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歉就是道歉,第二天一早,明瑤便去找李白了,而李白也是個豁達的,對於明瑤那種偏見也沒放在心上,相反,因為明瑤如此正經的來道歉,他反而有些過意不去了。
當然這種情緒隻存在一小會兒,這些事很快就都被李白拋之腦後。
他是天生的豁達樂觀,狂放不羈,這些事情怎麽會被他放心上?
而明瑤這邊就更沒心思了,她現在滿心滿眼都是突厥人,哪裏還能記得別人。
“怎麽樣?”
明瑤當然是信不到那個突厥人,但又想將計就計,然後反過來算計一波他們,所以需要通過可靠的渠道,更多的了解突厥內部發生的事情。
索性她一年前就通過明家的渠道開始往各個外族那裏送人,收買兩族混血或者土生土長的邊疆人,以此了解更多的消息,現在,可不就用到了嘛!
“聽那邊說,他們最近在暗中把城內的駐軍已經開始撤走了。”
撤軍?
明瑤不可置信的看向明澤,想要再一次確認這個消息的真偽,隻見明澤堅定的點了點頭,明瑤的表情瞬間就不一樣了。
那個王子說,他會幫助她攻占一座人口眾多的城,作為交換,她要和他一起去打王城,她可以在戰報上寫她攻占王城,但王城要交給他。
所以,他都幫忙就是撤軍?
謔!
這是覺得她一定會遵守約定,還是覺得她貪功冒進,肯定會忍不住王城的誘惑呢?
不管怎麽樣,既然他們主動把東西給她了,那她也就不客氣啦。
27日,正午。
明瑤以操練為由,征集了兩萬弓馬嫻熟的士卒,每日出城特訓,這已經是第十日了。
今日將士們似乎沒什麽不同,依然該說說該笑笑的取著幹糧,隻有明瑤集合的號子吹響,他們才會一秒變臉,快速有序的排好隊,讓人一眼就知道他們紀律嚴明。
等到一萬將士全部出城,來幫忙分糧食的士兵才迷迷糊糊的想到:以前,不都是隻拿兩日的幹糧嗎?今天……拿了五天的啊……
但是他也沒太在意,反正明瑤負責邊地所有郡縣,哪個地方都收到了明家的資助,不僅是百姓的種子,還有將士的軍糧啊,她想拿多少不都行嗎?
反正都是她家的。
抱著這樣的想法,小將士笑了笑,不在意的搖了搖頭,喝了兩口水就迴去複命了,而那邊,被明瑤留下來看家的明芝則是深吸一口氣,隨後緩緩的吐氣,握緊又拳,盡力平息自己幾乎要跳出來的心髒。
今日就要開始了,她的家主,她的弟弟,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都要去戰場了,她怎麽能不緊張呢?
強壓下心中的忐忑,麵對郡守擔憂的神色,明芝露出一抹恰到好處的笑意,繼續說到:
“郡守大人多慮了,家主……可是陛下教導的啊……”
其中意味不言而喻,郡守這才放下心來,明瑤是李隆基養大的,二人自然親厚,明瑤帶軍肯定是陛下同意啊。
偷偷出去,應該隻是為了不被突厥人發現,他一個小郡守有什麽可驚慌的!
就算是明瑤自作主張,他也奈何不了她啊!
陛下親自下旨,邊地郡縣皆遵其令,她說什麽是什麽啊!
郡守笑了笑,心中暗暗告誡自己,你什麽都不知道,也什麽都不能知道。
明芝臉上虛假的笑容變得僵硬,但郡守顯然沒心情看向她,明芝也不曾再看郡守一眼,二人各懷心事的坐在一起。
明瑤知道,她不可能瞞住所有人,至少郡守不能,所以她特地找了個聰明但膽小的郡守,果然,他不敢阻止自己,而且他很聰明,隻要稍微騙一下,不管信不信,他都不會再追問,他知道,隻要他什麽都不知道,對他這種小官兒,李隆基不屑追責,他是安全的。
至於大官……
明瑤騎在馬上,揮了揮手,示意眾人原地休息,隨後看著長安方向微微一笑。
皇帝也奈何不了她,何況別人?
“王忠嗣,帶人去前麵看看。”
雖然那小王子不可能現在就害她,但她還是放心不下,萬一他怕自己帶的人太多,所以特地中途伏擊,然後說是突厥首領幹的怎麽辦。
她可信不著他。
明瑤眼神一轉,果然看到那王子不屑的神情。
狗東西,還瞧不起她!
要不是看他還有用……
明瑤眼中殺意一閃而過,隨後又隱藏起來,表現出一副期待的神色。
“是。”
王忠嗣出身太原王氏,起家尚輦奉禦,父親戰死殉國後,王忠嗣入宮拜見李隆基時伏地大哭,李隆基曾言:“這相當於霍去病的遺孤啊,等到年壯而拜為將。”賜名“忠嗣”,收養在宮中。
所以他和明瑤算是自幼相識,為人勇猛剛毅,寡言少語,富於用兵的謀略,雖然都養在宮中,他還多一個假子的名頭,但他和明瑤不同,對明瑤,李隆基事必躬親,無論是學業還是衣食住行,李隆基總要一一過問,而王忠嗣便沒這個待遇了,所以此次前來,王忠嗣也是要以明瑤的指令為主。
明瑤十分欣賞他,二人關係也算密切,這次的計劃他也參與了大部分。
除了太不愛說話,其他哪裏都好啊!
看著王忠嗣立刻的背影,明瑤不由得發出感歎,下一秒就把視線移到了明澤身上,看著他一言不發的生火,明瑤再一次發出感歎,然後就看到了席地而坐的李太白。
這人是真自來熟,跟誰都能聊兩句,在府中就經常給侍女們講自己遊曆的見聞,把她們迷的神魂顛倒,現在跟著自己出征,也能坐地上跟戰士們侃侃而談,看樣子聊的很盡興。
真是羨慕他的樂觀。
明明都是第一次上戰場,他卻能這樣的放鬆……
收斂眉眼,明瑤不再亂想,專心致誌的在心中一遍遍的複刻自己的計劃。
她知道,這是她最好的機會,若是成了,她便真的有資格向李隆基提出自己的想法,若是敗了,恐怕就再也沒機會上戰場了。
明瑤眸中隱隱有冷光閃過。
她不會出錯的。
當然這種情緒隻存在一小會兒,這些事很快就都被李白拋之腦後。
他是天生的豁達樂觀,狂放不羈,這些事情怎麽會被他放心上?
而明瑤這邊就更沒心思了,她現在滿心滿眼都是突厥人,哪裏還能記得別人。
“怎麽樣?”
明瑤當然是信不到那個突厥人,但又想將計就計,然後反過來算計一波他們,所以需要通過可靠的渠道,更多的了解突厥內部發生的事情。
索性她一年前就通過明家的渠道開始往各個外族那裏送人,收買兩族混血或者土生土長的邊疆人,以此了解更多的消息,現在,可不就用到了嘛!
“聽那邊說,他們最近在暗中把城內的駐軍已經開始撤走了。”
撤軍?
明瑤不可置信的看向明澤,想要再一次確認這個消息的真偽,隻見明澤堅定的點了點頭,明瑤的表情瞬間就不一樣了。
那個王子說,他會幫助她攻占一座人口眾多的城,作為交換,她要和他一起去打王城,她可以在戰報上寫她攻占王城,但王城要交給他。
所以,他都幫忙就是撤軍?
謔!
這是覺得她一定會遵守約定,還是覺得她貪功冒進,肯定會忍不住王城的誘惑呢?
不管怎麽樣,既然他們主動把東西給她了,那她也就不客氣啦。
27日,正午。
明瑤以操練為由,征集了兩萬弓馬嫻熟的士卒,每日出城特訓,這已經是第十日了。
今日將士們似乎沒什麽不同,依然該說說該笑笑的取著幹糧,隻有明瑤集合的號子吹響,他們才會一秒變臉,快速有序的排好隊,讓人一眼就知道他們紀律嚴明。
等到一萬將士全部出城,來幫忙分糧食的士兵才迷迷糊糊的想到:以前,不都是隻拿兩日的幹糧嗎?今天……拿了五天的啊……
但是他也沒太在意,反正明瑤負責邊地所有郡縣,哪個地方都收到了明家的資助,不僅是百姓的種子,還有將士的軍糧啊,她想拿多少不都行嗎?
反正都是她家的。
抱著這樣的想法,小將士笑了笑,不在意的搖了搖頭,喝了兩口水就迴去複命了,而那邊,被明瑤留下來看家的明芝則是深吸一口氣,隨後緩緩的吐氣,握緊又拳,盡力平息自己幾乎要跳出來的心髒。
今日就要開始了,她的家主,她的弟弟,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都要去戰場了,她怎麽能不緊張呢?
強壓下心中的忐忑,麵對郡守擔憂的神色,明芝露出一抹恰到好處的笑意,繼續說到:
“郡守大人多慮了,家主……可是陛下教導的啊……”
其中意味不言而喻,郡守這才放下心來,明瑤是李隆基養大的,二人自然親厚,明瑤帶軍肯定是陛下同意啊。
偷偷出去,應該隻是為了不被突厥人發現,他一個小郡守有什麽可驚慌的!
就算是明瑤自作主張,他也奈何不了她啊!
陛下親自下旨,邊地郡縣皆遵其令,她說什麽是什麽啊!
郡守笑了笑,心中暗暗告誡自己,你什麽都不知道,也什麽都不能知道。
明芝臉上虛假的笑容變得僵硬,但郡守顯然沒心情看向她,明芝也不曾再看郡守一眼,二人各懷心事的坐在一起。
明瑤知道,她不可能瞞住所有人,至少郡守不能,所以她特地找了個聰明但膽小的郡守,果然,他不敢阻止自己,而且他很聰明,隻要稍微騙一下,不管信不信,他都不會再追問,他知道,隻要他什麽都不知道,對他這種小官兒,李隆基不屑追責,他是安全的。
至於大官……
明瑤騎在馬上,揮了揮手,示意眾人原地休息,隨後看著長安方向微微一笑。
皇帝也奈何不了她,何況別人?
“王忠嗣,帶人去前麵看看。”
雖然那小王子不可能現在就害她,但她還是放心不下,萬一他怕自己帶的人太多,所以特地中途伏擊,然後說是突厥首領幹的怎麽辦。
她可信不著他。
明瑤眼神一轉,果然看到那王子不屑的神情。
狗東西,還瞧不起她!
要不是看他還有用……
明瑤眼中殺意一閃而過,隨後又隱藏起來,表現出一副期待的神色。
“是。”
王忠嗣出身太原王氏,起家尚輦奉禦,父親戰死殉國後,王忠嗣入宮拜見李隆基時伏地大哭,李隆基曾言:“這相當於霍去病的遺孤啊,等到年壯而拜為將。”賜名“忠嗣”,收養在宮中。
所以他和明瑤算是自幼相識,為人勇猛剛毅,寡言少語,富於用兵的謀略,雖然都養在宮中,他還多一個假子的名頭,但他和明瑤不同,對明瑤,李隆基事必躬親,無論是學業還是衣食住行,李隆基總要一一過問,而王忠嗣便沒這個待遇了,所以此次前來,王忠嗣也是要以明瑤的指令為主。
明瑤十分欣賞他,二人關係也算密切,這次的計劃他也參與了大部分。
除了太不愛說話,其他哪裏都好啊!
看著王忠嗣立刻的背影,明瑤不由得發出感歎,下一秒就把視線移到了明澤身上,看著他一言不發的生火,明瑤再一次發出感歎,然後就看到了席地而坐的李太白。
這人是真自來熟,跟誰都能聊兩句,在府中就經常給侍女們講自己遊曆的見聞,把她們迷的神魂顛倒,現在跟著自己出征,也能坐地上跟戰士們侃侃而談,看樣子聊的很盡興。
真是羨慕他的樂觀。
明明都是第一次上戰場,他卻能這樣的放鬆……
收斂眉眼,明瑤不再亂想,專心致誌的在心中一遍遍的複刻自己的計劃。
她知道,這是她最好的機會,若是成了,她便真的有資格向李隆基提出自己的想法,若是敗了,恐怕就再也沒機會上戰場了。
明瑤眸中隱隱有冷光閃過。
她不會出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