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自安出門挺早,莊子裏安靜異常。
牽著馬從莊子上過的時候,氣氛有些壓抑。其實付自安知道的,誰都沒睡。就是躲在屋裏,往門縫窗縫裏看人。心跳聲砰砰的響。就好似付自安是什麽妖鬼,生怕他忽然破門而入。
當然,到底是有些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的。知道付自安往門口過,就伸個頭往外望,還張羅孩子:“快叫老爺。”
付自安一聽眉頭就皺著:“叫啥老爺,叫叔。”
別人不依:“那不合適,叫小君爺。”
於是孩子也就奶聲奶氣的喊:“小君爺~”
這付自安阻止不了了,讓老卒喊不讓鄉親喊,不合道理。老爹拿自己開涮的時候都會調笑一句“小君爺”,付自安橫豎聽著還是親切的,那便由他們了。反正早亂套了。
所以,付自安笑著應聲:“乖。”
之後便是很隨意的閑話家常“嗯,去看看外公婆。”、“家裏都好嗎?”、“忙著。”
挑著禮物的兩個老卒,就開始低聲討論:“小君爺是有脾氣,但也看對誰。”
“那都是小君爺容讓了。那些挨刀的,也不掂量著點。”
瞎老三迴頭瞪了他們一眼,想讓他們不要再提起那些糟心事。
其實付自安也聽見了,不過心情並未受到影響。那已經是昨天的事,且已經處理掉了,已不必放在心上。
而且清晨空氣很好,看著紅日升空也是覺得心曠神怡。甚至愉悅的哼起了歌:“東方紅,太陽升…..嗯嗯嗯……”
……
給二老準備的禮物,有紅糖塊、香米、灰麵、臘肉、幹菜,一匹柔麻布,以及那海狼的毛皮兩張。
乍一看,是該責備付自安人性差的。國朝賞賜了那麽些東西,付自安還嫌棄不好。轉手,卻隻給外公婆送這麽點東西。
但實際上,真不是付自安小氣啊。那是二老接受禮物的上限,但凡是過了這條線的,第二天必給送迴來。
就那兩張海狼的毛皮,付自安都沒把握能讓他們收下呢。
當年岩君得了封地,也想把二老請到家裏享享福,過過有人伺候的日子。
但二老不願,說岩君家裏兵來將往的,他們害怕。想要去莊子裏住,有塊田就行了。那岩君能怎麽辦?不允嗎?隻能依了他們。
本來想給他們安排個仆人,二老堅決不同意。說農家人,要誰伺候也太不自在了。
也想送點好吃好穿的過去,結果二老連塊絲綢都不肯要。說太金貴了,還是用麻布就行了。
岩君讓人撂下東西就走,可第二天他們就給扛迴來了。姚氏攤手,岩君就更沒轍了。
那就算了唄,難道弄兩個士卒去跟二老拚體力?看誰搬的快?
來來去去的試探了多少迴,反正送去二老那裏的,隻能用農家標準來辦。過了,他們必不接受。
謹小慎微,就是二老的寫照。
付自安其實是隨性的,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壓在誰身上。外公外婆覺得這樣舒服,那就這樣好了。但也還是想讓二老冬天能舒服一點,所以才拿了兩張海狼皮子。
也得虧是國朝糊弄付自安,弄了些海裏的東西來,估計二老沒見過。付自安已經打算好了,就跟他們說是自己從齊山打來的狼皮,試試唄。
……
不過,外公外婆的房子論位置、和質量都算是好的。就是他們不讓擴建,僅僅是剛夠兩個老人居住。有個大大的院子,曬穀子很方便。院裏還有一棵梨樹、一口井。
付自安拍門一喊“阿公阿婆”。老爺子就像是等在門口的,立刻打開了院門。
他想給付自安拱手行禮,被付自安一把給按了迴去。老頭笑笑,又抬起手來開始給老卒們打拱手。
瞎老三跟老爺子也很熟悉了,笑著迴禮道:“老爺子,這些東西,給您放哪啊?”
老爺子忙擺手:“不用不用,有吃有穿的,啥都不用。”
“我這都出去多久了才迴來,阿公就不要推讓了。”付自安趕緊上前把外公拽到一旁,然後招唿著老卒把東西挑進院裏。
老爺子看看確實不是什麽過分的東西,也就沒再說什麽。付自安順勢拿起了兩張海狼皮,開始說早就編好的瞎話。
老爺子聽的一直點頭,笑著看付自安。就是那句“長大了”,幾次到嘴邊沒敢說出口。
見老爺子端著毛皮仔細看,似乎沒有推辭的意思,付自安終於胸口大石落定。便開始尋找外婆的身影,隻見她把著門,在屋裏的陰影下抹眼淚。
於是付自安趕緊張羅道:“就放院裏吧,去莊子口等我好了。”
瞎老三便帶人打著拱手走了,還幫忙掩蓋好了院門。
老太太等軍士們都走了,這才出屋子,到院裏來看付自安,眼淚是止不住的流一直念叨:“瘦了瘦了。”
付自安嘿嘿笑著說:“長高了嘛,這叫抽條。”
老太太點點頭,也是破涕為笑:“你不用老給我們送東西,我們有吃有喝,日子好著呢。”
付自安道:“我出去了這麽久,那是我的心意啊。”
“知道,都知道。我知道你是個孝順好孩子,孝順。但……”話到這裏老太太止住了嘴,拉著付自安往屋裏走:“裏麵說,裏麵說。”
進了屋,付自安第一眼看見的,是供在窗邊的母親牌位。牌位前有個小香爐,有剛剛點燃的香。淡淡的香蔻味道,在昏暗的小屋裏繚繞著。
普通人家不可能點靈香積澱亡者,實際上樸素一點的修士也不至於這麽鋪張。不過那細香當中添了香蔻,就說明也是香燭當中的上品了。
老兩口節儉自己到了緊衣縮食的程度。祭奠女兒......卻也還是舍得。
付自安眼神黯然。
父母去世的消息,是早就設法傳迴家裏的。那時的二老又是什麽心情呢?
可付自安還是無法開口告知他們緣由,更不敢說沒把母親靈骨帶迴來的原因。隻是偏過頭去,心裏有些擔憂二老會問起。
真後悔,自己路上編了關於海狼皮的瞎話,卻沒為這件事打好腹稿。
牽著馬從莊子上過的時候,氣氛有些壓抑。其實付自安知道的,誰都沒睡。就是躲在屋裏,往門縫窗縫裏看人。心跳聲砰砰的響。就好似付自安是什麽妖鬼,生怕他忽然破門而入。
當然,到底是有些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的。知道付自安往門口過,就伸個頭往外望,還張羅孩子:“快叫老爺。”
付自安一聽眉頭就皺著:“叫啥老爺,叫叔。”
別人不依:“那不合適,叫小君爺。”
於是孩子也就奶聲奶氣的喊:“小君爺~”
這付自安阻止不了了,讓老卒喊不讓鄉親喊,不合道理。老爹拿自己開涮的時候都會調笑一句“小君爺”,付自安橫豎聽著還是親切的,那便由他們了。反正早亂套了。
所以,付自安笑著應聲:“乖。”
之後便是很隨意的閑話家常“嗯,去看看外公婆。”、“家裏都好嗎?”、“忙著。”
挑著禮物的兩個老卒,就開始低聲討論:“小君爺是有脾氣,但也看對誰。”
“那都是小君爺容讓了。那些挨刀的,也不掂量著點。”
瞎老三迴頭瞪了他們一眼,想讓他們不要再提起那些糟心事。
其實付自安也聽見了,不過心情並未受到影響。那已經是昨天的事,且已經處理掉了,已不必放在心上。
而且清晨空氣很好,看著紅日升空也是覺得心曠神怡。甚至愉悅的哼起了歌:“東方紅,太陽升…..嗯嗯嗯……”
……
給二老準備的禮物,有紅糖塊、香米、灰麵、臘肉、幹菜,一匹柔麻布,以及那海狼的毛皮兩張。
乍一看,是該責備付自安人性差的。國朝賞賜了那麽些東西,付自安還嫌棄不好。轉手,卻隻給外公婆送這麽點東西。
但實際上,真不是付自安小氣啊。那是二老接受禮物的上限,但凡是過了這條線的,第二天必給送迴來。
就那兩張海狼的毛皮,付自安都沒把握能讓他們收下呢。
當年岩君得了封地,也想把二老請到家裏享享福,過過有人伺候的日子。
但二老不願,說岩君家裏兵來將往的,他們害怕。想要去莊子裏住,有塊田就行了。那岩君能怎麽辦?不允嗎?隻能依了他們。
本來想給他們安排個仆人,二老堅決不同意。說農家人,要誰伺候也太不自在了。
也想送點好吃好穿的過去,結果二老連塊絲綢都不肯要。說太金貴了,還是用麻布就行了。
岩君讓人撂下東西就走,可第二天他們就給扛迴來了。姚氏攤手,岩君就更沒轍了。
那就算了唄,難道弄兩個士卒去跟二老拚體力?看誰搬的快?
來來去去的試探了多少迴,反正送去二老那裏的,隻能用農家標準來辦。過了,他們必不接受。
謹小慎微,就是二老的寫照。
付自安其實是隨性的,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壓在誰身上。外公外婆覺得這樣舒服,那就這樣好了。但也還是想讓二老冬天能舒服一點,所以才拿了兩張海狼皮子。
也得虧是國朝糊弄付自安,弄了些海裏的東西來,估計二老沒見過。付自安已經打算好了,就跟他們說是自己從齊山打來的狼皮,試試唄。
……
不過,外公外婆的房子論位置、和質量都算是好的。就是他們不讓擴建,僅僅是剛夠兩個老人居住。有個大大的院子,曬穀子很方便。院裏還有一棵梨樹、一口井。
付自安拍門一喊“阿公阿婆”。老爺子就像是等在門口的,立刻打開了院門。
他想給付自安拱手行禮,被付自安一把給按了迴去。老頭笑笑,又抬起手來開始給老卒們打拱手。
瞎老三跟老爺子也很熟悉了,笑著迴禮道:“老爺子,這些東西,給您放哪啊?”
老爺子忙擺手:“不用不用,有吃有穿的,啥都不用。”
“我這都出去多久了才迴來,阿公就不要推讓了。”付自安趕緊上前把外公拽到一旁,然後招唿著老卒把東西挑進院裏。
老爺子看看確實不是什麽過分的東西,也就沒再說什麽。付自安順勢拿起了兩張海狼皮,開始說早就編好的瞎話。
老爺子聽的一直點頭,笑著看付自安。就是那句“長大了”,幾次到嘴邊沒敢說出口。
見老爺子端著毛皮仔細看,似乎沒有推辭的意思,付自安終於胸口大石落定。便開始尋找外婆的身影,隻見她把著門,在屋裏的陰影下抹眼淚。
於是付自安趕緊張羅道:“就放院裏吧,去莊子口等我好了。”
瞎老三便帶人打著拱手走了,還幫忙掩蓋好了院門。
老太太等軍士們都走了,這才出屋子,到院裏來看付自安,眼淚是止不住的流一直念叨:“瘦了瘦了。”
付自安嘿嘿笑著說:“長高了嘛,這叫抽條。”
老太太點點頭,也是破涕為笑:“你不用老給我們送東西,我們有吃有喝,日子好著呢。”
付自安道:“我出去了這麽久,那是我的心意啊。”
“知道,都知道。我知道你是個孝順好孩子,孝順。但……”話到這裏老太太止住了嘴,拉著付自安往屋裏走:“裏麵說,裏麵說。”
進了屋,付自安第一眼看見的,是供在窗邊的母親牌位。牌位前有個小香爐,有剛剛點燃的香。淡淡的香蔻味道,在昏暗的小屋裏繚繞著。
普通人家不可能點靈香積澱亡者,實際上樸素一點的修士也不至於這麽鋪張。不過那細香當中添了香蔻,就說明也是香燭當中的上品了。
老兩口節儉自己到了緊衣縮食的程度。祭奠女兒......卻也還是舍得。
付自安眼神黯然。
父母去世的消息,是早就設法傳迴家裏的。那時的二老又是什麽心情呢?
可付自安還是無法開口告知他們緣由,更不敢說沒把母親靈骨帶迴來的原因。隻是偏過頭去,心裏有些擔憂二老會問起。
真後悔,自己路上編了關於海狼皮的瞎話,卻沒為這件事打好腹稿。