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長安出發至此,路途遙遠,邊地多戰,雖然李隆基嘴上說著不用擔心她的安全,但還是特地為了她貼了一張招賢令,選拔人才讓她帶走,所謂的李先生便是這一批被選上的人。
其實這李先生本是以文官身份被選出來的,隻因聽說他劍術好,便也能當一個武將來用,所以明瑤之前也是格外看重他。
“白見過小明侯。”
明瑤年紀輕輕就繼承了家中爵位,長安人人喚她一句小明侯,李白也不例外。
是的,李先生姓李名白字太白,剛加冠不久,本在遊曆大好河山,沒多久聽聞朝中正在招取賢人處理與異族之間的關係,以李白的身份本就不能參加科舉,如今李隆基不論出身的選拔人才,李白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於是李白就出現在了這裏。
“李先生認為,明瑤接下來該如何做呢?”
明瑤麵帶微笑,眼睛微微眯起,一副無害的模樣,仿佛隻是隨口問問,但李白知道,來自明瑤的考驗開始了。
似乎是打著廣撒網的念頭,明瑤這次帶來的文人可真不少,不隻是李白,但凡是認識字的她都來者不拒,端的是不挑剔。
這不嘛,報應就來了,這迴她要一個一個的去挑人。
李白聳了聳肩,半點沒因她這禮賢下士的樣子而感動,也沒半點客氣,直接坐在了明瑤旁邊的空位上。
說實話,李白初出茅廬,雖然天賦滿的快要溢出來了,但幾乎是毫無政治頭腦,給的建議非常中規中矩。
勸農?怎麽勸,讓誰勸?
任用人才?怎麽找出來人才,讓他們去哪個位置,那個位置原來的人呢?
防禦外敵?怎麽防禦,具體防禦誰,隻防禦就行嗎?
李白家境殷實,沒種過地,也不怎麽懂勸農,他又沒有李隆基教導,對於怎麽用人才更是沒經驗了,軍事也隻停留在理論……
是什麽樣的人才,適合什麽樣的職位,明瑤隻需要問幾個問題就能看出來。
而李白?
應該能用來寫討敵檄文吧,畢竟他的詩寫的還不錯。
就是不知道那些外族人能不能看得懂李白的‘驚天文章’了。
麵不改色的送走了李白,明瑤重重的哼了一聲,表情多有不屑。
“明芝你瞧到沒有,看看那李太白的樣子,還在我麵前狂傲,不知所謂!”
明瑤雖說不至於長安一霸,但皇宮一霸還是當得的,哪有人敢在她麵前這麽個態度,她生氣也是正常的,但很顯然,她不可能隻因為一個人的態度氣成這樣。
還不是小心眼兒!
明芝彎了彎唇角,眼睛轉了一圈,調笑到:
“當時也不知道是誰,說有個武力值這麽高的文人不容易,成天叫著要帶他走!”
明芝明澤姐弟自幼跟在明瑤身邊,被賜明姓,與明瑤名為主仆,實為家人,所以明芝自然也敢打趣明瑤幾句。
明瑤張了張嘴,但卻沒什麽可反駁的,最後隻能咬了咬牙,憤憤不平的說道:
“誰能想到他這麽狂!”
自來的第一天起明瑤就迫不及待的想見他一麵,結果人家去采風了,第二天去喝酒了,第三天又去和其他文人聚會,明瑤可是個小心眼兒的,直接一個月不曾再尋李白,直到把其他人見了個遍兒,才恍然想起這麽個人,好不容易見他一麵,結果他還不給自己好臉色。
這也就算了,結果他還沒自己想象的那種臥龍之才,可不就讓明瑤惱羞成怒嘛!
“我看有些人就是小心眼兒記人家仇,還找借口說人家的不是,某個要做大將軍的人武功還不怎麽好呢,怎麽還能要求人家會劍法的詩人善理政。”
因著有一個封狼居胥,飲馬瀚海的小目標,明瑤打小就認真學兵法謀略,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希望自己的武功好一點兒,但進展實在緩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明芝一提到這個,明瑤頓時啞口無言,她好像確實要求太多了。
明瑤微微垂下頭,也不知道在思考些什麽,明芝隻是無奈的笑了笑,曾再有半句言語,明瑤是明家家主,從小就有自己的主意,聽得進去別人的勸解,更能自己做決定。
良久,明瑤歎了一口氣。
“是明瑤有失偏頗,未能一視同仁,明日明瑤便會去道歉。”
明瑤便是如此矛盾的一個人,她能心胸狹隘,也能虛懷若穀。
她上一秒還生氣呢,下一秒便能決定要去道歉,對於有道理的諫言,明瑤從來不會單純的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她總是能接受別人正確的建議。
其實這李先生本是以文官身份被選出來的,隻因聽說他劍術好,便也能當一個武將來用,所以明瑤之前也是格外看重他。
“白見過小明侯。”
明瑤年紀輕輕就繼承了家中爵位,長安人人喚她一句小明侯,李白也不例外。
是的,李先生姓李名白字太白,剛加冠不久,本在遊曆大好河山,沒多久聽聞朝中正在招取賢人處理與異族之間的關係,以李白的身份本就不能參加科舉,如今李隆基不論出身的選拔人才,李白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於是李白就出現在了這裏。
“李先生認為,明瑤接下來該如何做呢?”
明瑤麵帶微笑,眼睛微微眯起,一副無害的模樣,仿佛隻是隨口問問,但李白知道,來自明瑤的考驗開始了。
似乎是打著廣撒網的念頭,明瑤這次帶來的文人可真不少,不隻是李白,但凡是認識字的她都來者不拒,端的是不挑剔。
這不嘛,報應就來了,這迴她要一個一個的去挑人。
李白聳了聳肩,半點沒因她這禮賢下士的樣子而感動,也沒半點客氣,直接坐在了明瑤旁邊的空位上。
說實話,李白初出茅廬,雖然天賦滿的快要溢出來了,但幾乎是毫無政治頭腦,給的建議非常中規中矩。
勸農?怎麽勸,讓誰勸?
任用人才?怎麽找出來人才,讓他們去哪個位置,那個位置原來的人呢?
防禦外敵?怎麽防禦,具體防禦誰,隻防禦就行嗎?
李白家境殷實,沒種過地,也不怎麽懂勸農,他又沒有李隆基教導,對於怎麽用人才更是沒經驗了,軍事也隻停留在理論……
是什麽樣的人才,適合什麽樣的職位,明瑤隻需要問幾個問題就能看出來。
而李白?
應該能用來寫討敵檄文吧,畢竟他的詩寫的還不錯。
就是不知道那些外族人能不能看得懂李白的‘驚天文章’了。
麵不改色的送走了李白,明瑤重重的哼了一聲,表情多有不屑。
“明芝你瞧到沒有,看看那李太白的樣子,還在我麵前狂傲,不知所謂!”
明瑤雖說不至於長安一霸,但皇宮一霸還是當得的,哪有人敢在她麵前這麽個態度,她生氣也是正常的,但很顯然,她不可能隻因為一個人的態度氣成這樣。
還不是小心眼兒!
明芝彎了彎唇角,眼睛轉了一圈,調笑到:
“當時也不知道是誰,說有個武力值這麽高的文人不容易,成天叫著要帶他走!”
明芝明澤姐弟自幼跟在明瑤身邊,被賜明姓,與明瑤名為主仆,實為家人,所以明芝自然也敢打趣明瑤幾句。
明瑤張了張嘴,但卻沒什麽可反駁的,最後隻能咬了咬牙,憤憤不平的說道:
“誰能想到他這麽狂!”
自來的第一天起明瑤就迫不及待的想見他一麵,結果人家去采風了,第二天去喝酒了,第三天又去和其他文人聚會,明瑤可是個小心眼兒的,直接一個月不曾再尋李白,直到把其他人見了個遍兒,才恍然想起這麽個人,好不容易見他一麵,結果他還不給自己好臉色。
這也就算了,結果他還沒自己想象的那種臥龍之才,可不就讓明瑤惱羞成怒嘛!
“我看有些人就是小心眼兒記人家仇,還找借口說人家的不是,某個要做大將軍的人武功還不怎麽好呢,怎麽還能要求人家會劍法的詩人善理政。”
因著有一個封狼居胥,飲馬瀚海的小目標,明瑤打小就認真學兵法謀略,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希望自己的武功好一點兒,但進展實在緩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明芝一提到這個,明瑤頓時啞口無言,她好像確實要求太多了。
明瑤微微垂下頭,也不知道在思考些什麽,明芝隻是無奈的笑了笑,曾再有半句言語,明瑤是明家家主,從小就有自己的主意,聽得進去別人的勸解,更能自己做決定。
良久,明瑤歎了一口氣。
“是明瑤有失偏頗,未能一視同仁,明日明瑤便會去道歉。”
明瑤便是如此矛盾的一個人,她能心胸狹隘,也能虛懷若穀。
她上一秒還生氣呢,下一秒便能決定要去道歉,對於有道理的諫言,明瑤從來不會單純的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她總是能接受別人正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