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言翻出一件東西便讓李義山辨認之後,再讓捕快放過去。
吳言翻的滿身都是泥土灰塵,手上臉上也被焦炭弄的黑乎乎的。吳言翻的十分吃力,還有好多東西被埋藏在了牆土深處。那兩位曾做過裏正府守衛的漢子,看到吳言累得滿頭大汗全身髒兮兮的,便號召十三名曾給裏正府清理牆土殘渣的漢子一起過來幫忙,魏大莽欣然應允。
躲在不遠處觀看的葉初陽、蕭木寒、楊洪波等人都嚷嚷著要過來幫忙,被衛兵攔在了外麵。
“是否需要往深處挖?”李義山問道。
“不用,就在最上麵一層翻找一下就好。”吳言道。
吳言推測裏正府爆炸之時,倒塌的牆土殘渣覆蓋在上麵,裏正府室內損毀的物品都被埋在下麵,那麽在清理渣子之時,最上麵的牆土最先被清理掉反而堆在了下麵,越是埋在下麵的東西被清理時越是被堆放在上麵,這跟“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是一個道理。
吳言再次觸碰到了一塊黑乎乎的東西,拿起來仔細辨認發現是骨頭,吳言嚇了一跳,直接把這塊骨頭扔到了地上,他以為這是被炸死的那幾個人的骨頭。“李大人,幫忙看一下,這是什麽骨頭?不會是死人的吧?”
李義山抓在手中辨認了一番道:“這是一塊虎骨。”
“虎骨?”吳言心道:“這裏正府還真有不少好東西啊,即使裏正府被毀成那樣,有一部分好東西必然不會被全部燒毀,還會留下一點仍然具有一定價值的殘渣,那十三人在清理渣子之時,定然私藏了不少好處。”
“這是?”吳言翻出來一塊燒糊的方塊。
“這是天九牌。”李義山道。
“既然是牌,那便至少有一副,應該還有很多張才對。”吳言繼續翻找,果然發現了十幾塊這樣的方塊,還有兩塊天九牌完好無損。
吳言繼續翻找了一會兒,感覺沒有什麽新的東西了,就看著這些牆土,心道:這堆殘渣中主要都是牆土,這牆土最為可疑。“請幾位叔叔把這些牆土鏟上一些。”吳言道,“我指向哪裏,你們便鏟哪裏。”
十三人中的四人帶著鋤頭和框子走了過來,吳言指向哪裏,兩人便挖哪裏的牆土,同時把土攬入框內,另外兩人則負責端框,其他人仍然繼續翻找。
樂空看了看這些忙活個不停的人,這會兒就連泥土都鏟了迴來,不耐煩地道:“小子,你幹脆把這一大堆渣子再鏟迴去,放在裏正府原來的地方得了,就你這麽胡翻亂鏟的,能找出什麽?這都過了好幾天了,都被燒成灰了,就是真有什麽重要證據,那也早被人拿走了。不要再假惺惺裝模作樣了,我看那,那真兇就是你!”
吳言拍了拍手掌道:“好了,就這麽多吧。”
吳言走到小樹林之外自己搜集來的那一大堆“寶貝”跟前,魏大莽問道:“吳言,你要把這些東西都搬迴裏正府嗎?”
“迴大人,不需要,在這裏就可以破案。”
“那開始吧。”
吳言道:“請哪位捕快大人把現場搜集的東西用筆個清單。這塊是燒黑的虎骨,這塊是燒焦的熊掌,這點殘渣是犀牛角,這是靈芝被燒完後殘留下來的一點,這是鹿茸,這是犀牛角,這是牛黃,這是天九牌還有骰子,這是……”
吳言一一列舉之後,一名捕快迅速記了下來。
魏大莽奇道:“一個掌管六村的小小裏正府,如何會有這些東西?不過,就憑這些東西能找出兇手嗎?”
白驃此時心裏七上八下開始忐忑不安起來。
“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吳言道。
“那最重要的是什麽?”魏大莽好奇問道。
“最重要的東西便是這堆牆土。”吳言道。
“牆土?”
“不錯,這一大堆牆土中多處含有一些焦黑的粉末,還有少許是白色的。請大人驗證一下這些粉末是什麽東西。”吳言道。
“你們去把那些粉末給我刮下來。”魏大莽命令道。
幾名捕快走了過去,在泥土中不斷翻找,找到白色粉末或者焦黑粉末時,小心翼翼用竹片刮下來,隻把這堆牆土翻了個遍,僅僅刮下來一點點白色粉末和一小撮焦黑粉末。
一名捕快把放著這兩種粉末的竹板呈給了魏大莽,魏大莽用手捏了捏,嗅了嗅,道:“誰來辨別一下這是什麽東西?”
一名捕快接過竹板,仔細聞了聞,道:“這氣味,像是某種糧食被燒焦的味道,但無法確定是什麽東西。”
幾個捕快一一查驗過,均沒有看出是什麽。
吳言用手指沾了一點白色粉末放在口中嚐了嚐道:“迴大人,這白色的粉末是小麥粉,那黑色粉末是被火燒焦的小麥粉。”
“小麥粉怎麽可能這麽白這麽細?”
好幾個勞工驚唿道,“小麥粉村裏家家戶戶都有,但是都是那種黑不溜秋,十分粗的那種。”
“我想起來了,裏正府在被燒毀的當天還曬過這種白色的東西,他們把它叫做什麽‘麵粉’,就跟這白色的粉末一模一樣。
但應該不是小麥磨成的粉吧,小麥粉怎麽可能會磨成這個樣子?”那位曾在裏正府做過守衛的黑瘦漢子道。
“是的,裏正府的幾位大人不允許我們靠近看。”另一位粗壯漢子道。
“大概有多少?”魏大莽問道。
“大概兩三百斤。”粗壯漢子答道。
“兩三百斤?這麽多?這,這得多少小麥來磨?”
其實兩位大人剛來到這裏時,幾大富戶送他們的特產中就有這種麵粉,兩位大人早就猜測焦胡的粉末就是這種東西,因為收了特產心虛,害怕被人看穿,故而裝出一副不認識的樣子,至於小小捕快,他們是真沒見過這種麵粉,所以吳言隻能自己說出來。
樂空道:“這種潔白如雪花般的小麥粉不稀奇,縣城裏的一些富戶愛吃這種雪花粉,不過他們吃的那種雪花粉,也沒有這種麵粉那麽白那麽細膩。這跟本案有什麽關係?”
吳言答道:“問題就出在這種精麵粉上,隻要知道是誰弄來的這麽多精粉,便知道誰是殺人兇手。”
“這作如何解釋?”魏大莽不解地道。
閻家以及幾大富戶,猛然一驚,心中開始不安了起來,不過他們仍然無法想明白,這裏正府縱火案跟麵粉有什麽關係。
吳言轉向李義山問道:“李大人,能否把這樣的精粉弄個十斤來?”
李義山道:“難,普通村民吃的小麥粉是一九粉,也就是一分的麩皮和九分的小麥粉,100斤小麥可磨製九十斤小麥粉,給人吃,還有十斤麩皮喂養牲口。這種等級的雪花粉粉,恐怕是傳說中富人吃的八二粉,也就是100斤上等小麥隻能磨出二十斤這樣又白又細的精粉,還有八十斤都浪費掉了,現在正值天氣幹旱莊稼欠收的年頭,別說普通百姓,就是五村富戶,也沒幾家能拿出這麽多的雪花粉。”
“那牆土中的這些麵粉從何而來?”魏大莽問道。
“迴大人,可能是六村富戶送來的,每年裏正府收租之時,六村富戶都會送來不少東西,被趙大人藏於密室以及密室隔壁的那間儲物室中,那兩間屋子趙大人從不允許我進去,所以我也不知道具體都有哪些東西。”李義山道。
“而且每次給鄉府交租之時,都會有大半物品從密室和那間儲物室中運出,隨同租子一起運到了別處。”
李義山遲疑了一下,隨即補充道。
聽李義山這麽一說,白驃全身又是一顫,他自然清楚是怎麽迴事,想了想吳言剛剛說過的話,好在這些精粉又不是他白驃送到裏正府的,兇手懷疑不到他身上,再加上上麵也有人每年收取了不少白粉,真要追究起來,許多人都脫不了幹係,那些人怎麽可能容忍這件事被揭發?想到這裏心下稍安。
“這些東西去了哪裏,想必白大人十分清楚吧?”魏大莽道。
一想到上麵的人,白驃底氣便足了起來,對於魏大莽這句問話,充耳不聞。
“六村富戶有多少?”魏大莽問李義山道。
“六村富戶有三十多戶,每年暗中給裏正府送來東西的有二十多戶,我曾經看到並認出來的隻有十來戶。”李義山迴答道。
趙光雖然不讓李義山參與涉及利益的任何要事,但李義山此人不多言不亂傳,不好事不多事,有事裏正府有什麽事,李義山無處迴避站在稍遠地方看著,趙光倒也不去管他。
“去,把這些給裏正府送過東西的富戶戶主帶來問話。”魏大莽道。
一時間裏正府院內隻留下了二十名官兵守衛在這裏,其餘人盡皆跟隨李義山去拿人,李義山心道:“現在把這些富戶的戶主都得罪了,以後裏正府的事可不好辦了, 不過就目前這情形,我能保住性命再說吧,不知吳言這小子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李義山把他清楚記得的十戶戶主帶了過來,至於其他人,李義山心中清楚,這十戶戶主一招,剩下的十幾戶還有哪些便全都知道了。
十名戶主包括閻家的閻千錢在內,齊齊跪在了地上,魏大莽問道:“你們每年都給裏正府送了多少好處?”
“迴大人,我們並未給裏正府送過任何好處。”
迴答的人正是地上跪著的閻千錢。
“沒送好處,那裏正府殘垣斷壁之下埋著的熊掌、虎骨、鹿茸、犀角、靈芝之類從何而來?你們夜裏用馬匹往裏正府駝東西的時候,也許沒注意到李大人還在旁邊看著吧?”魏大莽喝道。
樂空則在魏大莽耳邊悄聲道:“大人,這茬還是略過去吧,咱們可也有份兒啊。”
閻千錢心道:這魏大莽實在是不大聰明的樣子,兩位大人也收了我們一點好處,倘若一並抖出來,可是不大好啊,念在你在上坪村裏正府當過差,跟我是老相識的份兒上,我就陪你演演戲。
閻千錢磕頭道:“迴大人,小民的確每年給裏正趙大人送來一些特產,但那是被他索要的,如若不然”
“如若不然怎樣?”魏大莽問道。
“如若不然,趙大人便經常在小民身上挑刺,找些無關緊要的事,把小民抓到府裏審問,又少不得被他訛去許多錢財。”閻千錢道。
其實閻千錢隻說對了一半,趙光的確喜歡專找借口說別人違規,需要進行處罰,其目的是為了創收,把這些人抓到裏正府審訊之時,有些富戶為富不仁,得罪的村民不少,平時村民們拿他們沒辦法,在審訊之時,被裏正府雇來的民勇便借此機會下重手報複一下。
富戶們每年給裏正府拿些好處,裏正府便不再找他們的茬兒,同時有征調民勇修路架橋的任務就不會找到他們的頭上,在給朝廷征租之時,也會給他們降低標準等等,各方麵都會照顧一下他們。
所以富戶們每年給裏正府拿些好處那是心甘情願的事,本村獵人不少,那些熊掌、虎骨之類在本村算不得什麽十分稀奇的東西,等哪家獵人們那天打獵弄到手了,富戶們低價買來就是。
“你們呢?”魏大莽問其他人道。
“迴大人,我等與閻家一樣。”其餘九人異口同聲道。
“好吧,那裏正府裏三百多斤精白粉是不是你們送來的?”魏大莽問道。
“精白粉?我們沒送過那東西啊。”
富戶戶主們皆竊竊私語,隻有閻千錢、楊自利等兩三個人沉默不語。
“閻千錢,你來說說吧。”魏大莽道。
“小人冤枉啊,小人的確送了裏正府一點精白粉,可是隻有六十斤,多了小民也送不起,300斤精粉,那可至少得1500多斤上等小麥才能磨出來啊。這兩年連年幹旱,莊稼收成極差,小麥的價格翻了幾番,即使照這樣的高價,在市麵上也很難買到糧食,因為沒人拿出來賣。至於剩下的部分,不知道楊老弟和關老弟送了多少?”
吳言翻的滿身都是泥土灰塵,手上臉上也被焦炭弄的黑乎乎的。吳言翻的十分吃力,還有好多東西被埋藏在了牆土深處。那兩位曾做過裏正府守衛的漢子,看到吳言累得滿頭大汗全身髒兮兮的,便號召十三名曾給裏正府清理牆土殘渣的漢子一起過來幫忙,魏大莽欣然應允。
躲在不遠處觀看的葉初陽、蕭木寒、楊洪波等人都嚷嚷著要過來幫忙,被衛兵攔在了外麵。
“是否需要往深處挖?”李義山問道。
“不用,就在最上麵一層翻找一下就好。”吳言道。
吳言推測裏正府爆炸之時,倒塌的牆土殘渣覆蓋在上麵,裏正府室內損毀的物品都被埋在下麵,那麽在清理渣子之時,最上麵的牆土最先被清理掉反而堆在了下麵,越是埋在下麵的東西被清理時越是被堆放在上麵,這跟“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是一個道理。
吳言再次觸碰到了一塊黑乎乎的東西,拿起來仔細辨認發現是骨頭,吳言嚇了一跳,直接把這塊骨頭扔到了地上,他以為這是被炸死的那幾個人的骨頭。“李大人,幫忙看一下,這是什麽骨頭?不會是死人的吧?”
李義山抓在手中辨認了一番道:“這是一塊虎骨。”
“虎骨?”吳言心道:“這裏正府還真有不少好東西啊,即使裏正府被毀成那樣,有一部分好東西必然不會被全部燒毀,還會留下一點仍然具有一定價值的殘渣,那十三人在清理渣子之時,定然私藏了不少好處。”
“這是?”吳言翻出來一塊燒糊的方塊。
“這是天九牌。”李義山道。
“既然是牌,那便至少有一副,應該還有很多張才對。”吳言繼續翻找,果然發現了十幾塊這樣的方塊,還有兩塊天九牌完好無損。
吳言繼續翻找了一會兒,感覺沒有什麽新的東西了,就看著這些牆土,心道:這堆殘渣中主要都是牆土,這牆土最為可疑。“請幾位叔叔把這些牆土鏟上一些。”吳言道,“我指向哪裏,你們便鏟哪裏。”
十三人中的四人帶著鋤頭和框子走了過來,吳言指向哪裏,兩人便挖哪裏的牆土,同時把土攬入框內,另外兩人則負責端框,其他人仍然繼續翻找。
樂空看了看這些忙活個不停的人,這會兒就連泥土都鏟了迴來,不耐煩地道:“小子,你幹脆把這一大堆渣子再鏟迴去,放在裏正府原來的地方得了,就你這麽胡翻亂鏟的,能找出什麽?這都過了好幾天了,都被燒成灰了,就是真有什麽重要證據,那也早被人拿走了。不要再假惺惺裝模作樣了,我看那,那真兇就是你!”
吳言拍了拍手掌道:“好了,就這麽多吧。”
吳言走到小樹林之外自己搜集來的那一大堆“寶貝”跟前,魏大莽問道:“吳言,你要把這些東西都搬迴裏正府嗎?”
“迴大人,不需要,在這裏就可以破案。”
“那開始吧。”
吳言道:“請哪位捕快大人把現場搜集的東西用筆個清單。這塊是燒黑的虎骨,這塊是燒焦的熊掌,這點殘渣是犀牛角,這是靈芝被燒完後殘留下來的一點,這是鹿茸,這是犀牛角,這是牛黃,這是天九牌還有骰子,這是……”
吳言一一列舉之後,一名捕快迅速記了下來。
魏大莽奇道:“一個掌管六村的小小裏正府,如何會有這些東西?不過,就憑這些東西能找出兇手嗎?”
白驃此時心裏七上八下開始忐忑不安起來。
“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吳言道。
“那最重要的是什麽?”魏大莽好奇問道。
“最重要的東西便是這堆牆土。”吳言道。
“牆土?”
“不錯,這一大堆牆土中多處含有一些焦黑的粉末,還有少許是白色的。請大人驗證一下這些粉末是什麽東西。”吳言道。
“你們去把那些粉末給我刮下來。”魏大莽命令道。
幾名捕快走了過去,在泥土中不斷翻找,找到白色粉末或者焦黑粉末時,小心翼翼用竹片刮下來,隻把這堆牆土翻了個遍,僅僅刮下來一點點白色粉末和一小撮焦黑粉末。
一名捕快把放著這兩種粉末的竹板呈給了魏大莽,魏大莽用手捏了捏,嗅了嗅,道:“誰來辨別一下這是什麽東西?”
一名捕快接過竹板,仔細聞了聞,道:“這氣味,像是某種糧食被燒焦的味道,但無法確定是什麽東西。”
幾個捕快一一查驗過,均沒有看出是什麽。
吳言用手指沾了一點白色粉末放在口中嚐了嚐道:“迴大人,這白色的粉末是小麥粉,那黑色粉末是被火燒焦的小麥粉。”
“小麥粉怎麽可能這麽白這麽細?”
好幾個勞工驚唿道,“小麥粉村裏家家戶戶都有,但是都是那種黑不溜秋,十分粗的那種。”
“我想起來了,裏正府在被燒毀的當天還曬過這種白色的東西,他們把它叫做什麽‘麵粉’,就跟這白色的粉末一模一樣。
但應該不是小麥磨成的粉吧,小麥粉怎麽可能會磨成這個樣子?”那位曾在裏正府做過守衛的黑瘦漢子道。
“是的,裏正府的幾位大人不允許我們靠近看。”另一位粗壯漢子道。
“大概有多少?”魏大莽問道。
“大概兩三百斤。”粗壯漢子答道。
“兩三百斤?這麽多?這,這得多少小麥來磨?”
其實兩位大人剛來到這裏時,幾大富戶送他們的特產中就有這種麵粉,兩位大人早就猜測焦胡的粉末就是這種東西,因為收了特產心虛,害怕被人看穿,故而裝出一副不認識的樣子,至於小小捕快,他們是真沒見過這種麵粉,所以吳言隻能自己說出來。
樂空道:“這種潔白如雪花般的小麥粉不稀奇,縣城裏的一些富戶愛吃這種雪花粉,不過他們吃的那種雪花粉,也沒有這種麵粉那麽白那麽細膩。這跟本案有什麽關係?”
吳言答道:“問題就出在這種精麵粉上,隻要知道是誰弄來的這麽多精粉,便知道誰是殺人兇手。”
“這作如何解釋?”魏大莽不解地道。
閻家以及幾大富戶,猛然一驚,心中開始不安了起來,不過他們仍然無法想明白,這裏正府縱火案跟麵粉有什麽關係。
吳言轉向李義山問道:“李大人,能否把這樣的精粉弄個十斤來?”
李義山道:“難,普通村民吃的小麥粉是一九粉,也就是一分的麩皮和九分的小麥粉,100斤小麥可磨製九十斤小麥粉,給人吃,還有十斤麩皮喂養牲口。這種等級的雪花粉粉,恐怕是傳說中富人吃的八二粉,也就是100斤上等小麥隻能磨出二十斤這樣又白又細的精粉,還有八十斤都浪費掉了,現在正值天氣幹旱莊稼欠收的年頭,別說普通百姓,就是五村富戶,也沒幾家能拿出這麽多的雪花粉。”
“那牆土中的這些麵粉從何而來?”魏大莽問道。
“迴大人,可能是六村富戶送來的,每年裏正府收租之時,六村富戶都會送來不少東西,被趙大人藏於密室以及密室隔壁的那間儲物室中,那兩間屋子趙大人從不允許我進去,所以我也不知道具體都有哪些東西。”李義山道。
“而且每次給鄉府交租之時,都會有大半物品從密室和那間儲物室中運出,隨同租子一起運到了別處。”
李義山遲疑了一下,隨即補充道。
聽李義山這麽一說,白驃全身又是一顫,他自然清楚是怎麽迴事,想了想吳言剛剛說過的話,好在這些精粉又不是他白驃送到裏正府的,兇手懷疑不到他身上,再加上上麵也有人每年收取了不少白粉,真要追究起來,許多人都脫不了幹係,那些人怎麽可能容忍這件事被揭發?想到這裏心下稍安。
“這些東西去了哪裏,想必白大人十分清楚吧?”魏大莽道。
一想到上麵的人,白驃底氣便足了起來,對於魏大莽這句問話,充耳不聞。
“六村富戶有多少?”魏大莽問李義山道。
“六村富戶有三十多戶,每年暗中給裏正府送來東西的有二十多戶,我曾經看到並認出來的隻有十來戶。”李義山迴答道。
趙光雖然不讓李義山參與涉及利益的任何要事,但李義山此人不多言不亂傳,不好事不多事,有事裏正府有什麽事,李義山無處迴避站在稍遠地方看著,趙光倒也不去管他。
“去,把這些給裏正府送過東西的富戶戶主帶來問話。”魏大莽道。
一時間裏正府院內隻留下了二十名官兵守衛在這裏,其餘人盡皆跟隨李義山去拿人,李義山心道:“現在把這些富戶的戶主都得罪了,以後裏正府的事可不好辦了, 不過就目前這情形,我能保住性命再說吧,不知吳言這小子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李義山把他清楚記得的十戶戶主帶了過來,至於其他人,李義山心中清楚,這十戶戶主一招,剩下的十幾戶還有哪些便全都知道了。
十名戶主包括閻家的閻千錢在內,齊齊跪在了地上,魏大莽問道:“你們每年都給裏正府送了多少好處?”
“迴大人,我們並未給裏正府送過任何好處。”
迴答的人正是地上跪著的閻千錢。
“沒送好處,那裏正府殘垣斷壁之下埋著的熊掌、虎骨、鹿茸、犀角、靈芝之類從何而來?你們夜裏用馬匹往裏正府駝東西的時候,也許沒注意到李大人還在旁邊看著吧?”魏大莽喝道。
樂空則在魏大莽耳邊悄聲道:“大人,這茬還是略過去吧,咱們可也有份兒啊。”
閻千錢心道:這魏大莽實在是不大聰明的樣子,兩位大人也收了我們一點好處,倘若一並抖出來,可是不大好啊,念在你在上坪村裏正府當過差,跟我是老相識的份兒上,我就陪你演演戲。
閻千錢磕頭道:“迴大人,小民的確每年給裏正趙大人送來一些特產,但那是被他索要的,如若不然”
“如若不然怎樣?”魏大莽問道。
“如若不然,趙大人便經常在小民身上挑刺,找些無關緊要的事,把小民抓到府裏審問,又少不得被他訛去許多錢財。”閻千錢道。
其實閻千錢隻說對了一半,趙光的確喜歡專找借口說別人違規,需要進行處罰,其目的是為了創收,把這些人抓到裏正府審訊之時,有些富戶為富不仁,得罪的村民不少,平時村民們拿他們沒辦法,在審訊之時,被裏正府雇來的民勇便借此機會下重手報複一下。
富戶們每年給裏正府拿些好處,裏正府便不再找他們的茬兒,同時有征調民勇修路架橋的任務就不會找到他們的頭上,在給朝廷征租之時,也會給他們降低標準等等,各方麵都會照顧一下他們。
所以富戶們每年給裏正府拿些好處那是心甘情願的事,本村獵人不少,那些熊掌、虎骨之類在本村算不得什麽十分稀奇的東西,等哪家獵人們那天打獵弄到手了,富戶們低價買來就是。
“你們呢?”魏大莽問其他人道。
“迴大人,我等與閻家一樣。”其餘九人異口同聲道。
“好吧,那裏正府裏三百多斤精白粉是不是你們送來的?”魏大莽問道。
“精白粉?我們沒送過那東西啊。”
富戶戶主們皆竊竊私語,隻有閻千錢、楊自利等兩三個人沉默不語。
“閻千錢,你來說說吧。”魏大莽道。
“小人冤枉啊,小人的確送了裏正府一點精白粉,可是隻有六十斤,多了小民也送不起,300斤精粉,那可至少得1500多斤上等小麥才能磨出來啊。這兩年連年幹旱,莊稼收成極差,小麥的價格翻了幾番,即使照這樣的高價,在市麵上也很難買到糧食,因為沒人拿出來賣。至於剩下的部分,不知道楊老弟和關老弟送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