,該用焦炭來代替煤炭。
所以這些東西根本就不需要薛無淚提醒。
再往下看也看不懂了,老朱也索性放下合在一起。他捏了捏眉心說道,“說吧,你這次想要什麽”
其實在見到朱元璋的那一刻,李念心裏就已經改變了主意。
他不要分成了,太危險。
索性一次性賣給皇家。
李念伸出一根手指,“一個條件,這項煉鐵技術就賣給你”
他知道如今大明的冶鐵工藝領先全球。他們缺少的也就是其中幾項改進的技術。
聽到李念的話,桌上的幾人都愣住了。
連馬皇後也有些驚訝,李念和她不是這麽說的啊。
老朱笑了,
“咱還以為你又要分成呢。隻要條件不過分,多少錢咱都買了”
她悠閑地坐在李念的身旁,想找對方聊一聊。
隻不過其中目的也很明確,作為老朱的賢內助馬皇後也想多從李念的嘴裏撬出來一點信息。
“李念啊,其實我有一點一直想不明白。大明以後得事你為什麽不和陛下說呢。他其實也想知道後麵的皇帝做得如何,隻是不想被動而已”
李念聞聲轉過頭,目光看向了馬皇後。
經過這麽多天的治療,馬皇後的外貌越來越接近四十歲時的樣子。
“夫人啊,我要說出來大明後麵的皇帝,我怕老朱被當場氣死啊。大明後麵的皇帝個個奇葩,所以幹脆就什麽也不說”
說到最後李念還補了一句,“這樣更好不是嘛。”
怕老朱被氣死、各個奇葩。
這兩個詞匯一出來,馬皇後的腦袋都有些發懵。“能...能舉個例子嗎,李念”
“玩蛐蛐的、做木匠活的、修仙的、幾十年不上朝的、死在女人身上的、掉水裏淹死的、被禦醫治死的等等......”
李念笑看著馬皇後,“別繼續說了吧、以上總總,就是我不想說大明以後事情的原因”
這接二連三的奇葩皇帝一出,讓馬皇後也是瞬間沉默了。
過了了許久她才開口,
“以後的事就別和陛下說了吧。不過皇帝能做到這般的情況下還能延續這麽多代......”
馬皇後意味深長的笑著道,“朝堂有救國能臣出現吧”
李念瞥了一眼對方,能猜到一點他都不奇怪。
他隨即伸出兩根手指,“兩代肱股之臣挽救了大明,而且大明還出現了一位聖人!”
“聖人!”
聽到聖人這個詞,馬皇後雙眼瞪得老大,一臉的震驚。
“李念你口中的聖人和我想的聖人是一個意思嗎?”
“是的”李念想都沒想點頭道,“孔聖人創立的是儒家學派,而這個人創立的是心學。知行合一!”
龍場悟道,知行合一。
連小說都不敢這麽寫。
“心學,知行合一”馬皇後一字一句的重複著。“真想不到啊,大明還能出現一位媲美孔夫子的人,他一定受了很多苦難吧”
聖人之名,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
李念舔了舔嘴唇低下了頭,一個經曆四朝之人,豈是一句困難就能夠表達的。
“他這一生波瀾壯闊,經曆了諸多磨難。先後經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思朝。文能提筆創心學、武能提劍剿叛亂。精通佛儒道三家。官場失勢又得勢,晚年官至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
聽聞晚年官至尚書,馬皇後的表情才好看一些。至少到最後大明沒有虧待這位聖人。
“這位嘉靖帝想必做得不錯吧”
李念嗬嗬一笑,“嘉靖帝的政治手腕能在大明諸多皇帝當中穩居前三,如果他能好好做皇帝,絕對能給大明提到一個新高度”
說到這李念便沒有再繼續的意思了。他轉頭看向前門的方向。
“毛驤已經被下獄了嗎?”
馬皇後順著李念的方向望去。
那個曾經毛驤待的地方,如今已經變得空蕩蕩了。
“估計不出七日,毛驤就能在你的手下工作了”
雖然不知道李念為何執著的要毛驤,但能讓李念欠下朱家一個人情也是好的。
這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李念咧嘴一笑,他就需要一個趁手的人,一個能代替他們自由出入,並且購買一切的人。
......
清早,
眾人剛吃完飯、將桌子收拾幹淨沒多久,在道路的盡頭,那輛熟悉的馬車再次出現。
老朱又來了,為了高爐煉鐵的技術而來。
下了馬車,朱元璋輕車熟路的走進門。跟在他身邊的是一個陌生的中年男人,年紀看上去比毛驤小幾歲。
待老朱在前廳的桌子前坐下,牆邊的李念抬頭看向老朱身後的中年男人。
不出意外的話,這人就是蔣瓛了。
“咱坐著馬車來返四十餘裏,你要沒有足夠大的事,今日就治你的罪”
看著老朱那一臉嚴肅的表情,李念無奈的轉過頭向老薛揚起下巴。
老薛打開抽屜,將準備好的一疊資料放到朱元璋的麵前。
朱元璋身體沒有動,而是眼眸低垂,看著擺在麵前的一疊資料。
最上麵的一張紙上的第一排寫著幾個大字,
高爐煉鐵,
薛無淚的一手隸書行雲流水,讓人看上去賞心悅目。
沉吟了半晌,朱元璋終於伸手拿起了桌上的一摞紙開始翻開起來。
一時間,整個大廳就隻剩下他一人的翻紙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朱的眉頭逐漸皺起,越陷越深。
他看不懂了。
高爐煉鐵,顧名思義體現在高爐上,它是由豎爐發展而來的。早在宋朝就有了豎爐,並且已經很成熟了。
從外形上看高爐像是一個大腰鼓,兩頭細中間粗。
高爐從上往下依次是爐喉、爐身、爐腹和爐腰五部分。特點就是工藝簡單、產量大、效率高。
對於大明而言,唯一的難點似乎是鐵水出來以後所需要的模具。
在木頭表麵包裹上砂土,這個古人流傳下來的方法不知道行不行。
其中增加氧氣攝入量的問題,可以利用水車作為動力源來製作一個現代版的鼓風機,風箱。
煤炭的問題,
煤炭在燃燒受熱的時候易發生崩裂,從而導致高爐內透氣性變差,對煉鐵造成影響。
煤炭中的硫會導致煉鐵的質量下降。
早在南宋的時候,人們就已經發現煤炭的影響,該用焦炭來代替煤炭。
所以這些東西根本就不需要薛無淚提醒。
再往下看也看不懂了,老朱也索性放下合在一起。他捏了捏眉心說道,“說吧,你這次想要什麽”
其實在見到朱元璋的那一刻,李念心裏就已經改變了主意。
他不要分成了,太危險。
索性一次性賣給皇家。
李念伸出一根手指,“一個條件,這項煉鐵技術就賣給你”
他知道如今大明的冶鐵工藝領先全球。他們缺少的也就是其中幾項改進的技術。
聽到李念的話,桌上的幾人都愣住了。
連馬皇後也有些驚訝,李念和她不是這麽說的啊。
老朱笑了,
“咱還以為你又要分成呢。隻要條件不過分,多少錢咱都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